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学校的品牌文化形象是引领学校发展的旗帜和灵魂。“四名工程”是学校品牌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丰富的人文教育内容,我校通过“读名著、学名人、诵名诗、赏名曲”来展现全校师生奋发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展示师生的艺术才华,培养良好习惯,陶养人文情怀,奠定民族底气,铸就完美人格,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一个文明校园,和谐校园,书香校园!
1.开展“四名工程”培养良好习惯
学校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其中很重要的习惯之一应该是读书的习惯。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没有那种占据学生全部理智和心灵的真正的阅读,学生就没有学习的愿望,他们的精神世界就会变得狭窄和贫乏。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良好的读书习惯还可以促成行为习惯的养成。
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案例:越战时期,美国一所新兵训练营从劳教所招收了一批新兵,这些新兵肚子里墨水不多,身上恶习却不少。怎样把他们训练成为合格的军人,显然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训练营的军官们发明了一个“怪招”,有计划地精选一些家信发给大字不识几个的新兵,让他们学着读,照着抄。信的内容是什么呢?无非是告诉家人自己在军队里养成了新的生活习惯。如每天早晨刷牙,晚上睡前洗脚,衣服鞋袜放得整整齐齐,按时作息,不酗酒,不打架等等,说来也怪,一段时间后,这些新兵还真的克服了原来许多的坏习惯,变得军容整齐,精神焕发了。
通过这个案例,我感觉到,学生不能按照学校制定的日常行为规范去做,许多情况下并非是学生对待行为规范的态度有问题,或者是学生的品行有问题,而是学生不清楚日常行为规范中的条文对他们意味着什么,这一点仅靠硬性要求 “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予以贯彻是很难收到实效的。受这个案例的启发,为了让犯了错误的学生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形成良好习惯。我让犯错误的同学站在第三者的角度上念《傅雷家书》。然后模仿父亲的口吻针对子女犯错误给自己写一封信。信要剖析犯错误的原因,还要列举错误的危害,同时要指出今后的路该怎么走,这封信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写好的。有的要几易其稿,反复修改,学生反省不到位,我也不尖锐地批评他,而是和风细雨地指出问题的实质,帮助学生提高认识水平。这是其一,让学生给自己写信。其二,举办特殊的演讲会,本学期,我注意从学生中找出普遍存在而较难改正的不良习惯,以此为主题,在学生中开展“读名著学名人-----播种良好习惯,收获辉煌人生”的演讲会,这是一种特殊的演讲会。一是,演讲人不是优秀学生,也不是口才极佳的小演讲家,而是身上带有不良习惯的学生,二是,演讲的内容是谈不良习惯的危害,三是,邀请家长列席演讲会,目的是家校配合,帮助学生纠正不良习惯。在这里,既没有喋喋不休的批评指责,也没有言辞谆谆的耳提而命,但学生在准备演讲的过程中,就已经自觉地开始了对不良习惯的纠正,更重要的是,全班同学在听演讲的过程中体验到了不良习惯的危害,良好习惯与幸福人生的关系,从而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
2.开展“四名”活动陶养人文情怀
孩提时代的基本性格与家庭教育有关,而真正的性格形成与定型则跟阅读有很大关系。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首先能在学生面前展现他们自身的心灵世界,也就是说,能使孩子认识到人的精神的伟大并促成他们对生活目的的正确认识。“一个人在少年时期和青年时期读过哪些书,书籍对他意味着什么,这一点决定着他的精神丰富性,决定着他对生活目的的认识和体验。”,调查中我们发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福尔摩斯探案集》《三国演义》《红楼梦》这些世界名著在学生中还有很大的市场,充分显示了名著的魅力。这些经过时间沉淀和筛选的经典名著是人类流传下来的精神财富。阅读经典名著,会让学生的人文的情怀、人文精神不断地升华。
我们首先是让学生从经典中去体悟情感的真挚与丰富,“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用优美的语言让学生体会到对过去岁月的不舍与珍惜。
《朝花夕拾》中所体显出来的童真与童趣,少年时的珍贵友情那么天真浪漫,有着那样的亲切柔情,仿佛带着学生走进了甜美的童年故乡。
《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中读书的方法,为人处世的哲学都能让学生受益。
其次是从经典中去体悟人生的坚定与坚持。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无疑是一部励志性的代表作。荀子有云:“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坚强的毅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情商。现代中学生由于生活环境的关系,抗挫折的能力很弱。学生当中甚至有受到一点点委屈便以头撞墙的例子,让人十分担忧。而保尔在受到人生重大打击之后所显现出来的非凡毅力的确值得学生去品味。
史铁生作家在身体残疾以后,在度过了人生的最低谷,但他并没有从此颓丧,最终拾起生活的勇气。史铁生的经历也会给学生很多感触。音乐巨人贝多芬,二十六岁开始耳聋,而他的颠峰之作《命运交响曲》正是耳聋之时创作出来的。学生定会从这位巨人身上吸收力量来对抗命运的挫折。阅读《名人传》,可以从名人成功的经验中有所收获,同时名人如何对待人生的低谷,也同样给人启示。
再次是在经典中去体悟人性的善良与美好。
《麦琪的礼物》中贫穷的夫妇为给对方买礼物而舍去自己最宝贵的东西。他们得到的是人间最有价值的礼物——真情。散发出人性的光辉。
《巴黎圣母院》中爱丝美拉达的美丽与善良,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让人感慨。文中赞美善良与纯洁,批判那种道貌岸然的丑恶。自然引导学生去追求人性的真与美。学生能从经典中去体悟先哲们的思想,感受大师们的人文情怀。
3.开展“四名”活动 奠定民族底气
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碰撞,相互融入,我们必须把宏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许地山曾大声疾呼:外来的理想和信仰只可当作辅成材料,切不可轻易地舍己随人。民族灭亡的一个内因,就是先舍弃自己的典籍和艺术……这样一代一代自行摧残,民族的特性与特色也逐渐消灭,至终连自己的生存也陷入了危险的境地。因为一个民族的文化就是一个民族的历史经验的总和,是一个族群彼此认同的根基,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底气和旗帜。
为了奠定学生民族底气,在“四名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开展了“名人名著,伴我成长”德育系列活动。如:
共建班级图书角。鼓励学生踊跃献书,我以身作则第一个带书来,充实班里面的图书架。让学生有书可读,有书可看,有好书可阅。并选出图书管理员,规范管理图书。通过“共建班级图书角”这一环节,同学们的主人翁意识提高了,他们不但踊跃捐献图书,而且对班级图书架上的所有图书都乐于翻阅、倍加爱惜。半个学期下来,书架上各种各样的图书虽然变旧了,却少有破损;即使书页散落了,同学们也会自觉地把书装订好。到如今,我仍然分不清他们是由于爱惜自己和同学的书而变得爱读书,还是由于爱读书而变得爱书。
共讨读书方法。在学校开展的“名家名作,伴我成长”平台上,学生有了更多的机会去读书,但学生所读的书决定学生读书的质量。针对这情况,我转变观念,确保学生在课堂上把所有的知识扎实掌握,为学生阅读创造前提条件。同时,在学生读书的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学生读书的方法,教会学生如何去读一本好书,如何去读懂一本书,在读书的过程中掌握读书的方法,让学生通过阅读有所收获,并做到了“四个结合”,一是读与感相结合:由学生自发地轮流步上讲台诵读自选的美文(可以是整篇,也可以是片断),然后谈谈体会。如我班李金读了格林童话《熊皮人》说:读了熊皮人这篇文章之后,我感受到了一个人不应该第一次看到他的外貌而否决他,到了最后一步才知道后悔。我们不应该因为他丑而来判断,所以我们应该根据你的亲生体验去判断!二是读与听说相结合:学生将阅读的内容讲给同学或听同学介绍他的阅读收获。由学生介绍、评点图书,或是内容简介,或是阅读的感受,既精彩生动,又要点到即止,使听的同学欲罢不能,激起大家阅读的兴趣。三是读与编相结合:让学生每月出两张“名家名作,伴我成长”小报。利用教室外的墙壁进行了展示,同学们都发挥了设计本领,呈现出我班的特色。学生定期在黑板报上刊出名曲、名诗、名画、名著。学生从中受到名人、名著的陶冶,提高了认识,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格魅力。四是读与画相结合:每生每月背四首古诗,在老师的指导下了解诗的意思、通过多媒体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等。不但学古诗,而且画古诗。利用教室外的墙壁进行展出。
除了阅读名著、学习名人,我们认为赏名画、听名曲和诵名诗也都是很好的营造校园文化的载体。我们利用早晨、中午和下午放学的时间,让学生收听学校广播台播放的名曲包括我校的铃声也由原来的单一的电铃改为名曲片段,我们选用了《雪绒花》、《蓝色多瑙河》、《茉莉花》等,用优美健康的音乐,利用平时上下课打铃和休息时间对学生进行音乐美学教育和音乐普及欣赏,是高雅音乐进入校园的有效途径,一段段音乐都可以因时而异,或舒缓、或欢快、或高昂、或轻松。同时结合我校学生大都来自红星路小学的特点,我们还在早晨中午进行写字教育,培养锻炼学生的意志,陶冶他们的情操,利用美术、音乐、体育课进行艺术欣赏,始终着眼于学生胸襟气度的培养,对学生民族“底气”的炼就。
一个民族的“底气”来自民族文化的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而一个生命个体的底气则来自对民族文化的本能崇拜和深厚积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气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慷慨追求,培养了师生高尚的中华民族精神,十足的中华民族底气。
实践证明“四名工程”,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陶养人文情怀,奠定民族底气,铸就完美人格。我们将把“四名工程”作为学校德育工作中一个永恒的主题,抓好,抓实,以此来提升学校文化建设的品位,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
收稿日期:2011-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