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台湾著名成功学大师黑幼龙先生说:“养孩子就像种花,要耐心等待花开。”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会很灿烂地绽放,有的花,卻因为种种原因,需要漫长的等待。接下来,笔者以一位问题学生的教育案例进行相关探讨。
关键词:德育教育;问题学生;案例分析
一、案例介绍
笔者班上的小李同学长得高高瘦瘦,头发黄黄的,他喜欢受到别人的欣赏与表扬。但由于卫生习惯不好,他的手脸总是有污秽,每天穿的衣服不但不干净,还会有破洞;组织纪律不好,上课自由散漫,总爱开小差;不按时完成作业,成绩不佳;课余时间很贪玩,喜欢恶作剧。每次教师批评他,他都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二、案例分析
笔者根据小李的表现,再通过深入了解,发现原来小李长期受到别人的歧视与嘲讽,因此产生自卑畏怯、自暴自弃的心理,总希望通过自己与众不同的表现来吸引大家的注意,从而获得关注。总的来说,导致小李产生自卑心理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
(一)个人因素
通过了解,笔者发现他上一年级时比较喜欢读书,也比较聪明,能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只是不喜欢做作业,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与卫生习惯,因为经常欠交作业,个人卫生不好,慢慢地教师对他产生了偏见,只要一提到他的名字,教师、同学都会皱起眉头,他觉得自己没受到关注,于是就变得自暴自弃,有时也会显出自卑的样子。就是因为这样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从而对自己的定位产生了偏差,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使得他即使在成功面前也难以体验成功的喜悦,严重影响他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家庭因素
小李的妈妈是一位保险公司的职员,爸爸是一位寿司师傅,姐姐上初中。因为职业的特点,小李的父母白天都很少在家,姐姐中午在学校吃午饭,所以上了四年级后,小李中午回家经常自己一个人吃饭,有时妈妈会把饭做好了再出门,有时干脆放下几块钱让他自己到外面吃,如果父母双方晚上都加班,小李就会连澡也不洗,不管衣服有多脏也不会换,家人也很少过问小李的作业。小李的爸爸认为:不要给孩子太多的管束,要让他自由发展,才能激发他的潜能。小李生长在这样的家庭里,一直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认为父母对他不闻不问。与其他学生相比,他感到自卑,所以要做出异于常人的行为来吸引别人的注意。
(三)教师因素
小李的行为、卫生习惯以及学习成绩都让班级教师头疼,每天学校公布的学生行为评比情况,都有因为小李而导致的扣分。一学期下来,小李所在的班级能评上文明班的次数也不多,时间长了,教师和同学都对他产生了不满,只要提起小李的名字,大家都会眉头紧皱,这样更加剧了他的自卑心态。
多年的育人经验告诉笔者,小李同学出现这种情况,极可能是因为他的心理出现了问题。如何帮助他克服自暴自弃这种自卑心理,走出这个阴影呢?
三、辅导策略
小李是笔者四年级接手的学生,还没教他就已听闻他的“名声”了,所以在第一周的课上笔者对他是以观察为主,可能是换了老师,他居然变安静了,不但积极举手发言,还交齐笔者所任教的学科作业,笔者及时表扬了他。这样的表现,小李坚持不了几天就原形毕露了。有一句教育名言说得好:教育就是“要让每一个孩子抬起头来走路”。“抬起头”意味着“我能行”“我的目标应能达到”“我一定会干得更好”……只有让每一个学生抬起头来走路,学生才能克服自卑心态,最终走向成功。于是笔者通过找他谈心、与他的家长沟通、课余辅导、邀请他参加学校和班级举行的活动等方法,经过两年时间,逐步帮助他消除了自卑、自暴自弃的心理。小李由开始的自卑、自暴自弃逐渐变得阳光、自信,卫生习惯也有所改变,衣服也极少出现有破洞的现象,作业基本能按时完成,而且成绩也大大地提高了。这是正确的心理教育所产生的良好效果。
自卑、自暴自弃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是实现理想和某种愿望的巨大心理障碍。作为教师,有责任帮助这部分学生树立自信心,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等,使学生微笑面对生活。笔者对小李主要采取了以下的辅导措施:
(一)悉心引导,重塑信心
“师爱是教育的基础”。为了帮助小李改变自卑和自暴自弃的心态,笔者在课余经常有意无意地找小李闲谈,只要他有一点进步,笔者马上表扬他。有时在操场做操时,笔者帮他把衣领弄好;上课他没有学习用具时,笔者马上借给他;笔者利用课后时间对他进行个别辅导,每做对一题,就及时表扬,做得好或全部做对时,则会奖励一颗糖果或其他的东西;有时在课堂上看见他举手了,笔者就把发言的机会给他,回答正确时让学生给他送上热烈的掌声;笔者还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表扬他:“小李是我们这个整体的一员,他的进步,就是我们这个集体的进步,所以大家要对我们的小李刮目相看啊!”正是因为笔者有意无意地在不同场合表扬小李,渐渐地,小李不但进步了,连其他学生也改变了对小李的看法,不再认为他是班上拖后腿的一员。
(二)勇于担当,赢得尊重
记得有一次班级举行“低碳生活伴我行”中队主题活动,各小组都要表演节目,小李所在的组要表演一个“与垃圾分类有关”的小品,但组员们都不愿意演“垃圾桶”这一个角色。笔者知道后,找来小李,向他讲了这次表演的意义:“重要的是可以通过这次表演,向同学们展示一个全新的自我,别人都不愿意当的角色,如果你主动去承担,就体现了你的勇气和担当,而且老师觉得你有表演的天分。”课后笔者还联系了小李的妈妈,让她鼓励小李积极参与这次活动。在笔者和家长的鼓励下,第二天小李主动来告诉笔者:“老师,我来演垃圾桶的角色,你有空来指导指导我吧!”笔者欣喜地答应了,还抽空去看了他们组的排练。在表演当天,小李把垃圾桶这个角色表演得淋漓尽致,同学们看得津津有味。这一次的成功演出,让小李树立了自信(这次表演是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剧本中所有角色都有对白,且“垃圾桶”这一角色的对白较多)。 还有一次,学校举行校运会,学生及体育老师都推荐小李,说他跑步厉害,于是笔者征求小李的意见后帮他报名参加400米、800米及4×100米的接力比赛,赛场上小李奋力拼搏,赢得了全校师生的喝彩,还为班级拿到不少分,这一次不但让小李增强自信,更是收获了别人的尊重。
(三)家庭重视,提高能力
据分析,小李的自卑心理,相当一部分原因来源于家庭的教育环境与方式。因此,笔者跟他的父母交流,详细地分析了小李在校的表现及表现不尽如人意的原因,共同商量解决小李不良心理狀况的问题。笔者建议家长多留在家里陪伴孩子,照顾孩子生活起居,最好能抽出一定的时间陪伴他做作业,让小李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同时对小李不能放任自由,严慈相济。引导小李适当地做家务,提高小李的自理能力,从家务劳动中锻炼与家人交往的能力。对小李的进步给予肯定、表扬。小李的家长十分配合,经过一个学期的共同努力,小李的进步让人刮目相看。
(四)提高意识,增强自信
开展形式多样的评比活动,用激励的方式使其扬长避短。我们班一直开展“四人小组”的学习活动,每节课都有自评、小组评,并要求把自己所取得的进步记录下来。由于习惯的改变,家长的配合,小李学习起来也更认真、积极了。小李也从他人的肯定中得到了满足,获得了自信;在自我批评中,学会了反省,逐步完善自己。为了调动他的自我教育意识,笔者每个月都给他一个正面且中肯的评价,笔者还把小李的变化和取得的成绩在班会课和家长会上分享并表扬。这样充分调动了他的积极性,使他在评价中自我激励,进发个人进取心,让他在学习生活中不断自律、自信和自强。
(五)用心唤心。效果初显
经过长期的辅导、关心与帮助,小李有了很大的变化。小李不但能上课认真听课,积极举手发言,按时完成作业,乐于参加集体活动。各科教师也感觉到他的变化与进步,成绩不断提高。在当年的期末检测中,小李取得了语文85分,数学88分,英语84分,这个成绩对他来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四、结论
自卑,往往是因为缺少自信,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而产生的。只有正确面对自己,才能充满信心。对于那些有自卑心理的学生,教师要多给予关心,让他们感到被尊重。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面对小李的成功,笔者更加认识到:面对问题学生,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以爱心唤回学生的信心,要充分挖掘他们的闪光点,还要掌握并利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帮助有自卑心理的学生逐步摆脱自卑,寻回自信,走向成功。
关键词:德育教育;问题学生;案例分析
一、案例介绍
笔者班上的小李同学长得高高瘦瘦,头发黄黄的,他喜欢受到别人的欣赏与表扬。但由于卫生习惯不好,他的手脸总是有污秽,每天穿的衣服不但不干净,还会有破洞;组织纪律不好,上课自由散漫,总爱开小差;不按时完成作业,成绩不佳;课余时间很贪玩,喜欢恶作剧。每次教师批评他,他都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二、案例分析
笔者根据小李的表现,再通过深入了解,发现原来小李长期受到别人的歧视与嘲讽,因此产生自卑畏怯、自暴自弃的心理,总希望通过自己与众不同的表现来吸引大家的注意,从而获得关注。总的来说,导致小李产生自卑心理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
(一)个人因素
通过了解,笔者发现他上一年级时比较喜欢读书,也比较聪明,能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只是不喜欢做作业,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与卫生习惯,因为经常欠交作业,个人卫生不好,慢慢地教师对他产生了偏见,只要一提到他的名字,教师、同学都会皱起眉头,他觉得自己没受到关注,于是就变得自暴自弃,有时也会显出自卑的样子。就是因为这样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从而对自己的定位产生了偏差,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使得他即使在成功面前也难以体验成功的喜悦,严重影响他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家庭因素
小李的妈妈是一位保险公司的职员,爸爸是一位寿司师傅,姐姐上初中。因为职业的特点,小李的父母白天都很少在家,姐姐中午在学校吃午饭,所以上了四年级后,小李中午回家经常自己一个人吃饭,有时妈妈会把饭做好了再出门,有时干脆放下几块钱让他自己到外面吃,如果父母双方晚上都加班,小李就会连澡也不洗,不管衣服有多脏也不会换,家人也很少过问小李的作业。小李的爸爸认为:不要给孩子太多的管束,要让他自由发展,才能激发他的潜能。小李生长在这样的家庭里,一直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认为父母对他不闻不问。与其他学生相比,他感到自卑,所以要做出异于常人的行为来吸引别人的注意。
(三)教师因素
小李的行为、卫生习惯以及学习成绩都让班级教师头疼,每天学校公布的学生行为评比情况,都有因为小李而导致的扣分。一学期下来,小李所在的班级能评上文明班的次数也不多,时间长了,教师和同学都对他产生了不满,只要提起小李的名字,大家都会眉头紧皱,这样更加剧了他的自卑心态。
多年的育人经验告诉笔者,小李同学出现这种情况,极可能是因为他的心理出现了问题。如何帮助他克服自暴自弃这种自卑心理,走出这个阴影呢?
三、辅导策略
小李是笔者四年级接手的学生,还没教他就已听闻他的“名声”了,所以在第一周的课上笔者对他是以观察为主,可能是换了老师,他居然变安静了,不但积极举手发言,还交齐笔者所任教的学科作业,笔者及时表扬了他。这样的表现,小李坚持不了几天就原形毕露了。有一句教育名言说得好:教育就是“要让每一个孩子抬起头来走路”。“抬起头”意味着“我能行”“我的目标应能达到”“我一定会干得更好”……只有让每一个学生抬起头来走路,学生才能克服自卑心态,最终走向成功。于是笔者通过找他谈心、与他的家长沟通、课余辅导、邀请他参加学校和班级举行的活动等方法,经过两年时间,逐步帮助他消除了自卑、自暴自弃的心理。小李由开始的自卑、自暴自弃逐渐变得阳光、自信,卫生习惯也有所改变,衣服也极少出现有破洞的现象,作业基本能按时完成,而且成绩也大大地提高了。这是正确的心理教育所产生的良好效果。
自卑、自暴自弃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是实现理想和某种愿望的巨大心理障碍。作为教师,有责任帮助这部分学生树立自信心,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等,使学生微笑面对生活。笔者对小李主要采取了以下的辅导措施:
(一)悉心引导,重塑信心
“师爱是教育的基础”。为了帮助小李改变自卑和自暴自弃的心态,笔者在课余经常有意无意地找小李闲谈,只要他有一点进步,笔者马上表扬他。有时在操场做操时,笔者帮他把衣领弄好;上课他没有学习用具时,笔者马上借给他;笔者利用课后时间对他进行个别辅导,每做对一题,就及时表扬,做得好或全部做对时,则会奖励一颗糖果或其他的东西;有时在课堂上看见他举手了,笔者就把发言的机会给他,回答正确时让学生给他送上热烈的掌声;笔者还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表扬他:“小李是我们这个整体的一员,他的进步,就是我们这个集体的进步,所以大家要对我们的小李刮目相看啊!”正是因为笔者有意无意地在不同场合表扬小李,渐渐地,小李不但进步了,连其他学生也改变了对小李的看法,不再认为他是班上拖后腿的一员。
(二)勇于担当,赢得尊重
记得有一次班级举行“低碳生活伴我行”中队主题活动,各小组都要表演节目,小李所在的组要表演一个“与垃圾分类有关”的小品,但组员们都不愿意演“垃圾桶”这一个角色。笔者知道后,找来小李,向他讲了这次表演的意义:“重要的是可以通过这次表演,向同学们展示一个全新的自我,别人都不愿意当的角色,如果你主动去承担,就体现了你的勇气和担当,而且老师觉得你有表演的天分。”课后笔者还联系了小李的妈妈,让她鼓励小李积极参与这次活动。在笔者和家长的鼓励下,第二天小李主动来告诉笔者:“老师,我来演垃圾桶的角色,你有空来指导指导我吧!”笔者欣喜地答应了,还抽空去看了他们组的排练。在表演当天,小李把垃圾桶这个角色表演得淋漓尽致,同学们看得津津有味。这一次的成功演出,让小李树立了自信(这次表演是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剧本中所有角色都有对白,且“垃圾桶”这一角色的对白较多)。 还有一次,学校举行校运会,学生及体育老师都推荐小李,说他跑步厉害,于是笔者征求小李的意见后帮他报名参加400米、800米及4×100米的接力比赛,赛场上小李奋力拼搏,赢得了全校师生的喝彩,还为班级拿到不少分,这一次不但让小李增强自信,更是收获了别人的尊重。
(三)家庭重视,提高能力
据分析,小李的自卑心理,相当一部分原因来源于家庭的教育环境与方式。因此,笔者跟他的父母交流,详细地分析了小李在校的表现及表现不尽如人意的原因,共同商量解决小李不良心理狀况的问题。笔者建议家长多留在家里陪伴孩子,照顾孩子生活起居,最好能抽出一定的时间陪伴他做作业,让小李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同时对小李不能放任自由,严慈相济。引导小李适当地做家务,提高小李的自理能力,从家务劳动中锻炼与家人交往的能力。对小李的进步给予肯定、表扬。小李的家长十分配合,经过一个学期的共同努力,小李的进步让人刮目相看。
(四)提高意识,增强自信
开展形式多样的评比活动,用激励的方式使其扬长避短。我们班一直开展“四人小组”的学习活动,每节课都有自评、小组评,并要求把自己所取得的进步记录下来。由于习惯的改变,家长的配合,小李学习起来也更认真、积极了。小李也从他人的肯定中得到了满足,获得了自信;在自我批评中,学会了反省,逐步完善自己。为了调动他的自我教育意识,笔者每个月都给他一个正面且中肯的评价,笔者还把小李的变化和取得的成绩在班会课和家长会上分享并表扬。这样充分调动了他的积极性,使他在评价中自我激励,进发个人进取心,让他在学习生活中不断自律、自信和自强。
(五)用心唤心。效果初显
经过长期的辅导、关心与帮助,小李有了很大的变化。小李不但能上课认真听课,积极举手发言,按时完成作业,乐于参加集体活动。各科教师也感觉到他的变化与进步,成绩不断提高。在当年的期末检测中,小李取得了语文85分,数学88分,英语84分,这个成绩对他来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四、结论
自卑,往往是因为缺少自信,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而产生的。只有正确面对自己,才能充满信心。对于那些有自卑心理的学生,教师要多给予关心,让他们感到被尊重。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面对小李的成功,笔者更加认识到:面对问题学生,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以爱心唤回学生的信心,要充分挖掘他们的闪光点,还要掌握并利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帮助有自卑心理的学生逐步摆脱自卑,寻回自信,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