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孩子科普宫斗剧?

来源 :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nia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最近在看《如懿传》,我儿子走过来,站在边上看了一会,问我:“爸,你看的这是什么?”
  我:“《如懿传》,一个女人当皇后的故事。”
  我儿子:“她姓如?”
  我:“不是,她姓乌拉那拉,名字叫如懿。”
  我儿子:“姓什么拉?姓四个字?”
  我:“对,乌拉那拉,是个满族姓氏。满族姓氏跟汉族不一样,比如皇上就姓爱新觉罗。”
  我儿子:“爸你这么一说我也觉得耳熟,我好像也听过。”
  我:“真的吗?你听的姓什么?”
  我儿子:“撒隆巴斯!”
  我:“边儿去!”
  我儿子:“穿黄衣服那男的是皇上?”
  我:“对,黄衣服那是皇上。”
  我儿子:“那边上穿红衣服的那就是红上?”
  我:“没有按照衣服颜色叫的。红衣服那是太监,也叫公公。”
  我儿子:“什么是公公?”
  我:“就是一种叫宦官的职业,经过了特殊处理之后,专门让帝王使唤的,虽然地位不高,但很重要,有时候可以干点儿大事。”
  我儿子:“我妈管我爷爷叫过公公。我下回问问我爷爷,他是怎么特殊处理的。”
  我:“我诚心诚意地劝你不要去问,那不是一回事,你瞎胡咧咧小心他揍你。”
  我儿子:“哦,好吧。爸,这些女的是谁?”
  我:“站着的是宫女,坐着的都是皇上的嫔妃们。”
  我儿子:“什么叫嫔妃?是嘴特别贫还是家里特别穷?”
  我:“嫔妃的嫔跟你说的那个就不是一个字儿。嫔妃是皇上老婆的级别,就像公司里的职位一样。做皇上的老婆有点像上班。比如那个就是妃,旁边那个是嫔。妃比嫔高一个级别。级别最高的是皇后,最低的是官女子答应。懂了吗?”
  我儿子:“懂了,最低答应。”
  我:“你洗洗睡吧。”
  我儿子:“皇上一个人有那么多老婆啊。他要那么多老婆干吗?”
  我:“这就是当年的习俗。现在我们是一夫一妻,当年不是,尤其是皇上,必须娶好多老婆,还要生好多孩子。”
  我儿子:“皇上是专门负责结婚生孩子的?”
  我:“你说的那是白蚁。人家皇上也治理天下。”
  我儿子:“我看电视里他就跟这晃,什么也不干。”
  我:“说的后宫的事,治理天下这骨节儿不用演。”
  我儿子:“哦。她们刚才说的大阿哥是干吗的?”
  我:“阿哥就是皇上的兒子。阿姨的阿,四声。哥哥的哥,轻声。阿哥。大阿哥就是皇上的长子,第一个儿子。”
  我儿子:“那要是闺女就是阿妹呗。”“阿妹”俩字他也是严格按照发音规则说出来的。
  我:“没有这个叫法,皇上的女儿是格格。”
  我儿子:“女儿是哥哥?我们击剑班刘禹馨就这么说话,她管‘我哥’叫‘我格’,她是河北人。”
  我:“我有时候觉得你是成心的。”
  我儿子:“她真是河北人,我跟她聊天她告诉我的。”
  我:“我没说这个,格格的格是格子的格,格格,就这么叫。皇上是他们的阿玛。”
  我儿子:“爸爸,你原来跟我说过不能拿聋哑人开玩笑。”
  我:“阿玛,马马马,我没说阿巴。”
  我儿子:“哦哦哦,那这些嫔妃都是阿哥的妈?”
  我:“呃,理论上也可以这么算吧。”
  我儿子瞪眼张嘴:“我~去~!这~么~多~妈~呀!太残酷了。阿哥太惨了。有一个妈就够可以的了!”
  我:“我劝你不要当着你妈做出这个表情。”
  我儿子:“那阿哥上学吗?”
  我:“上啊,一对一私教,老师盯着他学,学不好就罚。上完学回家还有八个妈一起检查作业。”
  他一脸惊恐。
  我:“所以你更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你看,你们现在老师一对四十多个,哪有工夫搭理你们,而且回家就你妈一人检查作业。”
  我儿子:“我妈一个顶八个。”
  我:“我录音了。”
  我儿子:“爸你别逗。我还是没明白这电视剧想说的是什么啊?”
  我:“说的就是这些人的事啊,这叫宫斗剧。”
  我儿子:“宫斗?公公战斗?”
  看他的表情,似乎已经在脑补红衣公公们葵花宝典对战化骨绵掌大乱斗的场景了。
  我:“这是宫廷的宫,宫殿的宫。宫斗说的是后宫的嫔妃们互相的斗争。”
  我儿子:“她们为什么要互相斗?”
  我:“你想,那么多个女人,只有一个丈夫,大家就只能靠斗。选择结婚的女人哪个不需要丈夫的爱啊?”
  我儿子:“我觉得我妈不需要,昨天她说烦死你了。”
  我:“嘁。”
  我儿子:“她们是怎么斗的?是用那铁指甲挠吗?那也太狠了。”
  我:“不是,你说的那东西叫护甲,那是一种装饰。”
  我儿子:“那用什么斗?要是我,我就直接踹他们的高跟鞋。你看她们穿那高跟鞋,一脚踹一个大跟头,甭想站起来。”
  我:“那叫花盆儿底。宫斗不是格斗,跟你看的那奥特曼直接上手捶是不一样的,动手那种你奶奶看的调解节目里才有。宫斗用的是计谋,互相使坏。”
  我儿子:“怎么使坏?”
  我:“比如这边这女的,她给那边那个下过毒。穿蓝衣服的这个,给那边那个绿衣服的造过谣。”
  我儿子:“后来呢?”
  我:“后来都让后面那个粉衣服的给弄死了。”
  我儿子:“啊?怎么弄死的?”   我:“又下毒又造谣。”
  我儿子:“那可实在太没意思了。这帮人太坏了,一点也不正义。”
  我:“看电视剧不能看正义不正义,追求正义就都没法演了。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什么人都有,你要觉得成年人做事情的目的只是为了正义那么单纯就错了。”
  我儿子:“那还真不如奥特曼。”
  我:“没有这么比的。”
  我儿子:“这些女的里谁是那个如懿?”
  我:“中间那个,就是人叫她皇贵妃的那个。”
  我儿子:“哦哦哦,就是眼睛离得比较远,一说话有点下兜齿那个?我觉得旁边那个一直叫她姐姐的演员最漂亮了。”
  我:“没错,那个是一台湾演员,她确实是最……不是,你这样很肤浅知道吗?我这看的是演技!”
  我儿子:“那帮男的帽子太搞笑了,脑袋上顶一圆锥。”
  我:“清朝的官帽儿就长那样。”
  我儿子:“也不好看啊,跟窜天猴儿似的!”
  我:“审美是变化的,这些服饰就是当年的审美。发型也是一样。你看他们的发型,现在谁会这么留?你妈要拿一案板顶在脑袋上再插一脑袋花儿楞充格格,估计就让单位开除了。现在谁要让我留一个那种辫子,打死我也不能留啊。”
  我儿子:“你不是刚留了好几个月,没剪几天吗?”
  我:“我那是后面留起辫子,我脑袋前半扇可不秃。”
  我儿子:“爸,其实我没和你说,你那时候脑门跟他们这个也差不多了。撒隆巴斯·刮油。”
  我:“你过来我看看你脸上好像有什么东西?”
  他警觉地往后退了一下。
  我儿子:“爸,我觉得你看的这个《如懿传》跟之前我妈看的那个《延庆攻略》有点像。”
  我:“那叫《延禧攻略》,‘延慶攻略’是京郊旅游节目。”
  我儿子:“对对对,反正差不多,是一样的吗?”
  我:“不太一样,都是清宫戏,风格差别还是比较大的。”
  我儿子:“那我妈为什么看那个不看这个?”
  我:“那个剧有点像柯南,柯南你知道伐?隔个几集就柯南附体,站在那一本正经地分析案情,把犯罪路线全抖落出来了,我不太喜欢,但是呢看起来可能会比较爽。我看的这个就比较憋屈,看了生气。”
  我儿子:“憋屈你还看?”
  我:“奥特曼也有挨抽的时候,哪次不得让小怪兽虐一会儿?前半段憋屈憋屈是为了后面更爽,你明白吗?”
  我儿子:“我好像有点明白了。奥特曼亮红灯之前,都是比较憋屈的,亮过灯就要发大招了,就爽了。”
  我:“对,就这个意思。”
  我儿子:“有点像我妈怎么说你来的?”他看着我,“什么排骨?”
  我知道他想说“贱骨头”。
  我:“你觉得再给你报俩英语班咱们充实一下怎么样?”
  我儿子:“别别别,爸,刚才嫔妃们说大阿哥薨了什么意思?”
  我:“就是说大阿哥死了。过去有身份的人死了不能说死,要说薨。比如皇上死,就叫崩。”
  我儿子:“薨,崩,怎么都跟炮仗似的。”
  我:“人家那意思是响响亮亮地死,什么跟炮仗似的!”
  我儿子:“行吧,那你自己看吧。没劲。”
  我:“请问我邀请你看了吗?是你自己站着问半天。你先别走,问了半天最起码你现在应该知道这些人要放现在都谁是谁了。”
  我儿子:“什么叫放现在?”
  我:“就是放在现在咱们这个家庭的这个配备,比如你就是阿哥,你妹就是格格,你妈是皇后。”
  我儿子:“哦哦哦,这个意思啊。”
  我:“所以我呢?你想想还少个谁?宫里谁很重要,谁是干大事的人?”
  我儿子想了想说,作恍然大悟状欢快地说:“知道了!”
  我微笑,示意他勇敢地说出那个人。
  他眼睛闪着光说:“公公!”
  (陆燕婷荐)
其他文献
十一假期,我的心情因为一场争吵而久久不能平静。  去朋友家拜访,在楼道听到激烈的争吵,准确来说,是一个人的争吵,一个女人声嘶力竭地叫喊,我只听见“这是我老公”、“这是我女儿”的字句,迅速作出判断,可能是婆媳间发生了争执,但又一想,这时丈夫兼儿子应该出面制止。  声音持续很久,我忍不住寻找来源,这时被惊动的楼下邻居一起上来探个究竟,我们找到音源,一个70岁左右的老太太站在家门口,头发花白,身披一件红
说到打酱油,曾是我们的常规工作。  八十年代的每个孩子都干过。家里做菜要用到酱油,下面条要用到芝麻酱,早餐要用到下粥菜——都要派遣孩子到杂咸铺走一趟。  打酱油有两种规格。一是用瓶,一是用碟。用碟的,几分钱就够了。用瓶的可能要两毛钱。两毛钱里,一毛八分钱用于打酱油,剩下两分钱买颗糖,神不知鬼不觉地吃掉。这属于儿童打酱油业的潜规则。  杂咸铺的前台,用几个脸盆装着橄榄、乌榄、腐乳、南姜……各种小菜,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就其高。”自然万物皆能容纳,是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前提。  历史长河中,以包容成其大业的事件屡见不鲜。李世民开创初唐,在于容人,谏臣魏征直言进谏,盛唐气象初显,功不可没;赵国蔺相如,引车避匿,能容廉頗,为人所称颂的《将相和》也因包容而造就。  “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有的时候,拥有宽容比起美貌、金钱、荣誉等更加珍贵,后者只是过眼云雾,生
在我有记忆之前,我们家没有房屋,父母先是带着姐姐,而后又添了哥哥,到处租人家的房屋。  父母租不起整幢的房屋,只能租一个偏僻暗窄的小房间,全家人合睡一张床。我出生之后,一家五口挤一张床,夏夜父亲热得睡不着,就坐在屋门口看星星。  后来父母买下了一座旧瓦房,对我而言那是记忆开始的地方。  旧瓦房大门朝东,临街的铺面用木板隔出一小半,作为姐姐的闺房。这间铺面曾经租给一位女裁缝,五十来岁,镶着金牙,身上
1  生与死,这是很多伟大文学作品乐此不疲的主题,也是文学的想象力自由驰骋之处。  与前面讨论的文学作品中的飞翔和变形有所不同,生与死之间存在着一条秘密通道,就是灵魂。  因此在文学作品中表达生与死、死而复生时,比表达飞翔和变形更加迅速。我的意思是说:有关死亡世界里的万事万物,我们早已耳濡目染,所以我们的阅读常常无需经过叙述铺垫,就可直接抵达那里。  一个人和其灵魂的关系,有时候就是生与死的关系。
在石器时代,狩猎者和采集者并不会在洞穴入口处种草。参观雅典卫城、耶路撒冷圣殿,或是北京紫禁城,也都没有一片绿油油的草地欢迎着访客。这种在私人住宅和公共建筑前面设一片草坪的想法,诞生于中世纪晚期英法两国贵族的城堡。到了现代早期,这个习惯已经根深蒂固,成了贵族的标志。  想要有一片漂亮的草坪,除了有地,还得付出许多心力,特别是以前可没有自动洒水机和割草机。而到头来,草坪并不会产生任何价值,甚至还不能放
我以前特别害怕一个人打出租车,因为无论你距离目的地有多近,只要你坐在副驾驶上,无形中就肩负着陪聊的业务。两人挨得那么近,要是谁也不理谁,我还真拉不下脸来。可就算你在那“嗯、啊、对、是”,对方也听不出你的敷衍,只要你能发出点声音就是对司机的莫大鼓舞。  有一次,我还没落座呢,司机特神秘地把身子往我这边斜,抻着脖子小声说:“那谁死了,你知道内幕吗?”吓了我一跳。之后他跟套话似的自言自语,说一句,瞥我一
“走,回老家走!”  这曾是我童年最喜欢听到的一句话。  我的老家名叫佟记圈村,顾名思义,都姓佟。村名不算文雅,但在儿时的我心里却是天堂的代名词。那时候周末还是单双轮休,每逢双休,爸妈就蹬着自行车,捎着我和妹妹回老家。  只要是回老家,我总会早早把作业写完,可这还不算狂热,我的妹妹们曾为了回老家还背着大人来了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三个七八岁的丫头从街上居然一直走到了南门林场,还凑零花钱给奶奶买了一
南宫敬叔做了孔子的弟子以后,曾向鲁昭公建议派他和孔子一块到周的京城洛阳去观光。鲁昭公答应了,便给他们一辆车子、两匹马,还派了一个仆人,打发他们到洛阳去。  好学的孔子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因为历史悠久的京城洛阳有丰富的文化宝藏,而且大思想家老子也在那里。老子这时担任保管文物的工作,职位相当于现在的图书馆馆长或历史博物院院长。  老子听说孔子来了,便套上车,到郊外去迎接,又叫他的僮仆把路打扫干净。孔子
这个故事是母亲讲给我听的。不知是什么触动了她,大概是那天餐桌上有一盘炒南瓜。  这种食物触动了母亲的记忆按钮与倾诉欲望。  故事发生时,母亲只有七岁。她前面有两个姐姐,下面有三个弟弟。  我的两个姨妈都上了学,母亲虽也到了上学年龄,却不得不在家帮着外婆做家务,带弟弟。  说到南瓜,虽然是菜,但也可以当粮食,掺在米饭或粥里,尤其在農闲之时饥馑之年。因此,每户人家都会种很多南瓜。它们成熟时,一个个硕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