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让学生在课堂教学情境中焕发出探究活力,可以通过激“疑”、“巧”问、架“梯”、拓“思”四大方法。如此才能切实构建起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汲取知识主题的活跃课堂。
【关键词】 探究 课堂活力 激“疑” “巧”问 架“梯” 拓“思”
学生被动接受、大运动量反复做练习,是目前小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较为普遍的一种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彰显了教学的方向,却每每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费力而不讨好。那么,如何构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汲取知识主体的课堂?让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教学情景中焕发出探究活力,是关键一环。
一、激“疑”——一“石”可激千层“浪”。
俗话说,“学源于思,思源于疑”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启发学生运用已学过并掌握的知识,去举一反三,通过及时发问释疑,养成探究问题、“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良好习惯,如此才能做到一“石”激起千层“浪”。如在教学“体积的意义”时,我引用“乌鸦喝水”的故事质疑:“为什么乌鸦能喝到水?瓶子里的水并没有增加呀。”课堂上大家立刻窃窃私语起来,有的说是因为石子有长度,还有的说因为有面积、有厚度等。这样,学生各抒己见,原有的知识储备中有关长度、面积等的信息一块被激活,为及时导入新课做好了良好的铺垫,再讲新知识就水到渠成、非常顺畅了。
“激疑”,打破了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的平衡,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的学习情绪由此呈现出高昂、饱满的最佳状态。
二、“巧”问——“火花”一闪,思维点燃。
问得巧,可以宕开新局; 促使学生开动思维,去探究未知的世界。
在《分数的初步认识》课堂教学中,我有意识抛出了这么一个问题:“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份一定是它的二分之一,大家说我说的对不对?”这时,学生们议论纷纷,大多数表示同意,反对的寥寥无几。这时候,我没有急于给出最后的标准答案,而是让两拨学生各自选派代表争辩,并现场拿了一张白纸,一边撕成一半一边问:这是不是二分之一?刚才表示同意的似有所悟,说“不是,大小不一样啊。”反对的,则高兴地说是两份,但不是二分之一,概念不一样。这时我进而启发大家,“这题错在哪里啊,加上哪两个字就对了?”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平均”。这样的巧问妙引,让学生们在绷紧思维之际,通过交流,增进了理解,加深了记忆,从而极大地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三、架“梯”——拾“级”而上,登攀知识巅峰。
授课是一种单向而机械的传输,但如果变成互动的过程,让学生自主去尝试、探究、归纳、总结,学生就会觉得饶有兴趣而记得牢,教学效果也必然得到极大提升。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设计适当“坡度”,架设必要“桥梁”,帮助学生跨过障碍,去获取新知呢?
我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让学生先报任意自然数,然后启发设问,“有的自然数能被3整除,而有的自然数不能被3整除,这个是有规律的。这个规律是体现在数的个位上呢?还是其它地方呢?”我排出 “13、33、26、36”等数,学生们观察到:“13和33个位相同,但33能被3整除,而13却不能”,这说明规律并不在个位上。接着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能被3整除的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之间有什么特征呢?启发学生试着将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相加,看和有什么特点,是不是能被3整除。
通过这样一番循序渐进的探究交流,学生们体验到了问题解决的快乐。如此步步深入,不仅使教学活动顺畅进行,而且还开发了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潜力。
四、拓“思”,打开思路天地宽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每每出现与预期相左的解法和思路,这标志着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获取了尚不完善的“成果”,因此无论正确与否,都不要急于下结论。而应借助课本上的知识,引导学生对其再认识、再讨论,进而指出学生解题思维过程中的不足和缺陷,最终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
只有注重对问题进行有目的、有角度、有层次的演绎和引导,学生通过逐步“触摸”到此类教学问题的一般性规律,才会使探究兴趣盎然,由此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这样获得的知识,学生才会印象深刻、记忆牢固。
如在学习除法“平均分”时,有这样一个题:古代有一天,齐国国王赐给三个武士两个桃子,要他们分着吃,这三个武士都不愿意多吃,但又没有办法分得合理,结果都举剑自杀了。这就是有名的“二桃杀三士”的故事。我的问题是:如果要让三士不自杀,你有什么办法? 在自由讨论中,学生们思维活跃,纷纷出“招”。有的说:国王再赐一个桃子,分给他们每人一个,这样他们都不会自杀了;有的说:再去摘4个桃子,每个人分两个;有的说:把每个桃子分成两半,他们一人吃一半,剩下的一半给国王吃……说到这,有的学生就指出:只说分成两半,如果分得不均匀,他们也会自杀的,必须要分成相等的两份,这就初步理解了“平均分”的意思;这个思路一打开,学生们更积极了,把每个桃子平均分成各个等份的意见都有,这样不仅感受了“平均分”的意思,甚至连有余数的除法都体会到了,这样就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 探究 课堂活力 激“疑” “巧”问 架“梯” 拓“思”
学生被动接受、大运动量反复做练习,是目前小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较为普遍的一种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彰显了教学的方向,却每每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费力而不讨好。那么,如何构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汲取知识主体的课堂?让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教学情景中焕发出探究活力,是关键一环。
一、激“疑”——一“石”可激千层“浪”。
俗话说,“学源于思,思源于疑”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启发学生运用已学过并掌握的知识,去举一反三,通过及时发问释疑,养成探究问题、“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良好习惯,如此才能做到一“石”激起千层“浪”。如在教学“体积的意义”时,我引用“乌鸦喝水”的故事质疑:“为什么乌鸦能喝到水?瓶子里的水并没有增加呀。”课堂上大家立刻窃窃私语起来,有的说是因为石子有长度,还有的说因为有面积、有厚度等。这样,学生各抒己见,原有的知识储备中有关长度、面积等的信息一块被激活,为及时导入新课做好了良好的铺垫,再讲新知识就水到渠成、非常顺畅了。
“激疑”,打破了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的平衡,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的学习情绪由此呈现出高昂、饱满的最佳状态。
二、“巧”问——“火花”一闪,思维点燃。
问得巧,可以宕开新局; 促使学生开动思维,去探究未知的世界。
在《分数的初步认识》课堂教学中,我有意识抛出了这么一个问题:“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份一定是它的二分之一,大家说我说的对不对?”这时,学生们议论纷纷,大多数表示同意,反对的寥寥无几。这时候,我没有急于给出最后的标准答案,而是让两拨学生各自选派代表争辩,并现场拿了一张白纸,一边撕成一半一边问:这是不是二分之一?刚才表示同意的似有所悟,说“不是,大小不一样啊。”反对的,则高兴地说是两份,但不是二分之一,概念不一样。这时我进而启发大家,“这题错在哪里啊,加上哪两个字就对了?”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平均”。这样的巧问妙引,让学生们在绷紧思维之际,通过交流,增进了理解,加深了记忆,从而极大地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三、架“梯”——拾“级”而上,登攀知识巅峰。
授课是一种单向而机械的传输,但如果变成互动的过程,让学生自主去尝试、探究、归纳、总结,学生就会觉得饶有兴趣而记得牢,教学效果也必然得到极大提升。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设计适当“坡度”,架设必要“桥梁”,帮助学生跨过障碍,去获取新知呢?
我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让学生先报任意自然数,然后启发设问,“有的自然数能被3整除,而有的自然数不能被3整除,这个是有规律的。这个规律是体现在数的个位上呢?还是其它地方呢?”我排出 “13、33、26、36”等数,学生们观察到:“13和33个位相同,但33能被3整除,而13却不能”,这说明规律并不在个位上。接着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能被3整除的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之间有什么特征呢?启发学生试着将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相加,看和有什么特点,是不是能被3整除。
通过这样一番循序渐进的探究交流,学生们体验到了问题解决的快乐。如此步步深入,不仅使教学活动顺畅进行,而且还开发了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潜力。
四、拓“思”,打开思路天地宽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每每出现与预期相左的解法和思路,这标志着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获取了尚不完善的“成果”,因此无论正确与否,都不要急于下结论。而应借助课本上的知识,引导学生对其再认识、再讨论,进而指出学生解题思维过程中的不足和缺陷,最终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
只有注重对问题进行有目的、有角度、有层次的演绎和引导,学生通过逐步“触摸”到此类教学问题的一般性规律,才会使探究兴趣盎然,由此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这样获得的知识,学生才会印象深刻、记忆牢固。
如在学习除法“平均分”时,有这样一个题:古代有一天,齐国国王赐给三个武士两个桃子,要他们分着吃,这三个武士都不愿意多吃,但又没有办法分得合理,结果都举剑自杀了。这就是有名的“二桃杀三士”的故事。我的问题是:如果要让三士不自杀,你有什么办法? 在自由讨论中,学生们思维活跃,纷纷出“招”。有的说:国王再赐一个桃子,分给他们每人一个,这样他们都不会自杀了;有的说:再去摘4个桃子,每个人分两个;有的说:把每个桃子分成两半,他们一人吃一半,剩下的一半给国王吃……说到这,有的学生就指出:只说分成两半,如果分得不均匀,他们也会自杀的,必须要分成相等的两份,这就初步理解了“平均分”的意思;这个思路一打开,学生们更积极了,把每个桃子平均分成各个等份的意见都有,这样不仅感受了“平均分”的意思,甚至连有余数的除法都体会到了,这样就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