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好的幼儿园环境应该是一本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无声教科书”。环境, 对幼儿的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其教育意义尤为重要。如何达到让墙壁“会说话”,使墙壁环境更好地服务于幼儿发展呢?
本学期,针对小班孩子的发展需要和班级格局的特点,我们设计、创设了多元化的班级环境,利用了所有的空间资源,将走廊、门厅、拐角、水管柱、橱柜门等角落都创设成幼儿可看可玩的墙面、区角。
一、生活活动中创情景化的环境
小班幼兒直观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很多行为和技能的习得都需要直观的演示和情景的渲染,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我们为孩子创设了练习扣纽扣、喂小动物吃饭、给娃娃穿衣等情景化生活环境,让幼儿在做做玩玩中进行生活能力的训练。同时,我们还利用浅显易懂的儿歌,并与图示相结合,引导幼儿边念儿歌边练习。比如在折叠衣服时我们编了这样的儿歌:“一扇小门关起来,两扇小门关起来,两只小手抱一抱,小小头点一下,小小腰弯一下,看,我的衣服多整齐!”在穿衣服时我们利用儿歌:“抓领子,盖房子,小老鼠,出洞子,吱拗吱拗上房子。”在类似的生活活动中我们也将许多的儿歌渗透其中,如吃饭、洗手、穿鞋、收玩具等。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生活技能,有效地培养了自理能力。
二、游戏活动中创设有弹性的环境
(一)弹性的游戏时间
我们在保证幼儿有足够的活动时间,保证幼儿有合适的玩具和活动材料后让幼儿自由结伴游戏活动,幼儿可以自己掌握游戏的时间,对感兴趣的内容可以投入较多的时间。以幼儿早上的点心和游戏为例,我们有时候在幼儿游戏的同时发放点心,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相应的活动,满足自身的需求,这体现了幼儿园的活动是以幼儿的发展为主题而进行的。又如,一个在“娃娃家”做“妈妈”的孩子喂饱了“娃娃”,“妈妈”自己也要吃饭去了,她就可以以这个角色去取放点心。这样不仅能够改善幼儿在实际生活中的表现,还可以减少以往集体进餐用点时等待的时间,保证幼儿活动的足够时间。另外,在每一天的互动活动中,幼儿在自由选择活动内容时,教师也能予以时间上的保证,可以根据幼儿的喜好选择连续几天在某一区域中活动。在幼儿的活动过程中,教师应给予机会使幼儿潜意识地逐步学会分配、利用、调整时间,提高安排时间的能力。
(二)弹性的游戏材料
我们所投放的材料都是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较新颖、色彩较鲜亮的玩具。这些东西会给他们带来视觉上的欢乐享受,因而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如:在“BOB咖啡厅”游戏中,所有的西餐点心材料都是逼真又容易制作的,所用的材料是皱纹纸、泡沫、蛋糕盒等幼儿收集到的废旧材料,幼儿在游戏的同时还能进行西餐的制作和加工,既锻
炼了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又为游戏增添了一定色彩,优化了游戏效果。
三、教学活动中创设体验性环境
(一)利用情境设置实现教育活动的互动性
情境的创设是由孩子的年龄特征所决定的,他们好奇、好动,认识活动主要是依据感觉、动作和表象进行的,易受外界干扰。我们应尽量地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及身心发展的需要来创设他们的活动环境。这些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幼儿最大限度地投入与参与情境,发挥主动性,并和活动情景产生互动效应。在“高高兴兴上幼儿园”主题墙中,我们制作了一棵大大的“班级树”,为每个幼儿制作了一只小书包挂在树上,并把孩子的照片粘贴在书包上,同时,书包的立体效果还能承载幼儿制作的各类美术手工作品,通过透明的效果将作品美观地呈现在大家面前,起到了很好的点睛作用,既耐看又实用。我们还设置了主题展示墙,利用花盆结果的形式来呈现每次主题活动成果。将娃娃家游戏区布置成一串小车,孩子们在“鸡妈妈”的带领下高兴地前进。这样有效地为幼儿创设了情境性的教育环境,有利于幼儿参与更多的活动,满足他们在不同领域中的需求。
(二)利用情境中的可爱形象真实地凸显教育活动
小班年龄阶段孩子的活动是不能脱离情境的,他们需要在成人的不断提示和启发下才能展开游戏,创设活动情景可以更好地帮助幼儿想象,用孩子的话来说,就是“假装”,使他们的活动进行得更加绘声绘色。如在活动室的门框上站着许多色彩艳丽的“蔬菜娃娃”,正向小朋友们招手,幼儿们既乐意与“蔬菜娃娃”做朋友,同时这些鲜艳色彩也有助于他们增进食欲。我们还利用“火车向上开”的卡通形象,激发幼儿积极向上的活动情绪,既加强了活动中幼儿与同伴之间的交往,又有利于幼儿克服“自我中心”倾向,培养合作精神。
另外,我们班还以向日葵为主要创设元素,利用向日葵阳光的形象及网状简单明了的线条,布置在我班的走廊梁柱、橱门、评比角等区角中,尽量做到时时有感染、处处有教育,这在很大程度上鼓励孩子们像向日葵一样笑得灿烂并富有朝气。同时,我们还将幼儿的作品陈列在其中,丰富和美化各区的环境,使其更具有立体感。
(三)教育活动与情境性环境相结合
环境的最终意义就是为幼儿服务,为教育活动的开展服务。本着这个目标,我们在教育活动实施的同时,尽量考虑到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如在主题活动“我喜欢”中,我们利用“小母鸡插卡”的环境与教育活动互动,在活动的实施中,幼儿能在这个区角中利用插卡进行讨论,而且插卡可以不断地更换,有效地增加了信息量,幼儿兴趣很浓厚,主题活动成效显著。此外,我们在美术活动中幼儿作品的陈列、延伸活动与环境的互动、主题活动开展与环境相结合等环节中均合理地利用了环境,使环境真正有效地为教育活动服务。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良好的环境能成为幼儿的老师,互动式活动环境还能使师幼互动体现得更完美。“让教室的每一面墙都会说话”,其实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可以做到。
本学期,针对小班孩子的发展需要和班级格局的特点,我们设计、创设了多元化的班级环境,利用了所有的空间资源,将走廊、门厅、拐角、水管柱、橱柜门等角落都创设成幼儿可看可玩的墙面、区角。
一、生活活动中创情景化的环境
小班幼兒直观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很多行为和技能的习得都需要直观的演示和情景的渲染,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我们为孩子创设了练习扣纽扣、喂小动物吃饭、给娃娃穿衣等情景化生活环境,让幼儿在做做玩玩中进行生活能力的训练。同时,我们还利用浅显易懂的儿歌,并与图示相结合,引导幼儿边念儿歌边练习。比如在折叠衣服时我们编了这样的儿歌:“一扇小门关起来,两扇小门关起来,两只小手抱一抱,小小头点一下,小小腰弯一下,看,我的衣服多整齐!”在穿衣服时我们利用儿歌:“抓领子,盖房子,小老鼠,出洞子,吱拗吱拗上房子。”在类似的生活活动中我们也将许多的儿歌渗透其中,如吃饭、洗手、穿鞋、收玩具等。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生活技能,有效地培养了自理能力。
二、游戏活动中创设有弹性的环境
(一)弹性的游戏时间
我们在保证幼儿有足够的活动时间,保证幼儿有合适的玩具和活动材料后让幼儿自由结伴游戏活动,幼儿可以自己掌握游戏的时间,对感兴趣的内容可以投入较多的时间。以幼儿早上的点心和游戏为例,我们有时候在幼儿游戏的同时发放点心,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相应的活动,满足自身的需求,这体现了幼儿园的活动是以幼儿的发展为主题而进行的。又如,一个在“娃娃家”做“妈妈”的孩子喂饱了“娃娃”,“妈妈”自己也要吃饭去了,她就可以以这个角色去取放点心。这样不仅能够改善幼儿在实际生活中的表现,还可以减少以往集体进餐用点时等待的时间,保证幼儿活动的足够时间。另外,在每一天的互动活动中,幼儿在自由选择活动内容时,教师也能予以时间上的保证,可以根据幼儿的喜好选择连续几天在某一区域中活动。在幼儿的活动过程中,教师应给予机会使幼儿潜意识地逐步学会分配、利用、调整时间,提高安排时间的能力。
(二)弹性的游戏材料
我们所投放的材料都是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较新颖、色彩较鲜亮的玩具。这些东西会给他们带来视觉上的欢乐享受,因而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如:在“BOB咖啡厅”游戏中,所有的西餐点心材料都是逼真又容易制作的,所用的材料是皱纹纸、泡沫、蛋糕盒等幼儿收集到的废旧材料,幼儿在游戏的同时还能进行西餐的制作和加工,既锻
炼了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又为游戏增添了一定色彩,优化了游戏效果。
三、教学活动中创设体验性环境
(一)利用情境设置实现教育活动的互动性
情境的创设是由孩子的年龄特征所决定的,他们好奇、好动,认识活动主要是依据感觉、动作和表象进行的,易受外界干扰。我们应尽量地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及身心发展的需要来创设他们的活动环境。这些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幼儿最大限度地投入与参与情境,发挥主动性,并和活动情景产生互动效应。在“高高兴兴上幼儿园”主题墙中,我们制作了一棵大大的“班级树”,为每个幼儿制作了一只小书包挂在树上,并把孩子的照片粘贴在书包上,同时,书包的立体效果还能承载幼儿制作的各类美术手工作品,通过透明的效果将作品美观地呈现在大家面前,起到了很好的点睛作用,既耐看又实用。我们还设置了主题展示墙,利用花盆结果的形式来呈现每次主题活动成果。将娃娃家游戏区布置成一串小车,孩子们在“鸡妈妈”的带领下高兴地前进。这样有效地为幼儿创设了情境性的教育环境,有利于幼儿参与更多的活动,满足他们在不同领域中的需求。
(二)利用情境中的可爱形象真实地凸显教育活动
小班年龄阶段孩子的活动是不能脱离情境的,他们需要在成人的不断提示和启发下才能展开游戏,创设活动情景可以更好地帮助幼儿想象,用孩子的话来说,就是“假装”,使他们的活动进行得更加绘声绘色。如在活动室的门框上站着许多色彩艳丽的“蔬菜娃娃”,正向小朋友们招手,幼儿们既乐意与“蔬菜娃娃”做朋友,同时这些鲜艳色彩也有助于他们增进食欲。我们还利用“火车向上开”的卡通形象,激发幼儿积极向上的活动情绪,既加强了活动中幼儿与同伴之间的交往,又有利于幼儿克服“自我中心”倾向,培养合作精神。
另外,我们班还以向日葵为主要创设元素,利用向日葵阳光的形象及网状简单明了的线条,布置在我班的走廊梁柱、橱门、评比角等区角中,尽量做到时时有感染、处处有教育,这在很大程度上鼓励孩子们像向日葵一样笑得灿烂并富有朝气。同时,我们还将幼儿的作品陈列在其中,丰富和美化各区的环境,使其更具有立体感。
(三)教育活动与情境性环境相结合
环境的最终意义就是为幼儿服务,为教育活动的开展服务。本着这个目标,我们在教育活动实施的同时,尽量考虑到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如在主题活动“我喜欢”中,我们利用“小母鸡插卡”的环境与教育活动互动,在活动的实施中,幼儿能在这个区角中利用插卡进行讨论,而且插卡可以不断地更换,有效地增加了信息量,幼儿兴趣很浓厚,主题活动成效显著。此外,我们在美术活动中幼儿作品的陈列、延伸活动与环境的互动、主题活动开展与环境相结合等环节中均合理地利用了环境,使环境真正有效地为教育活动服务。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良好的环境能成为幼儿的老师,互动式活动环境还能使师幼互动体现得更完美。“让教室的每一面墙都会说话”,其实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