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柴胡疏肝散出自《医学统旨》,其功能为疏肝解郁,行气止痛。其主要成分为柴胡、枳实等中药材,主治胁肋疼痛,寒热往来。同时,柴胡疏肝散在临床上对于胃溃疡、胆囊炎等都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分析了柴胡疏肝散的主要成分,并结合内伤咳嗽、胃十二指肠溃疡等病症,分析了柴胡疏肝散的临床应用效果。
关键词:柴胡疏肝散中医内科临床应用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524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354-02
柴胡疏肝散用于疏肝和胃、理气止痛,症状为腹痛、腹胀、伴有失眠、健忘恶心呕吐、苔薄白等等。通过疏肝解郁,可以有效缓解上述症状。随着医学界对中医药及其疗法的研究力度不断加大,发现柴胡疏肝散不仅具有疏肝解郁的功效,而且对内科疾病治疗中也具有很好的疗效。
1柴胡疏肝散的概况
明朝著名医生张景岳所著的《景岳全书》曾有记载:柴胡疏肝散以柴胡、芍药为主,以香附、枳壳、陈皮、川芎、甘草为辅料配置而成。其中,柴胡、芍药主要起镇静、镇痛的作用,同时香附也能起到镇痛的作用,并且有助于驱除消化积气的作用,陈皮有松弛平滑肌的作用,还能抗炎、抗溃疡。如果在治疗过程中使用柴胡疏肝散,可以和肝解郁,它还能起到治疗胁痛、寒热往来之功效。
柴胡疏肝散疏肝解郁之功效,现代临床实验上也具有很好的功效。柴胡疏肝散在治疗肝炎、胆囊炎、慢性胃炎等病症上,它有效的缓解了肝脾不和、肝胆气郁的病症,并对该类疾病的治疗也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通过使用柴胡疏肝散,调理人体气血,可以有效治理一些内科疾病。
2柴胡疏肝散在内伤咳嗽中的应用
内伤咳嗽与寻常感冒咳嗽不同,内伤咳嗽多由内科疾病引起的,致病时间较长,祛病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内伤咳嗽一般有两种发病类型:①由其他脏器的疾病发生病变、感染至肺部;②另一类是器官自身的病变扩散导致的。内伤性咳嗽患者常常具有心理压力大、心情积郁愤怒等症状,这种症状导致肝器官失调、气机不畅,进而导致体内肺部形成积血,进而引发为咳嗽。如果内伤咳嗽患病时间较长了,常常表现为口干咳嗽,口苦咽干,并伴随胸闷胀痛的症状。内伤咳嗽患者服用柴胡疏肝散可以理顺肺气,降低逆火,而且香附有助于疏通患者体内的积气。对于因内伤咳嗽患者,如果患者痰液粘稠,可以加入一些贝母进行清肺祛痰,而对于伤津者,可以在药方中加入天花粉、沙参等清热型药材,从而达到养阴生津的效果。而且中药厚朴、半夏以宽胸畅通宣泄郁气;香附、陈皮理气和胃止痛,且有助于消除上腹痛不适等症。诸药合用辛以散结,苦以降通,气滞郁结方可解除。
3柴胡疏肝散在胃十二指肠溃疡中的应用
胃十二指肠溃疡是极为常见的疾病。它的局部表现是位于胃十二指肠壁的局限性圆形或椭圆形的缺损。患者常常伴有周期性上腹部疼痛、返酸、嗳气等症状。这类疾病多是由情绪不稳、饮食无规律导致患者体内脾胃失调,气血不畅而引发该类疾病。患十二指肠溃疡病的患者需要调理其气血,疏肝解郁,才能达到治疗效果。而且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病根在于胃,但该病的发生常常与肝、胆、脾等脏腑功能失调密切关系,人体内其他器官的功能失调,导致体内生理功能紊乱,从而引发胃十二指肠溃疡。
中医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过程中,使用柴胡疏肝散作为治疗的主要药物。柴胡疏肝散在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时,可以舒畅患者气机,调和气血。柴胡疏肝散的功能体现在疏肝行气、活血止疼,而且白芍、甘草配伍缓急止痛,疏理肝气以和脾胃,且具有保护胃粘膜屏障和修复粘膜之作用,这符合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病症需要。通过临床诊断,并根据患者体质、病状的不同,适当的加入一定量的柴胡疏肝散,调理人体气血,最终治愈胃十二指肠溃疡。
4柴胡疏肝散在心因性疾病中的应用
心因性疾病一般是由生活压力、环境变换等原因所造成的,其病症常常表现为紧张、恐惧、多疑。心因性疾病如果长期得不到释怀,就会损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心因性疾病患者一般都存在头晕头痛、心慌气短、失眠等病症。而且由于患者身患多疾,气血不畅,长期心情低落。如果患者不能及时疏解肝气,心情不畅,可能会导致患者换上抑郁症。
中医临床医学上对于心因性疾病的治疗,一般会使用柴胡疏肝散。心因性疾病患者服用柴胡疏肝散后,可以缓解头晕头痛、心慌气短、失眠等病症。对具有头晕头痛病症的患者,可以在方中加入一定量的党参、白术等药材进行治疗。这类病症的用药方法一般是水熬,将药材加水后煎熬成液体服用,一般十天一疗程,两到四个疗程后就会收到治疗效果。
5结语
柴胡疏肝散证是肝气郁结,不得疏泄,气郁导致血滞,故见胁肋疼痛诸症。在柴胡疏肝散中加入陈皮、枳壳、川芎、香附,可以增强疏肝行气,达到活血止痛之效。因此患者在服柴胡疏肝散后肝气条达,血脉通畅,疼痛止住后病症也就消除了。在中医内科疾病治疗中,使用柴胡疏肝散需要根据患者病因、病症及身体体质的差异,适当地增减一些其他药物,才能达到良好的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杨秀荣.柴胡疏肝散临床运用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0(13)
[2]聂晶,何科华.柴胡疏肝散在妇科的临床运用[J].陕西中医.2011(03)
关键词:柴胡疏肝散中医内科临床应用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524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354-02
柴胡疏肝散用于疏肝和胃、理气止痛,症状为腹痛、腹胀、伴有失眠、健忘恶心呕吐、苔薄白等等。通过疏肝解郁,可以有效缓解上述症状。随着医学界对中医药及其疗法的研究力度不断加大,发现柴胡疏肝散不仅具有疏肝解郁的功效,而且对内科疾病治疗中也具有很好的疗效。
1柴胡疏肝散的概况
明朝著名医生张景岳所著的《景岳全书》曾有记载:柴胡疏肝散以柴胡、芍药为主,以香附、枳壳、陈皮、川芎、甘草为辅料配置而成。其中,柴胡、芍药主要起镇静、镇痛的作用,同时香附也能起到镇痛的作用,并且有助于驱除消化积气的作用,陈皮有松弛平滑肌的作用,还能抗炎、抗溃疡。如果在治疗过程中使用柴胡疏肝散,可以和肝解郁,它还能起到治疗胁痛、寒热往来之功效。
柴胡疏肝散疏肝解郁之功效,现代临床实验上也具有很好的功效。柴胡疏肝散在治疗肝炎、胆囊炎、慢性胃炎等病症上,它有效的缓解了肝脾不和、肝胆气郁的病症,并对该类疾病的治疗也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通过使用柴胡疏肝散,调理人体气血,可以有效治理一些内科疾病。
2柴胡疏肝散在内伤咳嗽中的应用
内伤咳嗽与寻常感冒咳嗽不同,内伤咳嗽多由内科疾病引起的,致病时间较长,祛病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内伤咳嗽一般有两种发病类型:①由其他脏器的疾病发生病变、感染至肺部;②另一类是器官自身的病变扩散导致的。内伤性咳嗽患者常常具有心理压力大、心情积郁愤怒等症状,这种症状导致肝器官失调、气机不畅,进而导致体内肺部形成积血,进而引发为咳嗽。如果内伤咳嗽患病时间较长了,常常表现为口干咳嗽,口苦咽干,并伴随胸闷胀痛的症状。内伤咳嗽患者服用柴胡疏肝散可以理顺肺气,降低逆火,而且香附有助于疏通患者体内的积气。对于因内伤咳嗽患者,如果患者痰液粘稠,可以加入一些贝母进行清肺祛痰,而对于伤津者,可以在药方中加入天花粉、沙参等清热型药材,从而达到养阴生津的效果。而且中药厚朴、半夏以宽胸畅通宣泄郁气;香附、陈皮理气和胃止痛,且有助于消除上腹痛不适等症。诸药合用辛以散结,苦以降通,气滞郁结方可解除。
3柴胡疏肝散在胃十二指肠溃疡中的应用
胃十二指肠溃疡是极为常见的疾病。它的局部表现是位于胃十二指肠壁的局限性圆形或椭圆形的缺损。患者常常伴有周期性上腹部疼痛、返酸、嗳气等症状。这类疾病多是由情绪不稳、饮食无规律导致患者体内脾胃失调,气血不畅而引发该类疾病。患十二指肠溃疡病的患者需要调理其气血,疏肝解郁,才能达到治疗效果。而且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病根在于胃,但该病的发生常常与肝、胆、脾等脏腑功能失调密切关系,人体内其他器官的功能失调,导致体内生理功能紊乱,从而引发胃十二指肠溃疡。
中医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过程中,使用柴胡疏肝散作为治疗的主要药物。柴胡疏肝散在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时,可以舒畅患者气机,调和气血。柴胡疏肝散的功能体现在疏肝行气、活血止疼,而且白芍、甘草配伍缓急止痛,疏理肝气以和脾胃,且具有保护胃粘膜屏障和修复粘膜之作用,这符合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病症需要。通过临床诊断,并根据患者体质、病状的不同,适当的加入一定量的柴胡疏肝散,调理人体气血,最终治愈胃十二指肠溃疡。
4柴胡疏肝散在心因性疾病中的应用
心因性疾病一般是由生活压力、环境变换等原因所造成的,其病症常常表现为紧张、恐惧、多疑。心因性疾病如果长期得不到释怀,就会损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心因性疾病患者一般都存在头晕头痛、心慌气短、失眠等病症。而且由于患者身患多疾,气血不畅,长期心情低落。如果患者不能及时疏解肝气,心情不畅,可能会导致患者换上抑郁症。
中医临床医学上对于心因性疾病的治疗,一般会使用柴胡疏肝散。心因性疾病患者服用柴胡疏肝散后,可以缓解头晕头痛、心慌气短、失眠等病症。对具有头晕头痛病症的患者,可以在方中加入一定量的党参、白术等药材进行治疗。这类病症的用药方法一般是水熬,将药材加水后煎熬成液体服用,一般十天一疗程,两到四个疗程后就会收到治疗效果。
5结语
柴胡疏肝散证是肝气郁结,不得疏泄,气郁导致血滞,故见胁肋疼痛诸症。在柴胡疏肝散中加入陈皮、枳壳、川芎、香附,可以增强疏肝行气,达到活血止痛之效。因此患者在服柴胡疏肝散后肝气条达,血脉通畅,疼痛止住后病症也就消除了。在中医内科疾病治疗中,使用柴胡疏肝散需要根据患者病因、病症及身体体质的差异,适当地增减一些其他药物,才能达到良好的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杨秀荣.柴胡疏肝散临床运用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0(13)
[2]聂晶,何科华.柴胡疏肝散在妇科的临床运用[J].陕西中医.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