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前预习的问题设计与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mail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要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益,课前预习势在必行。然而当前预习存在诸多无效或低效的现象,制约了学生预习习惯的养成和物理预习能力的提高。为把预习落到实处,使預习真正有效,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初中物理预习的问题设计与思考。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前预习;问题设计;思考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当前物理课前预习存在诸多无效或低效的现象,大多数课前预习问题的设计内容都是“填鸭式”的知识点概念、公式、单位或探究结论填空,粗浅不切实际,缺乏物理实验体验和学习方法等方面的指导。不仅造成了大量时间的浪费,还严重影响学生的预习兴趣,制约学生预习习惯的养成和物理预习能力的提高。为此,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初中物理预习的问题设计与思考。
  一、 围绕课标与教材,确立恰当的预习目标
  物理课前预习应是学生在教师精心策划和指导下进行的自主学习过程。问题的设计应以《课标》和教材为抓手、以三维目标的实现为目的,经研讨用于指导学生自学而设计的一系列问题。
  首先,在课前预习目标的确立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角色转变,要以体现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目的是为学生自主学习指引方向。目标编制要少而精,切合学生实际,语言要准确精炼、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强,不可与教学目标混为一谈。其次,预习目标要面对全体学生。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预习目标”的制定应根据学生的学情,分层制定,既要有“基础性目标”,又要有“发展性目标”。这样无形中也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另外,课前预习的目标要注重初中生物理学习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预习目标就是要告诉学生这节物理内容我们要学习哪些知识,学到什么程度,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和激励性,目标要明确具体,少而精、符合学情、可操作、可检测。如:《力 弹力》的学习目标可制定为:(1)通过活动初步建立力的概念,知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2)经历实验探究,知道弹力形变与外力的关系。(3)通过自学认识弹簧测力计构造、使用;实验操作,学会弹簧测力计测量的使用。(4)通过观察和体验,知道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
  二、 解读教材、优化问题的设计
  课标是教学活动的“指南”,教材是“教”与“学”的依据,教师设计课前预习问题之前,必须明确课标对该部分内容的要求,领会编者“编教材”的意图,做好对教材的深度解读。而教师的课前深度解读成果就体现在针对学生“学什么”和“怎样学”的问题进行设计和提问,从而引导学生去更好地自主学习。
  因而问题的设计应该具备以下特点:(1)设计的问题要具有启发和引导性,能让学生通过问题的阅读,产生积极的思维,朝着问题的根源去思考、发现。(2)设计的问题量不宜多,要精选,问题要能深入挖掘知识间的逻辑关系,环环相扣,突出重点。(3)问题的设计要关注易混点、易错点和易漏点,对学生的盲区要重点引导,帮助预习理解。(4)问题的描述要简洁易懂、激发兴趣。如:你认为是怎样的?你判断的依据?你的理由?你的发现?等等。如:《力 弹力》这节内容中对弹力的概念的预习提问我是这样设计的,学生活动:“用手分别压气球、压弹簧、拉橡皮筋和压橡皮泥”,观察现象,思考:(1)这些物体什么发生了变化?(你认为:坚硬的物体会发生形变吗?此问可以作为拓展使用)(2)压气球、弹簧与压橡皮泥对比,松手后它们有什么不同?(3)在压气球、拉弹簧、拉橡皮筋时,你的手有什么感觉?你认识到什么?(4)由此,你能理解弹力了吗?其概念的核心是什么?(5)生活中哪些物体间的作用力属于弹力呢?你判断的依据是?这样一来,学生对弹力的概念就很容易在实验的基础上自学理解了,通过问题的优化设计使学生认识到预习时,不但要看书,还要看深刻,会思考、会应用,因而问题的优化设计对学生的预习十分重要。
  三、 层次分明、注重学法指导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课前预习问题的设计要能引导学生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认识和理解教材,预习的任务驱动梯度不宜过细,不宜过粗,也不宜过多,否则不利于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展和深入,预习抓不住要点,效果将大打折扣。在课前预习问题的设计中我们应该要尊重差异、强化指导,不要太在意预习结果的些许差异,要充分肯定学生物理学习的过程和方式,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例如教师在课前预习中介绍阅读的技巧,明确、具体地告诉学生看教材哪一页的哪一部分,用多长时间,达到什么要求,预习时做哪些习题或尝试完成哪些实验,并在实验探究阅读的问题设计和实验中有意识地渗透物理学的科学研究方法,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受到科学方法的熏陶和有效训练,学会用所学物理方法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如:在《质量》这节预习“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时的问题,我是这样设计的:(1)分别在客厅、卧室和室外测量自己的质量。(2)把橡皮泥捏成不同形状测量它的质量。(3)测一下一瓶矿泉水质量,然后把它放在冰箱里冻成冰再测一下质量。这样的问题设计,渗透着物理方法,让学生有兴趣去完成,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做实验解决物理问题的习惯,预习效果不言而喻。在此基础上再思考:(4)钢锭熔化后变成液体,质量变吗?工件加工打磨后,质量变吗?运到月球,质量变吗?这样的分层设问,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物理课前预习问题就是基于学生实际状况,为学生学会学习物理这门科学课程,而量身定制的校本教材。要统筹课标与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把握好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引导之间的平衡,兼顾学生异步发展与合作学习的需求,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物理自学的习惯,学会学习物理的方法,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可持续的物理学习力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左维平.物理导学案编写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试题与研究,2013(27).
  [2]曹启刚.谈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物理预习学案的设计[J].中学物理,2012(1).
  [3]苗利华.编制新课标下物理新授课中实用导学案[J].飞(教育版),2013(4).
  [4]喻汉.高中物理预习学案的设计[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13(9).
  作者简介:
  邵加民,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市洪泽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核心素养理念运用于高中历史教学,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高中历史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当立足核心素养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全面提升高中历史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历史;核心素养;意义;对策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当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质。近年来,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有效地冲击了传统落后的应试教育模式,促使教师将教
摘 要:通过学习金属钠,建构基于物质类别、元素价态、原子结构和检验物质性质的认识模型,发展学生对物质性质、用途对社会价值认识的水平,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是关于金属钠与氧气及水反应的教学设计,开展以“化学核心素养为本”、结合情境教学、注重学习金属钠思路的结构化和系统化,同时给予准确把握从多种微观视角对金属钠的学习质量和化学学科素养的发展水平。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辨识物质的形态及变化,能用符号
摘 要:本文结合几年来的教学经历,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物理教育与安全教育的相关问题。物理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的内涵以及必要性;物理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的可行性,如摩擦力、惯性、加速度、圆周运动、功能关系、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基本电路、电流磁效应、尖端放电、光学、热学等教学路径中渗透安全教育;物理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物理教学;安全教育;安全意识;安全素养  纵观校园内外,绝大部分学校
摘 要:生物是学生们初中开始才会接触的一门课程,但高中才是学生们真正认真学习它的时刻。生物,泛指地球上一切有生命的物体,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均是生物研究范围内的存在。人,是生物界一个很奇妙的存在,是这个地球的主要存在,所以研究大自然的其他生物也自然而然成为了我们人类的任务。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现状;讨论与建议  当学生进入高中后,就面临着文理分科的问题,而生物就是作为理科生不可缺少的一门重要
摘 要:高中生物教材中的经典探究历程揭示了科学家们探究发现科学规律的过程,是探索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分析了在高中生物教育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科学家的提出问题、获取信息、寻找证据、检验假设和发现规律等经典研究过程,激发学习兴趣,养成科学思维习惯,形成积极科学态度,提高科研探究能力,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生物科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生物;经典探究;核心素养  高中生物教材中的经典研
摘 要:新课标要求高中一线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完成大容量的知识教学,面向所有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那么寻找高效的教学模式成为我们一线教师的一个难题,笔者结合近年的教学经验,提出可以将说题与微课有效相结合进行教学尝试。  关键词:知识;教学;说题  生物作为高考科目中占分最少的科目,它受到的关注也相应减少。在课时分配时,生物的课时数也较少。据了解,多数学校高一每周只安排两课
摘 要:微课在教学中的运用,是近年来课堂教学积极探索与实践的部分。在当前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微课组织教学,将其渗透到生物教学的各个方面,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组织教学,并且实现课堂实验教学的发展,能够为学生未来的成长奠定基础,全面推进教学工作的发展与完善。本文即针对于此,展开讨论与发展。  关键词:微课;高中生物;实验教学  微课是指时间集中在5到8分钟的时间,内容精简凝练的视频课程,整体上达到丰富课
摘 要:在小学的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有意识的开发搜集各种相关的学习资源,有针对性的设计学生的学习内容,帮助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口语交际;策略  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只有在不断地与人交流中才能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外语的口语能力也是如此。学习外语的四大基础技能分别为:听、说、读、写,在四项基础技能中“说”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