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传播媒介的电影艺术变革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198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电影的传播媒介主要经历了电影院、电视、DVD及家庭影院和网络等四个发展阶段,与此相适应的形成了银幕电影、电视电影和网络电影三种主要形式。传播媒介的发展变化对电影艺术的变革影响巨大,它不仅使得电影艺术表现的手段越来越丰富,而且给电影艺术带来了美学方面的巨大变革。
  [关键词] 传播媒介 银幕电影 电视电影 网络电影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23.002
  一直以来,电影与广播、电视一样,都是作为一个单独的媒介形式出现的。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已经不再局限于在电影院中观看电影,电视出现后,我们可以在家中看电影;DVD和家庭影院的出现,使我们有机会在家中享受到电影院的观影效果;电脑的出现,让我们不仅可以在家中看电影,还可以随心所欲的选择自己爱看的;3G手机的出现,不仅让我们可以随心所欲的选择,还可以随时随地的观看。在网络传播时代,一部电影不仅可以在电影院看到,也可以通过电视、网络等不同的媒介观看。电影最初只能在影院观看的特殊性不再存在,因而其呈现的媒介属性越来越弱,成为单纯内容产品的趋势则越来越明显。①
  我们知道传播媒介不仅仅可以传播艺术,而且媒介的改变也会影响到艺术的形式和审美,如口头媒介时代产生了与“口传”相适应的文学形式——口头文学,印刷书写媒介时代,由于可以大规模的印刷书籍,促成了长篇小说等艺术形式的繁荣。对于电影艺术来说,它经历了从影院观影,到电视观影,再到网络观影的传播过程,每一次传播媒介的改变都对电影艺术的发展变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电影传播媒介发展阶段
  (一)电影院观影阶段
  传统的电影观念认为,电影是用胶片拍摄,在电影院用放映机投在银幕上成为影像供人们欣赏的艺术。有的学者甚至认为电影院是电影观看的唯一场所,苏珊娜·利昂德拉-吉格在《电影随想》中这样说过,“我们应该选择一个特定的而不是任意的地点观看电影,这个观点是不容代替的。”认为电影之所以称之为“电影”,是因为电影的产生和本性决定了电影只有在电影院这个特殊的“黑匣子”空间里观看,才能真正体会到电影的艺术魅力。
  (二)电视观影阶段
  电视是迄今为止由人类创造的、对信息传播变革影响最大的成果。电视对于人们来说是方便的、便宜的,相对于看场电影动辄数十元的票价,在家里通过电视看电影付出的成本基本上是微乎其微,这对电影院的冲击是巨大的。根据专家的统计数据,法国电影在50年代,影院受众在4亿人次左右,70年代下降到1亿7千万,80年代又下降了50%。巴黎的电影院数目1982年为286家,到1988年就只有187家了。英国50年代、60年代影院上座率很高,但到80年代就有74%的人口不去影院看电影了。②
  随着电视传播技术的发展,电视购买价格的降低,电视早已走进千家万户,成为生活的必备品,几乎每个家庭都有电视,有的甚至还有好几台,在家里看电视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的消遣方式。
  (三)DVD及家庭影院观影阶段
  在上世纪90年代初,由于技术的发展,电视的普及,电视提供的电影资料有限以及昂贵的电影票价等原因,使用VCD、DVD观看电影逐渐成为潮流。相比起VCD,DVD具有更大的容量及更流畅的观赏效果,所以DVD很快取代了VCD。随着DVD的普及,电影受众已不满足普通效果的观看,开始追求高质量的视频和音频效果,由电视机、影碟机、功放和音箱组成的家庭影院应运而生,这一新的观影环境,将梦想中的电影院搬回到家中。由于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网络媒介的出现使得观影更加便宜、便利,受众可以以最快的速度了解最全面的电影资讯,观看到最新的电影,再加上 DVD解决不了自身盗版的问题,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四)网络观影阶段
  随着通过网络观看电影的受众越来越多,以电影为主的视频网站发展迅速。2006年被公认为中国网络视频发展元年,不到一年,视频网站从30多家暴增到300多家,到2007年飞速发展到400多家。从最初的以分享视频为主的土豆网、优酷网,到新浪、腾讯、搜狐等传统门户网站崛起,再到传统媒体的网络延伸,即CNTV、湖南卫视“芒果TV”、安徽卫视的“安徽网络电视台”等网络电视台的积极加入,几百家网站在网络视频的红海中拼杀。
  视频网站提供的观看方式多样,包括在线观看、下载后观看、边下载边观看、使用网络电视流媒体软件观看以及使用互联网电视观看等多种观看方式,这给受众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且许多网站不仅提供电影视频,还提供搜索、新片预告、演员简介、幕后花絮、影评等相关内容,给电影受众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以优酷视频电影频道为例,在首页上有新片预告、影讯花絮、预告片、人物专访、票房、排行榜、电影专题等内容,电影受众可以轻松找到自己喜欢看的电影,以及选择自己观看的方式。全方位的观影服务使得网络观影受到越来越多观众的喜爱,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12年上半年,通过互联网收看视频的用户增加了约2500万人。
  与电视传播一样,网络观影也是不受约束的观影方式。但是,网络传播更优于电视,表现为更加随意、更加互动,是一种“无中心”、“无权威”、随心所欲的传播活动,在网络高度自由的文化空间里普通电影受众获得了更为广泛的民主权利。
  二、电影艺术的三种主要形式
  电影的传播媒介主要经历了电影院、电视、DVD及家庭影院和网络等四个发展阶段,与此相适应的形成了银幕电影、电视电影和网络电影三种主要形式。
  (一)银幕电影
  随着技术的发展,银幕电影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单声到立体声、从模拟声到数字声,从黑白到彩色的发展阶段。银幕电影最主要的艺术特征是具有审美的奇观性。巨大的银幕首次为人类塑造了一个四维的以奇观性为主的审美空间。人们在电影院中所获得的视觉体验,之前只有在梦中能取得相类似的感觉。这是电影在艺术美学领域所独有的竞争优势——奇观:复合的、被想象性放大和定位的影像化场景。除了那些具有高度想象性的,在现实中不存在的场景外(如外星人、未来时空、魔幻世界等等),现实中的时空与物体,由于创作者运用各种电影技术手段,如数字图像技术、剪辑、机位的选择等等,加以改造,具有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也具有审美的奇观性。③银幕电影带给观众的视觉冲击和感受是其它电影形式无可比拟的。   (二)电视电影
  电视电影是指专门针对电视传播制作的在电视上播放的电影,其既具有电视的传播特征,又具有电影的叙事风格和美学特征。电视电影自诞生以来,受到了受众的喜爱,现在的电视电影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着明显进步,已成为中国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1999年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电视电影”工程启动以来,我国的电视电影已从稳定数量的初创期进入提高质量的发展期。电视电影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影响力越来越大,华表奖、金鸡奖等重要奖项都专门设置了电视电影奖。
  电视电影和银幕电影在制作和表现上有很多共同的地方,都是运用摄像机拍摄影像,运用一定的画面语言和声音语言完成叙事。但是由于影院和电视的欣赏环境,传播方式不同,电视电影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特征。首先,题材选择以现实生活为主。与影院观影不同的是,电视观影是在日常环境中,这是一个开放的环境,观众可以随意走动,边看电影边干其他事情,电视提供给观众的是类似于日常生活的审美经验。电视电影在题材和表现方式上更贴近现实生活,电视偏重真实性,讲的是老百姓的故事,所以电视电影大多选择大众较为理解和接受的现实题材。其次,在表现方式上,由于电视屏幕较小的缘故,电视电影在画面的构图、镜头景别、视听节奏和音乐构成等方面注重小屏幕的播映效果。以镜头景别为例,与影院电影不同的是,电视电影多使用近景、特写等近距离的景别,尤其是经常使用影院电影中慎重使用的特写与大特写。
  (三)网络电影
  由于互联网能快速、大量地提供信息,满足人们的娱乐、交流、消费、学习等需求,网络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网民们的上网时间越来越长,对网络媒介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网络媒介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传播媒介,并逐渐取代传统媒介的地位,受众逐渐开始变得不再满足于传统电影在网络上的二次传播,普通人参与制作电影的梦想被激发出来。因此,专门针对网络传播制作的电影出现了,电影的家族由此出现了网络电影这一新兴的艺术形式。
  网络电影指专门针对网络传播制作的,具备传统电影艺术特征和网络传播特征的电影艺术形式。网络电影的形式多种多样,从类别来分,有微电影、中短片电影、系列电影等三种形式;从创作方式分类,有互动式电影、恶搞电影、游戏电影和静电影等四种形式;从拍摄手段分类,有手机电影、照相机电影和摄像头电影等三种形式。网络电影具有个性化、交互性、开放性、追求平民快乐的审美特征。网络电影开始于1999年,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历经恶搞、原创、业余、专业等不同的发展阶段,其艺术品质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尤其是进入2010年以后,以香港导演彭浩翔拍摄的网络电影《4夜奇谭》为标志,网络电影无论形式还是质量都有了极大的进步。④
  网络电影的出现,对于电影艺术形式的影响是巨大的。传统电影时期,电影是由电影艺术家创作的,它反映了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认识,有着浓烈的艺术家个人气息,普通人看到的现实世界是通过艺术家的眼睛反映出来的,属于被动的欣赏。网络的迅速普及使得电影创作再也不是一件平民大众遥不可及的事情了,电影创作不再是电影艺术家的专利,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电影制作,草根也可以通过电影把自己眼中的世界反映出来,也可以与专业人士一起竞争,挑战专业权威,从这个角度来说,传统的艺术内涵发生了改变。除此以外,网络电影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电影的产业链结构。在传统的院线传播模式中,“渠道”和“媒体”是截然分开的,与传统艺术形式不一样的是,对于网络电影来说,网络承担了电影的宣传与发行的双重功能,这将对电影的生产、营销、收费模式产生巨大影响。⑤
  从电影传播媒介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传播媒介移动化、交互化、自由化和分众化的发展趋势,这体现出当今社会追求自由、个性、开放、平等的时代精神。传播媒介的发展变化对电影艺术的变革影响巨大,它不仅使得电影艺术表现的手段越来越丰富,而且给电影艺术带来了美学方面的巨大变革。
  本文为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课题《网络电影研究》(编号:12YJC760103)研究成果。
  注释
  ①杨晓茹:《网络时代的电影传播研究——电影传播的要素、变化及特征》,《电影文学》,2011年4月。
  ②张卫平:《从电影发展战略的观点谈电视电影》,《新世纪论坛》,2001年第2期。
  ③韩昌:《传播技术平台对电影艺术形态的影响》,《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④杨晓茹:《网络电影产业探析》,《当代电影》,2011年7月。
  ⑤杨晓茹:《网络电影艺术特征及传播价值分析》,《大舞台》,2011年2月。
  作者介绍
  杨晓茹,副教授,新疆艺术学院。
  范玉明,讲师,乌鲁木齐职业大学。
其他文献
IF18 和IF28 脚架部分均使用铝合金加镁合金材料制成,同时均具备可反折携带与中轴倒置拍摄的优点,并全新加入可拆分独脚架拍摄功能。套装内搭配IF云台拥有双保险锁紧专利功能,内部阻尼调节和锁紧结构进行了复杂但有效的处理,实现了真正的阻尼调整。这两款全新升级的三脚架产品主打高性价比,在提升自身性能的同时为追求极致性价比的用户带来更多选择。
[摘要] 社会性别理论是对传媒建构性别形象进行分析的理论基石,2007年热播的电视剧《奋斗》描写了一群80后的年轻人为了爱情、事业奋斗的青春经历,剧中对80后女性形象的建构既有刻板印象的存在,如美丽时尚的外型,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角色定位:又呈现了80后女性多元化的人生主题——爱情,独立,生活,生存。剧中80后女性形象分析是社会建构性别的又一次例证。  [关键词] 社会性别 社会建构 刻板印
[摘要]古代丑女原型故事中,以丑女被权力者钦点的奇观,向世人昭示了在女性价值评判中,德行标准将最终战胜容貌标准,成为女性的终极价值所在。现代丑女故事在人物设置上打破了以男性为主体的一元模式,弱化女人的丑强化德才,构筑了相互扶持相互救赎的性别位置格局。但在情节设计上,不能脱离丑女变成美女后大获成功的俗套,体现了落后的女性价值观。其所谓的励志精神在丑女变脸之后才成功的关键情节上变得虚妄、形同悖论。  
[摘要]故事讲述文丽和佟志这一对普通的夫妻,从年轻到年老,从相知到相爱,从热恋到婚姻中的柴米油盐锅碗瓢盆,以及为人父母直至祖父母,经历漫长而坎坷的五十年婚姻之路。电视剧真实、细致地展现了普通夫妻必须经历的火生全部过程,平淡中反映生活的美感和人物形象的美,让人反思婚姻的责任,寓意深远。  [关键词]《金婚》 婚姻 编年体    电视剧《金婚》讲述的是小学教师文丽和工厂技术员佟志邂逅并产生爱情,从相识
【摘要】 舞蹈艺术之所以能从上古时代或多或少流传下来,得益于前人对于舞蹈艺术的记录。虽然记录的方式种类繁多,但对于舞蹈艺术的保存与传承始终无法达到尽善尽美的效果。多媒体科技的产生不仅对于记录舞蹈提供了有效的帮助,还具有了对舞蹈艺术视觉创新的功能,提升了舞蹈艺术更多的美学功能。如何让技术与舞蹈的有机结合拥有更宽阔的发展空间,这无疑给舞蹈艺术的发展带来了一次崭新的促进机会。  【关键词】 舞蹈艺术
摘要 电影《南京!南京!》突破了传统战争题材单纯描写苦难、死亡和仇恨的主题,而以一种人性化的视角剖析了苦难背后的救赎、死亡背后的尊严以及残酷背后的人性,对战争的反思达到了一个新的精神高度。  关键词 主题 人性 生命    《南京!南京!》自诞生以来,人们便对其“美化”日军的视角进行诟病,污其为“汉奸电影”,而我认为这正是陆川电影叙事视角的深刻之处。以往的电影在处理“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题材时,更
[摘要] 从“对电影的认识”到“对文化的认识”过程的转变,人类经历了整整一个世纪。如果说电影的本质是理性科学指导下的“光影技术”或带有作者痕迹的“雕刻时光的艺术”的话,那么更高层次上电影所承载的则是某种“文化”魅力与价值。这是与目前在国内如日中天的两种电影认知模式——技术派与学院派(艺术派),完全不同的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当电影摒弃了作者意念的控制而全然为文化意识所反映的时候,电影研究的意义也就从
[摘要] 李安的电影既表现了对东方传统文化的一种自省,也饱含了他博采众长的文化态度,从而形成他独具一格的跨文化叙事策略和创作特色。在他的影片中,导演不是对各种文化武断地进行优劣之分,而是将种种矛盾与冲突真实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在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明的碰撞中反思东方文化,并以东方文化视角审视西方现代文明,将不同的心理与现实冲突融合在一起。  [关键词] 李安电影 跨文化研究 叙事策
摘要:韩流给我们的启示,除内部原因外,外部原因主要有:政策保护;产业战略;民族文化;出口导向,值得借鉴的是,政府的主导角色;民族化的发展;大产业、集团化的道路:全球化的经营。  关键词:韩流 形成原因 政策 战略 民族 导向 启示 借鉴    80年代,韩国影视业开始振兴,在国际电影节上接连获奖,逐渐提升了国际地位。之后的短短二十几年以影视为龙头,韩国文化产品迅速蔓延到整个亚洲乃至世界,形成一股强
[摘要]电影《画皮》成为名副其实的票房走片,这与制作方刷新了目前电影票房的“吸金格局”等因素密不可分,但更要归功于影片对聊斋故事的现代阐释一设置观众能够认同接受的情感体系,达到与观众的情感共鸣。影片舍弃了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从内在的力量出发,把人性的复杂、悲与喜糅合在一起。在人性挣扎的具体表现之外,又以悲喜的糅合给观众带来双重的审美感受和情感冲击,使观众既得到情感的净化,又获得心灵的满足。  [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