函数概念的呈现方式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chao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代数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而函数是代数的核心知识,也是代数的难点.教材编写应当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关注学生个性差异,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努力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为教师营造教学创新的环境,为师生互动式教学提供民主的氛围和丰富的资源.而要达到这一目的,教材编写应遵循螺旋上升的原则.通过螺旋上升的教材编排形式,函数概念的影子从小学、初中、高中越来越清晰.
  【关键词】函数概念;呈现方式;螺旋式上升
  M·克莱茵说过,一般受教育者在课堂上应该学会的重要事情是用变量和函数来思考.函数是中学数学的核心内容,也是高中数学的一条主线.因此,函数的学习必须强调连续性与整体性,必须多次接触,反复体会,螺旋式上升,逐步加深理解,才能真正掌握,灵活运用.在当前的基础教育新课程中,“螺旋式上升”的课程设计和教材编排得到普遍认同.《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方法宜体现‘螺旋式上升’的原则”.本文就人教版数学小学、初中、高中在函数这一知识体系的呈现上如何体现“螺旋式上升”的.
  1.小学——函数是对应
  小学阶段在认识数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5,这是我们接触到函数的最早模型,方框中可以填写1、4;2、3,但每组数必须对应.到了五年级,我们在“量一量找规律”这一节,探究弹簧伸长长度和拉力大小有什么关系,“函数”概念逐渐体现,并且学生们开始接触可以将一组一组对应的数通过表格、折线图表示.在这一阶段,没有函数的概念,仅仅有一些对应的数的概念.但这些对应的数他们不陌生,在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他们知道照片上的人和他的名字是一种对应;商店中文具与价钱也是一种对应,这些都是对应的现实模型.史宁中教授认为,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应当从课程设计的角度统筹考虑.我们应当清楚每个年龄段的学生适于学习什么,怎样学.如果把小学分为两个学段,第一学段不要过多地学习数学,因为那时的孩子还不能很好地理解数学所表达的意义;第二阶段不要过多地涉及逻辑,因为学生还没有建立起足够的可以理解逻辑的概念.所以,在这个阶段我们没有提出函数的概念.
  2.初中——函数是变量
  认知心理学认为影响学习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的是什么.开始接触函数概念之前,学生所学的大多数是静态的代数内容:代数式与方程.函数作为新的学习内容,认知结构中找不到有关观念与之联系.所以教材在提出函数概念之前先举出4个例子:①汽车匀速行驶过程中,行驶路程s随行驶时间t的变化;②电影票房收入y随售出电影票的张数x的变化;③圆的面积s椭圆半径r的变化;④周长固定,矩形一边长y随另一边长x的变化.通过分析这些例子的共同属性引入常量和变量.在此基础上,引入“函数”与“自变量”的概念,即“设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如果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在这一阶段,学生对函数认知的螺旋式上升体现在:①实现了静态向过程的转变.函数概念的学习,使学生产生应用单个“变量”刻画“变化过程”的意识,学会借助作为“变化过程”的函数,进行在静止与运动、离散与连续之间思维方式的变化,这是认知能力的飞跃.②实现由算式向函数的转变.初中函数概念比较宏观,是动态的定义,但在初中阶段研究的对象却不都是“运动”的,而是我们用“运动”的观点去看待,这是思维方式的巨大改变.πr2也是变量,因此,每个代数式都是这个字母的函数.这样,从函数学习的观点重新认识代数式,找出了代数式与函数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既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活跃性,也促进了思维结构的迅速改组.并且,在学习“函数与图像”后,明确算式只是函数的一种表示,表格、图像都可表示函数,求方程的根可以看作是求已知函数的值为零时自变量的值,逐步让学生认识到可将很多问题统一到函数范畴,用函数表征变量之间的关系.
  3.高中——函数是关系
  根据初中生的认知能力,初中教材只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函数概念,只要求学生知道两个变量对应,而没有揭示函数中的两个变量应按怎样的法则进行对应这一实质.到了高中,从集合、对应关系的观点出发定义函数,突出“对应关系”.即设A,B是非空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y=f(x),x∈A.这种定义,是对初中函数定义进行的抽象化,精确化,是一种微观表现形式.在这一阶段,学生对函数认知的螺旋式上升体现在:①实现函数宏观到微观的转变.初中函数概念刻画了函数外部特征,认为“函数是变量”.然而,对函数的进一步研究,需要在宏观的基础上,微观的研究.所以用“对应关系”来理解函数是很有必要的.这一转变,使学生对函数的认知得到进一步提升.②实现函数“具体化”到“形式化”的转变.从变量到函数的抽象符号表示过程来看,学生可能产生理解障碍,思维受阻.为了突破抽象的函数语言带来的思维障碍,教材在函数的性质与应用的学习中,让学生通过多种训练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形式化”的表征,认识到“形式化”函数语言的本质.
  所以,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需要一个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提高学生对函数的理解能力、应用能力的关键,是要引导学生经历认识变量、突出关系、区别函数与算式、掌握“对应”、把握“形式化”描述、形成函数对象等螺旋式上升的认知过程.
其他文献
【摘要】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 重视作业的设计布置,在作业内容与形式上改革和创新,让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升华,技能在作业中掌握,能力在作业中形成,思维在作业中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在作业中得以培养.  【关键词】 作业;趣味化;生活化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窗
【摘要】数学是每一个中小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课程,数学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优化学生的大脑和培养学生解决日常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针对初中生建模思想的相关情况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学生;初中数学;建模思想  一、初中数学建模思想分析  在众多学科中,数学是一门充满奇迹的学科,很多中小学生都对数学学科性质充满了好奇,并付出很大的精力和时间去研究和学习.另外,数学也是对初中生升学和发展影响非常重大的一
【摘要】本文研究了一类带调和势的具双非线性项的非线性Schrdinger方程初值问题.通过分析该方程对应的基态解的性质,建立基态解的变分结构,构造对应的能量泛函、交叉約束变分问题和发展不变流形,并运用位势井理论及凹方法,从而得到整体解存在的一个最佳条件.  【关键词】双非线性项;非线性Schrdinger方程;整体解;爆破解;基态解;最佳条件  【基金项目】广东科技学院科研项目,项目编号:GKY-
【摘要】“一次函数”是在认识了函数、函数的图像和正比例函数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函数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函数,本节课主要学习一次函数的概念.本节内容既是前面知识的深化和应用,又为今后学习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概念,提供了一般思路和方法.因此,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在函数的学习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数学教学;一次函数;教学设计  一、“一次函数”的学习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201
【摘要】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发展,中学阶段出现了相当一部分的数学潜能生,数学学不好,这对于他们今后发展有着相当大的制约.本文就数学潜能生形成的原因以及如何转化潜能生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做一些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数学学习心理障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  数学作为自然科学中最基础的学科,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具有很强的概括性、抽象性和逻辑性,对发展学生智力、培
【摘要】 为了掌握初中数学应用题有效教学策略,本文首先分析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意义,再具体论述应用题有效教学策略,有利于提升初中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水平,促使学生解决应用题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 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  应用题在整个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中,是最基本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利于学生今后灵活的运用数学与数学建模. 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开展应用题教学的研究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摘要】一元一次方程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不管是在人教版还是在北师大版中,它都是七年级的重点教学内容.学生只有学习好一元一次方程才能为以后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等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本文中,笔者从打基础和寻提高这两方面来谈谈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一元一次方程;解法;应用;提高  在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中其实就涉及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解
【摘要】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针对专业学习中所需的数学知识,将中专数学教学内容按章节分阶段进行应用专项训练,训练中以数学为主要工具,以解决专业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训练数学技能,同时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  【关键词】应用;专业;实际问题;合作学习  近年来,随着数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课程的教育目标发生了改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已成为数学
分析 高中阶段函数恒成立问题都要转化为函数最值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构造函数,“如何构造函数”“构造一个怎样的函数”成了解決这类问题的关键.分离参量构造函数?还是移项构造差函数?还是变形后再构造函数?下面我们就这个题目一一进行尝试.
【摘要】本文对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于2002—2005年初审通过的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和教育部于2012—2013年审定的《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中的数学史内容通过列表对比得出小学数学关于数学史内容改革的趋势:内容方面,新版本更加注重数学史在数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更注重前后知识的关联性;编排方面,新版本对数学史知识的编排比旧版本更加提前,涉及的内容也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