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沙河调的历史沿革

来源 :颂雅风·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gcsw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河南为核心的黄河流域中下游广大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诗经》中所载此地先民于祀神、祈年、驱疫、问乩、劳作、爱恋中“弦歌鼓舞”的诗文很好说明了其文化底蕴之丰厚。原始歌舞是戏曲萌芽的基本要素,戏曲以实际人生为拟态,反映着当地人民的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沉淀着地域文化的历史变迁。如果说戏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一条血脉,那么全国五大剧种之一的豫剧无疑是这条血脉里风采卓然的时代强音,我们有责任撷精取粹,张扬蹈励,使之发扬光大。
  关键词:豫剧 沙河调
  一、豫剧沙河调的历史起源
  河南自古以来都是帝王建都置郡的胜地,是歌舞艺术滋生的沃土。开封作为宋朝都城时,工商业发达,文化昌盛,专供曲艺歌舞表演的等场所——“勾栏瓦舍”鱗次栉比。明清时期,每逢“春祈秋报”,大街小巷管弦不断,经年累月,在世代乐舞、百戏杂谈的基础上,河南中州地区(开封、商丘)融合多地风俗、礼仪、语言、演艺衍生出“河南梆子”,是为豫剧前身,因早期演员用大本嗓起腔,用高八度假声收腔,尾音带“讴”声,又叫“河南讴”。乾隆年间,豫梆戏在开封盛行,窝班比比皆是,其中朱仙镇蒋门技艺拔群、门人众多。冯纪汉在《豫剧源流初探》中指出,朱仙镇衰落后,蒋门传人四散发展,其传承的祥符调流经漯河一带,融合南阳梆子,逐渐演变为代表整个豫南地区的豫剧流派——沙河调。
  沙河调来自民间,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每逢良辰吉日、农时节令,乡镇村落都会搭台演戏,男女往观,通宵达旦,百姓遇到攘灾祈福、敬祖还愿、贺寿添丁、婚丧嫁娶,也会邀请戏班来表演,人民群众对豫剧如火如荼的热情,有力地支撑着漯河乃至河南各地的戏曲艺术传承与发展。
  沙河调比之开封一带的祥符调、商丘一带的豫东调,唱法、润腔表达上不尽相同,但都以豫东地区(开封、商丘)的声调和音韵为基础,有共同的腔韵、乐句落音,有共同的板路、剧目、脸谱和表演程式,基本功训练也大同小异,因此同属广义范畴的豫东调。沙河调演唱中多用假嗓(二本腔)发声,其音列为56123(可称为“上五音”),音调主音为sol。演绎上女声活泼明朗、婉转花俏,男声则豪迈奔放,高亢激越,善于抒发慷慨激昂之情,表达愉快或壮烈的情景。
  清末到民国,沙河调的知名戏班有长葛县衙的文胜班、禹县衙门的求胜班、郾城县衙的五福班三大戏班一直活跃。文胜班知名演员有李佳玉、高全成、秦良恩等,求胜班知名演员有张小九、刘九来等。李佳玉扮相俊俏,唱腔甜润,享誉沙河两岸,张小九善拖长腔,多用花腔,人送外号“九弯子”。刘九来功夫超群,长靠短打技艺精绝,有“活武松”的美誉。
  五福班原址在郾城小南街马王庙,掌班的王文才一副天赋佳喉,嗓音洪亮圆润,声闻数里,在《铡国舅》中扮演包拯时,咬字真切、铿锵清亮、洪亮悠长、韵味醇厚,被人称为“一腔定干戈”。随着京汉铁路的通车和漯河火车站的建成使用,商业的日渐兴盛导致了郾城县城生意的日趋东移。后来五福班也流向车站一带谋生,改名为“共和班”。1951年,共和班与漯河其他戏班合并,成立了漯河市豫剧团。
  除此之外,沙河调的知名演员还有道光年间的名旦胡春、红脸刘双印,同治初年的名旦金豆子、红脸刘学成,民国时期的名旦易湘山、红脸曹彦章等。如今沙河调名家有安金凤、刘法印、张自立、贺国民、张三旺等。从某种角度说沙河调的生角演员要比旦角更受观众推崇,比如沙河调现在仍经久不衰的剧目《黄鹤楼》和《斩英盖》里就没有一个旦角。而生角演员里沙河调豫剧院沙团长张三旺,扮相儒雅风流又阳刚帅气,兼之唱念做打功夫全面、实力雄厚,是豫南剧界不可多得的美小生。
  二、豫剧沙河调传承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豫剧沙河调发展至今,历经风雨,然而辉煌已不复当年,在今天呈现出明显的颓势。不单单是沙河调,整个豫剧的发展,都陷入了相对低迷的状态,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大致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多元文化消费冲击
  与歌曲、影视、综艺节目相比,豫剧演出显得较为古板。单就演出场所来看就存在着客观的条件制约,而数字媒体则不然,足不出户便可阅尽天下事。新媒体时代,信息通常如流星、如烟花般碎片化、炸裂式呈现,对比这种快消式的信息涌现,豫剧仿若偏安一隅的学究老朽,想要获得年轻人的青睐与关注举步维艰。娱乐、文学、广告等自媒体传送信息资讯,动辄数十万点击阅读量,而戏曲类的公众号,如“央视戏曲”等,点击阅读量不过万人,学理性较强或地方戏曲公众号的点击量则更门可罗雀。如今漯河沙河调的微信公众号是有心戏迷开通打理的,她工作之余就是研究和整理沙河调的相关资料,但公众号的每日阅读量乏善可陈。
  (二)普及率呈递减趋势
  认知体系尚在确立的青少年初次接触豫剧,也许会被五彩脸谱、缤纷服装、琳琅道具吸引,这种新鲜感既宝贵又脆弱,如果后续没有更强有力的刺激,他们的认知兴趣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淡化,当主观认知体系确立以后,他们更容易按照既定思维优先尝试刺激阈值更高的事物。在数字媒体冲击下,连中年观众也逐年递减,更遑论青少年,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
  沙河调的主要观众为中老年,但随着移动网络普及、传播工具发展以及空巢化情况加剧,一些中老年的休闲娱乐方式从打牌、聊天发展为看电视、玩手机,曾经作为传承乡村文化习俗重要形式的豫剧,其巩固乡民情感、维系社交关系的作用正在削弱。
  (三)豫剧发展缓滞
  如今“婚丧嫁娶、生老病死”堂会式演出成为豫剧民营剧团维持生计的主要方式,受创作能力以及演员自身水平的制约,依然以演出传统剧目为主,很多剧团演来演去,还是《三哭殿》《包青天》《大祭桩》《七品芝麻官》《程婴救孤》《香魂女》《穆桂英挂帅》《花木兰》等经典剧目。诚然《穆桂英挂帅》《花木兰》等传统剧目中有许多经典唱段直到今天依然脍炙人口,但将“忠孝节义”等传统人伦道德与普通生活相结合融洽的新剧已越来越少,推陈出新节奏越来越缓。虽然一些迎合时代口号创作的剧目短时间内得到了高度关注,被搬上剧院、高校、年会舞台,但很快就被人们抛入脑后,它们的“恢弘”主题使之无法成为受众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消费,落入了另一种沉寂。
  三、豫剧本身存在的失误
  (一)剧目遗失
  传承人没有将传统旧戏打造成经典剧目,没有对名家、流派创始人参演剧目进行挖掘和抢救,新创剧目数量不多,质量不高,很多排演后没演几场就弃掉。长此以往,演出剧目大肆衰减,能传承下去只会越来越少。豫剧整体环境如此,沙河调也不能免俗,沙河调有很多保留剧目只能通过传承人口授心传,常听闻某某老艺人全本会背的戏多达二三百多出,然而最终这些保留剧目也只能伴随老艺人长眠地下不见天日。
  (二)绝技失传
  艺人们练功环境不如旧社会戏班中严苛,沙河调很多绝活如喷火、漱牙、变脸、换髯口,现在都已无人习得。
  (三)教育困境
  戏校招不到学生,培养不出来优秀的豫剧学子。豫剧最辉煌的时候,千人挑一才能考近戏校,如今只要报名就收。即使一些好的学子考入中国戏曲学院毕业后又大多改行不唱豫剧。漯河没有专业的戏曲学校,沙河调在漯河地区的传授仍是师傅带徒弟一对一的口传心授模式,人才培养境况比之其他地市,更为窘迫。
  (四)青黄不接
  优秀的演员、豫剧作家、导演严重匮乏。豫剧团收进质素高专业硬的青年演员非常不易,而且很难留住人才;能写剧本的剧作家大多已是在六七十岁高龄,中青年编剧一旦断层,豫剧将面临无新戏可演的境地;青年导演只会给演员讲内心体验,不懂豫剧的表演程式、唱腔旋律,排出的戏是话剧加演唱。
  作者简介:王敏(1984-),女,江苏徐州人,汉族,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平面设计与艺术理论研究方面。现供职于漯河食品职业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生活型茶艺包括茶的日常泡法和待客型茶艺。前者是根据茶性,选配最恰当的茶具组合,用最简捷的手法泡出茶的最佳风味,或推广饮茶新方法。后者是按科学系统的程序和礼仪以茶待客。这类茶艺是茶艺发展的重中之重,研习时贵在专心泡好茶,妆饰不宜浓艳,动作切忌夸张,表情应亲切自然。本文将对生活茶艺培训的推广进行思考。  关键词:生活茶艺 培训 推广 价值  一、传统茶艺现代生活茶艺的区别和联系  中国有数千年的
期刊
摘要:我国诗歌源远流长,诗经、楚辞、汉魏六朝乐府、唐诗、宋词、元曲……几乎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骄傲。至1980年代,随着中国社会的变迁,中国的新诗——现代诗又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  关键词:现代诗 土壤 特征 历史地位  一、现代诗诞生的土壤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进一步迈出了现代化的步伐,各种文艺思潮开始复苏,人们的心中开始冲破禁锢,这种心理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作为精神价值存在的诗歌艺术受到猛烈
期刊
摘要:微型小说作为一种短小精悍的叙事性文学体裁,具有丰富的审美内涵和文学价值,常常在简要的叙事中反映社会和人生的百态,阐明事理以发人深省,启迪智慧,对提高读者的文学素养也有着重要的作用。论文以沈宏的微型小说《走出沙漠》为例,从线式结构贯穿始终、延变模式融合运用、叙事策略多样结合三个方面对该篇微型小说展开阅读鉴赏。  关键词:微型小说 走出沙漠 鉴赏  小说以其特有的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设置和个性鲜明
期刊
摘要:传统文化的形成是漫长的,在历史长河中人们的行为习惯以及文化慢慢积累下来便成了如今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古人留下的宝贵财富,是能够对人们的生活习惯造成一定影响的重要思想及活动。在文化变迁过程中传统文化的生存也是几经波折,那么在此过程中传统文化是如何实现传承与弘扬的,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文化变迁 传统文化 生存  传统文化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由于我国历史悠久,经历朝代较多,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视觉传达专业教育也得到了快速的进步,已然形成了相对完善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视觉传达专业人才。但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变化的背景下,传统的人才培养体系逐渐难以适应企业对于视觉传达专业人才的需求。对此,学校应当跟随教育改革的步伐,以技能竞赛为导向,对视觉传达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创新,为学校与企业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充分运用学校、企业、社会多方面的资源来
期刊
摘要:文言文是我国历史留给我们的无价瑰宝,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还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推广以及发扬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文言文与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关系进行了论述,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文言文 传统文化 方法  一、文言文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一)文言文是传统文化的载体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国世代相传的优秀文化,不仅具有一切世界优秀文化所具备的各种优
期刊
摘要:随着茶文化的传承,在茶艺表演过程,其形体与音乐艺术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挖掘其文化价值,不断提高认识,从而实现茶艺表演的有效传承,也进一步为国家文化建设提供有效支持。  关键词:茶艺表演 形体与音乐艺术 研究  现阶段,茶艺表演被人们关注,作为相关研究人员,更要深入实际,总结有效的工作实践,以提高对于茶艺表演的深刻理解,从而为构建完善的茶艺表演艺术提供有效保障。希望本文的进一步研究,能够为相关研
期刊
摘要:按照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目标,采取量化评价的方法,从学生的成绩变化衡量课题实施的直接效果。通过质性评价的方法反思课题开发、课程实施以及教学运用的全过程,结合二者的评价结果最终形成优秀传统文化引入高职人文教育的教学过程的价值判断。  关键词:人文素质 价值判断 量化评价 质性评价  人文素质是人文教育的重点,提升学生人文素质是各阶段人文教育的永恒追求。作为高职学生个体素质的重要构成部分,人文
期刊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采用正确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对学生施加正面积极的影响,让学生能够拥有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积淀的文明成果,是民族历史在道德文化、思想文化和精神观念当中筛选出来的精髓。本文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分析优秀传统文化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以及实施途径。  关键词:高职 思想政治
期刊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对中国人的影响深远,“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忠诚和责任感”一直是他们奉行的传统道德标准。  关键词:窃听风云 中国传统文化 道德感 责任感  《窃听风云》以高尖端、高科技、鲜为人知的警界内部调查方式和手段赢得受众的如潮好评,同时也获得了第三届韩国忠武路电影节最佳动作片奖。这部影片看点很多,有观众从来没有见过的各种窃听仪器、先进的窃听手段以及三个实力雄厚演技精湛的演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