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课程取代原来的自然课程除了知识内容的变化之外,更多的就是侧重于科学意识和技能的培养,让学生在一系列的观察、感知、体验和实践活动中逐步产生对科学的兴趣,获得最基本的动手能力,并通过技能的迁移,增强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所以,我认为小学科学的实验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1科学实验启蒙从兴趣开始
小学科学,本身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和实践性。教学内容大多是小学生常见和感兴趣的,如:虫鱼鸟兽、花草树木、风雨云雪和日月星辰等方面的知识,它们都是小学生非常渴望了解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必须善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观察和实验等学习活动中去,亲自感知实验所产生的各种现象和变化,体验由实验带给他们的愉悦和快乐。如学习《杠杆》一课时,课前我准备一块大石头,上课时问学生:“谁能想个简便的方法让大石头移动?”学生纷纷举手谈想法:“用手推可以让大石头移动”、“用绳子拉可以让大石头移动”、“在棍子下垫上砖用棍子撬可以让大石头移动”……学生的想法一一说了出来。我让同学们分组进行实验,研究用哪种方法省力。此时,学生们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有用手搬的,有用绳子拉的,有用木棍撬的……通过实验,最后学生一致认为在棍的下面垫上砖来撬的方法省力,为下面研究杠杆的知识奠定了基础。这就使学生科学的种子在成功的喜悦中萌发、生长。
2严谨与规范从演示做起
教师的演示和示范操作,对学生实验操作的态度及严谨的科学学风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演示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操作规范,准确无误,装置美观大方,动作大方,协调;②操作和教材内容一致,创新实验要加以说明;③注意演示实验的可视性,示范操作快慢适中,语言简明,语气和蔼可亲,创造和谐、美妙的演示气氛;④保持演示台(或桌)上整洁干净,避免演示桌上“脏、乱、差”,给学生造成不良的第一印象,失去观察模仿的兴趣;⑤示范一定要到位。如在研究《冷热能改变岩石的模样》一课时,实验加热时间过短(不到半分钟),即使把加热后的石灰岩马上放入水中,它也不会有明显的变化。如果加热时间过长(超过两分钟),石灰岩就会炸裂。因此,实验的加热时间最好控制在一分钟左右。教师即时矫正模拟操作的错误,以免在实验出现差错。这样学生通过“看”示范,“听”讲解,“做”练习,从而加深了学生对示范内容的记忆和理解。
3技能的培养在于循序渐进
科学实验过程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对比较复杂的技能还可以分解成先后有序的局部技能,让学生进行局部技能的训练,待各部分技能达到一定熟练程度时,将它们有机地整合,再进行整套动作的练习。循序渐进的做法还体现在入门阶段学生,可以结合学生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的特点,主要培养他们的观察比较能力;中年级学生,应逐步让其根据已有的实验方案进行简单的实验,并对实验结果简单的分析;高年级学生,应逐步让他们根据身边的现象或问题自定实验内容,设计实验方案后进行简单的探究。例如: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第一课就是《设计种子发芽实验》,在这节课中,需要让学生接受的是,不能改变的条件是“水”和“空气”这两个因素,而其它的条件如“阳光”、“合适的温度”和“土壤”等都是可以作为可改变的条件来进行实验的,但这众多可改变的条件中,只能改变其中一项,一旦其中一项因素或条件改变了,其他的条件和因素就不能再有改变,且需要保持一致。这时,学生容易被一些次要的因素或有趣的细节所吸引,而忽略应该注意的先后顺序及原则,或是往往只注意事物外在的明显的变化,而对不变化的前提条件视而不见,因而在分析结果时误入歧途。所以,教师如何在教学中使学生明确循序渐进原则就成了实验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4技能迁移是实验教学的最高层次
技能迁移有套用和创新两种形式。套用是一种相似性迁移,即用同样的方法去解决一些类似的问题。例如,在
《浮力》一课的实验中弹簧称实用的操作技能,学生可通过教师指导应用。创新是将技能和知识结构进行改组,不拘泥于旧的模式,克服心里定式,去追求新的领域的应用或对原有操作改革。如:在《热传导》实验教学中,教师把热水倒入不锈钢杯中,让学生摸一摸杯壁与杯把,问:“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学生会很快作出反应:“盛有热水的杯子杯壁为什么也是热的?热是怎样传到杯壁和杯把上的?”这样科学打开了研究的大门,揭示本课要研究的问题,然后再鼓励学生根据所提供的材料(玻璃棒、小木棍、竹筷、塑料尺、细铜棒、细铝棒和细铁棒)提出问题。只要给出一些摆弄时间,就会有许多学生提出问题:“是不是所有固体材料都有热传导的本领?”“金属材料铜、铁、铝热传导的本领一样吗?”在概括了固体具有热传导的性质后再问:“你还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供大家研究?”有的学生问:“液体、气体是不是也有热传导的本领?”应该指出,学生提出的许多问题,也许并不是新发现或创新,但对学生而言都是新的事物,这是创新的起点。
总之,在小学科学实验课堂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动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实验中积极思考,规范科学地操作,通过自行探究获取科学知识,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这样,才能发挥科学实验课的作用,才能最终全面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质量。
1科学实验启蒙从兴趣开始
小学科学,本身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和实践性。教学内容大多是小学生常见和感兴趣的,如:虫鱼鸟兽、花草树木、风雨云雪和日月星辰等方面的知识,它们都是小学生非常渴望了解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必须善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观察和实验等学习活动中去,亲自感知实验所产生的各种现象和变化,体验由实验带给他们的愉悦和快乐。如学习《杠杆》一课时,课前我准备一块大石头,上课时问学生:“谁能想个简便的方法让大石头移动?”学生纷纷举手谈想法:“用手推可以让大石头移动”、“用绳子拉可以让大石头移动”、“在棍子下垫上砖用棍子撬可以让大石头移动”……学生的想法一一说了出来。我让同学们分组进行实验,研究用哪种方法省力。此时,学生们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有用手搬的,有用绳子拉的,有用木棍撬的……通过实验,最后学生一致认为在棍的下面垫上砖来撬的方法省力,为下面研究杠杆的知识奠定了基础。这就使学生科学的种子在成功的喜悦中萌发、生长。
2严谨与规范从演示做起
教师的演示和示范操作,对学生实验操作的态度及严谨的科学学风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演示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操作规范,准确无误,装置美观大方,动作大方,协调;②操作和教材内容一致,创新实验要加以说明;③注意演示实验的可视性,示范操作快慢适中,语言简明,语气和蔼可亲,创造和谐、美妙的演示气氛;④保持演示台(或桌)上整洁干净,避免演示桌上“脏、乱、差”,给学生造成不良的第一印象,失去观察模仿的兴趣;⑤示范一定要到位。如在研究《冷热能改变岩石的模样》一课时,实验加热时间过短(不到半分钟),即使把加热后的石灰岩马上放入水中,它也不会有明显的变化。如果加热时间过长(超过两分钟),石灰岩就会炸裂。因此,实验的加热时间最好控制在一分钟左右。教师即时矫正模拟操作的错误,以免在实验出现差错。这样学生通过“看”示范,“听”讲解,“做”练习,从而加深了学生对示范内容的记忆和理解。
3技能的培养在于循序渐进
科学实验过程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对比较复杂的技能还可以分解成先后有序的局部技能,让学生进行局部技能的训练,待各部分技能达到一定熟练程度时,将它们有机地整合,再进行整套动作的练习。循序渐进的做法还体现在入门阶段学生,可以结合学生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的特点,主要培养他们的观察比较能力;中年级学生,应逐步让其根据已有的实验方案进行简单的实验,并对实验结果简单的分析;高年级学生,应逐步让他们根据身边的现象或问题自定实验内容,设计实验方案后进行简单的探究。例如: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第一课就是《设计种子发芽实验》,在这节课中,需要让学生接受的是,不能改变的条件是“水”和“空气”这两个因素,而其它的条件如“阳光”、“合适的温度”和“土壤”等都是可以作为可改变的条件来进行实验的,但这众多可改变的条件中,只能改变其中一项,一旦其中一项因素或条件改变了,其他的条件和因素就不能再有改变,且需要保持一致。这时,学生容易被一些次要的因素或有趣的细节所吸引,而忽略应该注意的先后顺序及原则,或是往往只注意事物外在的明显的变化,而对不变化的前提条件视而不见,因而在分析结果时误入歧途。所以,教师如何在教学中使学生明确循序渐进原则就成了实验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4技能迁移是实验教学的最高层次
技能迁移有套用和创新两种形式。套用是一种相似性迁移,即用同样的方法去解决一些类似的问题。例如,在
《浮力》一课的实验中弹簧称实用的操作技能,学生可通过教师指导应用。创新是将技能和知识结构进行改组,不拘泥于旧的模式,克服心里定式,去追求新的领域的应用或对原有操作改革。如:在《热传导》实验教学中,教师把热水倒入不锈钢杯中,让学生摸一摸杯壁与杯把,问:“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学生会很快作出反应:“盛有热水的杯子杯壁为什么也是热的?热是怎样传到杯壁和杯把上的?”这样科学打开了研究的大门,揭示本课要研究的问题,然后再鼓励学生根据所提供的材料(玻璃棒、小木棍、竹筷、塑料尺、细铜棒、细铝棒和细铁棒)提出问题。只要给出一些摆弄时间,就会有许多学生提出问题:“是不是所有固体材料都有热传导的本领?”“金属材料铜、铁、铝热传导的本领一样吗?”在概括了固体具有热传导的性质后再问:“你还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供大家研究?”有的学生问:“液体、气体是不是也有热传导的本领?”应该指出,学生提出的许多问题,也许并不是新发现或创新,但对学生而言都是新的事物,这是创新的起点。
总之,在小学科学实验课堂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动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实验中积极思考,规范科学地操作,通过自行探究获取科学知识,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这样,才能发挥科学实验课的作用,才能最终全面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