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平实见深邃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eli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累的回忆性叙事文章《一面》写他与鲁迅先生在内山书店偶然的一次见面经历,短暂的见面留给阿累终生难忘的深刻印象。他对鲁迅先生永怀感激、崇敬与怀念。作为爱好文学的青年、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初上海英商汽车公司的售票员,阿累的这篇《一面》质朴平易而意蕴深刻,耐人寻味,是因为文章成功地运用了双关手法。
  一、标题双关
  文章标题《一面》拟得非常简洁精当,准确地揭示出文章的写作内容,告诉读者文章是写作者阿累与鲁迅先生很偶然的一次见面经历。见面经历其实非常短暂,过程也并不复杂曲折。先写因为避雨,阿累进内山书店看书,从书架上抽下一本鲁迅译的《毁灭》,问内山老板“这本书多少钱?”在得知要“一块四”之后,阿累很为难了,因为身上的钱不够;再写在阿累踌躇之时,鲁迅“咬着烟嘴走了出来”,在问清了阿累确实想买那本《毁灭》之后,从架上抽下一本《铁流》,说是“这本比那本好”,阿累翻看书的定价是“一元八角”,低声说“我买不起,我的钱不够……”,结果鲁迅两本书只要他一块钱;最后写阿累“很惊异地望着”鲁迅先生,并认出了鲁迅先生,想叫出这个名字而“向四周望了望”,最终没有叫出这个名字来,鲁迅先生“微笑着,默认地点了点头”,听了鲁迅先生解释《铁流》是曹先生的书,只收一块钱本钱,他那一本书是送的之后,阿累便交了书钱,“恭敬地鞠了一躬,把书塞进帆布袋,背起来便走出书店的门”。
  见面经历虽然短暂而质朴平实,但读者自能从中看见鲁迅形象的一个鲜明特点,那就是对底层劳动人民的真诚深厚的友善关爱,乐观顽强的斗争意志,要知道鲁迅当时处在反动派追杀、生命得不到保障的艰难生活中,他还能如此慷慨大方地免费赠送自己翻译的《毁灭》,他的这种崇高精神令阿累非常感激地“恭敬地鞠了一躬”。阿累此后“历尽艰苦,受尽非人的虐待”,但始终“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总是昂着头”对自己说“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足以证明鲁迅先生对当时进步青年的影响之深,鲁迅先生的精神是像阿累这样无数热血青年顽强生存、勇敢斗争的力量源泉。所以,文章标题不只是显示了写作内容,更揭示了鲁迅先生精神的一个感人侧面。鲁迅先生的精神是丰富的多层面的,阿累与鲁迅先生偶然的一次相见,不可能完整全面地揭示出来,所以只能是其中的“一面”。标题妙用双关,耐人寻味。
  二、天气双关
  文章交代阿累进内山书店看书的原因是“天空正飞着牛毛细雨”,而“离接班的时间还有半个钟头”,所以阿累决定去内山书店“躲一会儿雨,顺便歇歇也好”。阿累进了书店,“站在书架前,开始翻书”,这时候,文章特意写了寒冷天气:“门外,细雨烟似的被秋风扭着卷着,不分方向地乱飞。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冷气从裤管里向上钻。”那么,作者写天气,是不是可有可无的闲笔呢?
  细读、深究一番,读者就会明白,作者明写天气寒冷,实则隐晦地写当时险恶的社会政治环境,鲁迅先生的艰难处境。一方面,鲁迅“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鲁迅的手指“竹枝似的”,脸特别瘦,因此让阿累无限悲悯怜惜,感觉“我们这位战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这就揭示出鲁迅的艰难生活处境。一方面,阿累突然记起了一本杂志的访问记,认出了眼前这位免费赠书的老人正是鲁迅先生时,“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望,可没有蹦出来”。阿累之所以激动得想叫出鲁迅先生的名字但“向四周望了望”之后始终没有叫出来,侧面说明对鲁迅无限崇敬、爱戴的进步青年阿累深知鲁迅先生的处境危险,反动派时刻在暗害他,为了保护鲁迅先生,阿累压抑住激动喜悦之情,始终没有轻易叫出鲁迅先生的名字。所以,双关手法的巧妙运用,能够让读者从寒冷天气自然地想到寒冷的社会政治环境。
  不仅如此,寒冷的天气还能与鲁迅先生对进步青年友善关爱的火热之心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寒冷恶劣的社会政治环境里,阿累作为“一个平日被人轻视的工人”确实“历尽艰苦,受尽非人的虐待”,但是在内山书店里与鲁迅先生偶然相见了,先生“看了我一眼”的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目光,“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本好”的诚恳劝告,使“我”感受到父亲般“严肃和慈爱交织着的抚摩”。尤其是鲁迅先生将《毁灭》《铁流》两本书卖给我只要一块钱,《铁流》因为是曹先生的书,只收本钱,《毁灭》是鲁迅先生自己翻译的,免费相送,先生对底层工人、进步青年无私关爱的火热般的内心令阿累倍感温暖与敬佩。鲁迅先生本身就生活艰难,又处在反动派暗害的危险处境中,他还能如此真诚关爱底层工人,给进步青年慷慨优惠与馈赠书籍,这该有一颗怎样火热的心啊,难怪令阿累感动得“鼻子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所以,双关与反衬手法的天气描写,既丰富了文章意蕴,又深化了文章主旨。
  三、外貌双关
  阿累在《一面》里描写了鲁迅先生三次外貌。第一次描写是刚进内山书店时,是无意中“向里面望了一下”,因为阴天,暗得很,距离远,所以“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此处只是一个模糊的大体形象。
  第二次描写是因为鲁迅先生“咬着烟嘴走了出来”,阿累才近距离看清了老人的外貌:“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此处实写鲁迅先生“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的头发,正是折射出先生不屈的斗争意志与顽强精神,用的是双关手法。这一笔外貌描写有着丰富的内涵,一是他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先生忘我工作的顽强精神令人景仰;二是在艰难的生存压力下屹立不倒,将他自己翻译的《毁灭》免费相赠,曹先生的《铁流》定价一元八角却只收工本费一元錢;三是先生在险恶的生存环境中依然坚持写作,与反动派作斗争,这种顽强不屈的斗争意志与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尤其令人敬佩。
  第三次描写是在鲁迅先生决定“两本,一块钱”卖给阿累时,阿累“很惊异地望着他”,此时阿累眼中的鲁迅外貌是:“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此处多出了对长衫、烟嘴的描写,长衫是牙黄的羽纱,烟嘴是黄色的,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这既是增加真实的细节描写,也突出鲁迅在长期写作中抽烟,损害了健康。与第二次外貌描写相同的内容是写了鲁迅先生的脸、头发、胡须。写脸,作了特别的强调“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为的是引发作者深切的悲悯怜惜之情,表达对鲁迅先生的无限崇敬与同情关心。“直竖着”的头发与“隶体‘一’字似的胡须”,依然是运用双关手法,揭示出鲁迅先生顽强不屈的斗争意志与凛然无畏的牺牲精神。阿累在此后“历尽艰苦,受尽非人的虐待”时,能够“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总是昂着头”对自己说:“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正是鲁迅先生这种精神意志影响的结果。
  正因为阿累在标题拟制、天气描写、对鲁迅的外貌描写中巧妙地运用了双关手法,所以收到了“草色遥看近却无”的艺术效果,能够于质朴平实的事件叙写中表达丰富的内涵,见出深邃的思想。
   [作者通联:江苏扬州市江都区浦头镇高汉中学]
其他文献
让我们先来看这样一个课堂教学案例:  一天,当我和学生一起分析《愚公移山》最后一段的时候,突然,一个学生举手提问。学生:“老师,《愚公移山》的结尾,这样安排,可信吗?”  老师:“为什么提出这样的问题?”  学生:“因为根据地理学的理论,我认为愚公要想移走这两座山,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为什么作者最后却用这样一个神话般的结尾来收束全文呢?  师:“很好!这个问题大家思考过吗?”  生:……  针对这
文言教学过程中形成的读者意义,与非教学环境下的常规性阅读中获取的读者意义相比,具有目标相对功利、路径相对单一、形式相对固化、影响相对浅近等特征。形成此种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从教学活动中获取的意义,多为被动接受的产物,且被打上了较为明晰的应试印痕。多数情况下,来自文言教学中的阅读,只指向文本表层的字词句的识记与翻译,缺乏对文本内在结构的有效关注,缺乏对具体创作情境的合理解读,更缺乏心与心的碰撞交
真正的写作活动必须面临着作者、读者、目的、话题、文体和表达等交际语境要素。作者揣摩具体语境要素,设想读者的阅读需求和已有知识储备,根据写作目的选择具体话题,并对文章的结构、体式和语言等进行恰当安排。这一出发点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理念不谋而合,复杂的写作活动与“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和“文化理解与传承”紧密相连。简言之,教师在写作课堂中关照“写作任务语境”就是在寻找
张紫晨认为,民俗即是“创造于民间、流传于民间的,具有世代相习的传承性事象(包括思想和行为)。”①它是一定地域与民族最真实、最稳固的社会生活与文化心理长期积淀的历史创造,也是最具感性的文化显现。民俗一旦形成,就会在特定的社会空间,对民众的思想、言论、行为和心理产生某种强制性的规范与控制,并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长期影响一方民众的生存方式与生命形态。  笔者通过梳理学界关于《阿长与〈山海经〉》历年研究资料
一、课例研究的背景  思维发展与提升作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其评价标准之一就是“能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言语作品,探究和发现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形成自己对语言和文学的认识;能自觉分析和反思自己的言语活动经验,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和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独创性。”这里对批判性思维有了明确的要求,并把它作为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核心加以强调。苏霍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的《清塘荷韵》是大家公认的好文章,清新俊逸见真淳,晓畅平易韵味长。但如果拿来组织阅读教学,就有一定难度。原因有二:一是本文“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用语浑然而难以句摘,偏好锦绣辞章的青年学子读之点赞,却不知从何处落笔;二是本文寄慨良深,作者历经风雨沧桑的人生感悟涵蕴于看似简单的叙事状物中,学生难以一下子领会到位。特级教师王万忠执教的《清塘荷韵》阅读课,紧扣“读”来做文章,钟情于
对古诗词句法不甚了然,就会对其含义茫然无知;不明白古诗词意蕴,鉴赏便成了空中楼阁。而实际教学中普遍存在重思想艺术鉴赏轻语言句法分析的现象,这是本末倒置。现将古诗词的基本句法分述如下:  一、遣词的灵活性  古诗词在四声、平仄、字数、句数等方面往往有严格的要求,既要遵守格律, 又要简约精练,更要境界高妙,作者必须在谴词灵活性上下功夫,从而使语言简练紧凑、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增强表达效果。例如:  1
关于“语文”课程名称的争议,一般认为开始于1959年至1962年的“文道”关系的全民大讨论,笔者在搜集关于“语文”名称问题的文献时,发现1952年的两篇质疑“语文”名称并希望更换课程名称的文章,这两篇文章可能在当时没有引起较大反响,但是,仍然不失为质疑“语文”名称的先声。  1.姜仲民《“语文”质疑》:“一个科学名词只应该有一个意义,一种科学或学科的名称尤其是如此。可是现在‘语文’一词显然有三种意
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接触了马斯洛的高峰体验理论,阅读了相关书籍。借助该理论来理解《前赤壁赋》中的情感,笔者有种恍然大悟之感,觉得这一理论打通了自己理解文本的任督二脉,使得在认识上更进一步。  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他在研究自我实现者的过程中,发现了他们有一种近乎神秘的体验,“这种体验是可能瞬间产生的、压倒一切的敬畏情绪,也可能是转眼即逝的极度强烈的幸福感,或甚至是欣喜若狂、如醉如痴、欢乐
《胡同文化》是汪曾祺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所写的序言。虽为“序”,本文并未介绍作者及创作原由,也未评价作品,真正关照胡同衰败没落的,只有结尾短短三段,作者把大量的笔墨放在了写胡同与胡同文化上面。汪曾祺的散文一向以浓郁的文化气息著称于世,那么本文的文化味是如何体现出来的?本文试图通过对文章的品读,从文化视野、创作姿态、审美语言三个维度初步感知作者作品中所体现出的文化味。  一、叙述者的文化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