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指导下如何通过问题实现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jun58023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以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启迪学生思维的问题来引发学生进行探究和思考。问题会激活学生的探究欲望,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在分析中认识概念,理解规律,提高能力,落实核心素养。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核心素养 课堂问题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1-019-01
  0
  初中数学的核心素养包括了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问题的引导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参与到课堂探究中,通过主动体验和分析的方式来理解知识。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思考,学生会主动地进行逻辑思考和推理判断,建构答题模式,通过科学准确的计算和想象来得出正确的答案,解决问题。问题活跃了课堂探究的氛围,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在思考中提高能力,落实核心素养。
  一、设置趣味形象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为了吸引学生的目光,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课堂探究中,教师要积极地设置问题,通过趣味性的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活跃思维。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主动探究,融入到课堂环境中,通过逻辑思考的方式来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将其具体化、形象化。例如在学习《概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讲述《草船借箭》的故事,故事的趣味性會吸引学生的目光,促进学生产生好奇心,进而关注课堂。故事讲述中,学生会对诸葛亮的智慧佩服的五体投地,在学生赞叹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诸葛亮为什么会知道三天后四更时会有大雾的出现呢?天气的变化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是无法控制的。在那个年代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气象预报来预测天气,他为什么会猜到呢?问题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进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学生思考和分析的时候,教师要适时地引导学生探究概率知识点,引导学生对概率知识形成简单认识,进而对要学习的知识产生兴趣。
  二、设置难易适中问题,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教师在提出课堂问题的时候,要从学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学生提供一些符合学生实际的课堂探究问题,使学生可以通过探究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教师设置的问题让学生“跳一跳”可以解决问题,会增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写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主动地建模,科学地运算,解决数学问题。例如在学习《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时,学生通过学习会认识到在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时候可以应用“SAS”“SSS”“AAS”“ASA”。为了使学生能够灵活地利用这些判定方法,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探究问题,如图∠ABC=∠DEF,AB=DE,要说明ΔABC与ΔDEF全等,若以“SAS”为依据,还需要添加一个什么条件?若以“ASA”为依据,还需要添加什么条件?问题难度不大,学生通过对刚刚学习过的判定定理的分析,通过简单的逻辑思考就会得出答案,形成结论。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应用知识,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思考:如图,D是AB上一点,DF交AC于点E,DE=FE,FC//AB,AE与CE有什么关系?问题促进学生通过实际应用的方式来灵活地应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教师设置的问题是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有利于学生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来理解知识,掌握规律,达到通过解决问题来灵活应用知识的目的。
  三、设置生活实际问题,促进学生理解掌握
  陶行知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由此可见,生活中充满了知识。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会给学生一种熟悉的亲切感,会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借助已知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现象来理解知识,明确其中渗透的数学原理和数学本质。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善于从生活出发,结合生活实际来引导学生分析和探究,促进学生灵活解决知识,提高学习能力。
  四、设置动手活动问题,增加学生直接经验
  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主动性,教师在课堂探究中要积极地组织学生进行动手活动,并在学生动手中设置问题,启迪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能力。例如在学习《画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动手的方式来自主探究如何绘制已知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动手绘图的活动,激活了学生的探究动力,有利于学生通过动手的方式来理解知识。学生在课堂探究中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分析和思考知识,促进了学生主动地进行逻辑思考和推理,有利于学生在动手活动中活跃思维。在学生动手活动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绘制轴对称图形的步骤是什么?学生会在问题的引导下主动动手,积极总结,形成科学的认识。学生会认识到在绘制轴对称图形的时候,首先要寻找原图形中各点关于对称轴对称后的对应点,之后按照一定的顺序连接各对应点。动手活动中的问题为学生提供了直接经验,有利于学生获得理性认识,掌握数学本质。
  总之,教师科学而合理地设置课堂问题,会促进学生参与课堂,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主动分析的方式来活跃思维,理解规律。学生会在探究中主动判断,进行逻辑思考,建立数学模型,学会科学判断和计算,在参与中解决问题,提高能力,提高核心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丁鹏程.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8年07期.
  [2]周世明.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基础教育论坛;2018年10期.
其他文献
【摘要】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班主任的管理方式与管理理念对学生人格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的工作重点,也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转向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人本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式,渐渐的成为了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创新手段。笔者通过对“人本管理”的阐述与分析,提出了一些管理心得,希望对同行班主任能有所助益。  
【摘要】 通过营造氛围、共读、方法指导等策略促成学生们的阅读的兴趣向长久的习惯转化,得到全方位的加强,成为其陪伴一生的好习惯。   【关键词】 课外阅读 兴趣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23-141-01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说:“书籍是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
【摘要】 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教育教学必须实行走班制,因此构建良好的高中走班制机制成为各地区的高中学校教研的重点内容。本文主要分析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走班制机制构建策略,主要通过走班制的重要意义、走班制机制构建的模式、走班制保障机制的构建措施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各地区的高中学校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结合这些具体的对策等构建高中走班制机制,以期更好地顺应新高考改革的要求,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人口流动越来越迅速,于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偏远农村地区就出现了一群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那么面对一群正值青春期构建自己价值观的青年学生,尤其是留守中学生,基于怎样的德育内容如何开展乡镇中学的德育工作,不仅是现下一个火热的社会话题,更是现下中学班主任面临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和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在本文中,笔者将就乡镇中学开展留守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提出我的教学
【摘要】 文化意识是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背景下表现出跨文化认知、态度和行为取向。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体现,而文化意识体现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价值取向。学生制作手抄报可以把英语学习过程中输入的东西进行输出,实现对知识的迁移,提高英语的综合语言能力,同时理解文化的内涵,比较文化异同,吸取文化精神,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手抄报的制作过程可以使学生的文化意识得到培
【摘要】 新课改以来,情景教学成为一种主要被广泛推广的教学模式。根据新课标理念,情景教学是一种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教学方法。基于此,笔者以巧用化学情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作为研究选题,探析了情景教学在化学教学中情况。   【关键词】 情景 教学 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23-
【摘要】 科技发展使社会进行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也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在适应学生学习需求的基础上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文章在分析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进行整合的意义的基础上探讨具体整合对策,从与多媒体、放映技术、动画技术、微课技术、虚拟技术的有效整合,提高化学实验教学效果。   【关键词】 高中化学 实验教学 信息化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摘要】 听、说、读、写相当于语文的手、脚、眼、耳。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阅读是吸收知识,写作是倾吐知识。阅读是在文本中发现、挖掘可用作写作的素材,并积累素材,使写作有东西可写,使写作更有价值。写作是对阅读素材进行整合后的情感表达,阅读与写作是一对好搭档,文章主要探讨通过读写结合,使高中语文课堂更有活力。  【关键词】 高中语文 读写结合 课堂活力  【中图分类号】 G633.3
【摘要】 数学实验是运用数学思维进行的实验活动,在实验过程中尽量做到人人参与,是数学实验的特征。数学实验重在验证和探究,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本文对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特点和主要实施形式进行了探究,希望能够为初中数学实验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数学实验 特點 实施形式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摘要】 在新时期,小学音乐教育已经有了新的教学要求,音乐教学中要渗透德育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课堂教学是德育教育的关键性途径,也是学生获得文化知识、培养道德品行的重要渠道。因此,将德育教育渗透到音乐课堂中,不仅对能够深化音乐课程,也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养的形成具有关键性的影响。  【关键词】 音乐 德育 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2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