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着重从《三国演义》人物形象的描写中,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通过具体的事例,表明了刘备与曹操在实现理想的落脚点。实现理想的手段以及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三个方面的不同之处和早年得志与大器晚成、求贤若渴与知人善任、任人唯贤三个方面的相同之点,力求对他们作出客观、公正地评价。
【关键词】落脚点;手段;地位;早年得志;大器晚成;求贤若渴;知人善任;任人唯贤
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中,最主要的人物当属刘备与曹操。书中第二十一回,写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以论天下英雄,刘备历数当世英杰,但都被曹操一一驳回,无奈之下,只得说:“舍此以外,备实不知,”曹操日:“大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玄德日:“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日:“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这件事,引起了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的注意,在公元一二0三年,他驻足北国楼头,面对美好的风光,也不禁感叹日:“天下英雄准敌手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①诗人表面上是怀念孙权,但其中也未始没有对曹操与刘备的嘉许。
由此可见,无论当时也好,后世也罢。曹操与刘备一直都是英雄的代称。下面,自己就对《三国演义》中的这两位英雄进行一番比较分析,谈点个人的看法,以便从中受到启发。
风是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小说中所刻画的刘备是一位“贤君”、“圣主”,而曹操是一个“奸雄”、“暴君”的形象,这就是他们的最大不同之处,其表现如下:
1.实现理想的落脚点不同
刘备和曹操都有着高远的志向(后面相同之点将着重论述),而且都为自己的理想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并且也基本上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但是,我们应当看到,他们的理想的落脚点是有着明显的区别的。在人民的心目中,刘备是一个“仁君”、“圣主”的形象,因为他理想的落脚点总是人民。
《三国演义》第一回,当刘备看到招募义兵的榜文后,“概然长叹”,他说:“我本汉室宗亲姓刘,名备,今闻黄巾猖乱,有志领破贼安民,恨力不能,故长叹耳。”排除他作为汉室宗亲的因故,刘备的主要目的是破贼安民。可见,在刘备的心目中“人民”是非常重要的。
同样的愿望,在《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中也表现的非常明显,刘备“三顾茅庐”去请诸葛亮,在诸葛亮再三推辞时,刘备说到:“愿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开备愚者而赐教”。及至诸葛亮分析完天下大势,但仍然表示“久乐耕锄,懒于应也,不能奉命”时,刘备竟然哭泣着说:“先生不出,如苍生兮”!言毕,泪沾袍袖,衣襟尽湿。可见,在刘备的心目中,“人民”始终是放在第一位的,这就是刘备实现理想的一个落脚点。
与刘备相反,在人民的心目中,曹操是一个“奸雄”的代表,“暴君”的形象,因为曹操理想的落脚点不是“人民”,而是“自己”。最有代表性的章节是《三国演义》第四回中杀吕伯奢全家一节,明知自己错杀了人,错杀了好人,但是,为了自己的安全,为了消除自己的后患,为了自己的私利,竟然“知而故杀”,并且狂妄地叫器“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就是他的人生哲学。
此外,为了自己的私利,故意杀了侍妾,又痛苦一场,足见其狡诈;在“宴长江曹操赋诗”一节中,由于刘馥对其诗提出疑议,败了他的兴,就“手起一槊,刺死刘馥”。他对手下不过如此,更何况平民百姓呢?总之,在曹操身上,“集中地体现了封建统治者的反动本质”②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暴君”形象。
2.实现理想的手段不同
由于刘备的理想出发点和立足总是人民。所以,他在实现自己理想的过程中,始终把百姓放在了首位。对此,《三国演义》中也多有提及,第二回中,当刘备到安西县上任后,文中写到署县事一月,与民秋毫无犯,民皆感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刘玄德携民渡江》一段;
当时,形势迫在眉睫,诸葛亮劝刘备弃樊城而取襄阳,当时刘备就说:“奈百姓相随许久安忍弃之!”最后只好带领当地人民一同避难,而对百姓逃难时“扶老携幼,将男带女”的悲惨场面,刘备不禁大哭:“为吾一人而使百姓遭此大难,吾何生哉!”欲枝江而死,左右急救之。闻者莫不痛哭。发两军在城边混杀时,玄德又日:“夺欲保民,反害民也,吾不愿入襄阳。”当曹军迫至,众将劝他“不如暂弃百姓,先行为上”时,玄德泣日:“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百姓闻玄德此言,莫不伤感。
本段中比较真实地流露出了刘备的爱民思想。当时,他完全可以带领他的手下,安全迅速地躲过曹兵的追击,如果那样的话,他的妻子糜夫人也就不会死了;阿斗也无须赵子龙在长坂坡几进向出了。但是,刘备并不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择手段的人,因此,在人民的心目中他始终是一位“仁君”。
与此相反,曹操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奸雄”,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可以采用任何手段而不计他人甚至百姓的死活。为了个人的安危,他杀了吕伯奢一家;因害怕别人行刺,而撒谎说自己“梦中杀人”,并自编自演了一出“梦中杀人”的闹剧。他残暴,为了捉杀父之仇,亲自率领军队扫荡徐州,“但得城池,将城中百姓尽行屠戮”,③“所到之处,杀戮人民,发掘坟墓”,④可谓残暴之极。此外,他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择手段,他欺君罔上,副献帝,杀伏后,“名为汉相,实为汉贼”。
《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段,我认为能比较明显地反映出曹操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的本性。第十七回中,曹操兵围寿春,军粮接济不及,管粮官任峻部下仓官王垕听从曹操之命,以小斛散之,引起众怨。曹操为解众怨,以压众心,将垕斩首。
由上我们不难看出,为了自己的目的,曹操是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出来的。在他的心目中,没有什么是不可以舍弃的,没有什么是不可以毁坏的,除了他自己,他可以放弃一切,这是和刘备完全不同的一种人生方式。对此,刘备本人也有较为清醒的认识,他说:“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潏,吾以忠。”⑤正是由于他和曹操实现理想的手段不同,才导致了两个人的不同结局。
3.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不同
由于刘备和曹操理想的出发点不同,实现理想的手段不同,因而导致了他们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也是截然不同的。
作为“仁君”、“圣主”的刘备,一直是百姓拥戴的对象。在第三十五回中,作者借单福(徐庶)之口对此进行了充分的肯定,由于刘备活理有方,单福日:“吾自颖上来此,闻新野败,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可见使君之仁德及人也。”
对此更好的证明也许是上文提到的《刘玄德携民渡江》一段了。那么,是什么促使百姓甘心情愿地追随刘备呢?只能是刘备的仁慈和宽厚的“民本”思想。
与之相反,曹操始终是一个“暴君”的形象。在《三国演义》中几乎没有提到老百姓对曹操称赞的言语。这同样说明了曹操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即使是曹操手下的文武百官,对曹操的为人也几乎是诸莫如深。这同样也透露出了曹操的为人。有三个人曾公开评论过曹操;孔融、袮衡和杨修,但偖黄祖之手杀了袮衡,因恨杨修而加以死罪,有了这样的例子。曹操在人们心目中是怎样的地位也就可想而知了。
总之,“贤君”也好,“奸雄”也罢。作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在他们不同的背后,还有着相同之点,表现有三:
1.早年得志与大器晚成
汉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人才济济,纷争亮相,然而,真正能成其大事者,仅曹操、刘备、孙权三个而已。其中曹操在三人之中,无论是疆域、人口,还是军事方面,均占有很明显的优势,几“三分天下,而有其二”,原因何在?苏东坡有言:“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⑥曹操自不例外。那么,曹操的志向是什么呢?请看下面一段:
汝南许劭,称曹操日:“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操闻之大喜。⑦
在一般人看来,“论世之能臣”固然可喜,难道做“乱世之奸雄”也可喜可贺么?依我推断:“能臣”也好,“奸雄”也罢,总不会是碌碌无为之人,总不至于“没世而名不称”。故操闻言大喜。
然而,最能表现曹操志向的,我觉得还属《宴长江曹操赋诗》一节;
此时,曹操已统一了长江以北的绝大部分土地,眼看着他的心腹之敌孙权和刘备也行将灭亡,自己连年征战,大业将成,不由得不一抒怀抱。
从以上两例,我们不难看出曹操非凡的意志。
同曹操一样,刘备也是怀有大志,《三国演义》第一回说到:“玄德幼时,与乡中小儿戏于树下,日:“我为天子,当乘以车盖。”在没有得到诸葛亮的辅助前,刘备一直是个“弱者”。但刘备却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也一直没有认为自己无才无德。所以,当酒酣耳热之时便有了“备若有茎本,天下碌碌之辈,诚不足慈也”⑧的说法,可见刘备虽在颠沛流离之际,也是自许颇高的。同曹操的“早年得志”相比,刘备显得上“大器晚成”,因此,在刘备的言行之中,便宜少了许多曹操的霸气。甚至是跋扈,而显得有些软弱。
正是由于正确地面对了这些现实,刘备才一直采取了正确的做法,在群雄逐鹿的混战中,才没有被过早地消灭。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刘备得到了孔明的辅助,夺取了西川,有了相当的根本后,他却表现得很不理智,当关羽、张飞相继死后,他弃“联吴抗曹”的大计于不顾,断然攻打东吴,只落得个“白帝托孤”的结局。
总之,“英雄”也好,“奸雄”也罢,他们都为了自己的志向而坚韧不拔、坚强不屈,面对挫折毫不气馁。想那刘备当年,颠沛流离、寄人篱下,仍不失其志,真乃大丈夫也,能屈能伸;赤壁一战,曹操败走“华容道”,何等狼狈,仍笑视群雄,不失英雄本色。
2.求贤若渴与知人善任
三国之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人才,谁就可以雄视一方,甚至一统天下。对此,曹操和刘备都有较为清醒的认识。
刘备在当时乃至后世一直都是“仁君”的形象,他对手下总是和颜悦色,恩爱有加。因此,他的手下也总是忠心耿耿,绝无二志。他的求贤若渴莫过于人们所津津乐道的“三顾茅庐”了。
当时,刘备求贤若渴,他先后三次亲临隆中,不顾天寒地冻、朔风凉冽,更不顾屈尊纡贵,在诸葛亮草堂之外苦苦相侯,终于感动了孔明,以至于二十一年之后,诸葛亮在给刘禅的《出师表》中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敬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又二年,再上表云:“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比之刘备的求贤若渴,惜才如命。曹操做得也毫不逊色,在他的手下,可谓谋臣似雨,猛将如云,比之刘备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正是因为有这么多人才,曹操才能在群雄纷争中取得领先地位。曹操的知人善任结出的最丰硕的果实无疑要属“官滤之战”的胜利。在关键时刻人才取得了决定性的作用。
综上所述,无论是曹操的“早年得志”,还是刘备的“大器晚成”。他们的成功首先归功于他们对自己的理想的不懈的追求。对自己的抱负义无反顾的实践。其次,他们清醒地认识了当时的形势。并采取了较为有效的手段——延揽人才,以为已用。也正是因为这此,他们才能在当时激烈的群雄角逐中取得领先的优势。
以上两点是他们“在其位”而做的努力,那么将要“退其位”又该如何做呢?请看这两位英雄所为:
3.任为唯贤
当一代“仁君”刘备走到他生命尽头将要离开人世时,《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刘先主遗诏托孤儿》一节中有这样一段:
“先主传旨,请孔明坐于龙榻之侧,抚其背日:‘嗣子孱弱,不得不以大事相托’,‘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
而曹操在临终时安排后事日:“孤平生所爱第三子植,为人虚华少诚实,嗜酒放纵,因此不立。次子曹彰,勇而无谋;四子曹熊,多病难保。惟长子曹丕笃厚恭谨,可继我业。”⑨
由此可见,作为封建君主的刘备,能做出“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这样的决断,是难能可贵的。而曹操在权衡了几个孩子的优劣之后,并没有因喜爱第三子曹植而立他为王,最后做出长子曹丕“可继我业”的结论。他们不都是为了自己的事业着想,为了事业能繁荣昌盛而以“才”来选人吗?。总之,“仁君”也好,“霸才”也罢。刘备和曹操临终之前无一例外地关注着自己创建的事业,如当权者都能如此——任人唯贤。何若事业不长盛久衰呢?
以上就是我对刘备与曹操两个人物形象的一点看法。在看到他们不同的同时,也看到他们的相同之处。这也是作者塑造人物的高明之处,虽然存在着“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但并没有写成“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这也是我写本文的一个立足点。
注解:
①、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见《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第1617页(上海辞书出版社)
②、《中国文学500题》第324页(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③④、《三国演义》第十四回,第48、49页(齐鲁书社1993)
⑤、同②
⑥、苏轼《晁错论》第1017页(《古文观止诠释》安徽教育出版社,杨金鼎主编)
⑦、《三国演义》第一回第4页
⑧、《三国演义》第三十四回第171页
⑨、《三国演义》第七十八回第386页
参考文献
[1]罗贯中著《三国演义》山东,齐鲁书社1993
[2]王树森、刘玉跃、张志勋编著《中国文学500题》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收稿日期:2011-06-10
【关键词】落脚点;手段;地位;早年得志;大器晚成;求贤若渴;知人善任;任人唯贤
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中,最主要的人物当属刘备与曹操。书中第二十一回,写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以论天下英雄,刘备历数当世英杰,但都被曹操一一驳回,无奈之下,只得说:“舍此以外,备实不知,”曹操日:“大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玄德日:“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日:“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这件事,引起了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的注意,在公元一二0三年,他驻足北国楼头,面对美好的风光,也不禁感叹日:“天下英雄准敌手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①诗人表面上是怀念孙权,但其中也未始没有对曹操与刘备的嘉许。
由此可见,无论当时也好,后世也罢。曹操与刘备一直都是英雄的代称。下面,自己就对《三国演义》中的这两位英雄进行一番比较分析,谈点个人的看法,以便从中受到启发。
风是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小说中所刻画的刘备是一位“贤君”、“圣主”,而曹操是一个“奸雄”、“暴君”的形象,这就是他们的最大不同之处,其表现如下:
1.实现理想的落脚点不同
刘备和曹操都有着高远的志向(后面相同之点将着重论述),而且都为自己的理想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并且也基本上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但是,我们应当看到,他们的理想的落脚点是有着明显的区别的。在人民的心目中,刘备是一个“仁君”、“圣主”的形象,因为他理想的落脚点总是人民。
《三国演义》第一回,当刘备看到招募义兵的榜文后,“概然长叹”,他说:“我本汉室宗亲姓刘,名备,今闻黄巾猖乱,有志领破贼安民,恨力不能,故长叹耳。”排除他作为汉室宗亲的因故,刘备的主要目的是破贼安民。可见,在刘备的心目中“人民”是非常重要的。
同样的愿望,在《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中也表现的非常明显,刘备“三顾茅庐”去请诸葛亮,在诸葛亮再三推辞时,刘备说到:“愿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开备愚者而赐教”。及至诸葛亮分析完天下大势,但仍然表示“久乐耕锄,懒于应也,不能奉命”时,刘备竟然哭泣着说:“先生不出,如苍生兮”!言毕,泪沾袍袖,衣襟尽湿。可见,在刘备的心目中,“人民”始终是放在第一位的,这就是刘备实现理想的一个落脚点。
与刘备相反,在人民的心目中,曹操是一个“奸雄”的代表,“暴君”的形象,因为曹操理想的落脚点不是“人民”,而是“自己”。最有代表性的章节是《三国演义》第四回中杀吕伯奢全家一节,明知自己错杀了人,错杀了好人,但是,为了自己的安全,为了消除自己的后患,为了自己的私利,竟然“知而故杀”,并且狂妄地叫器“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就是他的人生哲学。
此外,为了自己的私利,故意杀了侍妾,又痛苦一场,足见其狡诈;在“宴长江曹操赋诗”一节中,由于刘馥对其诗提出疑议,败了他的兴,就“手起一槊,刺死刘馥”。他对手下不过如此,更何况平民百姓呢?总之,在曹操身上,“集中地体现了封建统治者的反动本质”②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暴君”形象。
2.实现理想的手段不同
由于刘备的理想出发点和立足总是人民。所以,他在实现自己理想的过程中,始终把百姓放在了首位。对此,《三国演义》中也多有提及,第二回中,当刘备到安西县上任后,文中写到署县事一月,与民秋毫无犯,民皆感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刘玄德携民渡江》一段;
当时,形势迫在眉睫,诸葛亮劝刘备弃樊城而取襄阳,当时刘备就说:“奈百姓相随许久安忍弃之!”最后只好带领当地人民一同避难,而对百姓逃难时“扶老携幼,将男带女”的悲惨场面,刘备不禁大哭:“为吾一人而使百姓遭此大难,吾何生哉!”欲枝江而死,左右急救之。闻者莫不痛哭。发两军在城边混杀时,玄德又日:“夺欲保民,反害民也,吾不愿入襄阳。”当曹军迫至,众将劝他“不如暂弃百姓,先行为上”时,玄德泣日:“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百姓闻玄德此言,莫不伤感。
本段中比较真实地流露出了刘备的爱民思想。当时,他完全可以带领他的手下,安全迅速地躲过曹兵的追击,如果那样的话,他的妻子糜夫人也就不会死了;阿斗也无须赵子龙在长坂坡几进向出了。但是,刘备并不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择手段的人,因此,在人民的心目中他始终是一位“仁君”。
与此相反,曹操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奸雄”,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可以采用任何手段而不计他人甚至百姓的死活。为了个人的安危,他杀了吕伯奢一家;因害怕别人行刺,而撒谎说自己“梦中杀人”,并自编自演了一出“梦中杀人”的闹剧。他残暴,为了捉杀父之仇,亲自率领军队扫荡徐州,“但得城池,将城中百姓尽行屠戮”,③“所到之处,杀戮人民,发掘坟墓”,④可谓残暴之极。此外,他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择手段,他欺君罔上,副献帝,杀伏后,“名为汉相,实为汉贼”。
《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段,我认为能比较明显地反映出曹操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的本性。第十七回中,曹操兵围寿春,军粮接济不及,管粮官任峻部下仓官王垕听从曹操之命,以小斛散之,引起众怨。曹操为解众怨,以压众心,将垕斩首。
由上我们不难看出,为了自己的目的,曹操是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出来的。在他的心目中,没有什么是不可以舍弃的,没有什么是不可以毁坏的,除了他自己,他可以放弃一切,这是和刘备完全不同的一种人生方式。对此,刘备本人也有较为清醒的认识,他说:“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潏,吾以忠。”⑤正是由于他和曹操实现理想的手段不同,才导致了两个人的不同结局。
3.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不同
由于刘备和曹操理想的出发点不同,实现理想的手段不同,因而导致了他们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也是截然不同的。
作为“仁君”、“圣主”的刘备,一直是百姓拥戴的对象。在第三十五回中,作者借单福(徐庶)之口对此进行了充分的肯定,由于刘备活理有方,单福日:“吾自颖上来此,闻新野败,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可见使君之仁德及人也。”
对此更好的证明也许是上文提到的《刘玄德携民渡江》一段了。那么,是什么促使百姓甘心情愿地追随刘备呢?只能是刘备的仁慈和宽厚的“民本”思想。
与之相反,曹操始终是一个“暴君”的形象。在《三国演义》中几乎没有提到老百姓对曹操称赞的言语。这同样说明了曹操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即使是曹操手下的文武百官,对曹操的为人也几乎是诸莫如深。这同样也透露出了曹操的为人。有三个人曾公开评论过曹操;孔融、袮衡和杨修,但偖黄祖之手杀了袮衡,因恨杨修而加以死罪,有了这样的例子。曹操在人们心目中是怎样的地位也就可想而知了。
总之,“贤君”也好,“奸雄”也罢。作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在他们不同的背后,还有着相同之点,表现有三:
1.早年得志与大器晚成
汉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人才济济,纷争亮相,然而,真正能成其大事者,仅曹操、刘备、孙权三个而已。其中曹操在三人之中,无论是疆域、人口,还是军事方面,均占有很明显的优势,几“三分天下,而有其二”,原因何在?苏东坡有言:“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⑥曹操自不例外。那么,曹操的志向是什么呢?请看下面一段:
汝南许劭,称曹操日:“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操闻之大喜。⑦
在一般人看来,“论世之能臣”固然可喜,难道做“乱世之奸雄”也可喜可贺么?依我推断:“能臣”也好,“奸雄”也罢,总不会是碌碌无为之人,总不至于“没世而名不称”。故操闻言大喜。
然而,最能表现曹操志向的,我觉得还属《宴长江曹操赋诗》一节;
此时,曹操已统一了长江以北的绝大部分土地,眼看着他的心腹之敌孙权和刘备也行将灭亡,自己连年征战,大业将成,不由得不一抒怀抱。
从以上两例,我们不难看出曹操非凡的意志。
同曹操一样,刘备也是怀有大志,《三国演义》第一回说到:“玄德幼时,与乡中小儿戏于树下,日:“我为天子,当乘以车盖。”在没有得到诸葛亮的辅助前,刘备一直是个“弱者”。但刘备却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也一直没有认为自己无才无德。所以,当酒酣耳热之时便有了“备若有茎本,天下碌碌之辈,诚不足慈也”⑧的说法,可见刘备虽在颠沛流离之际,也是自许颇高的。同曹操的“早年得志”相比,刘备显得上“大器晚成”,因此,在刘备的言行之中,便宜少了许多曹操的霸气。甚至是跋扈,而显得有些软弱。
正是由于正确地面对了这些现实,刘备才一直采取了正确的做法,在群雄逐鹿的混战中,才没有被过早地消灭。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刘备得到了孔明的辅助,夺取了西川,有了相当的根本后,他却表现得很不理智,当关羽、张飞相继死后,他弃“联吴抗曹”的大计于不顾,断然攻打东吴,只落得个“白帝托孤”的结局。
总之,“英雄”也好,“奸雄”也罢,他们都为了自己的志向而坚韧不拔、坚强不屈,面对挫折毫不气馁。想那刘备当年,颠沛流离、寄人篱下,仍不失其志,真乃大丈夫也,能屈能伸;赤壁一战,曹操败走“华容道”,何等狼狈,仍笑视群雄,不失英雄本色。
2.求贤若渴与知人善任
三国之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人才,谁就可以雄视一方,甚至一统天下。对此,曹操和刘备都有较为清醒的认识。
刘备在当时乃至后世一直都是“仁君”的形象,他对手下总是和颜悦色,恩爱有加。因此,他的手下也总是忠心耿耿,绝无二志。他的求贤若渴莫过于人们所津津乐道的“三顾茅庐”了。
当时,刘备求贤若渴,他先后三次亲临隆中,不顾天寒地冻、朔风凉冽,更不顾屈尊纡贵,在诸葛亮草堂之外苦苦相侯,终于感动了孔明,以至于二十一年之后,诸葛亮在给刘禅的《出师表》中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敬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又二年,再上表云:“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比之刘备的求贤若渴,惜才如命。曹操做得也毫不逊色,在他的手下,可谓谋臣似雨,猛将如云,比之刘备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正是因为有这么多人才,曹操才能在群雄纷争中取得领先地位。曹操的知人善任结出的最丰硕的果实无疑要属“官滤之战”的胜利。在关键时刻人才取得了决定性的作用。
综上所述,无论是曹操的“早年得志”,还是刘备的“大器晚成”。他们的成功首先归功于他们对自己的理想的不懈的追求。对自己的抱负义无反顾的实践。其次,他们清醒地认识了当时的形势。并采取了较为有效的手段——延揽人才,以为已用。也正是因为这此,他们才能在当时激烈的群雄角逐中取得领先的优势。
以上两点是他们“在其位”而做的努力,那么将要“退其位”又该如何做呢?请看这两位英雄所为:
3.任为唯贤
当一代“仁君”刘备走到他生命尽头将要离开人世时,《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刘先主遗诏托孤儿》一节中有这样一段:
“先主传旨,请孔明坐于龙榻之侧,抚其背日:‘嗣子孱弱,不得不以大事相托’,‘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
而曹操在临终时安排后事日:“孤平生所爱第三子植,为人虚华少诚实,嗜酒放纵,因此不立。次子曹彰,勇而无谋;四子曹熊,多病难保。惟长子曹丕笃厚恭谨,可继我业。”⑨
由此可见,作为封建君主的刘备,能做出“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这样的决断,是难能可贵的。而曹操在权衡了几个孩子的优劣之后,并没有因喜爱第三子曹植而立他为王,最后做出长子曹丕“可继我业”的结论。他们不都是为了自己的事业着想,为了事业能繁荣昌盛而以“才”来选人吗?。总之,“仁君”也好,“霸才”也罢。刘备和曹操临终之前无一例外地关注着自己创建的事业,如当权者都能如此——任人唯贤。何若事业不长盛久衰呢?
以上就是我对刘备与曹操两个人物形象的一点看法。在看到他们不同的同时,也看到他们的相同之处。这也是作者塑造人物的高明之处,虽然存在着“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但并没有写成“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这也是我写本文的一个立足点。
注解:
①、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见《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第1617页(上海辞书出版社)
②、《中国文学500题》第324页(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③④、《三国演义》第十四回,第48、49页(齐鲁书社1993)
⑤、同②
⑥、苏轼《晁错论》第1017页(《古文观止诠释》安徽教育出版社,杨金鼎主编)
⑦、《三国演义》第一回第4页
⑧、《三国演义》第三十四回第171页
⑨、《三国演义》第七十八回第386页
参考文献
[1]罗贯中著《三国演义》山东,齐鲁书社1993
[2]王树森、刘玉跃、张志勋编著《中国文学500题》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收稿日期:2011-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