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意境再现法指导文学作品阅读探究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wei6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欣赏中,准确而深入地领悟、体味作品的意境,并将其转化为自觉的审美活动,进而深刻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高中新课程教材文学作品比例大大增加,对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的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用“意境再现法”指导文学作品阅读,就不仅有必要而且行之有效。
  一、画面与镜头:意境再现法的含义
  凡好的文学作品都含有深沉的意蕴,具有优美的意境。所谓意境,就是文学作品所描绘的生活情景或自然画面与作者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意境与意象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客观的自然的没有情感色彩的物象被赋予人的主观意念、情感和思想倾向,并通过一定的组合关系形成一种让读者得之言外的语言形象,就成了意象;意象的精心建构便形成意境。在文学作品中,意境便是它的神;一篇好的文学作品,其生命力、其美学韵味就正表现在意境上。因此,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欣赏都可从分析其意象及其建构入手,进而品味其意境美。
  对作品意境的把握实际上是读者在阅读作品时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进而达到意境再现、甚至“再创造”。这一过程需要有丰富的想象能力的参与。因此,我们在进行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中,作为教师就应该帮助学生唤起联想,启发想象,认真分析作者精心选取的意象,悉心品味作者精心建构的意境,把作品中的意境想象成一组组镜头或一幅幅画面,这就是笔者所谓“意境再现法”。
  二、迁移与感化:意境再现法的作用
  运用“意境再现法”指导文学作品的阅读,其最大的作用就在于知识的迁移、感情的感化,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不仅学到知识,而且获得审美享受和审美教育。
  由于文学作品既有丰富的知识,同时又具有丰富的情感因素,所以在文学作品的阅读中,迁移和感化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意境再现法”就正是抓住这一特点,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在“再现”作品意境的同时,会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作品中的知识内容,从而完成“知识的迁移”;同时,在细心品味作者精心建构的意境中,被其中美妙的画面所陶醉、深沉的意蕴所打动、真挚的情感所“感染”,从而产生“感情的感化”。
  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既符合现代教学思想,又符合文学阅读特点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例如,在学习《荷塘月色》时,我指导学生运用“意境再现法”,分“院子里”“小煤屑路”“荷塘边”“门前”四处“景点”,分别分析作者所选取的意象以及通过组合所形成的一组组“镜头”,最后“组合”成一个由“(淡淡的)月光——(心里颇不宁静的)‘我’——(月光笼罩下的)荷塘”组成的“荷塘月色图”。在悉心品味其“朦胧、素雅、静美”的意境的同时,学生不仅能真切地感受作者“难得偷来片刻逍遥”的矛盾复杂的心境,同作者一起不断变幻着“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而且深深地为作者所营造的意境美所陶醉。
  三、联想和想象:意境再现法的实施
  文学鉴赏理论告诉我们:审美欣赏是“作者——读者”(以作品为媒介)的双向建构过程;作家审美理想的实现需要读者审美“再创造”的参与。因此,意境再现法实际上是一个对作者建构的意境“再创造”的过程,而这一过程的完成又依赖于联想和想象两种能力。因为从抽象的语言形象到具体的“实体”形象,这中间的“空白”完全要靠联想和想象来弥补,所以在指导学生运用意境再现法阅读和鉴赏文学作品时,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他们最大限度地插上想象的翅膀,跃入想象的殿堂。
  笔者利用近十年的时间结合教学实践对意境再现法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并且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其研究和实施过程主要分以下三个阶段:
  首先是教师的理论储备和课题的准备工作。在理论方面,笔者阅读了大量的有关接受美学、文学鉴赏等理论文章,并做了大量的卡片、笔记;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理解、体会,并将其所得写成论文。
  其次是选定研究方向,确定研究课题。有了理论作基础,笔者便选定高中教材中的诗歌、散文、戏曲、小说等文学作品为研究方向,确定研究课题为“用意境再现法指导文学作品阅读研究”,同时将课程目标定为:
  1.知识与技能方面:了解文学作品中意象及其组合,体会作品中的意境;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赏析作品的艺术特色。
  2.方法与能力方面:理解文学作品中意象的含义;悉心研究文学作品,能分析其意象建构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意境;运用想像和联想品读作品,通过自己的“再创造”,重现作者所创造的意境。
  3.情感与态度方面:通过“阅读感知——情感体验——移情审美”,完成“作者——读者”(以作品为媒介)的双向建构及角色转换,达到情感上的共鸣,情与境的交融。
  最后是课题的具体实施以及师生的研究成果展示。其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一些有关意象、意境等知识,并选择一些意象典型、意境深邃的文章,具体实施“贯串法”教案。我的基本做法是:(1)反复朗读,调动情感;(2)想象画面,创设情境;(3)分析意象及其组合,品味意境美。
  其二是组建学生学习小组,明确分工,确定课题,制订计划,收集资料,指导写案例,总结、展示研究成果。目前,已结集成学生论文集3本。
  总之,“意境再现法”重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将语文阅读变为自觉的审美欣赏活动,从而在阅读教学中真正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获得“知识迁移”的同时,获得审美享受和审美教育。
  ★作者单位:湖北黄冈市外国语学校。
其他文献
<正> 近几年,国产啤麦得到了较大发展,其质量指标逐渐得到改善,而且价格较低,但是国产麦芽在质量指标上和生产中存在一定的差异和不足。在使用国产麦芽时,要针对其特点和不足
自从申报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课题批准号:FHB110067)子课题《高中语文“少教多学”的策略与方法研究》实验学校获得批准立项后,我校根据全国总课题组及贵州省指导中心的指导,积极开展本课题研究工作。两年来,我们既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就,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疑虑和问题。为了在以后的研究中扬长避短、有效活动,取得预期效果,现对我校第一阶
啤酒老化风味主要来源于羰基类化合物,这些羰基类化合物主要是脂肪类化合物、高级醇、酒花α-酸、多酚物质经过各种反应转化而来。因此,实际生产中应通过改进工艺来调整以上
<正> 1 啤酒内源抗氧化系统啤酒和原料中存在着固有的能促进羰基化合物老化的体系,亦存在着与之直接或间接相反作用的体系,这主要是通过清除羰基化合物或阻遏羰基化合物同化
采用室内恒温、恒湿培养方法。研究不同剂量NBPT、DMPP及其组合对尿素态氮在三江平原白浆土中的转化作用效果。研究表明,NBPT在白浆土上的作用时间不到14天。NBPT可以有效减少
我国文选型语文教材基本结构单位编制发展经历两个阶段:一是单篇连缀阶段。二是单元编制阶段。一、单篇连缀阶段从《文选》至1904年语文独立设科前后,教材基本结构单位为单篇文
沿海农田N、P排放是沿海湿地和近海水质污染源之一。研究围海造田土壤P化学行为对评价其水质污染风险,制定兼顾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P肥管理措施具有实际意义。本研究以浙江省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重新定位角色。语文教师应该从陶醉于自己津津有味的“讲”向欣喜于学生愉悦高效的“学”转变,下大力气革除一讲到底的“陋习”,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师生的课堂生命质量。本学期开学伊始,我开始尝试“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让学生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树立
目前语文教学中有许多好的教学方法,但殊途同归,其目的都是围绕有效提高教学的成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开阔,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是很高,学习的效率也比较一般,问题的症结在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没有被完全调动起来,而“求异”教学法却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什么是“求异”教学法  所谓“求异”教学法,其实质上是一种质疑精神,也是一种求异思维,对同一问题探求不同
组织学生毕业设计是工科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毕业设计可以检验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理解与掌握的程度同时,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实现由学生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