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大众文化的产生、形成及其本质
大众文化最早出现在西方,直接反映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对意识形态的构建,大众对文化的创造与享有,以及经济、社会与文化之间非常复杂的关联与互动。在文化上,与之相对峙的是高雅文化、精英文化。开始,大众文化与流行文化有所区别,大众文化似乎包含更多的贬义色彩。
对大众文化的研究有不同的意见和观点:文化保守主义认为它破坏了传统的精英文化、民间文化;左翼的文化批评认为它是资本主义的帮凶,是麻痹消磨大众意志、强化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毒品;也有研究持肯定态度,并提出了许多重要而深刻的文化、社会理论,其中首推的是享有世界声誉的英国当代文化研究的重要学术派别——伯明翰学派(Birmingham School)。20世纪70 年代,伯明翰大学中心成为举世闻名的新文化、社会理论的创建中心。这个中心重要的理论研究者斯图亚特·霍尔提出大众文化就是大众做的一切事情,人们参与它、消费它、享受它。不可否认,大众文化已经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大众文化作为新时代的一种文化形态,其本质是消费和商业化,它的功能主要是娱乐。大众文化在实践功能上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具有消解神圣、提倡个性、解放思想和加强民主化倾向的作用,这对于人性的重构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利于人们追求个性的解放;同时,另一方面大众文化作为商品经济的产物,市场机制控制着大众文化的发展,大众文化为盈利而制作,大众文化消费表现出庸俗性、娱乐性,在大众文化的运作过程中,平庸化的东西被奉为新潮而流为时尚,深刻而且崇高的东西被视为落伍,文化生产与消费中所出现的媚俗现象越来越严重,文化消费过分追求趣味的通俗,从而滋生出人的浮浅俗气的娱乐需要。
中国虽然还是发展中国家,但改革开放以来,进入消费社会的步伐相当快,特别是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物的体系”已经形成了对人的包围,商品的消费已经成为人们最主要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大众文化也正如洪水般蔓延开来,特别受到青少年的喜爱和追捧。
二、大众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
大众文化在我国的悄然勃兴,不论其形式的多样化,规模的扩大化还是内容的流行化,都表现出对青少年日常生活的强大渗透,它对青少年的生活方式,特别是价值观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层面,它的变化更能代表青少年文化的流行轨迹,体现大众文化对青少年文化的冲击。大众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众文化使青少年追求个性的解放和独立的理性精神,强调民主意识和主体意识
大众文化对于人性的重构是其重要的实践功能。在现代社会,物质的丰富为青少年追求个性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新时期人格嬗变的直接动因来自于社会生活的巨大转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大众文化传播的繁荣以及大众审美现象的崛起,为当代人格的变化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挑战和契机。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巨变已极大触动了我国的文化精神体系,对传统的文化思想、文化观念和文化心理模式形成新的震荡和冲击。当代青少年已不同于上一时代的人们,他们已从单一的政治模式中解放出来,不再惧怕权威,个体的自由与发展成为人生的主要目标,“我就是我”成为这一代人的生活逻辑。在青少年的价值观念中,自我无疑是最重要的,自我意味着独立,是现代社会最起码的思想资源。当代青少年有自己的运动、时尚和娱乐,有自己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大多数青少年认为,我们这一代人和父母一代在消费观念和处世目标上都有很大的不同,在自己的心理成熟度的认定上,认为自己在心理上“很成熟”和“比较成熟”的人不是很多,同时大多数人都同意“我觉得大部分同龄人都很幼稚”这一观念,在种种群体特征的认同中显现出他们对自己以及自己所标示的代际群体的尺度:“自我肯定,坚持自我”。可见,理性精神在当代青少年身上的体现是,他们不崇拜权威,不一味顺从长辈,不循规蹈矩,他们崇尚自主自立,相信自己的选择,青少年独立的理性精神适应了现代社会生存竞争的需要,有利于发挥当代青少年的创造性,开拓新的道路。
2.大众文化的商业化使世俗性成为当代青少年文化的精神特质
大众文化的传播是一个世俗化的过程,在中国特定的文化环境中,世俗化首先是一种对乌托邦的理想主义的反叛,对现实社会的反思,“追求世俗的幸福”是它不变的目标;其次,由于大众文化的盈利性特征,使它在传播过程中,蔓延着一种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一种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倾向,这是世俗化的另一种情形。世俗精神在青少年身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青少年的价值观呈现出理想主义淡化,理论性价值淡化,价值观念向个人本位偏移的特点
调查显示,虽然多数大学生将社会价值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但其价值观已明显向个人本位偏移,在大学生人生价值的调查中,只有三成的人愿意“做人民公仆”,将社会价值的实现放在第一位;三成的人把个人收入、社会地位作为人生理想实现的首要因素;四成的人主张在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结合下实现人生理想。如果说中学生价值观向个人本位的偏移只是初见端倪,而大学生价值观则出现了结构性失衡,北京六所高校择业心理调查表明,大学生在择业方面考虑更多的是把福利收入、自我价值实现、社会地位放在第一位,在人数和比例上都是较多的,分别占36.6%、27.1%、23.4%。
(2)当代青少年的行为和成功观念呈现功利性
他们很少去追逐那些名扬天下的英雄、科学家和政治领袖人物,而更崇拜世俗的明星人物,诸如歌星周杰伦、容祖儿等。大众文化明星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从青少年的成功观到爱情观几乎都带有明星的印记。大众文化所塑造的魅力人士对青少年一代更具时尚动员力。从自我塑造方面来看,对当代青少年最具稳定动员力的是那些有一定成就又具个人魅力的人士。大众文化明星的成功之途是千千万万青少年所梦寐以求的,如近年来成千上万的青春少女对报名参加“超级女声”大赛所表现出来的狂热可见一斑,这反映了他们“投机取巧”“一夜成名”的价值观念,体现了青少年价值取向的误区,这实际上是媒体误导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文化媒体给大众制造了明星之路就是“潇洒走一回”的假象,使千千万万青少年对明星梦趋之若鹜,很多青少年由于仅仅看到赵薇式的成功,就以为当明星完全归属于命运的机遇,这使他们只看到明星的成功,而未看到明星成功的艰辛。青少年对明星的追逐不仅仅是对明星之路的艳羡,明星崇拜同时也是信仰缺失状况下的填补。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人们更加崇尚自由与个性,领袖不再是人们敬奉的神明,中国本身有缺乏宗教信仰的根基,当代中国缺乏神祇,更缺乏英雄。在英雄与上帝退场之后,明星自然被推上宝座,青少年对明星之路的追求和对明星的崇拜说明了当代青少年价值观念的世俗性。
青少年价值观念和行为的功利性还表现在校园文化所呈现出的商业化趋向上,这种趋势在大学校园里尤为突出,这使大学文化越来越受到来自大众文化的严峻挑战,大众文化已逐步扩展到高等学府这块历来被认定是属于精英文化的领地,校园文化模仿大众文化的市场操作使校园文化的发展更具功利色彩。如许多大学文学社团冷冷清清,做文学梦的青年越来越少;大学社团的发展更看重经济因素,拉赞助、寻求投资已成为大学社团最时髦的活动,有些社团活动的积极意义不大,如“校园女声”“K歌之王”比赛只是模仿文化炒作,只为少数人的“成名”服务。校园文化的世俗性体现了青年一代功利、金钱意识的增强。当代青少年相信金钱和权力的威力,他们相信权力尤其相信金钱,认为金钱是万能的,认为金钱、权力和声望是当代成功人士所追求的目标。当代青少年的功利性意识及其行为所表现出来的利益驱动性集中体现了当代青少年文化“物质主义”的精神特征,他们越来越依赖于物欲的满足以追求世俗的幸福。
(3)青少年的社会观日趋现实化
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青少年一代并未经历过大规模的政治运动,虽然各种各样的高度意识形态化的口号仍然萦绕在他们的耳际,但个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逐渐取代了意识形态对民众的允诺和动员,成为社会生活的主流。
通过分析青少年对媒体的接触情况可以发现,当代青少年更愿意选择娱乐性的节目类型,而对于政治型的节目却缺乏热情。青少年对专业板块性质的电视节目、开放性的注重大众参与的综艺类节目尤其喜欢,经常观看综艺类节目的人最多,其下依次为影视类、音乐类、体育类、科技教育类、新闻类。即使从大学生对看电视的诉求来看,大学生对娱乐的关注超过对社会新闻、社会问题的关注,消费主义的盛行使大学生的关注点更多的集中在生活、娱乐层面,沉重而艰难的话题不再是大学生关注媒体的重点,体育节目和娱乐新闻成为大学生最喜爱的电视节目,其下依次为影视剧、新闻类、综艺类、社会类。从媒体接受的诉求来看,当代大学生正从思想先锋转化为时尚先锋。
生活于大众文化环境中的青少年一代,从政治倾向和选择上更少理想主义色彩,政治不再是当代青少年关注的焦点,这意味着他们不可能成为政治的简单动员对象和积极的参与者,他们的社会观呈现出更多的世俗性和现实化的色彩。
(4)受大众文化的冲击,当代青少年文化世俗性的精神特质呈现庸俗化的倾向
大众文化在适合大众消费的同时,由于其商业追求,以娱乐消遣为主,不可避免地造成固定化的消费模式,不仅把自身推向平庸低俗,也把大众推向平庸低俗。
受大众文化的影响,部分青少年会或多或少的染上一些青春文化病,主要表现在享乐主义的物质文化取向和颓废主义的精神生活取向上。青少年享乐主义的物质文化取向主要表现在青少年行为和成功观念的利益驱动性及消费主义的消费方式上。青少年颓废主义的物质文化取向则表现为大众文化对青少年文化特有的反叛性的消解,当今的青少年对现实的适应性大于批判性,对于现实生活采取极为冷漠的态度。在部分青少年中流行着“一无”“二没”“三拉倒”的口头禅。“一无”就是无所谓,“二没”就是生活没劲、干活没劲,“三拉倒”就是“一切都拉倒吧”。这是一种消极的文化倾向。这种消极颓废的文化倾向已逐渐渗透于青少年的价值观中。调查显示,大学生对另类活动的追求已成为一种追随潮流性质的行为:上网与染发在大学生流行程度较高,在校谈恋爱、逛酒吧成为有一定好奇心驱使但可能谨慎尝试的行为。在极谨慎的条件下在校大学生会尝试的行为有:性行为、做“朋克”头、酗酒抽烟等。全国11所高校1000名研究生婚恋和性价值取向调查表明:80%以上对婚前性行为持“赞同”的态度,对婚外性行为或第三者插足有66.3%表示“理解”或“说不清”,有43.8%的人把“托付终身”放在第一位,34.2%的选择“感情深厚,不一定白头偕老”。这体现了文化进程中扬弃和背叛的关系,也反映出大学生性价值取向的迷失。
三、解决大众文化对青少年消极负面影响的对策
大众文化对青少年成长所产生的消极乃至负面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对此,我们应采取有效的对策,加以引导:
第一,以正确的价值方向引导大众文化。文化改造与重建的目的是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引导民众适时的由传统文化教化出的“传统人”向适应现代化需要的“现代人”的过渡,为社会发展与进步培养出具有现代价值的建设者,保证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因此,对大众文化的引导应坚持邓小平提出的“三个面向”,即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培养当代青少年竞争意识、开放意识、进取意识等文化价值观念。
第二,规范大众文化的发展。江泽民同志在1994年1月24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指出,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因此,规范大众文化的发展,一是要充分调动大众文化内部的积极因素,使大众文化向健康理性的方向发展;二是要大力弘扬主流文化,通过主流传媒来遏制商业传媒的俗滥,通过宣传主流价值观念来消解商业传媒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三是加强大众文化的立法与执法,严厉打击各种粗俗、黄色文化对青少年的腐蚀。
第三,通过高雅文化扶持与引导大众文化。通过对青少年进行审美的趣味教育,提高青少年鉴别鉴赏能力,实现青少年审美的雅俗共赏。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大众文化,准确把握其审美特征,增强鉴别和欣赏能力,吸取精华、去其糟粕,正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家长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四,加强学校教育的主导功能,加大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力度。在净化大众文化的同时,我们也要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是非观,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只有青少年自身的道德修养过硬,才能从根本上具备抵抗不良影响的“钢筋铁骨”。
参考文献:
[1]叶志良.大众文化[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
[2]张鲁卿.新人类——COOL的一代[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3.
[3]卢汉龙.社会转型与青年发展[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刘济良.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
[5]赵霞.对“80后”青年的探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4(6).
大众文化最早出现在西方,直接反映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对意识形态的构建,大众对文化的创造与享有,以及经济、社会与文化之间非常复杂的关联与互动。在文化上,与之相对峙的是高雅文化、精英文化。开始,大众文化与流行文化有所区别,大众文化似乎包含更多的贬义色彩。
对大众文化的研究有不同的意见和观点:文化保守主义认为它破坏了传统的精英文化、民间文化;左翼的文化批评认为它是资本主义的帮凶,是麻痹消磨大众意志、强化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毒品;也有研究持肯定态度,并提出了许多重要而深刻的文化、社会理论,其中首推的是享有世界声誉的英国当代文化研究的重要学术派别——伯明翰学派(Birmingham School)。20世纪70 年代,伯明翰大学中心成为举世闻名的新文化、社会理论的创建中心。这个中心重要的理论研究者斯图亚特·霍尔提出大众文化就是大众做的一切事情,人们参与它、消费它、享受它。不可否认,大众文化已经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大众文化作为新时代的一种文化形态,其本质是消费和商业化,它的功能主要是娱乐。大众文化在实践功能上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具有消解神圣、提倡个性、解放思想和加强民主化倾向的作用,这对于人性的重构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利于人们追求个性的解放;同时,另一方面大众文化作为商品经济的产物,市场机制控制着大众文化的发展,大众文化为盈利而制作,大众文化消费表现出庸俗性、娱乐性,在大众文化的运作过程中,平庸化的东西被奉为新潮而流为时尚,深刻而且崇高的东西被视为落伍,文化生产与消费中所出现的媚俗现象越来越严重,文化消费过分追求趣味的通俗,从而滋生出人的浮浅俗气的娱乐需要。
中国虽然还是发展中国家,但改革开放以来,进入消费社会的步伐相当快,特别是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物的体系”已经形成了对人的包围,商品的消费已经成为人们最主要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大众文化也正如洪水般蔓延开来,特别受到青少年的喜爱和追捧。
二、大众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
大众文化在我国的悄然勃兴,不论其形式的多样化,规模的扩大化还是内容的流行化,都表现出对青少年日常生活的强大渗透,它对青少年的生活方式,特别是价值观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层面,它的变化更能代表青少年文化的流行轨迹,体现大众文化对青少年文化的冲击。大众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众文化使青少年追求个性的解放和独立的理性精神,强调民主意识和主体意识
大众文化对于人性的重构是其重要的实践功能。在现代社会,物质的丰富为青少年追求个性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新时期人格嬗变的直接动因来自于社会生活的巨大转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大众文化传播的繁荣以及大众审美现象的崛起,为当代人格的变化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挑战和契机。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巨变已极大触动了我国的文化精神体系,对传统的文化思想、文化观念和文化心理模式形成新的震荡和冲击。当代青少年已不同于上一时代的人们,他们已从单一的政治模式中解放出来,不再惧怕权威,个体的自由与发展成为人生的主要目标,“我就是我”成为这一代人的生活逻辑。在青少年的价值观念中,自我无疑是最重要的,自我意味着独立,是现代社会最起码的思想资源。当代青少年有自己的运动、时尚和娱乐,有自己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大多数青少年认为,我们这一代人和父母一代在消费观念和处世目标上都有很大的不同,在自己的心理成熟度的认定上,认为自己在心理上“很成熟”和“比较成熟”的人不是很多,同时大多数人都同意“我觉得大部分同龄人都很幼稚”这一观念,在种种群体特征的认同中显现出他们对自己以及自己所标示的代际群体的尺度:“自我肯定,坚持自我”。可见,理性精神在当代青少年身上的体现是,他们不崇拜权威,不一味顺从长辈,不循规蹈矩,他们崇尚自主自立,相信自己的选择,青少年独立的理性精神适应了现代社会生存竞争的需要,有利于发挥当代青少年的创造性,开拓新的道路。
2.大众文化的商业化使世俗性成为当代青少年文化的精神特质
大众文化的传播是一个世俗化的过程,在中国特定的文化环境中,世俗化首先是一种对乌托邦的理想主义的反叛,对现实社会的反思,“追求世俗的幸福”是它不变的目标;其次,由于大众文化的盈利性特征,使它在传播过程中,蔓延着一种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一种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倾向,这是世俗化的另一种情形。世俗精神在青少年身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青少年的价值观呈现出理想主义淡化,理论性价值淡化,价值观念向个人本位偏移的特点
调查显示,虽然多数大学生将社会价值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但其价值观已明显向个人本位偏移,在大学生人生价值的调查中,只有三成的人愿意“做人民公仆”,将社会价值的实现放在第一位;三成的人把个人收入、社会地位作为人生理想实现的首要因素;四成的人主张在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结合下实现人生理想。如果说中学生价值观向个人本位的偏移只是初见端倪,而大学生价值观则出现了结构性失衡,北京六所高校择业心理调查表明,大学生在择业方面考虑更多的是把福利收入、自我价值实现、社会地位放在第一位,在人数和比例上都是较多的,分别占36.6%、27.1%、23.4%。
(2)当代青少年的行为和成功观念呈现功利性
他们很少去追逐那些名扬天下的英雄、科学家和政治领袖人物,而更崇拜世俗的明星人物,诸如歌星周杰伦、容祖儿等。大众文化明星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从青少年的成功观到爱情观几乎都带有明星的印记。大众文化所塑造的魅力人士对青少年一代更具时尚动员力。从自我塑造方面来看,对当代青少年最具稳定动员力的是那些有一定成就又具个人魅力的人士。大众文化明星的成功之途是千千万万青少年所梦寐以求的,如近年来成千上万的青春少女对报名参加“超级女声”大赛所表现出来的狂热可见一斑,这反映了他们“投机取巧”“一夜成名”的价值观念,体现了青少年价值取向的误区,这实际上是媒体误导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文化媒体给大众制造了明星之路就是“潇洒走一回”的假象,使千千万万青少年对明星梦趋之若鹜,很多青少年由于仅仅看到赵薇式的成功,就以为当明星完全归属于命运的机遇,这使他们只看到明星的成功,而未看到明星成功的艰辛。青少年对明星的追逐不仅仅是对明星之路的艳羡,明星崇拜同时也是信仰缺失状况下的填补。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人们更加崇尚自由与个性,领袖不再是人们敬奉的神明,中国本身有缺乏宗教信仰的根基,当代中国缺乏神祇,更缺乏英雄。在英雄与上帝退场之后,明星自然被推上宝座,青少年对明星之路的追求和对明星的崇拜说明了当代青少年价值观念的世俗性。
青少年价值观念和行为的功利性还表现在校园文化所呈现出的商业化趋向上,这种趋势在大学校园里尤为突出,这使大学文化越来越受到来自大众文化的严峻挑战,大众文化已逐步扩展到高等学府这块历来被认定是属于精英文化的领地,校园文化模仿大众文化的市场操作使校园文化的发展更具功利色彩。如许多大学文学社团冷冷清清,做文学梦的青年越来越少;大学社团的发展更看重经济因素,拉赞助、寻求投资已成为大学社团最时髦的活动,有些社团活动的积极意义不大,如“校园女声”“K歌之王”比赛只是模仿文化炒作,只为少数人的“成名”服务。校园文化的世俗性体现了青年一代功利、金钱意识的增强。当代青少年相信金钱和权力的威力,他们相信权力尤其相信金钱,认为金钱是万能的,认为金钱、权力和声望是当代成功人士所追求的目标。当代青少年的功利性意识及其行为所表现出来的利益驱动性集中体现了当代青少年文化“物质主义”的精神特征,他们越来越依赖于物欲的满足以追求世俗的幸福。
(3)青少年的社会观日趋现实化
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青少年一代并未经历过大规模的政治运动,虽然各种各样的高度意识形态化的口号仍然萦绕在他们的耳际,但个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逐渐取代了意识形态对民众的允诺和动员,成为社会生活的主流。
通过分析青少年对媒体的接触情况可以发现,当代青少年更愿意选择娱乐性的节目类型,而对于政治型的节目却缺乏热情。青少年对专业板块性质的电视节目、开放性的注重大众参与的综艺类节目尤其喜欢,经常观看综艺类节目的人最多,其下依次为影视类、音乐类、体育类、科技教育类、新闻类。即使从大学生对看电视的诉求来看,大学生对娱乐的关注超过对社会新闻、社会问题的关注,消费主义的盛行使大学生的关注点更多的集中在生活、娱乐层面,沉重而艰难的话题不再是大学生关注媒体的重点,体育节目和娱乐新闻成为大学生最喜爱的电视节目,其下依次为影视剧、新闻类、综艺类、社会类。从媒体接受的诉求来看,当代大学生正从思想先锋转化为时尚先锋。
生活于大众文化环境中的青少年一代,从政治倾向和选择上更少理想主义色彩,政治不再是当代青少年关注的焦点,这意味着他们不可能成为政治的简单动员对象和积极的参与者,他们的社会观呈现出更多的世俗性和现实化的色彩。
(4)受大众文化的冲击,当代青少年文化世俗性的精神特质呈现庸俗化的倾向
大众文化在适合大众消费的同时,由于其商业追求,以娱乐消遣为主,不可避免地造成固定化的消费模式,不仅把自身推向平庸低俗,也把大众推向平庸低俗。
受大众文化的影响,部分青少年会或多或少的染上一些青春文化病,主要表现在享乐主义的物质文化取向和颓废主义的精神生活取向上。青少年享乐主义的物质文化取向主要表现在青少年行为和成功观念的利益驱动性及消费主义的消费方式上。青少年颓废主义的物质文化取向则表现为大众文化对青少年文化特有的反叛性的消解,当今的青少年对现实的适应性大于批判性,对于现实生活采取极为冷漠的态度。在部分青少年中流行着“一无”“二没”“三拉倒”的口头禅。“一无”就是无所谓,“二没”就是生活没劲、干活没劲,“三拉倒”就是“一切都拉倒吧”。这是一种消极的文化倾向。这种消极颓废的文化倾向已逐渐渗透于青少年的价值观中。调查显示,大学生对另类活动的追求已成为一种追随潮流性质的行为:上网与染发在大学生流行程度较高,在校谈恋爱、逛酒吧成为有一定好奇心驱使但可能谨慎尝试的行为。在极谨慎的条件下在校大学生会尝试的行为有:性行为、做“朋克”头、酗酒抽烟等。全国11所高校1000名研究生婚恋和性价值取向调查表明:80%以上对婚前性行为持“赞同”的态度,对婚外性行为或第三者插足有66.3%表示“理解”或“说不清”,有43.8%的人把“托付终身”放在第一位,34.2%的选择“感情深厚,不一定白头偕老”。这体现了文化进程中扬弃和背叛的关系,也反映出大学生性价值取向的迷失。
三、解决大众文化对青少年消极负面影响的对策
大众文化对青少年成长所产生的消极乃至负面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对此,我们应采取有效的对策,加以引导:
第一,以正确的价值方向引导大众文化。文化改造与重建的目的是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引导民众适时的由传统文化教化出的“传统人”向适应现代化需要的“现代人”的过渡,为社会发展与进步培养出具有现代价值的建设者,保证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因此,对大众文化的引导应坚持邓小平提出的“三个面向”,即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培养当代青少年竞争意识、开放意识、进取意识等文化价值观念。
第二,规范大众文化的发展。江泽民同志在1994年1月24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指出,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因此,规范大众文化的发展,一是要充分调动大众文化内部的积极因素,使大众文化向健康理性的方向发展;二是要大力弘扬主流文化,通过主流传媒来遏制商业传媒的俗滥,通过宣传主流价值观念来消解商业传媒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三是加强大众文化的立法与执法,严厉打击各种粗俗、黄色文化对青少年的腐蚀。
第三,通过高雅文化扶持与引导大众文化。通过对青少年进行审美的趣味教育,提高青少年鉴别鉴赏能力,实现青少年审美的雅俗共赏。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大众文化,准确把握其审美特征,增强鉴别和欣赏能力,吸取精华、去其糟粕,正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家长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四,加强学校教育的主导功能,加大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力度。在净化大众文化的同时,我们也要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是非观,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只有青少年自身的道德修养过硬,才能从根本上具备抵抗不良影响的“钢筋铁骨”。
参考文献:
[1]叶志良.大众文化[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
[2]张鲁卿.新人类——COOL的一代[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3.
[3]卢汉龙.社会转型与青年发展[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刘济良.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
[5]赵霞.对“80后”青年的探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