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核心素养是把握学生学习方向发展的重要舵手.因此,教师要把握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引入深度学习模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促进学生物理学习水平的提升.基于此,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从树立物理观念、提高师生互动、发挥实验作用、培养科学态度四个方面入手,分析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深度学习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物理;“深度学习”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1)29-0077-02
核心素养是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总结学生学习发展的规律和认识总结出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进行展示,借此帮助形式来提高物理学习的能力.
一、不同的思維理解基础概念,树立物理观念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入门为基础概念和物理定义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对物理定理的掌握程度与学生的成绩以及今后的学习息息相关.学生概念的积累,物理基础知识的解读能力都能直接对后续的学习新知识具有一定的影响.学习都是一个由简到难的过程,随着学生深入学习物理知识,物理定义也逐渐地变抽象,这就要求学生具备物理核心素养中的一个:逐步树立物理观念.物理知识的基本素养由物理观念为前提,因此,学生物理观念的形成对后期教师的物理教学具有一定的影响.物理观念具体由物理教材中的知识、对物理问题的思考方面、在了解科学规律的基础上进行表达.这些物理观念都是学生在物理教学的学习中不断具备的一种学习物理的能力.
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总的认知称之为物理观念.骄傲是在教学中需要通过认知观念这个主题对物理知识展开教学,并构建一套适合学生学习物理的教学框架,只有学生适应了物理学习的难度变化,才能更好地在学习中展现出物理能力.例如:在“物质的三态”的学习中,教师在帮助学生进行记忆和理解相关知识概念时,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在宇宙中,物质都有哪些存在的形态?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同时了解物理概念.教师的问题能成为学生思考的方向之一,这样能让学生从自身的事物出发,寻找其中与知识相同的点进行思考,进而理解物理知识.譬如,学生会从凳子、水蒸气、矿泉水这三个不同形态的事物来延伸了解“物质的三态”这一知识,接着,教师通过深入的提问来帮助学生更加专业化的对其提出的物质进行总结,得出固态气态液态的含义.当学生了解了这些定义后,教师可以对其进行深入的教学,让学生根据不同物质的形态来分析固液气这“三态”的特点.学生在这个环节知识的学习中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进行总结:气态密度低,飘在空气中;固态硬度大;液态可以流动等.在学习中,倘若学生只是单纯的对概念进行理解而不能在物理观念的带领下学习的话,学生的物理知识就会与生活脱离,缺乏一定的联想能力.通过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从已知的事物中进行学习,深入理解物理,保证了物理教学的客观性.
二、多种教学模式并存,提高师生互动
物理学科是以现实科学真理为基础的学科,与生活具有极强的联系,只要稍加观察就会发现生活处处有物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挖掘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现象引入教学,才能让学生更加高效地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使用多种教学模式,来提高师生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理解.物理核心素养的又一内容为科学思维的具备.教师在教学中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领者需要从客观生活中与抽象知识这两个维度对物理学科进行新的展示,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物理智慧.只有将生活经验与物理理论相结合,学生才能对物理有一个更好地理解,对物理知识的接受程度会更高.
例如:在“匀速直线运动”的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使用讨论、分享、互动等多种教学模式增加与学生之间的活动,激励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科学思维的能力.教师通过使用多媒体的教学放映工具让学生看到在公路上有两辆车一辆车左右摆动着开,另一辆车朝着一个方向用固定的速度开.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做出相应的总结.一位学生分享到:第一辆车是无规律的运动,第二辆车是直线行驶,速度不变.教师在学生回答结束之后,对学生的第二辆车的总结中的“直线行驶”“速度不变”这两个词进行专业化的替换,这时候,教师就可引入本节课的专业化名词“匀速直线”,并且让学生进行思考:怎么能确定一个物体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呢?学生这时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分享自己不同的看法,一些学生回答道:当物体在运动时,在不同时间点对物体的运动速度进行测量,并根据物体运动的路线;把物体的运动分成时间、距离这两个方面进行思考,并进行控制变量,相同路程比时间,相同时间比速度,如果速度和路程在运动的过程中都是相等的,这就说明物体在匀速直线运动.这位学生的回答缺乏一定的严谨性,因此,教师在进行物理概念转化成物理问题的过程中需要让学生积极投身于接下来的物理学习中,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教师通过科学思维对知识进行讲解,与学生进行实时的教学互动,让学生明白本节课学习的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发挥实验作用
对学生物理知识的考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能力、过程、方法,学生也依靠具备这三个能力来提高物理水平.教师在物理教学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实践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学中的实验操作的活动可以让教学更加的有趣,也是培养学生的又一科学的教学方式.实验教学能帮助学生去验证教材中的知识,并对知识进行巩固,实验操作的开展能为物理教学的后续工作的开展具有奠基作用.
例如:在“杠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具有杠杆原理的工具进行教学,这样能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物理学习的框架,让学生树立起对杠杆知识的概念、原理等知识具有深入地了解.教师通过杠杆的定义、器材的使用进行实验操作,激励学生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在新的物理学习中进行应用.首先,通过使用直尺、砖头等常见的工具制作一个较为简单的杠杆,让学生在简单的操作中对相关的物理知识进行初印象的接收,明白阻力臂、动力臂的概念;其次,根据杠杆的基本结构进行提问:力臂长度与受力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根据已有的实验器材并结合前面教师讲授的知识进行总结.在这样一个学习中,学生通过对制作的简单的杠杆装置进行分析,了解了杠杆的结构和受力的特点.接着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杠杆平衡公式的推导,以此帮助学生解决定义上的难题.物理概念通过实验的方式进行呈现,帮助学生提高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展示物理教学水平,培养科学态度
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自身需要具备良好的科学态度以此来感染学生物理素养的形成.教师通过让学生通过科学的学习物理的态度学习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进行相关的实验和表达,进而达成教学的任务.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的理念已经不适合现在教学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带入情感的方式让学生更好的树立科学态度,掌握物理知识.只有教师充分展示物理教学的水平,并耳濡目染地让学生树立科学态度,物理教学才能深入发展.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物理问题来发展学生的科学态度,通过物理知识的教学,让学生能够具备质疑能力、勇于寻找真理的动力,这样才能让物理教学工作更加地有迹可循.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利用现代化、科学化的方式发展学生的物理思维.例如:在“电流表的使用”的教学中,教师通过专业的 物理知识的讲述和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对电流的特点进行总结.接着,教师提出新的问题:怎么证明电流存在?用什么仪器证明?学生根据预习的知识对教师的问题进行回答.然后,教师就可教授学生如何对电流表进行操作.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不同的物理知识的异同进行总结,让物理知识体系更加的严谨.
核心素养发展下的初中物理教学需要有科学性、包容性.在教学中教师需要让学生具备理论知识的同时具备科学素养.只有这样,物理教学的发展才能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刘呈根.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小组探究式学习地开展[J].魅力中国,2021(10):200-201.
[2]陈辉.探究初中物理核心素养下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1(3):17.
[3]范润生.核心素养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效率[J].科学咨询,2021(1):211-212.
[责任编辑:李璟]
作者简介:许月平(1976.6-),男,江苏省苏州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从事物理教学研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物理;“深度学习”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1)29-0077-02
核心素养是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总结学生学习发展的规律和认识总结出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进行展示,借此帮助形式来提高物理学习的能力.
一、不同的思維理解基础概念,树立物理观念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入门为基础概念和物理定义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对物理定理的掌握程度与学生的成绩以及今后的学习息息相关.学生概念的积累,物理基础知识的解读能力都能直接对后续的学习新知识具有一定的影响.学习都是一个由简到难的过程,随着学生深入学习物理知识,物理定义也逐渐地变抽象,这就要求学生具备物理核心素养中的一个:逐步树立物理观念.物理知识的基本素养由物理观念为前提,因此,学生物理观念的形成对后期教师的物理教学具有一定的影响.物理观念具体由物理教材中的知识、对物理问题的思考方面、在了解科学规律的基础上进行表达.这些物理观念都是学生在物理教学的学习中不断具备的一种学习物理的能力.
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总的认知称之为物理观念.骄傲是在教学中需要通过认知观念这个主题对物理知识展开教学,并构建一套适合学生学习物理的教学框架,只有学生适应了物理学习的难度变化,才能更好地在学习中展现出物理能力.例如:在“物质的三态”的学习中,教师在帮助学生进行记忆和理解相关知识概念时,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在宇宙中,物质都有哪些存在的形态?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同时了解物理概念.教师的问题能成为学生思考的方向之一,这样能让学生从自身的事物出发,寻找其中与知识相同的点进行思考,进而理解物理知识.譬如,学生会从凳子、水蒸气、矿泉水这三个不同形态的事物来延伸了解“物质的三态”这一知识,接着,教师通过深入的提问来帮助学生更加专业化的对其提出的物质进行总结,得出固态气态液态的含义.当学生了解了这些定义后,教师可以对其进行深入的教学,让学生根据不同物质的形态来分析固液气这“三态”的特点.学生在这个环节知识的学习中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进行总结:气态密度低,飘在空气中;固态硬度大;液态可以流动等.在学习中,倘若学生只是单纯的对概念进行理解而不能在物理观念的带领下学习的话,学生的物理知识就会与生活脱离,缺乏一定的联想能力.通过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从已知的事物中进行学习,深入理解物理,保证了物理教学的客观性.
二、多种教学模式并存,提高师生互动
物理学科是以现实科学真理为基础的学科,与生活具有极强的联系,只要稍加观察就会发现生活处处有物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挖掘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现象引入教学,才能让学生更加高效地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使用多种教学模式,来提高师生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理解.物理核心素养的又一内容为科学思维的具备.教师在教学中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领者需要从客观生活中与抽象知识这两个维度对物理学科进行新的展示,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物理智慧.只有将生活经验与物理理论相结合,学生才能对物理有一个更好地理解,对物理知识的接受程度会更高.
例如:在“匀速直线运动”的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使用讨论、分享、互动等多种教学模式增加与学生之间的活动,激励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科学思维的能力.教师通过使用多媒体的教学放映工具让学生看到在公路上有两辆车一辆车左右摆动着开,另一辆车朝着一个方向用固定的速度开.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做出相应的总结.一位学生分享到:第一辆车是无规律的运动,第二辆车是直线行驶,速度不变.教师在学生回答结束之后,对学生的第二辆车的总结中的“直线行驶”“速度不变”这两个词进行专业化的替换,这时候,教师就可引入本节课的专业化名词“匀速直线”,并且让学生进行思考:怎么能确定一个物体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呢?学生这时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分享自己不同的看法,一些学生回答道:当物体在运动时,在不同时间点对物体的运动速度进行测量,并根据物体运动的路线;把物体的运动分成时间、距离这两个方面进行思考,并进行控制变量,相同路程比时间,相同时间比速度,如果速度和路程在运动的过程中都是相等的,这就说明物体在匀速直线运动.这位学生的回答缺乏一定的严谨性,因此,教师在进行物理概念转化成物理问题的过程中需要让学生积极投身于接下来的物理学习中,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教师通过科学思维对知识进行讲解,与学生进行实时的教学互动,让学生明白本节课学习的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发挥实验作用
对学生物理知识的考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能力、过程、方法,学生也依靠具备这三个能力来提高物理水平.教师在物理教学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实践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学中的实验操作的活动可以让教学更加的有趣,也是培养学生的又一科学的教学方式.实验教学能帮助学生去验证教材中的知识,并对知识进行巩固,实验操作的开展能为物理教学的后续工作的开展具有奠基作用.
例如:在“杠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具有杠杆原理的工具进行教学,这样能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物理学习的框架,让学生树立起对杠杆知识的概念、原理等知识具有深入地了解.教师通过杠杆的定义、器材的使用进行实验操作,激励学生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在新的物理学习中进行应用.首先,通过使用直尺、砖头等常见的工具制作一个较为简单的杠杆,让学生在简单的操作中对相关的物理知识进行初印象的接收,明白阻力臂、动力臂的概念;其次,根据杠杆的基本结构进行提问:力臂长度与受力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根据已有的实验器材并结合前面教师讲授的知识进行总结.在这样一个学习中,学生通过对制作的简单的杠杆装置进行分析,了解了杠杆的结构和受力的特点.接着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杠杆平衡公式的推导,以此帮助学生解决定义上的难题.物理概念通过实验的方式进行呈现,帮助学生提高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展示物理教学水平,培养科学态度
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自身需要具备良好的科学态度以此来感染学生物理素养的形成.教师通过让学生通过科学的学习物理的态度学习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进行相关的实验和表达,进而达成教学的任务.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的理念已经不适合现在教学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带入情感的方式让学生更好的树立科学态度,掌握物理知识.只有教师充分展示物理教学的水平,并耳濡目染地让学生树立科学态度,物理教学才能深入发展.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物理问题来发展学生的科学态度,通过物理知识的教学,让学生能够具备质疑能力、勇于寻找真理的动力,这样才能让物理教学工作更加地有迹可循.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利用现代化、科学化的方式发展学生的物理思维.例如:在“电流表的使用”的教学中,教师通过专业的 物理知识的讲述和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对电流的特点进行总结.接着,教师提出新的问题:怎么证明电流存在?用什么仪器证明?学生根据预习的知识对教师的问题进行回答.然后,教师就可教授学生如何对电流表进行操作.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不同的物理知识的异同进行总结,让物理知识体系更加的严谨.
核心素养发展下的初中物理教学需要有科学性、包容性.在教学中教师需要让学生具备理论知识的同时具备科学素养.只有这样,物理教学的发展才能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刘呈根.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小组探究式学习地开展[J].魅力中国,2021(10):200-201.
[2]陈辉.探究初中物理核心素养下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1(3):17.
[3]范润生.核心素养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效率[J].科学咨询,2021(1):211-212.
[责任编辑:李璟]
作者简介:许月平(1976.6-),男,江苏省苏州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从事物理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