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05年,梁启超在《世界史上广东之位置》一文中,不仅从世界史的角度界定广东在全球地理格局及其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性,而且将广东与世界文化的关系等同于腓尼西亚在小亚细亚、埃及与希腊三种文明中所发挥的文明媒介的作用。[1] 正是得益于在全球地理中的重要地理位置,尤其在全球近代史以来中西海上交通与交往的空间格局,以及中国近代以来历史的走向,粤港澳大湾区一直充当着中国与世界各国政治、经济与文化协商的特殊地带,也因此塑造着“开风气之先”的重要角色,成为中国现代文化转型的引领者。无论是近代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所开展的变革图存的文化政治运动,还是20世纪90年代港台文化与粤语文化引领的流行文化风尚,都曾代表着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新文化、新潮流的“起点”意义。
在以互联网、数字技术、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媒介迭代的新的历史阶段,网络文学及其衍生的文艺形态的发展,有力地推动21世纪世界文化的转型:基于技术下沉与发表变革所带来的文学生产方式的革新,基于多元混杂文化经验的媒介融合所带来的文化内涵的重构,以及在资本、产业与技术共同作用与跨界共生下文学景观在日常空间的全面渗透等,网络文学已经在深层次上重构了中国几个年轻世代的文化思维、感受模式与现实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塑造着新的价值观念。网络文学及其文艺衍生的丰富形态,从本质上是全球文化流通、数字智能技术时代及其影响下的城市经验与生命感受的意义表征的新模式。它的产生与新经济的发展、新技术的普及、新生活的形成等具有密切的联系。粤港澳大湾区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领先性,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网络文学在广东的“起步”与“形成”。
从这一意义上,论及“粤港澳大湾区网络文学”,如果仅仅局限于书写湾区生活与题材的网络文学,实际上是以地域文学的方式窄化了大湾区网络文学的内涵与意义,大湾区网络文学的价值与意义就在于其作为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的“起点”所表征的“风气之先”,及其内蕴的文学、地理与时代交互作用的特殊命题所具有的理论意义,大湾区经济社会及其内蕴的时代精神与文化经验,借由网络文学的“破土而出”及其叙事模式的新锻造而获得表述。因此,毋宁将其称之为“粤港湾大湾区的网络文学”或者“网络文学与粤港澳大湾区”,更能准确地界定这种关系。
一、粤港澳大湾区与中国网络文学的
“起点”探索
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的大湾区“起点”。网络文学的诞生与发展无法离开网络平台,网络文学的传播也要经得起网络浪潮的检验。网络文学本身作为一个互联网产业,与传统文学的差别在于以互联网平台为载体,形成了无可比拟的开放生态和利益分享机制,生产出独特的文学作品,而不是简单的“文学+网络”模式。关于中国网络文学的“起点”,有多种看法,大多数人将1998年蔡智恒在网络上发表的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定义为网络文学的起点,这种认定的基础,主要从其写作方式及内蕴的数字时代社交经验出发。但如果从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的文学生产制度及其对网络文学整体发展的推动意义来寻找其“起点”的话,则要将目光转向网络文学平台及其原创网络文学在中国的发生。
2001年11月,广东阳江的林庭锋和台湾籍人士罗森等一众玄幻文学爱好者,在“西陆”网络论坛一同发起“中国玄幻文学协会”(CMFU),中国大陆原创网络文学的“拓荒”开始了。次年6月,经过筹备,林庭锋在广东阳江成立起点文化传播公司,“起点中文网”开始试运行;2003年下半年,起点中文网开始实行高级用户(VIP)制度,并于11月正式开始在线收费阅读;2004年,起点中文网成为网络文学第一大网站。起点中文网不断探索网络文学平台的运营模式,致力于发现与挖掘优秀的原创文学作者,不仅开启了中国网络文学商业化运作之路,也极大地推动了原创网络文学尤其是后来作为网络文学主导类型的玄幻品类文学的发展。虽然在中国网络文学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起点中文网不再充当网络文学产业的领头角色,但“起点”精神和运营模式对网络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其创设的付费阅读、会员制度和2004年的“网文出海”战略,对后来网络文学作品、作者以及读者,乃至平台运营商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刺激了大量专业的网文写手、优秀网络文学作品的出现和网络文学集团的产生。开拓创新的“起点模式”,加上快速发展的互联网科技水平、开放自由的文化地理环境和政策支持,广东成了网络文学的热土。许多著名网络作家如当年明月、南派三叔、天下霸唱、慕容雪村、李可等均由广东起步,尔后闻名全国。[2] 后续网络文学新生力量也不断出现,广东网络文学作家数量一直稳居全国首位。其中,多数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广州、深圳。在阅文集团推出的“2017年中国原创文学白金大神作家名单”上,多位广东网络文学作家获封“白金大神”:来自深圳的“丛林狼”、来自河源的“厌笔萧生”、来自东莞的“天堂羽”、来自茂名的“南陈朝”、来自湛江的“夜独醉”……
中国网络文学主流化治理的大湾区“试点”。优秀网络作家的“井喷”与政策的支持和当地的重视有着极大的关系。广东省作家协会协会较早地关注并介入网络文学领域工作,[3] 2003年—2008年间,广东省作家协会完成了从首次研究探讨网络文学到成立网络文学创作委员会的过程,并将相关工作推进到全国范围内,而从2010年起广东省作家协会开始有意识地开展网络作家培训。与此同时,积极推动广东网络作家和作品走向全国:2010年5月,由中国作家协会与广東省作家协会联合主办的“网络文学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成为全国范围内第一次大规模、高规格的网络研讨活动;同年7月,广东网络文学作家西篱的作品《昼的紫夜的白》入选为中国作家协会首批扶持的网络文学作品。2013年5月,中国作家协会和广东省作家协会再次在北京联合召开研讨会,重点研讨了广东网络文学作家林俊敏(阿菩)、贾志刚、杨林清(无意归)、边晓琳(乱异)、丘晓玲和艾静一(猗兰霓裳)的作品;同年,“第九届广东鲁迅文学艺术奖”揭晓,阿菩的《山海经密码》获奖,成为首次获得该奖项的网络文学作品,也是网络文学作品逐渐得到主流文学评价标准承认的重要信号;在另一边,求无欲的《诡案组》系列作品和深圳作家朱克恒《返回地球的前生》也入选了中国作家协会重点扶持作品。2014年8月,中国作家协会全国网络文学重点园地工作联席会议公布重点扶持项目和中国梦主体创作扶持项目,广东网络文学作家蚕茧里的牛(石夜明)的《武极天下》、却却(王凌英)的《湘水谣》、冰可人(王敏)的《一个女飞行员的成长史:翱翔蓝天》入选。2016年6月,风青阳(张伟煊)的《吞天记》入选2016年度全国网络文学重点园地工作联席会议重点扶持项目。[4] 从2010年起,广东省作家协会广泛开展网络作家培训,并成为每年常设的工作项目。2011年12月,全国第一家网络文学院“广东网络文学院”成立,截至2017年4月,共培训网络作家超过600人次。[5] 2015年,广东成立网络作家协会,这是在全国最早成立网络作家协会的省份之一。在广东省大力扶持网络文学的态势下,优秀网络文学作家作品在广东呈“井喷”之势,广州、深圳、东莞、茂名四地作家数量与质量较为突出,形成了广东网络文学“四小虎”现象。 除此以外,粤港澳大湾区也不断创新产业平台与作家交流机制。2014年末,由腾讯文学主办的“网络文学行业峰会”在深圳举行,唐家三少等来自不同平台的百余位网络文学行业顶尖作家共聚一堂,该峰会成为网络文学产业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覆盖最广、与会作者最高端的一次中國网络作家大聚会。[6] 2018年9月20日,由深圳市作家协会和阿里文学联合主办的首届“大湾区杯(深圳)网络文学大赛”正式拉开帷幕。2019年7月13日,广东省作家协会和阅文集团组织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2019年广东网络作家高级研修班”,旨在宣传中华精神、传授网络文学创作技巧,加大对网络文学人才队伍的建设培养,推进网络文学健康发展,孵化新一代网络文学“大神”,迄今已有近800名网络作家参与培训,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网络文学创作贡献了新生力量。
中国网络文学评价体系构建的大湾区“创新”。随着广东和全国对网络文学的关注,大湾区网络文学理论研究的建设也在不断完善。2011年3—9月,广东省作家协会共举办了八场“广东网络文学十年精品回顾”论坛活动和主题座谈会,[7] 对广东网络文学经典化做了讨论与实践;2011年12月,广东省作家协会主管的全国第一份网络文学研究杂志《网络文学评论》出版发行,该杂志旨在“联合全国网络文学研究评论界、出版管理界和网络作家等多方面的力量,通过对中国网络文学的专题性研究,介入当下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2018年,集结省内重要的网络文学研究者合作完成的《粤派网络文学评论》出版,不仅全面地梳理了广东网络文学发展的全貌及与中国网络文学发展之渊源,而且囊括了当前网络文学理论和评论的热点、焦点问题,如从网络文学的诞生、文化传承到现状分析,由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到网络文学的“互联网+”,等等,进行了详尽而有见地的论述。2020年,《网络文学评论》更名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开设“网络文学观澜”版面,正式将大湾区网络文学作为研究和探索的整体对象。这些成果对粤港澳大湾区网络文学研究的推进工作十分重要,经过广东省作家协会、大湾区学者及大湾区网络文学作家等多方不懈努力,网络文学评论评价体系建设、网络文学的创作资源和创作思维、网络文学“主流化”与现实题材创作的关系、网络文学的类型研究等诸多有关湾区网络文学理论建设的主要问题得到了提出和一定程度的解答。
可以说,广东网络文学领风气之先,与粤港澳大湾区开放包容、敢为人先的精神具有密切的关系。高度发达的商业与创业氛围,为网络文学的“起点模式”提供了重要的社会经济基础。与此同时,制度上的创新与扶持的一系列举措,如对网络文学价值的肯定、敢于将主流奖项颁给网络文学、为网络作家建造联络的家园等,显示了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网络文学“孵化器”的重要贡献。
二、粤港澳大湾区网络文学的多元图景
编选《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网络文学卷》将面临一系列困难:网络文学篇幅巨大、作者数量众多、题材类型数量庞杂,而同时,粤港澳三地网络文学创作的情况并不均匀,广州、深圳、东莞等内地城市与香港网络文学具有一定数量与规模的差距,而澳门在网络文学上几乎是空白的。对于一本力图更为宏观、整体地展现大湾区网络文学创作面貌的选本而言,权衡与取舍的难度可想而知,任何缜密的思考都可能挂一漏万,留下遗憾。
鉴于此,入选本卷的网络文学作家作品主要基于三点考虑:第一,在作家身份上,主要考虑目前在大湾区生活创作的作家,并且大体上在狭义的粤港澳大湾区(9+2)的地理版图之内。作为中国网络文学的“起点”,大湾区曾经哺育了网络文学初创期的诸多标志性作品,但后来很多知名“大神”纷纷离开广东,到北京、上海和江浙地区进行创作。由于其身份已经不在湾区,因此并不将其纳入;第二,在作品的类型与题材上,考虑到粤港澳大湾区文学所内蕴的文学地理学内涵,因此,将那些书写湾区历史与精神的作品(如阿菩的《十三行》、却却的《战西关》)作为重点,同时兼顾大湾区网络文学创作中最具实绩的传统与类型;第三,从能够更为整体和全面呈现湾区网络文学创作的风貌的角度,让尽可能多的作品与类型进入读者视野,因而对同类型、同题材、同作家的作品进行斟酌,尽量避免重复。
基于上述考虑,此次最终入选的作家作品有21部,兼及香港、广州、深圳、东莞、佛山、肇庆、珠海、惠州等八座城市,类型涵盖历史、现实、军事、玄幻、悬疑、神异、次元、穿越、种田、科幻等。从整体上,分为三个辑别:历史叙事与现实表述、玄幻想象与神异传统、穿越言情与女性世界。下面,就从这三个类型分类出发,以入选作品为主要例子,对粤港澳大湾区网络文学呈现的多元图景进行扼要介绍。
(1)历史叙事与现实表述
粤港澳大湾区网络文学的历史题材及其叙事传统,在中国网络文学发展史中具有重要的位置。2004年,深圳作家梅毅以“赫连勃勃大王”为笔名,开始在网络上发表一系列历史散文作品,相继出版《隐蔽的历史》《历史里的人性》《大明朝的另类史》等,可以视为中国网络文学历史叙事模式的开拓者之一;2006年,顺德海关工作人员石悦在天涯社区发表《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的帖子,在全国范围内爆红后改ID名为“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成为中国网络文学的经典,成为网络文学历史叙事具有标志性的作品之一。作为大湾区网络文学的一种重要类型,其写出传统赓续不断,并不断进行创新,近年来阿菩、却却、菜刀姓李、李逸轩、荆洚晓等在历史题材与类型融合上不断开拓,带来了历史写作的新局面。
深圳作家菜刀姓李是网络文学、军事历史小说领域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其长篇军事小说《遍地狼烟》入围“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成为第一本入围该奖的网络小说,被改编为同名电影和电视剧后也获得了不错的反响。在《遍地狼烟》中,菜刀姓李以草根英雄牧良逢在国民党军队的成长历程为主线,书写了抗战时期国民党大部队正面战场的抗敌故事。菜刀姓李本人是一名军事历史迷,对正面战场的描述、国民党军队的内情、作战使用的武器都做到了忠实于史实,而非架空历史。好故事与历史事实兼顾,使《遍地狼烟》在一众抗战小说中显得卓尔不群,丰富了湾区军事题材网络小说的类型。佛山作家李逸轩的《邓家铺子》则是一部聚焦戏曲文化的历史小说,通过书写两代人、一部戏的爱恨纠缠的故事,侧面反映了社会历史的变迁和乡村的衰落过程,有着不输纯文学的对现代历史生活的精神挖掘和思考深度。网络文学作为文化输出过程中中国的一张名片,需要反映中国社会时代变迁的好作品,体现文学对历史和人文的关怀,《邓家铺子》这类网络小说,满足了作为文化名片在质量上、内容上的需求,代表着中国网络文学也是粤港澳大湾区网络文学的重要转向。新广州人荆洚晓则是将经典的“穿越文”写出了新意。《秘宋》是一部古代偏现实向的谍战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刘瑜重生后回到宋朝,凭借自己对间谍知识的了解,创建谍报网络改变大宋国运的故事。作者对宋代复杂管制体系了如指掌,文白夹杂的语言风格信手拈来,体现了不俗的功底。 早期广东历史类网络文学作品虽然不乏优秀之作,但多以中国古代史中的朝代为背景,缺乏对岭南在近现代史中独特文化和经济地位的关注,也无法反映湾区网络文学的历史关怀。这一空缺在近年来优秀网络历史小说中得以被填补,如阿菩的《大清首富》(出版时改名为《十三行》),以清朝时期“一口通商”的廣州十三行为创作背景,对清朝广州的历史地理和十三行在世界金融中的地位做了详尽的描述;却却的《战西关》则是以岭南抗战为蓝本,聚焦岭南青年在广州抗战时期的精神转变,填补了广州抗战题材的创作空白。阿菩的《大清首富》完结于2019年,这是一部以清朝的广州十三行为创作蓝本,画卷式展现清代对外贸易以及商业发展之图景,描写一代商业巨擘吴承鉴如何在朝廷与外国势力的双重考验下坐上十三行总商的宝座、登顶世界首富的传奇故事。[8] 阿菩以清朝广州十三行怡和行经营者伍秉鉴为原型,将历史资源和自身想象力结合,通过一个商人崛起的故事还原了以广州为中心的近代经济史,折射出一个帝国的荣辱兴衰。小说描写精准细致,格局宏大,畅快悦读的同时又有着历史本身的厚重感,岭南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的丰富内涵在这部小说中得到了遥相呼应。却却擅长书写现代抗战类题材小说,创作了一系列以“战”字开头的小说,如《战长沙》《战衡阳》《战平原》《战西关》等。其中,《战长沙》改编为电视剧,豆瓣评分9.1分。《战西关》延续了却却的风格,以两个富家小姐的生活为聚焦点,描述了抗战时期广州沦陷后岭南青年们的生活变化、精神转变,以青年人的爱情和生活改变折射出战争的残酷和中华民族斗争的决心。《战西关》以岭南抗战为故事背景,以女性自由婚恋议题为线索,将岭南的风土人情、青年风貌、抗战精神融为一体,体现了大湾区青年自近现代以来的自由、坚韧精神。
猗兰霓裳的《二胎驾到》、丛林狼的《最强兵王》、天堂羽的《佣兵之王都市行》、薛可正的《男人不可以穷》,涵盖的话题包括现代女性婚育、军事战争、市民成长等。这些作品多是现实主义写作笔法,塑造的人物也大多为年轻人,体现了在现代都市成长下年轻人的生活缩影。深圳作家猗兰霓裳以后宫文见长,《二胎驾到》是她少有的现实主义小说。小说描写了职业女性夏夕凉在升职选择和二胎之间左右为难的故事。随着二胎、三胎政策的放开,生育话题成了当代年轻人的讨论热点,伴随它而来的是现代人精神物质上的发展与生育之间的矛盾,猗兰霓裳很好地把握了这个矛盾,结合生活细节,体现了现代都市女性在生育选择上的挣扎。军事类小说是粤港澳大湾区较为流行的现实题材网文。阅文集团白金级作家、深圳网络作家丛林狼是网络军事文学的旗帜人物,被读者誉为网络军事小说天才级写手,著有《最强兵王》《丛林战神》《最强战神》《战神之王》等军事小说。《最强兵王》被称为军事题材领域里破亿纪录的标杆,小说叙事节奏明快,特种兵专业知识丰富,通过对主人公罗铮经历的一个个特殊环境和艰难任务的详尽描写,树立了一个具有历经磨难的热血军人形象,高度宣扬了爱国主义精神,既做到了专业化也让人感觉到痛快、好读。虽然故事中有天马行空的想象部分,但丛林狼在其中工笔画描摹一般的精细笔法,塑造了真实可信的人物群像。2014年,该小说荣获腾讯文学年度最佳作品奖和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天堂羽的小说题材很广,擅长塑造形象立体的男性角色。《佣兵之王都市行》是他于2017年完成的作品,主要讲述了雇佣兵团长陈劲归国查明父亲去世真相的故事。天堂羽塑造了一个和韦小宝一般“反武侠”的主人公陈劲,虽然战斗力惊人但更擅长以智取胜,油嘴滑舌但恪守做人原则,没有那么多江湖规矩,有的只是在现代社会中诸多的人情世故。在塑造这个角色时,天堂羽处处强调他与自身强大不相符合的“草根”,与“王”形成了鲜明对比,形成了代入感和“爽”感,折射出当今年轻人对草根英雄的崇拜心理。
如果上文三部网络小说书写的是“部分的生活”,那么,香港网文作家薛可正的《男人不可以穷》则能代表大多数都市人最朴素的心态。小说描写了白领青年薛可正经历失恋、失业双重打击后重整信心,在金融行业努力奋斗,最终成为黄金经纪人的历程。“男人不可以穷”,这句话在全文出现过三次,是薛可正这个“男人”的心声,“不可以穷”同样也是每一个奋斗在都市的年轻人的心声。小说通过描写薛可正从对金钱的追逐到个人灵魂的追逐的过程,点出用意——人的穷困不仅指金钱上的,也指精神上的。无论在生活里遇到什么样的困苦,能让人获得救赎的永远是心中对生活的信念。经济的快速发展,往往导致个人自我的丢失和信仰的危机,薛可正的这本《男人不可以穷》出现得可谓恰逢其时,在引起现代人共鸣的同时也对都市奋斗的主题进行了升华,对优秀传统道德观念进行了回归。作为一名香港网络文学作家,薛可正将大湾区积极向上、坚韧奋斗的同时又不忘初心的精神充分融入自己的这部小说中。
(2)玄幻想象与神异传统
几乎与华语网络文学同时兴起的具有“幻”元素的幻类小说,在粤港澳大湾区网络文学中具有先锋地位,优秀的作品也层出不穷。早在网络文学兴盛之前,为了迎合数字时代的读者口味,香港武侠小说作家黄易的作品中就已经初见“玄幻”元素,有明显的小说电玩化、科幻化、魔幻化的倾向,可以看作是玄幻文学在华语世界的萌芽,孔庆东在《通俗文学十五讲》中提到“黄易发明了一种‘玄幻’小说”[9]。这种可融合现代科技、流行文化、神魔传说、仙侠之道等多种基本元素的“幻”类文学,在广东省再一次迸发了强劲的生命力:成立起点中文网的林庭锋、罗森等网络文学作家,都是国内的玄幻文学“大神”,林庭锋的《魔法英雄骑士传说》、罗森的《风姿物语》《碎星物语》等小说在玄幻读者中有着极高的口碑,他们建立的“起点”运营机制,也对国内玄幻文学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在玄幻文学类上,广东网络作家充分发挥了地域文化优势,将本土集中原文化、海洋文化和南粤文化为一炉的文化进行创作上的融合和重构,显现出明显的民间文化信仰与神话资源再创造的特点,出现了一系列优秀玄幻仙侠类作品。
罗森本名廖孟彦,台湾籍,现居珠海。罗森是起点中文网的发起人之一,也是玄幻文学的早期“大神”,其1997年发表的《风姿物语》甚至被有些读者追认为最早的网络玄幻小说。《碎星物语》保持了罗森一贯的风格,以电玩游戏的发展逻辑结构全篇,将构造的玄幻世界分为任务小世界和主世界,篇幅极长、人物繁多的同时又不失细节和秩序,这种写法极大地扩展了小说的容量,丰富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价值理念得以在文本中完整呈现。“土鸡瓦狗,可以碎星”是这部小说的主题,虽然是一本玄幻小说,但讲求科学与逻辑的理念在文中随处可见,《碎星物语》以“岭南痴线佬”碎星团技术核心人物温去病为主人公,以他的技术解说回溯碎星团发家的过程,具有科学理性色彩,与大湾区文化科技创新发展的理念不谋而合。玄雨的《小兵传奇》在玄幻小说界是一部具有传奇色彩的小说,与老猪的《紫川》、萧鼎的《诛仙》和萧潜的《飘渺之旅》并称为当时起点中文网的“网络四大奇书”。《小兵传奇》讲述了普通高三学生唐龙误入星际宇宙参与太空战争的故事,将游戏思维和现实关怀做到了有效结合,以及“游戏世界”和现实世界进行了成功对接,这样的书写模式打破了受众的年龄圈层,收获了众多读者的喜爱。《苍老的少年》是深圳作家撒冷的早期作品,在起点中文网建立会员制度之前就已经推出,并于2003年出版了实体书,其设定上更类似于一种西方的魔幻小说,描述了一个依靠魔法修炼强度划分等级的世界,讲述了一个天才少年的成长故事。如同它的书名一样,成长于国内网络文学发表机制还未完善的年代,却有着成熟的玄幻文类元素:魔法、武者、三品九流——分别代表着西方魔幻、中国武侠、中华传统文化,撒冷将它们成功地进行了融合,是中国早期玄幻文学的典型范本。2020年,撒冷入选为“橙瓜见证·网络文学二十年人物篇盘点报告百位行业人物”。 大湾区独有的神异传统、商业环境和混合文化给了网络文学作家启发,一些具有混合文类特征的想象类型小说在大湾区兴起。求无欲的《诡案组》、沙中灰的《阴阳鬼医》、打眼的《黄金瞳》都在灵异世界的架构下书写悬疑故事,而来自香港的张晨的《18岁的野比大雄》以著名日本动漫《哆啦A梦》中的人物设定为基础,将童年回忆改写成“黑童话”,讲述了成年后的大雄将八宝袋占为己有、报复众人、走上犯罪道路的故事,饱含着对复杂人性的叩问。这些作品的共同点在于想象力丰富,并且有意识地从大湾区的地域文化、现代都市生活背景、古典传统小说中寻找可以利用的资源,体现了大湾区在文学创作上兼容并包、开放自由的环境优势。
其中,《诡案组》是擅长写刑侦类小说的东莞作家求无欲的代表作,小说集灵异、惊悚、推理于一身,描写了一支省公安厅内部的神秘小队,专门处理全省范围内超自然灵异事件的故事。《诡案组》系列作品对悬疑惊悚类型网络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出版实体书后,陆续被改编为电视剧、漫画,成了广东网络作家中最早通过“全版权运营”IP化进入影视改编的作品。惠州作家沙中灰擅长灵异和二次元题材,其灵异小说构思新颖,擅长题材之间的融合,《阴阳鬼医》就是其代表作品。小说将医生职业和灵异元素结合,讲述了医生欧宁在祖传医馆为众鬼看病的故事,灵异部分新奇,医学部分细节饱满、专业性强,诠释了一个全新的灵异世界。该作品受到了全国读者的欢迎,成为2015年度首本日销破万的灵异小说。现居东莞的作家打眼是起点中文网签约作家之一,于2012年进入第七届中国网络作家富豪榜,2017年2月再在第二届网文之王评选中列百强大神,他创作的《黄金瞳》讲述了一个典当行职员在被碎玉划破眼球后拥有了异能的冒险故事,打眼将自己在典当古玩行的工作经验运用到了小说中,对玉石、古董、墓葬、藏传佛教等一系列文化知识进行了详尽普及,让人耳目一新。作为国内元老级网络文学作家,深圳作家兰帝魅晨的《高手寂寞》在文本中搭建了一个与现实相异的“混沌纪元”供成年人在其中生活、繁殖,而肉体将被放置在现实世界。小说中人物的设定、活动方式都与网络游戏相似,故事框架则有强烈的科幻色彩,再加上“混沌纪元”世界中的古代神话元素,《高手寂寞》具有强烈的文化跨界特征,烧脑的设定和跳跃性的逻辑让这本小说成了“虚拟网络小说”代表作之一。而香港张晨的《18岁的野比大雄》二次元色彩更加强烈,属于漫画作品的“二创”,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漫画同人作品,这也显示出网络文艺作品的自由度。与原作不同,《18岁的野比大雄》更像是一部“黑童话”,讲述了大雄长大后将自己内心的压抑转移到他人身上,利用八宝袋对众人实施报复的故事。除开动漫设定不谈,这部小说对人心理转变过程的描述、对人性的洞察和刻画都十分贴近现实,是一部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精彩作品。
(3)穿越言情与女性世界
女性视角对网络文学创作的主动介入也是湾区现代城市群落文化的表现。现代经济的发展和网络文学平台的兴起同时也给了女性更多创作的空间,女性读者和女性作家也是粤港澳大湾区网络文学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力量。湾区女性网络文学品类丰富,不仅有传统的女性网络文学,也不乏女强文、职场文,女性平等的意识正在湾区网络文学中得到发扬,女性视角的介入也给湾区网络文学增添了别样的色彩。2007年,广东作家李可的《杜拉拉升职记》讲述了现代都市职场女性的困惑与成长,后改编为电视剧和电影,开启了女性职场文的潮流。女性作家更擅长的是在多种类型的网络文学中介入自己的女性主体意识,在多个“场景”下讲述女性故事,如广州Loeva的《平凡的清穿日子》、深圳倾咔的《弃妇当家:带着萌宝去种田》都是讲述现代女性穿越到古代后,努力发挥女性优势经营生活的故事。Loeva来自广州,本名杨雯,起点女生网签约作家,被人称作“生活风穿越小说第一人”,《平凡的清穿日子》是其处女作。与普通“清穿文”不同,《平凡的清穿日子》并未涉及权谋,而是宣扬“现世安稳”的生存之道,被称为“开创了生活穿越的先河”。深圳的倾咔,本名罗莎,云起书院“大神级”人气作家,擅长“种田文”。《带着萌宝去种田》讲述了现代海归牙医穿越成古代弃妇,发挥自己的经营头脑努力生存的故事。小说对生活场景的描写十分扎实,将现代知识和古代生活完美融合而不显突兀。
肇庆作家海的温度(本名徐爱丽)成名于天涯论坛。她的《闻香榭》在市井之中描写了一个属于女性的“小世界”——闻香榭,在这个独属于女性的世界里,女人们各有所长,各司其职,看尽人间事态。严格意义上说,《闻香榭》更像是一部古代女性职场生活文,讲述了一群制香女子在胭脂香铺中朝夕相处,共看人间冷暖、共渡人生难关的故事,作者将现代生活的女性视角融入奇幻故事里,塑造了性格多元、有血有肉的古代职业女子群像。东莞作家路非(本名李文蓉)是云起书院超人气作家,是玄幻小说“大神”,擅长在玄幻小说中书写大女主的故事。其代表作《凤逆天下》拥有大批忠实粉丝,改编为漫画后在中国最畅销的漫画杂志之一《飒漫画》连载。玄幻小说多以男性为主人公,但《凤逆天下》则是记录了一个女性强者的成长史。全书围绕几条主线来写:女主的成长蜕变及身世、卡尔塔大陆的风云变幻、光耀殿修罗城两大黑暗势力。这部小说区别于男性书写与以往的爱情书写,呈现出女性主体意识由苏醒到张扬的变化,对于促进当代女性主体意识的确立与发展有一定的意义。[10] 在未来的向度上,米西亚的《谁在时光里倾听你》讲述了一段非“人”关系——AI与克隆人的爱情,在有趣、新鲜的同时,对技术时代的爱情做了引人深思的討论。
以上这二十二部作品,或是中国网络文学发展过程中诞生的经典作品,有着开创品类的意义;或是代表着中国网络文学的新生力量,预示着网络文学将来的走向和发展。它们无疑都从粤港澳大湾区汲取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发扬了湾区的创新精神,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网络文学建设有着很好的启发作用。
三、粤港澳大湾区网络文学的未来展望
粤港澳大湾区网络文学发展早,具有良好的网络文学基础,作品品类丰富,作家、读者数量众多,是国内网络文学的先锋阵地,也是推动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具有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在国内网络文学高速发展、理论研究和下游产业链逐步完善的今天,抢占先机并不代表优势地位的保持,必须谨记创新意识、把握时代机会、回顾传统,结合现实,才能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网络文学的优势,为中国网络文学将来的发展注入强大生命力,为完善中国网络文学建设、打造好中国“文化名片”做出属于自己的贡献。 最重要的是要强化“起点”优势,加强对大湾区网络文学的政策扶持与题材规划,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网络文学的新发展。在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历史上,香港与广东不仅拥有风气之先的魅力,还有网络文学发展的丰富资源。广东是全国最早开展网络文学研讨会的省份,是第一个将主流文学奖颁发给网络文学作家的省份,是第一本网络文学评论专业杂志创立的省份,更是在全国建立第一个网络文学学院的省份……这一系列先行先试的制度创新和政策扶持,为广东奠定了网络文学“孵化器”的重要地位,一大批具有重要影响的网络作家和经典作品从广东起步走向全国,本土也涌现出广州、深圳、东莞与茂名“网络文学四小虎”。而香港作为通俗文学与都市文化发展较为充分的城市,无论是通俗文学的类型资源还是丰富的城市文化经验,都为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滋养。黄易的玄幻、金庸的武侠、亦舒的言情可以说是中国网络文学主要类型的“鼻祖”。而近年来,香港网络文学也发展出与内地商业类型网络创作不同的现实取向,更多社会底层现实经验,融合香港通俗文化及其城市经验的香港网络文学,呈现出一种不同于中国内地网络文学的特征,如《一路向西》《男人不可以穷》《一狱一世界》《西营盘》等作品,既有香港粤语方言的独特韵味,又有香港市井气息,包含着香港人社会的复杂体验,有着一定的反思色彩,体现了香港网络小说的艺术质量和生命潜力。
面对粤港澳大湾区网络文学的丰富多元图景,以及粤港网络文学不同的发展轨迹及其相互影响的文化脉络,需要加大制度创新的力度:
第一,面对近年来北京、上海、江浙地区网络文学扶持政策的不断发力,广东目前在网络文学的税费扶持、创作集聚、理论研究与人才培育等方面的举措稍显后劲不足。广东如何从网络文学的“大省”走向“强省”?如何通过更具传播力与影响力的网络文学在这个媒介迭代的新阶段,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经验的故事讲述与传播,都需要有更大魄力的制度创新与创作扶持。
第二,立足数字经济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契机,加强粤港澳大湾区网络文学的创作与产业规划。网络文学的发展离不开网络文学平台打造的生产消费模式,起点中文网曾经对中国网络文学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一家独大”的阅文集团凭借其“泛娱乐”与“新文创”的优势对中国网络文学的转型作用也有目共睹。不仅推进现实主流题材的跨媒介叙事与多媒介传播,有力促进社会价值观的建构,而且以IP开发与运营的方式推动了数字经济的升级与发展,对社会文化产生整体性影响。粤港澳大湾区拥有数字音乐、网络游戏、数字动漫等产业优势,但近年影视传播原创力不足,极大地限制了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的影响力。网络文学的跨界产业链的构建,依靠产业发展推动大湾区网络文学的传播、衍生与发展,对促进大湾区文化形象的建构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第三,加强粤港澳大湾区网络文学交流机制的建设,搭建粤港澳大湾区三地网络文学分享与交流平台,推动大湾区网络文学的多元一体发展格局的形成。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集政治意义、经济意义、文化意义为一体的现代城市群,文化建设和文学建设对于大湾区规划来说必不可少。在现有的粤港澳网络文学建设中,较为突出的是“粤派”网络文学,无论是作品、作家还是理论研究,都是以广东为中心,香港、澳门虽然有传统通俗文学的优势,但总体上来说不如广东发达,粤、港、澳地区的网络文学发展极不平衡。未来应该加强对港澳地区网络文学作家、作品的大力发掘,打造体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过程、具有文化融合意识的优秀网络文学作品,加大对港澳地区网络文学的研究力度,完善港澳网络文学评价体系,将粤港澳大湾区网络文学塑造成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关键词”。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文学院)
注释:
[1] 梁启超 著,张品兴 主编:《梁启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1690页。
[2] [3] [4] [5] [6] [7] 西籬 主编:《粤派网络文学评论》,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40、41、45、42、43、42页。
[8] 张懿:《走入文学世界的十三行大清首富》,http://www.chinawriter.com.cn/GB/n1/2020/1130/c404027-31949271.html,2020-11-30。
[9] 范伯群、孔庆东 主编:《通俗文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0页。
[10] 黄洁藜:《探析网络穿越小说的性别意识——路非小说和梵缺小说比较分析》,《网络文学评论》,2019年,第4期。
在以互联网、数字技术、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媒介迭代的新的历史阶段,网络文学及其衍生的文艺形态的发展,有力地推动21世纪世界文化的转型:基于技术下沉与发表变革所带来的文学生产方式的革新,基于多元混杂文化经验的媒介融合所带来的文化内涵的重构,以及在资本、产业与技术共同作用与跨界共生下文学景观在日常空间的全面渗透等,网络文学已经在深层次上重构了中国几个年轻世代的文化思维、感受模式与现实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塑造着新的价值观念。网络文学及其文艺衍生的丰富形态,从本质上是全球文化流通、数字智能技术时代及其影响下的城市经验与生命感受的意义表征的新模式。它的产生与新经济的发展、新技术的普及、新生活的形成等具有密切的联系。粤港澳大湾区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领先性,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网络文学在广东的“起步”与“形成”。
从这一意义上,论及“粤港澳大湾区网络文学”,如果仅仅局限于书写湾区生活与题材的网络文学,实际上是以地域文学的方式窄化了大湾区网络文学的内涵与意义,大湾区网络文学的价值与意义就在于其作为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的“起点”所表征的“风气之先”,及其内蕴的文学、地理与时代交互作用的特殊命题所具有的理论意义,大湾区经济社会及其内蕴的时代精神与文化经验,借由网络文学的“破土而出”及其叙事模式的新锻造而获得表述。因此,毋宁将其称之为“粤港湾大湾区的网络文学”或者“网络文学与粤港澳大湾区”,更能准确地界定这种关系。
一、粤港澳大湾区与中国网络文学的
“起点”探索
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的大湾区“起点”。网络文学的诞生与发展无法离开网络平台,网络文学的传播也要经得起网络浪潮的检验。网络文学本身作为一个互联网产业,与传统文学的差别在于以互联网平台为载体,形成了无可比拟的开放生态和利益分享机制,生产出独特的文学作品,而不是简单的“文学+网络”模式。关于中国网络文学的“起点”,有多种看法,大多数人将1998年蔡智恒在网络上发表的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定义为网络文学的起点,这种认定的基础,主要从其写作方式及内蕴的数字时代社交经验出发。但如果从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的文学生产制度及其对网络文学整体发展的推动意义来寻找其“起点”的话,则要将目光转向网络文学平台及其原创网络文学在中国的发生。
2001年11月,广东阳江的林庭锋和台湾籍人士罗森等一众玄幻文学爱好者,在“西陆”网络论坛一同发起“中国玄幻文学协会”(CMFU),中国大陆原创网络文学的“拓荒”开始了。次年6月,经过筹备,林庭锋在广东阳江成立起点文化传播公司,“起点中文网”开始试运行;2003年下半年,起点中文网开始实行高级用户(VIP)制度,并于11月正式开始在线收费阅读;2004年,起点中文网成为网络文学第一大网站。起点中文网不断探索网络文学平台的运营模式,致力于发现与挖掘优秀的原创文学作者,不仅开启了中国网络文学商业化运作之路,也极大地推动了原创网络文学尤其是后来作为网络文学主导类型的玄幻品类文学的发展。虽然在中国网络文学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起点中文网不再充当网络文学产业的领头角色,但“起点”精神和运营模式对网络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其创设的付费阅读、会员制度和2004年的“网文出海”战略,对后来网络文学作品、作者以及读者,乃至平台运营商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刺激了大量专业的网文写手、优秀网络文学作品的出现和网络文学集团的产生。开拓创新的“起点模式”,加上快速发展的互联网科技水平、开放自由的文化地理环境和政策支持,广东成了网络文学的热土。许多著名网络作家如当年明月、南派三叔、天下霸唱、慕容雪村、李可等均由广东起步,尔后闻名全国。[2] 后续网络文学新生力量也不断出现,广东网络文学作家数量一直稳居全国首位。其中,多数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广州、深圳。在阅文集团推出的“2017年中国原创文学白金大神作家名单”上,多位广东网络文学作家获封“白金大神”:来自深圳的“丛林狼”、来自河源的“厌笔萧生”、来自东莞的“天堂羽”、来自茂名的“南陈朝”、来自湛江的“夜独醉”……
中国网络文学主流化治理的大湾区“试点”。优秀网络作家的“井喷”与政策的支持和当地的重视有着极大的关系。广东省作家协会协会较早地关注并介入网络文学领域工作,[3] 2003年—2008年间,广东省作家协会完成了从首次研究探讨网络文学到成立网络文学创作委员会的过程,并将相关工作推进到全国范围内,而从2010年起广东省作家协会开始有意识地开展网络作家培训。与此同时,积极推动广东网络作家和作品走向全国:2010年5月,由中国作家协会与广東省作家协会联合主办的“网络文学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成为全国范围内第一次大规模、高规格的网络研讨活动;同年7月,广东网络文学作家西篱的作品《昼的紫夜的白》入选为中国作家协会首批扶持的网络文学作品。2013年5月,中国作家协会和广东省作家协会再次在北京联合召开研讨会,重点研讨了广东网络文学作家林俊敏(阿菩)、贾志刚、杨林清(无意归)、边晓琳(乱异)、丘晓玲和艾静一(猗兰霓裳)的作品;同年,“第九届广东鲁迅文学艺术奖”揭晓,阿菩的《山海经密码》获奖,成为首次获得该奖项的网络文学作品,也是网络文学作品逐渐得到主流文学评价标准承认的重要信号;在另一边,求无欲的《诡案组》系列作品和深圳作家朱克恒《返回地球的前生》也入选了中国作家协会重点扶持作品。2014年8月,中国作家协会全国网络文学重点园地工作联席会议公布重点扶持项目和中国梦主体创作扶持项目,广东网络文学作家蚕茧里的牛(石夜明)的《武极天下》、却却(王凌英)的《湘水谣》、冰可人(王敏)的《一个女飞行员的成长史:翱翔蓝天》入选。2016年6月,风青阳(张伟煊)的《吞天记》入选2016年度全国网络文学重点园地工作联席会议重点扶持项目。[4] 从2010年起,广东省作家协会广泛开展网络作家培训,并成为每年常设的工作项目。2011年12月,全国第一家网络文学院“广东网络文学院”成立,截至2017年4月,共培训网络作家超过600人次。[5] 2015年,广东成立网络作家协会,这是在全国最早成立网络作家协会的省份之一。在广东省大力扶持网络文学的态势下,优秀网络文学作家作品在广东呈“井喷”之势,广州、深圳、东莞、茂名四地作家数量与质量较为突出,形成了广东网络文学“四小虎”现象。 除此以外,粤港澳大湾区也不断创新产业平台与作家交流机制。2014年末,由腾讯文学主办的“网络文学行业峰会”在深圳举行,唐家三少等来自不同平台的百余位网络文学行业顶尖作家共聚一堂,该峰会成为网络文学产业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覆盖最广、与会作者最高端的一次中國网络作家大聚会。[6] 2018年9月20日,由深圳市作家协会和阿里文学联合主办的首届“大湾区杯(深圳)网络文学大赛”正式拉开帷幕。2019年7月13日,广东省作家协会和阅文集团组织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2019年广东网络作家高级研修班”,旨在宣传中华精神、传授网络文学创作技巧,加大对网络文学人才队伍的建设培养,推进网络文学健康发展,孵化新一代网络文学“大神”,迄今已有近800名网络作家参与培训,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网络文学创作贡献了新生力量。
中国网络文学评价体系构建的大湾区“创新”。随着广东和全国对网络文学的关注,大湾区网络文学理论研究的建设也在不断完善。2011年3—9月,广东省作家协会共举办了八场“广东网络文学十年精品回顾”论坛活动和主题座谈会,[7] 对广东网络文学经典化做了讨论与实践;2011年12月,广东省作家协会主管的全国第一份网络文学研究杂志《网络文学评论》出版发行,该杂志旨在“联合全国网络文学研究评论界、出版管理界和网络作家等多方面的力量,通过对中国网络文学的专题性研究,介入当下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2018年,集结省内重要的网络文学研究者合作完成的《粤派网络文学评论》出版,不仅全面地梳理了广东网络文学发展的全貌及与中国网络文学发展之渊源,而且囊括了当前网络文学理论和评论的热点、焦点问题,如从网络文学的诞生、文化传承到现状分析,由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到网络文学的“互联网+”,等等,进行了详尽而有见地的论述。2020年,《网络文学评论》更名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开设“网络文学观澜”版面,正式将大湾区网络文学作为研究和探索的整体对象。这些成果对粤港澳大湾区网络文学研究的推进工作十分重要,经过广东省作家协会、大湾区学者及大湾区网络文学作家等多方不懈努力,网络文学评论评价体系建设、网络文学的创作资源和创作思维、网络文学“主流化”与现实题材创作的关系、网络文学的类型研究等诸多有关湾区网络文学理论建设的主要问题得到了提出和一定程度的解答。
可以说,广东网络文学领风气之先,与粤港澳大湾区开放包容、敢为人先的精神具有密切的关系。高度发达的商业与创业氛围,为网络文学的“起点模式”提供了重要的社会经济基础。与此同时,制度上的创新与扶持的一系列举措,如对网络文学价值的肯定、敢于将主流奖项颁给网络文学、为网络作家建造联络的家园等,显示了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网络文学“孵化器”的重要贡献。
二、粤港澳大湾区网络文学的多元图景
编选《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网络文学卷》将面临一系列困难:网络文学篇幅巨大、作者数量众多、题材类型数量庞杂,而同时,粤港澳三地网络文学创作的情况并不均匀,广州、深圳、东莞等内地城市与香港网络文学具有一定数量与规模的差距,而澳门在网络文学上几乎是空白的。对于一本力图更为宏观、整体地展现大湾区网络文学创作面貌的选本而言,权衡与取舍的难度可想而知,任何缜密的思考都可能挂一漏万,留下遗憾。
鉴于此,入选本卷的网络文学作家作品主要基于三点考虑:第一,在作家身份上,主要考虑目前在大湾区生活创作的作家,并且大体上在狭义的粤港澳大湾区(9+2)的地理版图之内。作为中国网络文学的“起点”,大湾区曾经哺育了网络文学初创期的诸多标志性作品,但后来很多知名“大神”纷纷离开广东,到北京、上海和江浙地区进行创作。由于其身份已经不在湾区,因此并不将其纳入;第二,在作品的类型与题材上,考虑到粤港澳大湾区文学所内蕴的文学地理学内涵,因此,将那些书写湾区历史与精神的作品(如阿菩的《十三行》、却却的《战西关》)作为重点,同时兼顾大湾区网络文学创作中最具实绩的传统与类型;第三,从能够更为整体和全面呈现湾区网络文学创作的风貌的角度,让尽可能多的作品与类型进入读者视野,因而对同类型、同题材、同作家的作品进行斟酌,尽量避免重复。
基于上述考虑,此次最终入选的作家作品有21部,兼及香港、广州、深圳、东莞、佛山、肇庆、珠海、惠州等八座城市,类型涵盖历史、现实、军事、玄幻、悬疑、神异、次元、穿越、种田、科幻等。从整体上,分为三个辑别:历史叙事与现实表述、玄幻想象与神异传统、穿越言情与女性世界。下面,就从这三个类型分类出发,以入选作品为主要例子,对粤港澳大湾区网络文学呈现的多元图景进行扼要介绍。
(1)历史叙事与现实表述
粤港澳大湾区网络文学的历史题材及其叙事传统,在中国网络文学发展史中具有重要的位置。2004年,深圳作家梅毅以“赫连勃勃大王”为笔名,开始在网络上发表一系列历史散文作品,相继出版《隐蔽的历史》《历史里的人性》《大明朝的另类史》等,可以视为中国网络文学历史叙事模式的开拓者之一;2006年,顺德海关工作人员石悦在天涯社区发表《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的帖子,在全国范围内爆红后改ID名为“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成为中国网络文学的经典,成为网络文学历史叙事具有标志性的作品之一。作为大湾区网络文学的一种重要类型,其写出传统赓续不断,并不断进行创新,近年来阿菩、却却、菜刀姓李、李逸轩、荆洚晓等在历史题材与类型融合上不断开拓,带来了历史写作的新局面。
深圳作家菜刀姓李是网络文学、军事历史小说领域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其长篇军事小说《遍地狼烟》入围“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成为第一本入围该奖的网络小说,被改编为同名电影和电视剧后也获得了不错的反响。在《遍地狼烟》中,菜刀姓李以草根英雄牧良逢在国民党军队的成长历程为主线,书写了抗战时期国民党大部队正面战场的抗敌故事。菜刀姓李本人是一名军事历史迷,对正面战场的描述、国民党军队的内情、作战使用的武器都做到了忠实于史实,而非架空历史。好故事与历史事实兼顾,使《遍地狼烟》在一众抗战小说中显得卓尔不群,丰富了湾区军事题材网络小说的类型。佛山作家李逸轩的《邓家铺子》则是一部聚焦戏曲文化的历史小说,通过书写两代人、一部戏的爱恨纠缠的故事,侧面反映了社会历史的变迁和乡村的衰落过程,有着不输纯文学的对现代历史生活的精神挖掘和思考深度。网络文学作为文化输出过程中中国的一张名片,需要反映中国社会时代变迁的好作品,体现文学对历史和人文的关怀,《邓家铺子》这类网络小说,满足了作为文化名片在质量上、内容上的需求,代表着中国网络文学也是粤港澳大湾区网络文学的重要转向。新广州人荆洚晓则是将经典的“穿越文”写出了新意。《秘宋》是一部古代偏现实向的谍战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刘瑜重生后回到宋朝,凭借自己对间谍知识的了解,创建谍报网络改变大宋国运的故事。作者对宋代复杂管制体系了如指掌,文白夹杂的语言风格信手拈来,体现了不俗的功底。 早期广东历史类网络文学作品虽然不乏优秀之作,但多以中国古代史中的朝代为背景,缺乏对岭南在近现代史中独特文化和经济地位的关注,也无法反映湾区网络文学的历史关怀。这一空缺在近年来优秀网络历史小说中得以被填补,如阿菩的《大清首富》(出版时改名为《十三行》),以清朝时期“一口通商”的廣州十三行为创作背景,对清朝广州的历史地理和十三行在世界金融中的地位做了详尽的描述;却却的《战西关》则是以岭南抗战为蓝本,聚焦岭南青年在广州抗战时期的精神转变,填补了广州抗战题材的创作空白。阿菩的《大清首富》完结于2019年,这是一部以清朝的广州十三行为创作蓝本,画卷式展现清代对外贸易以及商业发展之图景,描写一代商业巨擘吴承鉴如何在朝廷与外国势力的双重考验下坐上十三行总商的宝座、登顶世界首富的传奇故事。[8] 阿菩以清朝广州十三行怡和行经营者伍秉鉴为原型,将历史资源和自身想象力结合,通过一个商人崛起的故事还原了以广州为中心的近代经济史,折射出一个帝国的荣辱兴衰。小说描写精准细致,格局宏大,畅快悦读的同时又有着历史本身的厚重感,岭南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的丰富内涵在这部小说中得到了遥相呼应。却却擅长书写现代抗战类题材小说,创作了一系列以“战”字开头的小说,如《战长沙》《战衡阳》《战平原》《战西关》等。其中,《战长沙》改编为电视剧,豆瓣评分9.1分。《战西关》延续了却却的风格,以两个富家小姐的生活为聚焦点,描述了抗战时期广州沦陷后岭南青年们的生活变化、精神转变,以青年人的爱情和生活改变折射出战争的残酷和中华民族斗争的决心。《战西关》以岭南抗战为故事背景,以女性自由婚恋议题为线索,将岭南的风土人情、青年风貌、抗战精神融为一体,体现了大湾区青年自近现代以来的自由、坚韧精神。
猗兰霓裳的《二胎驾到》、丛林狼的《最强兵王》、天堂羽的《佣兵之王都市行》、薛可正的《男人不可以穷》,涵盖的话题包括现代女性婚育、军事战争、市民成长等。这些作品多是现实主义写作笔法,塑造的人物也大多为年轻人,体现了在现代都市成长下年轻人的生活缩影。深圳作家猗兰霓裳以后宫文见长,《二胎驾到》是她少有的现实主义小说。小说描写了职业女性夏夕凉在升职选择和二胎之间左右为难的故事。随着二胎、三胎政策的放开,生育话题成了当代年轻人的讨论热点,伴随它而来的是现代人精神物质上的发展与生育之间的矛盾,猗兰霓裳很好地把握了这个矛盾,结合生活细节,体现了现代都市女性在生育选择上的挣扎。军事类小说是粤港澳大湾区较为流行的现实题材网文。阅文集团白金级作家、深圳网络作家丛林狼是网络军事文学的旗帜人物,被读者誉为网络军事小说天才级写手,著有《最强兵王》《丛林战神》《最强战神》《战神之王》等军事小说。《最强兵王》被称为军事题材领域里破亿纪录的标杆,小说叙事节奏明快,特种兵专业知识丰富,通过对主人公罗铮经历的一个个特殊环境和艰难任务的详尽描写,树立了一个具有历经磨难的热血军人形象,高度宣扬了爱国主义精神,既做到了专业化也让人感觉到痛快、好读。虽然故事中有天马行空的想象部分,但丛林狼在其中工笔画描摹一般的精细笔法,塑造了真实可信的人物群像。2014年,该小说荣获腾讯文学年度最佳作品奖和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天堂羽的小说题材很广,擅长塑造形象立体的男性角色。《佣兵之王都市行》是他于2017年完成的作品,主要讲述了雇佣兵团长陈劲归国查明父亲去世真相的故事。天堂羽塑造了一个和韦小宝一般“反武侠”的主人公陈劲,虽然战斗力惊人但更擅长以智取胜,油嘴滑舌但恪守做人原则,没有那么多江湖规矩,有的只是在现代社会中诸多的人情世故。在塑造这个角色时,天堂羽处处强调他与自身强大不相符合的“草根”,与“王”形成了鲜明对比,形成了代入感和“爽”感,折射出当今年轻人对草根英雄的崇拜心理。
如果上文三部网络小说书写的是“部分的生活”,那么,香港网文作家薛可正的《男人不可以穷》则能代表大多数都市人最朴素的心态。小说描写了白领青年薛可正经历失恋、失业双重打击后重整信心,在金融行业努力奋斗,最终成为黄金经纪人的历程。“男人不可以穷”,这句话在全文出现过三次,是薛可正这个“男人”的心声,“不可以穷”同样也是每一个奋斗在都市的年轻人的心声。小说通过描写薛可正从对金钱的追逐到个人灵魂的追逐的过程,点出用意——人的穷困不仅指金钱上的,也指精神上的。无论在生活里遇到什么样的困苦,能让人获得救赎的永远是心中对生活的信念。经济的快速发展,往往导致个人自我的丢失和信仰的危机,薛可正的这本《男人不可以穷》出现得可谓恰逢其时,在引起现代人共鸣的同时也对都市奋斗的主题进行了升华,对优秀传统道德观念进行了回归。作为一名香港网络文学作家,薛可正将大湾区积极向上、坚韧奋斗的同时又不忘初心的精神充分融入自己的这部小说中。
(2)玄幻想象与神异传统
几乎与华语网络文学同时兴起的具有“幻”元素的幻类小说,在粤港澳大湾区网络文学中具有先锋地位,优秀的作品也层出不穷。早在网络文学兴盛之前,为了迎合数字时代的读者口味,香港武侠小说作家黄易的作品中就已经初见“玄幻”元素,有明显的小说电玩化、科幻化、魔幻化的倾向,可以看作是玄幻文学在华语世界的萌芽,孔庆东在《通俗文学十五讲》中提到“黄易发明了一种‘玄幻’小说”[9]。这种可融合现代科技、流行文化、神魔传说、仙侠之道等多种基本元素的“幻”类文学,在广东省再一次迸发了强劲的生命力:成立起点中文网的林庭锋、罗森等网络文学作家,都是国内的玄幻文学“大神”,林庭锋的《魔法英雄骑士传说》、罗森的《风姿物语》《碎星物语》等小说在玄幻读者中有着极高的口碑,他们建立的“起点”运营机制,也对国内玄幻文学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在玄幻文学类上,广东网络作家充分发挥了地域文化优势,将本土集中原文化、海洋文化和南粤文化为一炉的文化进行创作上的融合和重构,显现出明显的民间文化信仰与神话资源再创造的特点,出现了一系列优秀玄幻仙侠类作品。
罗森本名廖孟彦,台湾籍,现居珠海。罗森是起点中文网的发起人之一,也是玄幻文学的早期“大神”,其1997年发表的《风姿物语》甚至被有些读者追认为最早的网络玄幻小说。《碎星物语》保持了罗森一贯的风格,以电玩游戏的发展逻辑结构全篇,将构造的玄幻世界分为任务小世界和主世界,篇幅极长、人物繁多的同时又不失细节和秩序,这种写法极大地扩展了小说的容量,丰富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价值理念得以在文本中完整呈现。“土鸡瓦狗,可以碎星”是这部小说的主题,虽然是一本玄幻小说,但讲求科学与逻辑的理念在文中随处可见,《碎星物语》以“岭南痴线佬”碎星团技术核心人物温去病为主人公,以他的技术解说回溯碎星团发家的过程,具有科学理性色彩,与大湾区文化科技创新发展的理念不谋而合。玄雨的《小兵传奇》在玄幻小说界是一部具有传奇色彩的小说,与老猪的《紫川》、萧鼎的《诛仙》和萧潜的《飘渺之旅》并称为当时起点中文网的“网络四大奇书”。《小兵传奇》讲述了普通高三学生唐龙误入星际宇宙参与太空战争的故事,将游戏思维和现实关怀做到了有效结合,以及“游戏世界”和现实世界进行了成功对接,这样的书写模式打破了受众的年龄圈层,收获了众多读者的喜爱。《苍老的少年》是深圳作家撒冷的早期作品,在起点中文网建立会员制度之前就已经推出,并于2003年出版了实体书,其设定上更类似于一种西方的魔幻小说,描述了一个依靠魔法修炼强度划分等级的世界,讲述了一个天才少年的成长故事。如同它的书名一样,成长于国内网络文学发表机制还未完善的年代,却有着成熟的玄幻文类元素:魔法、武者、三品九流——分别代表着西方魔幻、中国武侠、中华传统文化,撒冷将它们成功地进行了融合,是中国早期玄幻文学的典型范本。2020年,撒冷入选为“橙瓜见证·网络文学二十年人物篇盘点报告百位行业人物”。 大湾区独有的神异传统、商业环境和混合文化给了网络文学作家启发,一些具有混合文类特征的想象类型小说在大湾区兴起。求无欲的《诡案组》、沙中灰的《阴阳鬼医》、打眼的《黄金瞳》都在灵异世界的架构下书写悬疑故事,而来自香港的张晨的《18岁的野比大雄》以著名日本动漫《哆啦A梦》中的人物设定为基础,将童年回忆改写成“黑童话”,讲述了成年后的大雄将八宝袋占为己有、报复众人、走上犯罪道路的故事,饱含着对复杂人性的叩问。这些作品的共同点在于想象力丰富,并且有意识地从大湾区的地域文化、现代都市生活背景、古典传统小说中寻找可以利用的资源,体现了大湾区在文学创作上兼容并包、开放自由的环境优势。
其中,《诡案组》是擅长写刑侦类小说的东莞作家求无欲的代表作,小说集灵异、惊悚、推理于一身,描写了一支省公安厅内部的神秘小队,专门处理全省范围内超自然灵异事件的故事。《诡案组》系列作品对悬疑惊悚类型网络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出版实体书后,陆续被改编为电视剧、漫画,成了广东网络作家中最早通过“全版权运营”IP化进入影视改编的作品。惠州作家沙中灰擅长灵异和二次元题材,其灵异小说构思新颖,擅长题材之间的融合,《阴阳鬼医》就是其代表作品。小说将医生职业和灵异元素结合,讲述了医生欧宁在祖传医馆为众鬼看病的故事,灵异部分新奇,医学部分细节饱满、专业性强,诠释了一个全新的灵异世界。该作品受到了全国读者的欢迎,成为2015年度首本日销破万的灵异小说。现居东莞的作家打眼是起点中文网签约作家之一,于2012年进入第七届中国网络作家富豪榜,2017年2月再在第二届网文之王评选中列百强大神,他创作的《黄金瞳》讲述了一个典当行职员在被碎玉划破眼球后拥有了异能的冒险故事,打眼将自己在典当古玩行的工作经验运用到了小说中,对玉石、古董、墓葬、藏传佛教等一系列文化知识进行了详尽普及,让人耳目一新。作为国内元老级网络文学作家,深圳作家兰帝魅晨的《高手寂寞》在文本中搭建了一个与现实相异的“混沌纪元”供成年人在其中生活、繁殖,而肉体将被放置在现实世界。小说中人物的设定、活动方式都与网络游戏相似,故事框架则有强烈的科幻色彩,再加上“混沌纪元”世界中的古代神话元素,《高手寂寞》具有强烈的文化跨界特征,烧脑的设定和跳跃性的逻辑让这本小说成了“虚拟网络小说”代表作之一。而香港张晨的《18岁的野比大雄》二次元色彩更加强烈,属于漫画作品的“二创”,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漫画同人作品,这也显示出网络文艺作品的自由度。与原作不同,《18岁的野比大雄》更像是一部“黑童话”,讲述了大雄长大后将自己内心的压抑转移到他人身上,利用八宝袋对众人实施报复的故事。除开动漫设定不谈,这部小说对人心理转变过程的描述、对人性的洞察和刻画都十分贴近现实,是一部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精彩作品。
(3)穿越言情与女性世界
女性视角对网络文学创作的主动介入也是湾区现代城市群落文化的表现。现代经济的发展和网络文学平台的兴起同时也给了女性更多创作的空间,女性读者和女性作家也是粤港澳大湾区网络文学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力量。湾区女性网络文学品类丰富,不仅有传统的女性网络文学,也不乏女强文、职场文,女性平等的意识正在湾区网络文学中得到发扬,女性视角的介入也给湾区网络文学增添了别样的色彩。2007年,广东作家李可的《杜拉拉升职记》讲述了现代都市职场女性的困惑与成长,后改编为电视剧和电影,开启了女性职场文的潮流。女性作家更擅长的是在多种类型的网络文学中介入自己的女性主体意识,在多个“场景”下讲述女性故事,如广州Loeva的《平凡的清穿日子》、深圳倾咔的《弃妇当家:带着萌宝去种田》都是讲述现代女性穿越到古代后,努力发挥女性优势经营生活的故事。Loeva来自广州,本名杨雯,起点女生网签约作家,被人称作“生活风穿越小说第一人”,《平凡的清穿日子》是其处女作。与普通“清穿文”不同,《平凡的清穿日子》并未涉及权谋,而是宣扬“现世安稳”的生存之道,被称为“开创了生活穿越的先河”。深圳的倾咔,本名罗莎,云起书院“大神级”人气作家,擅长“种田文”。《带着萌宝去种田》讲述了现代海归牙医穿越成古代弃妇,发挥自己的经营头脑努力生存的故事。小说对生活场景的描写十分扎实,将现代知识和古代生活完美融合而不显突兀。
肇庆作家海的温度(本名徐爱丽)成名于天涯论坛。她的《闻香榭》在市井之中描写了一个属于女性的“小世界”——闻香榭,在这个独属于女性的世界里,女人们各有所长,各司其职,看尽人间事态。严格意义上说,《闻香榭》更像是一部古代女性职场生活文,讲述了一群制香女子在胭脂香铺中朝夕相处,共看人间冷暖、共渡人生难关的故事,作者将现代生活的女性视角融入奇幻故事里,塑造了性格多元、有血有肉的古代职业女子群像。东莞作家路非(本名李文蓉)是云起书院超人气作家,是玄幻小说“大神”,擅长在玄幻小说中书写大女主的故事。其代表作《凤逆天下》拥有大批忠实粉丝,改编为漫画后在中国最畅销的漫画杂志之一《飒漫画》连载。玄幻小说多以男性为主人公,但《凤逆天下》则是记录了一个女性强者的成长史。全书围绕几条主线来写:女主的成长蜕变及身世、卡尔塔大陆的风云变幻、光耀殿修罗城两大黑暗势力。这部小说区别于男性书写与以往的爱情书写,呈现出女性主体意识由苏醒到张扬的变化,对于促进当代女性主体意识的确立与发展有一定的意义。[10] 在未来的向度上,米西亚的《谁在时光里倾听你》讲述了一段非“人”关系——AI与克隆人的爱情,在有趣、新鲜的同时,对技术时代的爱情做了引人深思的討论。
以上这二十二部作品,或是中国网络文学发展过程中诞生的经典作品,有着开创品类的意义;或是代表着中国网络文学的新生力量,预示着网络文学将来的走向和发展。它们无疑都从粤港澳大湾区汲取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发扬了湾区的创新精神,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网络文学建设有着很好的启发作用。
三、粤港澳大湾区网络文学的未来展望
粤港澳大湾区网络文学发展早,具有良好的网络文学基础,作品品类丰富,作家、读者数量众多,是国内网络文学的先锋阵地,也是推动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具有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在国内网络文学高速发展、理论研究和下游产业链逐步完善的今天,抢占先机并不代表优势地位的保持,必须谨记创新意识、把握时代机会、回顾传统,结合现实,才能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网络文学的优势,为中国网络文学将来的发展注入强大生命力,为完善中国网络文学建设、打造好中国“文化名片”做出属于自己的贡献。 最重要的是要强化“起点”优势,加强对大湾区网络文学的政策扶持与题材规划,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网络文学的新发展。在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历史上,香港与广东不仅拥有风气之先的魅力,还有网络文学发展的丰富资源。广东是全国最早开展网络文学研讨会的省份,是第一个将主流文学奖颁发给网络文学作家的省份,是第一本网络文学评论专业杂志创立的省份,更是在全国建立第一个网络文学学院的省份……这一系列先行先试的制度创新和政策扶持,为广东奠定了网络文学“孵化器”的重要地位,一大批具有重要影响的网络作家和经典作品从广东起步走向全国,本土也涌现出广州、深圳、东莞与茂名“网络文学四小虎”。而香港作为通俗文学与都市文化发展较为充分的城市,无论是通俗文学的类型资源还是丰富的城市文化经验,都为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滋养。黄易的玄幻、金庸的武侠、亦舒的言情可以说是中国网络文学主要类型的“鼻祖”。而近年来,香港网络文学也发展出与内地商业类型网络创作不同的现实取向,更多社会底层现实经验,融合香港通俗文化及其城市经验的香港网络文学,呈现出一种不同于中国内地网络文学的特征,如《一路向西》《男人不可以穷》《一狱一世界》《西营盘》等作品,既有香港粤语方言的独特韵味,又有香港市井气息,包含着香港人社会的复杂体验,有着一定的反思色彩,体现了香港网络小说的艺术质量和生命潜力。
面对粤港澳大湾区网络文学的丰富多元图景,以及粤港网络文学不同的发展轨迹及其相互影响的文化脉络,需要加大制度创新的力度:
第一,面对近年来北京、上海、江浙地区网络文学扶持政策的不断发力,广东目前在网络文学的税费扶持、创作集聚、理论研究与人才培育等方面的举措稍显后劲不足。广东如何从网络文学的“大省”走向“强省”?如何通过更具传播力与影响力的网络文学在这个媒介迭代的新阶段,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经验的故事讲述与传播,都需要有更大魄力的制度创新与创作扶持。
第二,立足数字经济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契机,加强粤港澳大湾区网络文学的创作与产业规划。网络文学的发展离不开网络文学平台打造的生产消费模式,起点中文网曾经对中国网络文学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一家独大”的阅文集团凭借其“泛娱乐”与“新文创”的优势对中国网络文学的转型作用也有目共睹。不仅推进现实主流题材的跨媒介叙事与多媒介传播,有力促进社会价值观的建构,而且以IP开发与运营的方式推动了数字经济的升级与发展,对社会文化产生整体性影响。粤港澳大湾区拥有数字音乐、网络游戏、数字动漫等产业优势,但近年影视传播原创力不足,极大地限制了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的影响力。网络文学的跨界产业链的构建,依靠产业发展推动大湾区网络文学的传播、衍生与发展,对促进大湾区文化形象的建构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第三,加强粤港澳大湾区网络文学交流机制的建设,搭建粤港澳大湾区三地网络文学分享与交流平台,推动大湾区网络文学的多元一体发展格局的形成。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集政治意义、经济意义、文化意义为一体的现代城市群,文化建设和文学建设对于大湾区规划来说必不可少。在现有的粤港澳网络文学建设中,较为突出的是“粤派”网络文学,无论是作品、作家还是理论研究,都是以广东为中心,香港、澳门虽然有传统通俗文学的优势,但总体上来说不如广东发达,粤、港、澳地区的网络文学发展极不平衡。未来应该加强对港澳地区网络文学作家、作品的大力发掘,打造体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过程、具有文化融合意识的优秀网络文学作品,加大对港澳地区网络文学的研究力度,完善港澳网络文学评价体系,将粤港澳大湾区网络文学塑造成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关键词”。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文学院)
注释:
[1] 梁启超 著,张品兴 主编:《梁启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1690页。
[2] [3] [4] [5] [6] [7] 西籬 主编:《粤派网络文学评论》,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40、41、45、42、43、42页。
[8] 张懿:《走入文学世界的十三行大清首富》,http://www.chinawriter.com.cn/GB/n1/2020/1130/c404027-31949271.html,2020-11-30。
[9] 范伯群、孔庆东 主编:《通俗文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0页。
[10] 黄洁藜:《探析网络穿越小说的性别意识——路非小说和梵缺小说比较分析》,《网络文学评论》,2019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