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怎样才能搞好作文教学,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不少语文教师都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思索,筆者认为,在作文教学中重视学生仿写能力的培养,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作文;摹仿;创新
作文是现实生活在学生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在作文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学生仿写能力的培养,仿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手段。中国传统的书法,都是从摹仿开始的,临碑临帖是初学者的必经之路,没有临摹不会成大家。京剧的科班,也是从摹仿师傅的一招一式开始的。许多书法、京剧表演的一代宗师,都是从“仿”起步的。作文也是如此,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曾指出:“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摹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此话道出了语文学习的真谛,也告诉我们仿写是写作入门的必经之路。
摹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摹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以优秀的篇章为范例,在对范例有精深理解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仿写训练是形成独立写作能力不可缺少的拐杖和桥梁,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从根本上说,作文不只是技巧、词藻问题,还有生活内容、思想感情、立场观点问题。中学生的生活空间有限,经历也大同小异,可是有的学生能生动地表达出自己的生活感受,有的却不能,这又不可避免的涉及到表达技巧的问题。因而作文辅导时要力求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但仅限于从理论上大讲特讲写作技巧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而仿写是有范例的,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可以变抽象为直观,可以使学生在写作实践中轻而易举的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比如议论文写作是一个难点,写作之前先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教科书中的议论文,并经常要求学生阅读报刊杂志上针砭时蔽的优秀篇章,体会揣摩其内容和形式方面的规律特点,从而提炼出一个简明扼要的摹仿程序。通过分析文章内容,概括段意,引导学生抓住文章内容上的共同点:都有一个论点,都有对观点成立的原因分析,都有指出今后怎么办的内容,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就使学生明确了议论文的框架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引导学生研读分析问题的部分,使之明确,议论文写作的关键在于如何分析问题,即摆出观点成立的理由根据,而这理由根据可以是理论,也可以是事实,为使理由充分,可以从几个方面论证,可以用几个分论点证明,方法可以是摆事实,可以是讲道理,或二者兼而有之;也可以采用正反对比、打比方、因果论证等。这样问题明确了,也就初步掌握了议论文的写作技巧。在此基础上教师加以点拨,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选择自己喜欢的文章加以摹仿,就可能写出成型的议论文。这样的仿写训练,使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入格训练,然后分格抓问题,集中讲评指导改正,既解决问题,又提高效率。
不仅如此,仿写还可以引发、拓展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验: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尽管给材料作文为学生提供了写作材料,命题作文又结合了他们的生活实际,话题作文要求十分的宽泛,却仍然难见令人满意的作文。有时一些亲身经历、所见所闻,足以勾起学生心中的激情,但他们不知如何组织材料,如何表达,出现这种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关键是形不成思路,摹仿范文则是引发、拓展思路的一个切实可行而有效的办法。
仿写应以古今中外的优秀篇章为范例,这些文章,无论是思想内容上,还是章法技巧上,都堪称典范。摹拟这些范文,有时比教师讲十遍“应该怎么写”更易引发思路,因为“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鲁迅语)。典范的文章正是对应该“怎样写”的一种直观的现身说法。摹仿《背影》可以勾起学生体谅父母、热爱父母的感情波澜;摹仿《我的老师》,可以激起他们理解老师、敬爱老师的激情。并从中学会如何组织生活中的琐屑小事,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久而久之,学生就可以从范文中找到学习的拐杖,使他们构思时候不再感到抽象,其思路就会越来越开阔,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就会随之迸发出来。
当然,仿写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教师首先应要求学生选择贴近生活实际,篇章结构较简单的文章摹仿。
另外,必须明确,这里所说的仿写,并不是要求学生机械地照抄照搬原文,而是在原文基础上有所创新,要做到仿写中的创新,就应该要求学生把握以下三点。
1.取其旨,叙自己的事
他人文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悟,自己也有过,但说不出来,或说得不如他人透彻、准确,就可取他人的旨趣,表达自己的心声。但必以自己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为依托,才能给人以真实、亲切、自然之感。有位同学的习作《穷,并快乐着》,其题目借鉴了央视四大名嘴之一白岩松所著散文集的书名《痛,并快乐着》(白岩松也是取之于一首流行歌曲),其主旨则是来源于她所读过的一篇文章中的一段话:“青春无须美衣,漂亮的衣服可以把女孩子装扮成一朵花,而贫穷的生活赋予我坚韧、纯朴、勤奋的品质,并会使我成为一棵松树。花总有凋谢的时候,松树却可以长青。”正文分两个小标题,“幼时贫穷是块宝”(贝利的话)和“穷且益坚”,叙述贫穷的家境使她养成的不怕苦、不服输的性格和使她感受到的种种幸福。虽然主旨及语言有借鉴他人之处,但叙述的却是自己的真实故事,所以文章不但语言精练且能给人以真切自然之感,而无矫揉造作之态,更无生搬硬套之嫌。
2.摹其思,写自己的话
“思”即构思,是作者在选材、布局、表达等方面的设计安排。巧妙的构思,以它的独特性、新颖性令人叹服,聪明的读者总会在自觉不自觉中去模仿、去学习。如崔颢在他的名篇《黄鹤楼》中不顾律诗之大忌,也不管平仄对偶之不谐,诗中一气三次用了“黄鹤”二字,这种专注气势,不拘格律亦古亦律的格调,竟表现出一种清奇飘逸的风神气韵,使“诗仙”太白见黄鹤楼美景也只能感叹:“眼前有景说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而他那倍受后人推崇的《登金陵凤凰台》,则确有模仿崔诗这一格调的痕迹。
再如,面对话题“放弃”,有位学生就想到了2002年河南的一篇高考优秀作文《我选择善良》。河南考生在他的作文中采用梦幻手法虚拟了权力、金钱、善良三扇门,通过引导者的介绍形成对比,从而展示“心灵的选择”。这位学生就摹仿其构思,在作文中也采用了梦幻手法虚拟了金钱、权力、亲情三个山谷,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了三个山谷里人们的不同生活状态,在对比中表现自己的取舍。这样,既脱胎于他文,又突破了原文,写出了自己的理解,因而也就写出了新意,有了创新。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模仿他人的构思,但同时,也一定要让学生懂得:借他人的创意,必须说自己的话,表自己的意。
3.仿其形,立自己的意
就是说借用既成文体的形式(外壳),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写作意图。既成文体可以是文学体裁,可以是实用文体或专用文体,甚或是名作名篇的固有形式。
在写作时,鼓励学生借用既成文体,可以使学生扬长避短,有一个更广阔的写作空间,找到一种最得心应手的文体,更有效、便利地表达出自己主旨。
实际上,在这几年的话题作文实践中,有不少学生就运用了小说、寓言、戏剧、采访录、调查报告、招标书、病历诊断书等文体。这些考生写作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们善于借鉴,善于在借鉴中体现自己的创新能力。
总之,我们有理由相信:学生经过长期的材料积累,并进行恰当合适的仿写训练,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就不是一件很难的事了。
【关键词】作文;摹仿;创新
作文是现实生活在学生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在作文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学生仿写能力的培养,仿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手段。中国传统的书法,都是从摹仿开始的,临碑临帖是初学者的必经之路,没有临摹不会成大家。京剧的科班,也是从摹仿师傅的一招一式开始的。许多书法、京剧表演的一代宗师,都是从“仿”起步的。作文也是如此,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曾指出:“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摹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此话道出了语文学习的真谛,也告诉我们仿写是写作入门的必经之路。
摹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摹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以优秀的篇章为范例,在对范例有精深理解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仿写训练是形成独立写作能力不可缺少的拐杖和桥梁,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从根本上说,作文不只是技巧、词藻问题,还有生活内容、思想感情、立场观点问题。中学生的生活空间有限,经历也大同小异,可是有的学生能生动地表达出自己的生活感受,有的却不能,这又不可避免的涉及到表达技巧的问题。因而作文辅导时要力求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但仅限于从理论上大讲特讲写作技巧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而仿写是有范例的,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可以变抽象为直观,可以使学生在写作实践中轻而易举的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比如议论文写作是一个难点,写作之前先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教科书中的议论文,并经常要求学生阅读报刊杂志上针砭时蔽的优秀篇章,体会揣摩其内容和形式方面的规律特点,从而提炼出一个简明扼要的摹仿程序。通过分析文章内容,概括段意,引导学生抓住文章内容上的共同点:都有一个论点,都有对观点成立的原因分析,都有指出今后怎么办的内容,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就使学生明确了议论文的框架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引导学生研读分析问题的部分,使之明确,议论文写作的关键在于如何分析问题,即摆出观点成立的理由根据,而这理由根据可以是理论,也可以是事实,为使理由充分,可以从几个方面论证,可以用几个分论点证明,方法可以是摆事实,可以是讲道理,或二者兼而有之;也可以采用正反对比、打比方、因果论证等。这样问题明确了,也就初步掌握了议论文的写作技巧。在此基础上教师加以点拨,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选择自己喜欢的文章加以摹仿,就可能写出成型的议论文。这样的仿写训练,使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入格训练,然后分格抓问题,集中讲评指导改正,既解决问题,又提高效率。
不仅如此,仿写还可以引发、拓展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验: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尽管给材料作文为学生提供了写作材料,命题作文又结合了他们的生活实际,话题作文要求十分的宽泛,却仍然难见令人满意的作文。有时一些亲身经历、所见所闻,足以勾起学生心中的激情,但他们不知如何组织材料,如何表达,出现这种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关键是形不成思路,摹仿范文则是引发、拓展思路的一个切实可行而有效的办法。
仿写应以古今中外的优秀篇章为范例,这些文章,无论是思想内容上,还是章法技巧上,都堪称典范。摹拟这些范文,有时比教师讲十遍“应该怎么写”更易引发思路,因为“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鲁迅语)。典范的文章正是对应该“怎样写”的一种直观的现身说法。摹仿《背影》可以勾起学生体谅父母、热爱父母的感情波澜;摹仿《我的老师》,可以激起他们理解老师、敬爱老师的激情。并从中学会如何组织生活中的琐屑小事,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久而久之,学生就可以从范文中找到学习的拐杖,使他们构思时候不再感到抽象,其思路就会越来越开阔,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就会随之迸发出来。
当然,仿写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教师首先应要求学生选择贴近生活实际,篇章结构较简单的文章摹仿。
另外,必须明确,这里所说的仿写,并不是要求学生机械地照抄照搬原文,而是在原文基础上有所创新,要做到仿写中的创新,就应该要求学生把握以下三点。
1.取其旨,叙自己的事
他人文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悟,自己也有过,但说不出来,或说得不如他人透彻、准确,就可取他人的旨趣,表达自己的心声。但必以自己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为依托,才能给人以真实、亲切、自然之感。有位同学的习作《穷,并快乐着》,其题目借鉴了央视四大名嘴之一白岩松所著散文集的书名《痛,并快乐着》(白岩松也是取之于一首流行歌曲),其主旨则是来源于她所读过的一篇文章中的一段话:“青春无须美衣,漂亮的衣服可以把女孩子装扮成一朵花,而贫穷的生活赋予我坚韧、纯朴、勤奋的品质,并会使我成为一棵松树。花总有凋谢的时候,松树却可以长青。”正文分两个小标题,“幼时贫穷是块宝”(贝利的话)和“穷且益坚”,叙述贫穷的家境使她养成的不怕苦、不服输的性格和使她感受到的种种幸福。虽然主旨及语言有借鉴他人之处,但叙述的却是自己的真实故事,所以文章不但语言精练且能给人以真切自然之感,而无矫揉造作之态,更无生搬硬套之嫌。
2.摹其思,写自己的话
“思”即构思,是作者在选材、布局、表达等方面的设计安排。巧妙的构思,以它的独特性、新颖性令人叹服,聪明的读者总会在自觉不自觉中去模仿、去学习。如崔颢在他的名篇《黄鹤楼》中不顾律诗之大忌,也不管平仄对偶之不谐,诗中一气三次用了“黄鹤”二字,这种专注气势,不拘格律亦古亦律的格调,竟表现出一种清奇飘逸的风神气韵,使“诗仙”太白见黄鹤楼美景也只能感叹:“眼前有景说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而他那倍受后人推崇的《登金陵凤凰台》,则确有模仿崔诗这一格调的痕迹。
再如,面对话题“放弃”,有位学生就想到了2002年河南的一篇高考优秀作文《我选择善良》。河南考生在他的作文中采用梦幻手法虚拟了权力、金钱、善良三扇门,通过引导者的介绍形成对比,从而展示“心灵的选择”。这位学生就摹仿其构思,在作文中也采用了梦幻手法虚拟了金钱、权力、亲情三个山谷,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了三个山谷里人们的不同生活状态,在对比中表现自己的取舍。这样,既脱胎于他文,又突破了原文,写出了自己的理解,因而也就写出了新意,有了创新。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模仿他人的构思,但同时,也一定要让学生懂得:借他人的创意,必须说自己的话,表自己的意。
3.仿其形,立自己的意
就是说借用既成文体的形式(外壳),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写作意图。既成文体可以是文学体裁,可以是实用文体或专用文体,甚或是名作名篇的固有形式。
在写作时,鼓励学生借用既成文体,可以使学生扬长避短,有一个更广阔的写作空间,找到一种最得心应手的文体,更有效、便利地表达出自己主旨。
实际上,在这几年的话题作文实践中,有不少学生就运用了小说、寓言、戏剧、采访录、调查报告、招标书、病历诊断书等文体。这些考生写作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们善于借鉴,善于在借鉴中体现自己的创新能力。
总之,我们有理由相信:学生经过长期的材料积累,并进行恰当合适的仿写训练,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就不是一件很难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