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信息技术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的工作,更与我们的教育事业粘连为一体。面对五彩纷呈的信息技术,有些教师感到迷茫了,不知道现在的语文课怎么上了。怕,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我们必须积极地面对,躲不开它就要利用它,让信息技术为语文课服务,我们不能再敬而远之了,要走近它,拥抱它,和它亲密接触。不仅要允许信息技术进入语文学科,而且语文学课要主动地广泛地采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对于语文学科来说,不是附带的、强加的、可有可无的,而是和语文学科紧密融合在一起的,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有机要素。网络环境下立体交互的教学过程,可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多侧面和多媒体地展示教学内容;且画面逼真、色彩鲜艳和文字清晰,化虚为实,变静为动,使深奥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学习环境的保证,并将信息技术教育的工具作为助学和促学的最佳辅助方式。信息资源的丰富多彩,有利于拓宽儿童的知识视野,将语文学习延伸到到了课堂之外。美国一个9岁的小学生就可以写一篇关于中国诗歌的学习论文,主要是平时得到了信息采集和整理方面的锻炼。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确实觉察到了信息技术革命对我们教学改革带来的更多的是机遇和便利,对我们的教育教学起到了更大的促进作用,我们必须正视这一点。
一、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亲密接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一种最佳的学习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亲密接触,使多媒体计算机的视听功能全部展现出来。它打破了传统媒体的“线性限制”,以随机性、灵活性、全方位、整体化的方式把语文信息知识形象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对于北方孩子来说,对海的认识是肤浅的,甚至只是听说而已,从未见过,很难想象。如果我们借助多媒体的优势,通过多场景多角度向学生展示,带着大家去看大海,看一看美丽的南国风光,看一看迷人的海底世界,富饶的物产尽收眼底,不用文字说明,有的学生也能如数家珍似地把西沙群岛的“富饶”二字描绘得淋漓尽致,再配上优美的音乐,好像真的走进了海底天堂。这怎能不使他们欣喜若狂?怎能不触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他们又怎能不乐于去学习呢?
二、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亲密接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这个新概念,正在引起世界各国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并逐渐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其中包括:(1)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2)熟练、批判性地评价信息的能力;(3)有效地吸收、存储、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4)运用多媒体形式传达信息,创造性使用信息的能力;(5)将以上一整套驾驭信息的能力转化为自主、高效地学习与交流的能力;(6)学习、培养和提高信息时代公民的道德、法律意识与社会责任。可见,信息素养作为一种高级的认知技能,同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的能力一起,构成了学生进行知识创新和学会学习的基础。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呢?
第一,课前组织学生收集信息。课前布置好预习,提出问题,要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从课外搜集相关的材料。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前,可以让学生们搜集有关风景区的画面,桂林的地形特征、地理位置、民风民俗等相关信息。
第二,帮助学生整理信息。学生选择的信息涉及文章的各个方面,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多媒体网络将收集的信息资料分类整理。通过收集、整理工作,既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又丰富了他们头脑中的知识储备。
第三,课上指导学生运用信息。学生掌握了大量的资料,往往想在课上一股脑地发布给同学们,但40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课文的重点、难点也是各不相同的,这就要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需要将信息资料适时地展示出来。
三、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的亲密接触,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课文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不仅强调了学习方式的变化,而且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课程与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重新的确认。
如教学《长征》一课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进行了教学,设计如下教学环节:(1)上网搜索查寻有关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相关资料;(2)运用所查寻的资料,自学《长征》一诗;(3)针对疑难问题进行交互解答;(4)自制幻灯片,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你所了解到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一教学的设计,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了学生,教师成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他们通过在搜集资料过程中相互合作也使他们更加深了对长征的意义了解。这进一步证实,信息技术的介入,使学生由以记忆为主的个体行为的被动地位转变为个性化的主动参与、发现、探究和充分表现的主体地位。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亲密接触,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营造了最理想的教学环境,而这样的环境正是创建新型教学模式必不可少的。然而,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亲密接触的同时,我们也不可忘记,语文课仍然姓“语”,语文这门学科不管是读、还是写,学生认知的是一篇篇鲜活的文章。一个真正优秀的语文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中,不管他用何种课型、何种媒体,他都必须以文章的内容为基础,去揭示文章的本质,也就是一篇篇课文的魂,使学生从中去感受语言文字美的同时,通过情感的熏陶,使自己的学生从心灵上得到净化,得到洗礼。
更应注意的是,引入信息技术的目的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语文教学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顾形式上的热热闹闹,要讲究实际效果。因此,一要根据课文的教学需要,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相应的信息资料。二要使学生感兴趣,为学生所接受。教师采取的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活动,都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以保证学生爱学、善学、乐学。三要相机搞好调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也要体现好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随时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针对不同的情况,加以指导,给予帮助,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预期的学习要求。
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了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并做到因课制宜,才能使得语文课与信息技术的亲密接触更有意义。
信息技术对于语文学科来说,不是附带的、强加的、可有可无的,而是和语文学科紧密融合在一起的,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有机要素。网络环境下立体交互的教学过程,可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多侧面和多媒体地展示教学内容;且画面逼真、色彩鲜艳和文字清晰,化虚为实,变静为动,使深奥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学习环境的保证,并将信息技术教育的工具作为助学和促学的最佳辅助方式。信息资源的丰富多彩,有利于拓宽儿童的知识视野,将语文学习延伸到到了课堂之外。美国一个9岁的小学生就可以写一篇关于中国诗歌的学习论文,主要是平时得到了信息采集和整理方面的锻炼。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确实觉察到了信息技术革命对我们教学改革带来的更多的是机遇和便利,对我们的教育教学起到了更大的促进作用,我们必须正视这一点。
一、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亲密接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一种最佳的学习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亲密接触,使多媒体计算机的视听功能全部展现出来。它打破了传统媒体的“线性限制”,以随机性、灵活性、全方位、整体化的方式把语文信息知识形象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对于北方孩子来说,对海的认识是肤浅的,甚至只是听说而已,从未见过,很难想象。如果我们借助多媒体的优势,通过多场景多角度向学生展示,带着大家去看大海,看一看美丽的南国风光,看一看迷人的海底世界,富饶的物产尽收眼底,不用文字说明,有的学生也能如数家珍似地把西沙群岛的“富饶”二字描绘得淋漓尽致,再配上优美的音乐,好像真的走进了海底天堂。这怎能不使他们欣喜若狂?怎能不触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他们又怎能不乐于去学习呢?
二、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亲密接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这个新概念,正在引起世界各国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并逐渐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其中包括:(1)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2)熟练、批判性地评价信息的能力;(3)有效地吸收、存储、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4)运用多媒体形式传达信息,创造性使用信息的能力;(5)将以上一整套驾驭信息的能力转化为自主、高效地学习与交流的能力;(6)学习、培养和提高信息时代公民的道德、法律意识与社会责任。可见,信息素养作为一种高级的认知技能,同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的能力一起,构成了学生进行知识创新和学会学习的基础。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呢?
第一,课前组织学生收集信息。课前布置好预习,提出问题,要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从课外搜集相关的材料。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前,可以让学生们搜集有关风景区的画面,桂林的地形特征、地理位置、民风民俗等相关信息。
第二,帮助学生整理信息。学生选择的信息涉及文章的各个方面,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多媒体网络将收集的信息资料分类整理。通过收集、整理工作,既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又丰富了他们头脑中的知识储备。
第三,课上指导学生运用信息。学生掌握了大量的资料,往往想在课上一股脑地发布给同学们,但40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课文的重点、难点也是各不相同的,这就要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需要将信息资料适时地展示出来。
三、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的亲密接触,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课文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不仅强调了学习方式的变化,而且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课程与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重新的确认。
如教学《长征》一课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进行了教学,设计如下教学环节:(1)上网搜索查寻有关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相关资料;(2)运用所查寻的资料,自学《长征》一诗;(3)针对疑难问题进行交互解答;(4)自制幻灯片,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你所了解到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一教学的设计,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了学生,教师成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他们通过在搜集资料过程中相互合作也使他们更加深了对长征的意义了解。这进一步证实,信息技术的介入,使学生由以记忆为主的个体行为的被动地位转变为个性化的主动参与、发现、探究和充分表现的主体地位。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亲密接触,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营造了最理想的教学环境,而这样的环境正是创建新型教学模式必不可少的。然而,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亲密接触的同时,我们也不可忘记,语文课仍然姓“语”,语文这门学科不管是读、还是写,学生认知的是一篇篇鲜活的文章。一个真正优秀的语文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中,不管他用何种课型、何种媒体,他都必须以文章的内容为基础,去揭示文章的本质,也就是一篇篇课文的魂,使学生从中去感受语言文字美的同时,通过情感的熏陶,使自己的学生从心灵上得到净化,得到洗礼。
更应注意的是,引入信息技术的目的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语文教学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顾形式上的热热闹闹,要讲究实际效果。因此,一要根据课文的教学需要,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相应的信息资料。二要使学生感兴趣,为学生所接受。教师采取的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活动,都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以保证学生爱学、善学、乐学。三要相机搞好调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也要体现好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随时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针对不同的情况,加以指导,给予帮助,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预期的学习要求。
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了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并做到因课制宜,才能使得语文课与信息技术的亲密接触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