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哈代的《苔丝》具有十分丰富的悲剧意蕴,这些悲剧意蕴主要表现在以跨时空背景为基础的悲剧性质,以凸圆人物为特征的悲剧性格。以幸福情节为核心的悲剧结构,以混杂剧为特质的悲剧范式等方面。
[关键词]苔丝;悲剧意蕴;阐释
托马斯·哈代曾被誉为“英国小说中的莎士比亚”。他善于深刻剖析社会生活,以独特的悲剧视角揭示两种文明的激烈撞击给人们带来的现实苦难。他的小说除了给人以命运悲剧庄严凝重、崇高凄凉的审美体验以外,还蕴涵了作者深厚的理性主义,蕴涵了对人类历史逻辑矛盾深邃反思的社会悲剧。尽管有诸多评论家都从不同的视角阐释过《苔丝》的悲剧意蕴,但是,正如任何文学史都是当代史一样,对《苔丝》文本范式悲剧意蕴的当代阐释仍然显得相当必要。
一、以跨时空背景为基础的悲剧性质
哈代的小说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的悲剧意蕴远比同时代的悲剧小说深刻,《苔丝》可视为这方面的代表作。
一是在情节构思上,《苔丝》是按春夏秋冬的季节时段来划分情节的阶段的,人物生活的阶段就在四个季节中表现出来。春天,美丽善良的苔丝充满朝气,纯洁如雪。这是小说的第一卷。秋天,被辱的苔丝回到家里,受到舆论压迫。这是小说的第二卷。夏天,苔丝在牛奶房恢复精神,萌发爱情。这是小说的第三、四卷。冬天,苔丝结婚被遗弃,四处流浪,农场做工受欺凌。这就是小说的最后三卷。随着苔丝生活经历的变化,历时四年的春夏秋冬复活了在地图上已经消失、被人遗忘了的古老王国“威塞克斯”乡村环境。哈代在小说中十分注意空间的点位和区域联系,把乡村环境称作“无边无际的宇宙空间”。
二是在情节构思中,哈代的故事发生地点和环境大多数安排在威塞克斯区域内,人物活动的天地都在乡村田野上,很难看到人物在室内的活动描写和作者对室内陈列的描写。由于人物都在户外活动,这就把有限的威塞克斯区域与无限广阔的宇宙空间直接相联系,使小说的户外空间描写在情节构思中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
三是《苔丝》故事的时间和空间,在情节构思中是融为一体的时空结构,时程中人物悲剧命运的巧合事件大都发生在空间环境中的漫漫长路上。作者很注意时空的统一性。他在《苔丝》中通过“风”将时空融为一体。他这样写道:“风不时的叹息,好像一个巨大而悲伤的灵魂发出的呻吟,在空间上充满了整个宇宙,在时间上贯穿着整个历史。”时间是无止境的,变化无穷的;空间是无边际的,奥秘的。作者抓住时空的变化和奥秘来构思情节,表现人物的悲剧命运,从而形成富有变化的悲剧性的故事时空。如果没有悲剧性的时空结构,就很难有整个小说悲剧性的情节构思。这些情节构思,都是既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事,事件的触发往往是因为偶然因素,但事件的产生、发展,又是人物性格、悲剧命运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由此组成了一个悲剧的情节构思,定下了小说的悲剧基调。这是哈代小说所独具的一大特色。
由此可见,哈代将悲剧人物安置于广阔的时空之中,使《苔丝》具有了超乎寻常的时空跨度,使其成为世界和宇宙的缩影。正是这种具有极大跨度的世界和宇宙中所具有的悲剧性质的发掘,使《苔丝》具有了超乎寻常的悲剧必然性,用舍勒的话说:“悲剧性系宇宙本身的一种要素”,“悲剧的必然性主要是指基于世界诸因素的本质及本质联系之上的不可避免性和不可逃脱性。”《苔丝》最重要的意义之一,在于对世界和宇宙在以跨时空的悲剧性因素及其所导致的必然性的展示方面。
二、以凸圆人物为特征的悲剧性格
苔丝敢于批判旧道德,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环境黑暗,使不谙世事的她遭遇亚雷诱奸而失身。社会坚持传统的偏见,认为一时的过错就是不可挽救的堕落,是犯了奸淫罪,是伤风败俗,是警戒淫荡的榜样。虽受迫害遭侮辱,但她没有迫使引诱她的人——亚雷娶她为妻,反而不顾挽留,坚决离开了他。这体现了她的反抗意识,心灵的纯洁和品德的高尚。克莱的多次求爱,使她陷人内心矛盾的痛苦深渊。一方面她被克莱表面的怜悯同情所打动,另一方面她无限地崇拜克莱。苔丝竭力追求心理的,灵魂的,美好善良的东西,然而有形而无形的邪恶紧紧地包围着她,使她透不过气来。世俗的东西,是一条极大的绳索,想勒死她。她宁愿为所爱的人去死,去做他需要的一切,得到的却是他无情的抛弃!人们苛刻地要求她像神那样完美,这是荒唐而不现实的。她采用极端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与恨,这是一个弱女子发出的强烈抗议。
苔丝是新时代妇女代表,具有双重悖论性格。她甘心作克莱“爱”的奴隶,以死相报。虽被遗弃,毫无怨言,反而把一切都归罪于自已,甚至在别人面前还为他辩护,不愿听人家说克莱的坏话,这表明她对克莱的本质认识不清。她敢于反抗传统道德和虚伪的宗教,又不能彻底摆脱传统道德的羁绊。社会的恶势力与偏见铸就了苔丝悲剧性的人生命运,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把苔丝的社会悲剧推向了性格悲剧的深层。强烈的责任感与诚实高尚的道德品质之问的冲突在她内心深处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使她成为了一个具有丰富内涵与鲜明个性的悲剧英雄。
由此可见,苔丝的性格是多重的,是不能用一句话说明的凸圆人物多重性格。一般将命运导致的悲剧视为命运悲剧,将性格所酿成的悲剧视为性格悲剧,但苔丝的悲剧不单一种,而是命运悲剧和性格悲剧的双重交织,是命运悲剧与多种命运的有机交织并使悲剧显得惨烈的性格悲剧。假如苔丝所具有的不是这种不能一句话阐释的凸圆性格,而是用一句话可以概括的扁平性格,哈姆雷特的悲剧就不会具有如此丰富的内涵。当然,这也不是苔丝人物悲剧的特殊性,苔丝人物悲剧的深刻性恰恰在于表现了悲剧的普遍性,如里普斯所说:“灾难通过命运被引起,而不是通过性格被证实。人所遭遇的一切,同时见于两种情况中。也就是说,人物的悲剧并不是单纯由命运或性格导致,事实上命运即是性格,因而所谓命运悲剧也就是性格悲剧,苔丝这个凸圆人物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三、以追求幸福为核心的悲剧结构
“托马斯·哈代对于小说结构有着高度的敏感性,他在其散文《读小说的益处》中说:小说有一种‘形式美’,它给予的享受如同绘画或雕刻中使人赏心悦目的形式给予人的享受一样。他认为,结构是体现小说悲剧品质的最重要的因素。”追求幸福是《苔丝》悲剧结构的核心线索。
一是对幸福的执着追求。相貌出众的苔丝在5月末的舞会上对一个陌生的年轻人留下了印象,虽然这位年轻人并没有邀请她共舞。这些情景其实就是当时英国社会的缩影,英国农村城镇尚未受到资本主义的侵入,乡民依然过着悠然的乡村生活,乡民们只是希望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过上幸福的生活,而情怀初开的少女苔丝更是渴望拥有自己的真爱与幸福。在小农经济被资本主义经济冲击后,乡民们还是不停地追求、向往以前的那种不受压迫的美好乡村生活,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对苔丝追求幸福生活的描述上。苔丝被亚雷奸污后怀孕生子,甚至在她的儿子死后,她萌生了另一个希望,这希望就是找一个现没有家庭关系 也没有回忆的地方。
二是对幸福的失望与绝望。苔丝与安吉尔结婚之前,果断地拒绝了亚雷的追求,尽管亚雷说他可以把她当作王后一样的奉养,满足她所有的需求,但在苔丝看来,与富有的德伯家攀亲是那么地荒唐可耻。她只是希望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去获取终身的幸福。所有这些,都表现了她坚强性格的一面。但是一切经济的、精神的重负都承受了,苔丝却没有承受住幸福毁灭的巨大冲击。她与安吉尔相爱后,她这么炽烈地爱他,在她眼里,他就是一个神。他对待她就象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他都会深爱她,保护她。但无情的事实把她击倒了,她最信任的人却最不值得她信任。当安吉尔得知她的不幸经历后,并未原谅她,反而讥讽她是没落贵族的后裔,不懂体面,最后抛开她,远走巴西。这对她太残酷了。作为她的丈夫,在她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并没有象神那样保护她。而当她别无选择、无奈地与令她恶心的亚雷同居后,安吉尔却回来请求她的原谅,她意识到自己所追求的幸福已没什么指望了,残酷的事实终于把女主人公苔丝推向了另一个极端。苔丝与亚雷分别代表着弱小的农民阶级和强权的资产阶级。苔丝与亚雷之死证明这对属于两个对抗阶级的男女不可能结合,哈代把他们并列在一起,是要表现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不可调和性以及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小农经济和农民阶级的毁灭以及在这一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中广大农民所遭到的悲惨命运。可以说,《德伯家的苔丝》是一首追求幸福的挽歌,也是一首反映当时英国小农经济和农民阶级衰败的挽歌,折射出深刻的社会内涵。
可见,复仇是《哈姆雷特》情节结构的基本特征,也是悲剧结构的主要形态。弗雷指出:“复仇的悲剧是一个简单的悲剧结构,然而同其他的简单结构一样可以是一个非常牢固的结构,因此常常是悲剧中最主要的主题,甚至最为复杂的悲剧亦复如是。”这句话对我们认识《哈姆雷特》的悲剧结构大有裨益。
四、以混杂剧为特质的悲剧范式
《苔丝》中运用了很多戏剧技巧,使作品呈现出一种戏剧美。这里的“戏剧美”主要指古希腊悲剧意识。《苔丝》是哈代最著名的一部悲剧小说,作者通过它对人类命运进行了悲剧性的探索,具有浓重的悲剧意识。在《苔丝》中,可以发现哈代对古希腊悲剧命运观的继承与发展。苔丝就犹如反抗命运的俄狄浦斯王,越是反抗命运,便越是不由自主地滑人命运早就为她铺设好的轨道。苔丝想要挽救家中的经济危机,去亚雷家做工,结果却被亚雷侮辱;她不愿意欺骗安玑,便将自己的过去如实告诉了他,结果却遭到了安玑的遗弃;她由于生活窘迫,去寻求安玑父亲的帮助,归途中却遇到了亚雷,被亚雷再次纠缠;她苦苦等候安玑不至,家中又接连遭受厄运,只好接受亚雷的帮助;最后无法忍受的她在安玑归来后杀死了亚雷,却不得不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每一次个人反抗命运的打击,却都是义无反顾地扑进了宿命的怀抱。这一切悲剧性遭遇全由于无情命运精心谋划和设计。安排世事的宇宙主宰通过命运的巨网毫无怜悯地将人伦道德意义上的好人、善良人笼罩于进退维谷的苦难陷阱——《苔丝》以及哈代其他一些悲剧的不凡之处就在于精通如何恰倒好处地处理犹豫与坚决、软弱与坚强、阴险与真诚、失败与成功、压迫与解放、滑稽与崇高、渺小与伟大、死亡与永生等,使其具有悲喜混杂剧的性质,更加深刻地发掘出悲剧意蕴,使悲剧性显得更为鲜明、突出。《哈代》通过混杂剧范式展示的这种二元对立,并不仅仅表现哈姆雷特无力也无法解决善与恶、美与丑、真与假、是与非、灵与肉的二元对立,更在于揭示缪勒所说的,“人的伟大被浪费在克服罪恶的过程中,这本身就是一种罪恶,因为他自己的思想和野心必然驱使他这样做。”
上面,我们主要从四个方面阐释了《苔丝》悲剧的意蕴。当然,随着时间、空间以及评论者个人的流动与变迁,对《苔丝》这个世界文学史上最为有趣的司芬克斯现象谜底的探寻自然会有所不同,我们所要追求的,是无限接近这个谜底。
参考文献
[1]刘小枫.《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4:289
[2]刘小枫.《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4:230
[3]弗雷.《批评的精神》.[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256
[4]缪勒.《文学的哲学》.[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99
[关键词]苔丝;悲剧意蕴;阐释
托马斯·哈代曾被誉为“英国小说中的莎士比亚”。他善于深刻剖析社会生活,以独特的悲剧视角揭示两种文明的激烈撞击给人们带来的现实苦难。他的小说除了给人以命运悲剧庄严凝重、崇高凄凉的审美体验以外,还蕴涵了作者深厚的理性主义,蕴涵了对人类历史逻辑矛盾深邃反思的社会悲剧。尽管有诸多评论家都从不同的视角阐释过《苔丝》的悲剧意蕴,但是,正如任何文学史都是当代史一样,对《苔丝》文本范式悲剧意蕴的当代阐释仍然显得相当必要。
一、以跨时空背景为基础的悲剧性质
哈代的小说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的悲剧意蕴远比同时代的悲剧小说深刻,《苔丝》可视为这方面的代表作。
一是在情节构思上,《苔丝》是按春夏秋冬的季节时段来划分情节的阶段的,人物生活的阶段就在四个季节中表现出来。春天,美丽善良的苔丝充满朝气,纯洁如雪。这是小说的第一卷。秋天,被辱的苔丝回到家里,受到舆论压迫。这是小说的第二卷。夏天,苔丝在牛奶房恢复精神,萌发爱情。这是小说的第三、四卷。冬天,苔丝结婚被遗弃,四处流浪,农场做工受欺凌。这就是小说的最后三卷。随着苔丝生活经历的变化,历时四年的春夏秋冬复活了在地图上已经消失、被人遗忘了的古老王国“威塞克斯”乡村环境。哈代在小说中十分注意空间的点位和区域联系,把乡村环境称作“无边无际的宇宙空间”。
二是在情节构思中,哈代的故事发生地点和环境大多数安排在威塞克斯区域内,人物活动的天地都在乡村田野上,很难看到人物在室内的活动描写和作者对室内陈列的描写。由于人物都在户外活动,这就把有限的威塞克斯区域与无限广阔的宇宙空间直接相联系,使小说的户外空间描写在情节构思中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
三是《苔丝》故事的时间和空间,在情节构思中是融为一体的时空结构,时程中人物悲剧命运的巧合事件大都发生在空间环境中的漫漫长路上。作者很注意时空的统一性。他在《苔丝》中通过“风”将时空融为一体。他这样写道:“风不时的叹息,好像一个巨大而悲伤的灵魂发出的呻吟,在空间上充满了整个宇宙,在时间上贯穿着整个历史。”时间是无止境的,变化无穷的;空间是无边际的,奥秘的。作者抓住时空的变化和奥秘来构思情节,表现人物的悲剧命运,从而形成富有变化的悲剧性的故事时空。如果没有悲剧性的时空结构,就很难有整个小说悲剧性的情节构思。这些情节构思,都是既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事,事件的触发往往是因为偶然因素,但事件的产生、发展,又是人物性格、悲剧命运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由此组成了一个悲剧的情节构思,定下了小说的悲剧基调。这是哈代小说所独具的一大特色。
由此可见,哈代将悲剧人物安置于广阔的时空之中,使《苔丝》具有了超乎寻常的时空跨度,使其成为世界和宇宙的缩影。正是这种具有极大跨度的世界和宇宙中所具有的悲剧性质的发掘,使《苔丝》具有了超乎寻常的悲剧必然性,用舍勒的话说:“悲剧性系宇宙本身的一种要素”,“悲剧的必然性主要是指基于世界诸因素的本质及本质联系之上的不可避免性和不可逃脱性。”《苔丝》最重要的意义之一,在于对世界和宇宙在以跨时空的悲剧性因素及其所导致的必然性的展示方面。
二、以凸圆人物为特征的悲剧性格
苔丝敢于批判旧道德,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环境黑暗,使不谙世事的她遭遇亚雷诱奸而失身。社会坚持传统的偏见,认为一时的过错就是不可挽救的堕落,是犯了奸淫罪,是伤风败俗,是警戒淫荡的榜样。虽受迫害遭侮辱,但她没有迫使引诱她的人——亚雷娶她为妻,反而不顾挽留,坚决离开了他。这体现了她的反抗意识,心灵的纯洁和品德的高尚。克莱的多次求爱,使她陷人内心矛盾的痛苦深渊。一方面她被克莱表面的怜悯同情所打动,另一方面她无限地崇拜克莱。苔丝竭力追求心理的,灵魂的,美好善良的东西,然而有形而无形的邪恶紧紧地包围着她,使她透不过气来。世俗的东西,是一条极大的绳索,想勒死她。她宁愿为所爱的人去死,去做他需要的一切,得到的却是他无情的抛弃!人们苛刻地要求她像神那样完美,这是荒唐而不现实的。她采用极端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与恨,这是一个弱女子发出的强烈抗议。
苔丝是新时代妇女代表,具有双重悖论性格。她甘心作克莱“爱”的奴隶,以死相报。虽被遗弃,毫无怨言,反而把一切都归罪于自已,甚至在别人面前还为他辩护,不愿听人家说克莱的坏话,这表明她对克莱的本质认识不清。她敢于反抗传统道德和虚伪的宗教,又不能彻底摆脱传统道德的羁绊。社会的恶势力与偏见铸就了苔丝悲剧性的人生命运,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把苔丝的社会悲剧推向了性格悲剧的深层。强烈的责任感与诚实高尚的道德品质之问的冲突在她内心深处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使她成为了一个具有丰富内涵与鲜明个性的悲剧英雄。
由此可见,苔丝的性格是多重的,是不能用一句话说明的凸圆人物多重性格。一般将命运导致的悲剧视为命运悲剧,将性格所酿成的悲剧视为性格悲剧,但苔丝的悲剧不单一种,而是命运悲剧和性格悲剧的双重交织,是命运悲剧与多种命运的有机交织并使悲剧显得惨烈的性格悲剧。假如苔丝所具有的不是这种不能一句话阐释的凸圆性格,而是用一句话可以概括的扁平性格,哈姆雷特的悲剧就不会具有如此丰富的内涵。当然,这也不是苔丝人物悲剧的特殊性,苔丝人物悲剧的深刻性恰恰在于表现了悲剧的普遍性,如里普斯所说:“灾难通过命运被引起,而不是通过性格被证实。人所遭遇的一切,同时见于两种情况中。也就是说,人物的悲剧并不是单纯由命运或性格导致,事实上命运即是性格,因而所谓命运悲剧也就是性格悲剧,苔丝这个凸圆人物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三、以追求幸福为核心的悲剧结构
“托马斯·哈代对于小说结构有着高度的敏感性,他在其散文《读小说的益处》中说:小说有一种‘形式美’,它给予的享受如同绘画或雕刻中使人赏心悦目的形式给予人的享受一样。他认为,结构是体现小说悲剧品质的最重要的因素。”追求幸福是《苔丝》悲剧结构的核心线索。
一是对幸福的执着追求。相貌出众的苔丝在5月末的舞会上对一个陌生的年轻人留下了印象,虽然这位年轻人并没有邀请她共舞。这些情景其实就是当时英国社会的缩影,英国农村城镇尚未受到资本主义的侵入,乡民依然过着悠然的乡村生活,乡民们只是希望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过上幸福的生活,而情怀初开的少女苔丝更是渴望拥有自己的真爱与幸福。在小农经济被资本主义经济冲击后,乡民们还是不停地追求、向往以前的那种不受压迫的美好乡村生活,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对苔丝追求幸福生活的描述上。苔丝被亚雷奸污后怀孕生子,甚至在她的儿子死后,她萌生了另一个希望,这希望就是找一个现没有家庭关系 也没有回忆的地方。
二是对幸福的失望与绝望。苔丝与安吉尔结婚之前,果断地拒绝了亚雷的追求,尽管亚雷说他可以把她当作王后一样的奉养,满足她所有的需求,但在苔丝看来,与富有的德伯家攀亲是那么地荒唐可耻。她只是希望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去获取终身的幸福。所有这些,都表现了她坚强性格的一面。但是一切经济的、精神的重负都承受了,苔丝却没有承受住幸福毁灭的巨大冲击。她与安吉尔相爱后,她这么炽烈地爱他,在她眼里,他就是一个神。他对待她就象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他都会深爱她,保护她。但无情的事实把她击倒了,她最信任的人却最不值得她信任。当安吉尔得知她的不幸经历后,并未原谅她,反而讥讽她是没落贵族的后裔,不懂体面,最后抛开她,远走巴西。这对她太残酷了。作为她的丈夫,在她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并没有象神那样保护她。而当她别无选择、无奈地与令她恶心的亚雷同居后,安吉尔却回来请求她的原谅,她意识到自己所追求的幸福已没什么指望了,残酷的事实终于把女主人公苔丝推向了另一个极端。苔丝与亚雷分别代表着弱小的农民阶级和强权的资产阶级。苔丝与亚雷之死证明这对属于两个对抗阶级的男女不可能结合,哈代把他们并列在一起,是要表现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不可调和性以及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小农经济和农民阶级的毁灭以及在这一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中广大农民所遭到的悲惨命运。可以说,《德伯家的苔丝》是一首追求幸福的挽歌,也是一首反映当时英国小农经济和农民阶级衰败的挽歌,折射出深刻的社会内涵。
可见,复仇是《哈姆雷特》情节结构的基本特征,也是悲剧结构的主要形态。弗雷指出:“复仇的悲剧是一个简单的悲剧结构,然而同其他的简单结构一样可以是一个非常牢固的结构,因此常常是悲剧中最主要的主题,甚至最为复杂的悲剧亦复如是。”这句话对我们认识《哈姆雷特》的悲剧结构大有裨益。
四、以混杂剧为特质的悲剧范式
《苔丝》中运用了很多戏剧技巧,使作品呈现出一种戏剧美。这里的“戏剧美”主要指古希腊悲剧意识。《苔丝》是哈代最著名的一部悲剧小说,作者通过它对人类命运进行了悲剧性的探索,具有浓重的悲剧意识。在《苔丝》中,可以发现哈代对古希腊悲剧命运观的继承与发展。苔丝就犹如反抗命运的俄狄浦斯王,越是反抗命运,便越是不由自主地滑人命运早就为她铺设好的轨道。苔丝想要挽救家中的经济危机,去亚雷家做工,结果却被亚雷侮辱;她不愿意欺骗安玑,便将自己的过去如实告诉了他,结果却遭到了安玑的遗弃;她由于生活窘迫,去寻求安玑父亲的帮助,归途中却遇到了亚雷,被亚雷再次纠缠;她苦苦等候安玑不至,家中又接连遭受厄运,只好接受亚雷的帮助;最后无法忍受的她在安玑归来后杀死了亚雷,却不得不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每一次个人反抗命运的打击,却都是义无反顾地扑进了宿命的怀抱。这一切悲剧性遭遇全由于无情命运精心谋划和设计。安排世事的宇宙主宰通过命运的巨网毫无怜悯地将人伦道德意义上的好人、善良人笼罩于进退维谷的苦难陷阱——《苔丝》以及哈代其他一些悲剧的不凡之处就在于精通如何恰倒好处地处理犹豫与坚决、软弱与坚强、阴险与真诚、失败与成功、压迫与解放、滑稽与崇高、渺小与伟大、死亡与永生等,使其具有悲喜混杂剧的性质,更加深刻地发掘出悲剧意蕴,使悲剧性显得更为鲜明、突出。《哈代》通过混杂剧范式展示的这种二元对立,并不仅仅表现哈姆雷特无力也无法解决善与恶、美与丑、真与假、是与非、灵与肉的二元对立,更在于揭示缪勒所说的,“人的伟大被浪费在克服罪恶的过程中,这本身就是一种罪恶,因为他自己的思想和野心必然驱使他这样做。”
上面,我们主要从四个方面阐释了《苔丝》悲剧的意蕴。当然,随着时间、空间以及评论者个人的流动与变迁,对《苔丝》这个世界文学史上最为有趣的司芬克斯现象谜底的探寻自然会有所不同,我们所要追求的,是无限接近这个谜底。
参考文献
[1]刘小枫.《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4:289
[2]刘小枫.《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4:230
[3]弗雷.《批评的精神》.[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256
[4]缪勒.《文学的哲学》.[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