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语言 感悟内涵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j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理念】
  本课文字朴实无华,学生在读文之后就能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因此,教学设计没有停留在文字层面,而是结合教材设计一些情境,给学生留下一些思维空间,同时引导学生品味人物语言,感受宋庆龄的可贵品质。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字,认识10个字。理解“坚决、倔强、情不自禁”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
  3.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高贵品质。
  【教学过程】
  一、简介宋庆龄,引出“守信”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先一起来认识一个人。(出示宋庆龄照片)
  2.有谁了解宋庆龄?(指名说一说)
  3.老师简介宋庆龄。(出示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已故名誉主席、中国妇女界的杰出领袖、全体中国少年儿童的慈爱祖母)
  4.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写的就是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请同学们认真地看老师写课题。(板书:守信)
  5.齐读课题。你们怎么理解“守信”?(指名学生简要说一说)
  【设计意图:本环节直截了当地向学生介绍本课的主人公——宋庆龄,让学生了解到宋庆龄是一位伟大的人物,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再让学生谈谈对“守信”的理解,为最后学完课文深入理解“守信”打下基础。】
  二、初读课文,感知“守信”
  1.文中有一句话很明确地告诉了我们什么叫“守信”,快速地读课文,把这个句子找出来,画上横线。(指名学生说找到的句子)
  2.我们一起一笔一画地写出这句话。(教师板书,学生书空)
  3.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本环节师生共同书写“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这句话,不仅教育学生认真对待书写,还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守信”的含义。 】
  三、精读课文,感悟“守信”
  (一)学习第二到第十自然段
  1.“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这句话是谁说的?(宋庆龄)
  宋庆龄答应了谁的什么事呢?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指名回答)
  2.默读课文第三到第十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句话是宋庆龄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的?(指名说)
  (父母劝她改天教小珍折纸花篮的情况下)
  3.父母劝说宋庆龄今天到哪里去?(伯伯家)之前宋庆龄想去伯伯家吗?(一直想去)
  4.一边是一直想去的伯伯家,一边是好友小珍要来,真为难,宋庆龄是怎样选择的?(出示第六至九自然段) 自由读,分角色读。
  5.我觉得可以将这部分对话改变顺序读。(出示第六、七、八、九段)
  (1)分角色读。
  (2)你们觉得这样变化了以后怎么样?引导学生抓住“摇摇头”、“坚决”谈感受,体会表达顺序不能改变,因为宋庆龄的态度一次要比一次坚决。
  6.教师引读第十自然段。
  爸爸妈妈拗不过宋庆龄的倔强劲儿——(生:只好让她一个人待在家里。)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整节课的重点,教者让学生对比原文中的对话和变序后的对话,并在对比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摇摇头”、“坚决”,感受到宋庆龄拒绝父母的提议是一次比一次坚决,从而更能感受到宋庆龄答应了小珍就一定会做到的“倔强劲儿”,进而指导有感情朗读。】
  (二)学习第十一到第十六自然段
  1.当爸爸妈妈刚刚离开时,宋庆龄在想什么?(出示第二自然段)指导读出兴奋与期待。
  2.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会。
  (1)宋庆龄等了10分钟,小珍没有来,换做是我们会——(着急)
  (2)宋庆龄等了30分钟,小珍没有来,换做是我们会——(不耐烦)
  (3)父母都到伯伯家去了,宋庆龄独自一人在家等了两个小时,小珍没有来,换做是我们会——(失望)
  (4)年仅8岁的宋庆龄独自一人在家等到了中午,小珍还没有来,换做是我们会——(责怪)
  (5)年仅8岁的宋庆龄独自一人在家从早上一起床一直等了下午,小珍还是没有来,换做是我们会——(再也不信任小珍)
  3.实际上宋庆龄是怎么想的呢?
  (1)(出示第十一自然段)教师配乐引读:
  宋庆龄等了好长时间,小珍还没有来。怎么回事?——(生:小珍会不会有别的事去了呢?)宋庆龄想,再等等,——(生:小珍会来的。)宋庆龄一会儿——(生:看看墙上的挂钟,)一会儿——(生:跑到门口去观望,)可是左等右等,一直等到下午,——(生:小珍还是没有来。)
  (2)(出示句子)怎么回事?小珍会不会有别的事去了?
  从这里看出这是宋庆龄替朋友——(生:担心)
  (3)(出示句子)再等等,小珍会来的。
  从这里看出这是宋庆龄对朋友的——(生:信任)
  (4)宋庆龄一次又一次地跑到门口,一次又一次地想,小珍一定是——,小珍一定是——,小珍一定是——。
  (5)宋庆龄等了一天,小珍都没有来,宋庆龄没有责怪,没有怀疑,有的是对朋友的担心,有的是对朋友的信任。学生有感情地齐读第十一自然段。
  4.宋庆龄等了小珍一天,小珍都没有来,你怎么看待这件事?
  5(出示第十三自然段)宋庆龄为什么这么平静?
  6.(出示第十五自然段)指名读。
  再出示填空题:宋庆龄( )地说:“我既然答应了小珍,就要等她。如果小珍来了,我不在家,以后就没有人相信我了!”
  宋庆龄会怎样说这段话呢?(毫不后悔、坚定……)带着体会齐读。
  7.(出示第十六自然段) 教师引读:“ 我明白了,——生:我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的好孩子!”)
  【设计意图:宋庆龄在空等小珍一天的情况下仍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对这一点的理解是本课的难点。为突破这一难点,教者首先将学生带入到情境中,学生会很自然地产生“着急、不耐烦、责怪、失望”的情感;然后让学生看看宋庆龄的表现,猜测出宋庆龄的心里是对小珍的“担心”与“信任”。在这样的对比之下,学生很容易就感受到小宋庆龄身上的守信的品质;接着让学生谈谈对这件事的看法,对学生进行了思维训练;最后再让学生给宋庆龄的语言前加提示语,来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这又是对学生进行了语言训练。】
  四、拓展延伸,升华“守信”
  1.“妈妈笑着说”,还能换成妈妈怎么说?(高兴、骄傲、自豪)
  还会有谁为宋庆龄骄傲?(爸爸、朋友)范围再扩大?(全国、全世界)
  2.宋庆龄从小就守信用,一生都重诺言,所以她成为全国各族人民衷心尊敬和爱戴的国家领导人,被国际上公认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令人遗憾的是1981年她因病逝世了,但她给我们留下了最宝贵的东西。
  (教师手指板书,学生齐读——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
  宋庆龄的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做人要——(教师手指课题,学生齐读——守信)
  3.除了宋庆龄,还有孔子曾说过类似的话,启发我们如何做一个守信的人。
  (大屏幕出示)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孔子)
  言必信,行必果。(孔子)
  齐读名人名言。
  4.同学们,请你们也学着宋庆龄,学着孔子,用一句简洁的话写出此时此刻对“守信”新的理解。
  5.反馈交流。
  (责编 韦 雄)
其他文献
1980年以后,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作为基本篇目,编人中学语文教材,这是该小说在中国经典化的重要标志,而莫泊桑本人也成为中学生最熟悉、最喜爱的外国小说家之一。和所有其他经典作品一样,该小说丰富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人们对其主题思想的解读也打上了不同时代的烙印。根据最早也是最普遍的看法,“作者通过塑造菲利普夫妇这一对人物形象,深刻地揭示了‘在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人与人之间
《草原》是著名作家老舍写的一篇散文。课文第一自然段生动地描写了作者初到草原看到的如诗如画的美丽景色,以及给人带来的乐趣。  以下是我校两位老师在这一自然段的不同教学过程。  案例一:  师:同学们,你见过草原吗?现在,就让我们跟随语言大师老舍先生一起,走进内蒙古大草原,去领略一下草原的风光,去感受草原上那独特的民族风情。  (草原景色很美,学生不由自主地发出“哇”的赞叹声)  师:这节课我们就去领
我校近期开展了“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探讨与研究。所谓“先学”,不是指让学生泛泛地、单纯地看书,而是指在教师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提出相关自学要求、进行学前指导后,学生带着思考题在规定时间内自学相关的内容。“后教”,不是教师漫无目的地教,而是在学生充分自学后,针对学生自学过程中暴露的问题,让已会的学生来教不会的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实践、合作探究、合作学习。对于学生都不会的问题,教师再进行点
【文本细读】    《黄河的主人》(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下册)原题为《筏子》,选自袁鹰的散文集《风帆》。全文似豪放派的诗歌,苍郁深沉,意蕴深刻。文章描写了波涛汹涌的黄河以及羊皮筏子上的艄公驾驭黄河的风采,赞颂了艄公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艰难险阻的精神。  文章的开头并没有直接描写艄公,而是先浓墨重彩极言黄河之险。“黄河滚滚。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令人胆战心惊。”诗一般的语言,把一幅噱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科要注重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学语文,就是学语言,用语言,在学与用中得到语言文字的训练。占据语文课堂大地盘的阅读教学承担着对学生进行语言的感知、熏陶、积累的重任。利用阅读教学的主阵地让学生有效地习得语言、掌握文字,一直是广大语文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和前行的方向。笔者以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巩乃斯的马》的教学为例,对以上问题进行解析。  一、导入,在交流中碰撞语言
语言文字既是反映客观事物、负载文化的工具,也是人们表情达意的工具,而语音的高低强弱不同则表达不同的含义、思想、感情。所以,学好“四声”特别重要。  在方言的语言环境中,学生已掌握了方言的“四声”,但对普通话的“四声”十分陌生。如果运用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意境学说创设特定的情境,则可寓理其中,变苦学为乐学。  一、通过“听”体会声调的起伏  叶圣陶先生主张儿童通过形象认识世界。于是,我在教学生学单韵母“
教学设想  本次习作的主要任务:理解细腻、生动的肖像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掌握人物的肖像描写方法;学会仔细观察身边人物的外貌并进行具体细腻的描写。教学中,首先以“抓小偷”为切入点,通过对已学课文中精彩范例的深入品读,让学生认识到成功的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对外貌的描写。其次,让学生欣赏精彩的外貌描写片段,引导学生在朗读、比较中感受成功的人物外貌描写。在欣赏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人物外貌
语文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作为一种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新课改的春风中绽放出了它的异彩,受到越来越多的专家和教师的青睐。在实际教学中,对文质皆美的文章引导学生朗读是必须的,但对说理性的文章,如何引导学生朗读,需要我们深入思考。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一册《学与问》是一篇说理性的文
《爱之链》是小学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描写的是处于逆境的主人公乔伊无偿地帮助一个需要帮助的老妇人,老妇人后来给予了乔伊的妻子一些帮助的故事。文章通过这样的故事,赞扬了人与人之间的友爱互助,同时也阐明了一个道理:帮助他人也就是帮助自己,爱是会传递的。  一、教学要求  学习课文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的方法,学会运用方法理解文中比较难理解的句子;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充分感受人间真情,并结合全文
美国学者波斯纳曾十分简洁地提出了教师成长的规律:“经验 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的全面、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教学反思不但是高效教学的巨大推力,还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在提倡高效教学的今天,我们更应立足教学反思,寻求高效,为“高效课堂”送来“及时雨”。  目前,一些教师的教学反思只停留在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