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一名青稞食者,我要捍卫青稞原汁原味的传统;
我又是一名青稞使者,我要守住这份产业,将青稞文化传承下去。”
原香原麦
小索顿的饼干入口清爽酥脆,味道纯正醇香,像刚搅拌好的青稞糌粑,最浓郁的青稞麦香和着淡淡的奶香。
糌粑是藏民传统主食,把炒香的青稞面粉放在小碗里,加酥油茶、奶渣、糖等搅拌均匀捏成团。
饼干好吃有赖于原料优质。西藏江孜是小索顿的家乡,地处海拔4000多米的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最大的支流年楚河滋养着这片土地,土壤肥沃,水源和光照充足,特别适合青稞生长。每到秋天,田野里金黄色的青稞一望无际,风吹麦浪,如诗如画。
对于小索顿,这种高原独有的作物,不仅仅是最喜爱的主食和美味,更代表着家乡,代表着丰收的喜悦,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情结。吃青稞糌粑长大,在青稞麦田里玩耍,青稞文化在他身体里扎根。小索顿一直认为青稞是当地的优势,可以有所作为。
古法古磨
做出保留青稞原味的饼干不仅需要好的原料,还要好的加工方法。“一块饼干,要经历几十道工序才能最终成型,其中任何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到成品的味道和口感。特别是磨粉这一道工序。”
和许多西藏人民一样,小索顿认为,通过水磨加工出来的糌粑,味道更加浓郁醇香,口感也最佳。但一开始,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小索顿也尝试过用电磨。他买来电磨粉机,请来技术人员,做了多次试验。两种方式比拼下来,除了速度快,电磨次次败阵。
电磨的电机在磨粉过程中发热,出来的青稞面粉存放期大大缩短。而传统水磨的优势是,“水做动力,磨盘转速没电磨那么快,磨盘温度较低,磨出的青稞面,在藏民放家里存放一年不变质,电磨的很快就从堆积的底部开始腐变”。
此外,电磨粉机大规模运作起来,噪音大,发热高,易造成粉尘爆炸,且耗电量大,增加了成本。
而传统水磨方法是以水做动力用石磨把青稞研磨成粉。这样磨出的青稞粉色泽均匀,有浓郁的青稞麦香,保留了青稞最原始、最纯正的味道,加工出来的糌粑等,味道浓郁醇香,口感佳。
在索顿的水磨坊里,12座直径1.5米的石磨,间隔1米,一字排开。
水磨最顶端有布料制成的青稞喂料器,底端由牛角制作的喂料嘴,以及均衡喂料量的吊锥、绳拉式调节器和绳索等几个部分构成。
磨盘厚0.5米,分上下两部分,下磨盘固定,上磨盘与水轮轴杆连接,轴杆穿过磨盘中央的孔,与叶轮相连。湍急的年楚河水,被引到通往水磨坊的渠道里,形成一股强大的冲击力,拍打着叶轮,叶轮转动,带动上磨盘转动研磨。“叶轮在水下,用西藏特有的木材制成,耐水泡,不易腐烂,可以用几十年。”索顿说。
调整磨石间隙的大小,可以控制粉的粗细程度。要保证最理想的研磨度,定期对水磨房进行检查和维护是很重要的。小索顿厂里有专业技师维护石磨,检修叶轮。
水磨的最大优势是可以24小时工作,节能环保。12座石磨同时工作,每天能磨近1000公斤青稞。
蜿蜒的水渠穿过整个4000平方米的厂区,温润、安全、环保,没有机器的轰鸣,只有潺潺的水声。
传统水磨法在2009年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小索顿正计划把厂区发展成观光项目。
新做新食
有了传统水磨原汁原味的青稞面粉,但没有产品,形不成优势,就没办法把厂做起来。生产什么产品呢?偶然间小索顿回忆起在南农读书的日子。“每次和朋友去逛美食广场,都被那里由小麦制成的各色面包糕點吸引,造型美观、口味丰富。我就想是不是可以借鉴?”小索顿说。
但青稞黏度较低,适合做成哪种食品呢?一次,小索顿参加骑行活动,准备不够充分没带食物,到午饭时间就只剩下半瓶矿泉水。正当他饥肠辘辘时,新结识的骑友拿出一包压缩饼干挽救了他饥饿的胃。“压缩饼干之前也吃过,感觉不是特别喜欢。但是在那种环境下,真是美味又充饥。” 小索顿回忆。
小索顿想,把糌粑做成方便携带的类似产品,在西藏旅游大发展的情况下,有江孜地域特色,美味又便于携带的青稞加工食品,应该会受欢迎。
借鉴传统糌粑的做法,小索顿开始潜心试验。他把酥油、白砂糖、奶渣等材料准确称量,加热至全部融化后,再无数次与青稞面粉混合,找到原材料的合适配比,确保了口感纯正,软硬度适宜。
2010年,他不惜重金从上海购置了一台最先进的压缩饼干机,调配好的原料经机器压制成为方便食用、又保留了传统口味的糌粑干粮。一经问世,糌粑干粮的销售量便远远超过了他的预期。销售量连续几年快速增长。公司已先后设立了以拉萨、日喀则、江孜为主的8个销售点,进驻各大超市,市场占有率在西藏自治区内达到50%以上。
同时,小索顿积极研制新产品:青稞爆米花、富硒青稞全粉、青稞枸杞饼干、青稞葱香饼干、青稞原味饼干、青稞燕麦饼干……10余类青稞系列产品不断问世。
现在“谷麦粒稞”品牌青稞系列产品早已远近闻名,成为江孜县的“新名片”。2017年公司年产各类青稞产品突破1500吨,主营业务收入599.5万元,净利润131.2万元。公司也获得日喀则市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国家扶贫龙头企业等殊荣。2018年,在中国首届丰收节上,小索顿获得“全国十佳农民”称号,是十佳农民中学历最高的。
家乡家人
小索顿小学毕业就离乡求学, 在山东的对口支援民族班读初中,在辽宁读高中。他说:“在家乡,也许一百个人里才有一个人能到大城市读书接受优质的教育,我特别珍惜,学习从不敢放松。”2005年,他如愿考上了南京农业大学。
2009年大学一毕业,异常想念家乡的小索顿,没有任何犹豫,选择回到家乡成为一名邮政储蓄柜员。
这个工作环境好、待遇高,不知道多少人羡慕。但一段时间下来,业务熟练了后,小索顿觉得有些平淡,越来越迷茫了。他想自己做生意不更好吗?” 小索顿跟爸爸讲了他的想法,爸爸不但没有反对,还把开了几年的青稞加工厂交给他。
“实际上也不算厂,说是作坊更贴切。”小索顿说。“经营方式也很简单,乡亲们收的青稞自己没有精力去加工,就带到父亲的作坊加工,包括炒制和磨粉。”
2012年,他正式接手了惨淡经营的厂子。几年过去,小索顿不仅把父亲的厂子发扬光大,还带动了附近的众多乡亲一起致富。
小索顿认为,青稞增产了,农民增收了,加工厂才能有更加长远的发展。因此,收购青稞时,他从来不压低收购价,反而高于市场价收购,得到了乡亲们的信任。
2017年,以“公司 农户”的模式,订单式收购青稞。公司的青稞收购价约比市场价高0.6元/公斤,共收购青稞约315万公斤。农民直接新增收入近200万元,受益户数达1550余户。
“全镇19个乡,除了离得很远的4个牧区的乡,剩下的15个乡里10个乡的青稞,基本上都送到这边来了。每年差不多收购了江孜镇一半以上的青稞。”
2012年以来公司共解决了23名农牧民贫困人员的就业问题,2018年公司新建项目可以为22人提供就业岗位,并计划再招22名。
在江孜县卡曼乡有一户家庭,一家三兄弟。老大2011年就来小索顿的加工厂里工作,维护石磨,手艺特别好。后来厂里需要人手,小索顿把他的两个弟弟也招进厂里工作。2013年江孜县异地搬迁的扶贫示范点建成,一家人举家搬迁到江孜县。
“他们特别朴实,工作认真,把厂当作家。搬迁后,家离得近了,早上8点到下午4点下班,家里面和厂里面的事都能照顾得井井有条。现在老大的儿子电工学成后,也会到厂里工作,做设备维护和电机维修。这样一个家庭五个人在厂里工作,工资收入在当地还是很可观的,几年就可以还清新房子的钱,日子越来越好。”
事越做越顺,荣誉也随之而来。公司2008年被评为国家扶贫龙头企业,2018年又得到了“致富青年助力脱贫攻坚奖”,其间各种扶贫、致富带头人等荣誉不断。
对于扶贫,他认同父亲的观点,“我父亲常说,不要过多地讲扶贫,其实你扶贫扶的不是别人更是自己。”
小索顿说:“厂里面需要人,特别需要技术能力比较理想的,能留得住的,能持久的人。能胜任的乡亲来了是帮我,扶持乡亲,解决就业这是必然,是双赢的关系。”
2018年,小索顿为第一位退休员工举办了一个小型退休庆典。“她是仓库保管员,62岁,在厂里工作了13年,大家都很尊敬她。”索顿翻出典礼上的照片,她正在跟老同事碰头,这是藏族的碰头礼,是非常感恩的意思。
学校学人
2018年10月,毕业9年后第一次回到母校南农,30日下午在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三楼开放空间,与学弟学妹们座谈。百余学弟学妹们凝神听完师兄的故事后,争相提问。
有同学问,大学里要为步入社会做哪些准备?小索顿讲述了自己大学的经历。
“我在学校的时候就告诉自己不能太安逸,得想方设法做点事。”他发现学校有很多同学对藏文化感兴趣,甚至有藏文化发烧友,就搞了一个藏文化社团。这个藏文化社团不断壮大,最多的时候有680多人。
借用这个平台,也为家乡做了点事。
小索顿高中在辽宁上学四年没回过一次家,大一大二仍然没回。2007年大三时青藏铁路开通,他准备回家前,组织社团在学校的湖边搞了一个宣传会,请大家为藏族贫困地区捐款捐物,筹集到很多衣物和现金。
那次回家没有买到座票,他花一百多块钱买个无座学生票,挑个扁担带两个大编织袋的衣服回去,一路上累了就在大袋子上躺著。
小索顿不仅组织自己学校的老乡,还有一路上火车路过城市的大学生,火车停一站上来几个,再停一站又上来几个,队伍越来越壮大。
小索顿说,后来的创业中,大学时候“折腾各种事情”锻炼的能力,帮他解决了很多问题。所以,他说:“在大学里,锻炼自己的能力,可以帮助同学们以更好的状态适应社会。”
有藏族学弟问回乡创业前景如何,小索顿说,在家乡创业到现在,虽然也有很多困难很多问题,前两年时间都是在各种问题中挣扎,生产什么、什么配方、哪里找设备,但那都是在自己能够掌控范围内,都是厂里内部的事。“从大环境来讲,我感觉特别顺利,是我没想到的顺利,做什么事情都成。我被推荐参与各种创业比赛,拿到创业基金,去先进企业学习,引进设备,参加博览会……就好像有人推着你做事。”
他认为,这也说明了西藏的一个状态—缺乏人才,缺乏能带着大家做事的人。西藏上大学的孩子还比较少,像小索顿这样读了大学回乡创业的就更少,小索顿谦虚说,“不一定是我做得有多好,我是在人才缺乏的情况下,得到了很多机会。”
现在,小索顿的青稞加工厂也成为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他特别希望有知识有能力的学弟学妹来实习,将来有可能也可以留下。
新时代
“我是一名青稞食者,我要捍卫青稞原汁原味的传统;我又是一名青稞使者,我要守住这份产业,将青稞文化传承下去。”
新时代
编后记
小索顿高鼻梁、深眼窝,普通话很好,语速稍慢,表情比较少,好像总是在思考,天生有一颗忧国忧民的心。
最经典的一句话是,给我那么多奖,其实我做得也没有那么好,是家乡真的人才匮乏。
面对这些成绩和荣誉,小索顿表现沉稳谦卑,他说:“真的只是做了一点点事”。
“我的创业始终围绕‘农’字展开,我来自农村,毕业于南农,现在回到农村创业。这些年,我感受到基层创业的艰辛,也看到了回到家乡创业的无限希望。作为基层创业者,这是我们最好的时代。”小索顿道出了他的心声。
小索顿,藏族,南京农业大学2005级。作为新农人代表,他带着他的青稞创业故事,在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上,获得2018年度“全国十佳农民”殊荣。2018年10月,小索顿受邀参加中组部主办在杭州举办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会,借此机会,他毕业九年后第一次回到母校。10月30日下午在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开放空间,他与少数民族学弟学妹们举行了座谈交流一些问答。
以下图片由南京农业大学夏木老师提供
Q:如果用最简单的话概括你为什么创业,你会怎么概括?
A:我觉得是三个“家”,具体讲就是,家族的使命、家乡的眷恋、家国的情怀。
Q:回家乡创业的话,创业项目的选择上有哪些建议?
A:创业不能盲目,要结合自己的特长和家乡的产业特点。
Q:大学生在家乡创业,会得到很多帮助吗?
A:我觉得不一定所有产业。因为青稞加工是发展当地青稞特色产业的一部分,我创业得到了日喀则市和县政府很大的帮助,比如提供启动资金、贷款,提供去大企业学习技术的机会,把我评为致富带头人等等。
Q:如果不是西藏人,到西藏去发展,你觉得空间怎样?
A:不是西藏人的话,首先要克服高海拔和昼夜温差大等自然条件的挑战,接受民族和文化上的一些差异。西藏地区相对还是欠发达,最近两年也有很多来投资或来做企业的,机遇是挺多的。如果创业,最好多了解当地情况,这样会比较顺利一些。
Q:南京农业大学在食品加工和作物种植方面应该有很丰富的资源,你有没有跟母校建立一些合作,把学校的这些资源利用起来?
A:现在还没有利用起来,但刚才跟食品学院专门做产业对接的老师也聊了很久,请教了很多东西,他常去西藏,对西藏很了解。南农研究生毕业的一个学长现在在自治区农科院,也有很多资源可以利用。
比如我也尝试给农民成熟高产的种植技术,也符合政府讲的提质增效。但西藏那边有特殊的情况,因为家家户户都有牛,前两年引进的那些品种,麦穗特别大、籽粒特别多,为了抗倒伏,麦秆是很低矮的。虽然高产但是老百姓不干,他们喜欢麦穗长得高一点,因为要喂牛。
所以我觉得这个事我就站在中间,各方都要考虑到。但我的优势是身处家乡,最了解实际情况,所以再磨合对接也有优势。
Q:被评为“全国十佳农民”你有何想法?
A:这个称号是催促我继续努力的动力,同时也是一个压力。压力最终还是换作动力,更多的是一种责任。我得更加自律,更有信誉,更有责任心地做好一个新农民,无愧这个称号。
我又是一名青稞使者,我要守住这份产业,将青稞文化传承下去。”
原香原麦
小索顿的饼干入口清爽酥脆,味道纯正醇香,像刚搅拌好的青稞糌粑,最浓郁的青稞麦香和着淡淡的奶香。
糌粑是藏民传统主食,把炒香的青稞面粉放在小碗里,加酥油茶、奶渣、糖等搅拌均匀捏成团。
饼干好吃有赖于原料优质。西藏江孜是小索顿的家乡,地处海拔4000多米的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最大的支流年楚河滋养着这片土地,土壤肥沃,水源和光照充足,特别适合青稞生长。每到秋天,田野里金黄色的青稞一望无际,风吹麦浪,如诗如画。
对于小索顿,这种高原独有的作物,不仅仅是最喜爱的主食和美味,更代表着家乡,代表着丰收的喜悦,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情结。吃青稞糌粑长大,在青稞麦田里玩耍,青稞文化在他身体里扎根。小索顿一直认为青稞是当地的优势,可以有所作为。
古法古磨
做出保留青稞原味的饼干不仅需要好的原料,还要好的加工方法。“一块饼干,要经历几十道工序才能最终成型,其中任何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到成品的味道和口感。特别是磨粉这一道工序。”
和许多西藏人民一样,小索顿认为,通过水磨加工出来的糌粑,味道更加浓郁醇香,口感也最佳。但一开始,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小索顿也尝试过用电磨。他买来电磨粉机,请来技术人员,做了多次试验。两种方式比拼下来,除了速度快,电磨次次败阵。
电磨的电机在磨粉过程中发热,出来的青稞面粉存放期大大缩短。而传统水磨的优势是,“水做动力,磨盘转速没电磨那么快,磨盘温度较低,磨出的青稞面,在藏民放家里存放一年不变质,电磨的很快就从堆积的底部开始腐变”。
此外,电磨粉机大规模运作起来,噪音大,发热高,易造成粉尘爆炸,且耗电量大,增加了成本。
而传统水磨方法是以水做动力用石磨把青稞研磨成粉。这样磨出的青稞粉色泽均匀,有浓郁的青稞麦香,保留了青稞最原始、最纯正的味道,加工出来的糌粑等,味道浓郁醇香,口感佳。
在索顿的水磨坊里,12座直径1.5米的石磨,间隔1米,一字排开。
水磨最顶端有布料制成的青稞喂料器,底端由牛角制作的喂料嘴,以及均衡喂料量的吊锥、绳拉式调节器和绳索等几个部分构成。
磨盘厚0.5米,分上下两部分,下磨盘固定,上磨盘与水轮轴杆连接,轴杆穿过磨盘中央的孔,与叶轮相连。湍急的年楚河水,被引到通往水磨坊的渠道里,形成一股强大的冲击力,拍打着叶轮,叶轮转动,带动上磨盘转动研磨。“叶轮在水下,用西藏特有的木材制成,耐水泡,不易腐烂,可以用几十年。”索顿说。
调整磨石间隙的大小,可以控制粉的粗细程度。要保证最理想的研磨度,定期对水磨房进行检查和维护是很重要的。小索顿厂里有专业技师维护石磨,检修叶轮。
水磨的最大优势是可以24小时工作,节能环保。12座石磨同时工作,每天能磨近1000公斤青稞。
蜿蜒的水渠穿过整个4000平方米的厂区,温润、安全、环保,没有机器的轰鸣,只有潺潺的水声。
传统水磨法在2009年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小索顿正计划把厂区发展成观光项目。
新做新食
有了传统水磨原汁原味的青稞面粉,但没有产品,形不成优势,就没办法把厂做起来。生产什么产品呢?偶然间小索顿回忆起在南农读书的日子。“每次和朋友去逛美食广场,都被那里由小麦制成的各色面包糕點吸引,造型美观、口味丰富。我就想是不是可以借鉴?”小索顿说。
但青稞黏度较低,适合做成哪种食品呢?一次,小索顿参加骑行活动,准备不够充分没带食物,到午饭时间就只剩下半瓶矿泉水。正当他饥肠辘辘时,新结识的骑友拿出一包压缩饼干挽救了他饥饿的胃。“压缩饼干之前也吃过,感觉不是特别喜欢。但是在那种环境下,真是美味又充饥。” 小索顿回忆。
小索顿想,把糌粑做成方便携带的类似产品,在西藏旅游大发展的情况下,有江孜地域特色,美味又便于携带的青稞加工食品,应该会受欢迎。
借鉴传统糌粑的做法,小索顿开始潜心试验。他把酥油、白砂糖、奶渣等材料准确称量,加热至全部融化后,再无数次与青稞面粉混合,找到原材料的合适配比,确保了口感纯正,软硬度适宜。
2010年,他不惜重金从上海购置了一台最先进的压缩饼干机,调配好的原料经机器压制成为方便食用、又保留了传统口味的糌粑干粮。一经问世,糌粑干粮的销售量便远远超过了他的预期。销售量连续几年快速增长。公司已先后设立了以拉萨、日喀则、江孜为主的8个销售点,进驻各大超市,市场占有率在西藏自治区内达到50%以上。
同时,小索顿积极研制新产品:青稞爆米花、富硒青稞全粉、青稞枸杞饼干、青稞葱香饼干、青稞原味饼干、青稞燕麦饼干……10余类青稞系列产品不断问世。
现在“谷麦粒稞”品牌青稞系列产品早已远近闻名,成为江孜县的“新名片”。2017年公司年产各类青稞产品突破1500吨,主营业务收入599.5万元,净利润131.2万元。公司也获得日喀则市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国家扶贫龙头企业等殊荣。2018年,在中国首届丰收节上,小索顿获得“全国十佳农民”称号,是十佳农民中学历最高的。
家乡家人
小索顿小学毕业就离乡求学, 在山东的对口支援民族班读初中,在辽宁读高中。他说:“在家乡,也许一百个人里才有一个人能到大城市读书接受优质的教育,我特别珍惜,学习从不敢放松。”2005年,他如愿考上了南京农业大学。
2009年大学一毕业,异常想念家乡的小索顿,没有任何犹豫,选择回到家乡成为一名邮政储蓄柜员。
这个工作环境好、待遇高,不知道多少人羡慕。但一段时间下来,业务熟练了后,小索顿觉得有些平淡,越来越迷茫了。他想自己做生意不更好吗?” 小索顿跟爸爸讲了他的想法,爸爸不但没有反对,还把开了几年的青稞加工厂交给他。
“实际上也不算厂,说是作坊更贴切。”小索顿说。“经营方式也很简单,乡亲们收的青稞自己没有精力去加工,就带到父亲的作坊加工,包括炒制和磨粉。”
2012年,他正式接手了惨淡经营的厂子。几年过去,小索顿不仅把父亲的厂子发扬光大,还带动了附近的众多乡亲一起致富。
小索顿认为,青稞增产了,农民增收了,加工厂才能有更加长远的发展。因此,收购青稞时,他从来不压低收购价,反而高于市场价收购,得到了乡亲们的信任。
2017年,以“公司 农户”的模式,订单式收购青稞。公司的青稞收购价约比市场价高0.6元/公斤,共收购青稞约315万公斤。农民直接新增收入近200万元,受益户数达1550余户。
“全镇19个乡,除了离得很远的4个牧区的乡,剩下的15个乡里10个乡的青稞,基本上都送到这边来了。每年差不多收购了江孜镇一半以上的青稞。”
2012年以来公司共解决了23名农牧民贫困人员的就业问题,2018年公司新建项目可以为22人提供就业岗位,并计划再招22名。
在江孜县卡曼乡有一户家庭,一家三兄弟。老大2011年就来小索顿的加工厂里工作,维护石磨,手艺特别好。后来厂里需要人手,小索顿把他的两个弟弟也招进厂里工作。2013年江孜县异地搬迁的扶贫示范点建成,一家人举家搬迁到江孜县。
“他们特别朴实,工作认真,把厂当作家。搬迁后,家离得近了,早上8点到下午4点下班,家里面和厂里面的事都能照顾得井井有条。现在老大的儿子电工学成后,也会到厂里工作,做设备维护和电机维修。这样一个家庭五个人在厂里工作,工资收入在当地还是很可观的,几年就可以还清新房子的钱,日子越来越好。”
事越做越顺,荣誉也随之而来。公司2008年被评为国家扶贫龙头企业,2018年又得到了“致富青年助力脱贫攻坚奖”,其间各种扶贫、致富带头人等荣誉不断。
对于扶贫,他认同父亲的观点,“我父亲常说,不要过多地讲扶贫,其实你扶贫扶的不是别人更是自己。”
小索顿说:“厂里面需要人,特别需要技术能力比较理想的,能留得住的,能持久的人。能胜任的乡亲来了是帮我,扶持乡亲,解决就业这是必然,是双赢的关系。”
2018年,小索顿为第一位退休员工举办了一个小型退休庆典。“她是仓库保管员,62岁,在厂里工作了13年,大家都很尊敬她。”索顿翻出典礼上的照片,她正在跟老同事碰头,这是藏族的碰头礼,是非常感恩的意思。
学校学人
2018年10月,毕业9年后第一次回到母校南农,30日下午在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三楼开放空间,与学弟学妹们座谈。百余学弟学妹们凝神听完师兄的故事后,争相提问。
有同学问,大学里要为步入社会做哪些准备?小索顿讲述了自己大学的经历。
“我在学校的时候就告诉自己不能太安逸,得想方设法做点事。”他发现学校有很多同学对藏文化感兴趣,甚至有藏文化发烧友,就搞了一个藏文化社团。这个藏文化社团不断壮大,最多的时候有680多人。
借用这个平台,也为家乡做了点事。
小索顿高中在辽宁上学四年没回过一次家,大一大二仍然没回。2007年大三时青藏铁路开通,他准备回家前,组织社团在学校的湖边搞了一个宣传会,请大家为藏族贫困地区捐款捐物,筹集到很多衣物和现金。
那次回家没有买到座票,他花一百多块钱买个无座学生票,挑个扁担带两个大编织袋的衣服回去,一路上累了就在大袋子上躺著。
小索顿不仅组织自己学校的老乡,还有一路上火车路过城市的大学生,火车停一站上来几个,再停一站又上来几个,队伍越来越壮大。
小索顿说,后来的创业中,大学时候“折腾各种事情”锻炼的能力,帮他解决了很多问题。所以,他说:“在大学里,锻炼自己的能力,可以帮助同学们以更好的状态适应社会。”
有藏族学弟问回乡创业前景如何,小索顿说,在家乡创业到现在,虽然也有很多困难很多问题,前两年时间都是在各种问题中挣扎,生产什么、什么配方、哪里找设备,但那都是在自己能够掌控范围内,都是厂里内部的事。“从大环境来讲,我感觉特别顺利,是我没想到的顺利,做什么事情都成。我被推荐参与各种创业比赛,拿到创业基金,去先进企业学习,引进设备,参加博览会……就好像有人推着你做事。”
他认为,这也说明了西藏的一个状态—缺乏人才,缺乏能带着大家做事的人。西藏上大学的孩子还比较少,像小索顿这样读了大学回乡创业的就更少,小索顿谦虚说,“不一定是我做得有多好,我是在人才缺乏的情况下,得到了很多机会。”
现在,小索顿的青稞加工厂也成为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他特别希望有知识有能力的学弟学妹来实习,将来有可能也可以留下。
新时代
“我是一名青稞食者,我要捍卫青稞原汁原味的传统;我又是一名青稞使者,我要守住这份产业,将青稞文化传承下去。”
新时代
编后记
小索顿高鼻梁、深眼窝,普通话很好,语速稍慢,表情比较少,好像总是在思考,天生有一颗忧国忧民的心。
最经典的一句话是,给我那么多奖,其实我做得也没有那么好,是家乡真的人才匮乏。
面对这些成绩和荣誉,小索顿表现沉稳谦卑,他说:“真的只是做了一点点事”。
“我的创业始终围绕‘农’字展开,我来自农村,毕业于南农,现在回到农村创业。这些年,我感受到基层创业的艰辛,也看到了回到家乡创业的无限希望。作为基层创业者,这是我们最好的时代。”小索顿道出了他的心声。
小索顿,藏族,南京农业大学2005级。作为新农人代表,他带着他的青稞创业故事,在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上,获得2018年度“全国十佳农民”殊荣。2018年10月,小索顿受邀参加中组部主办在杭州举办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会,借此机会,他毕业九年后第一次回到母校。10月30日下午在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开放空间,他与少数民族学弟学妹们举行了座谈交流一些问答。
以下图片由南京农业大学夏木老师提供
Q:如果用最简单的话概括你为什么创业,你会怎么概括?
A:我觉得是三个“家”,具体讲就是,家族的使命、家乡的眷恋、家国的情怀。
Q:回家乡创业的话,创业项目的选择上有哪些建议?
A:创业不能盲目,要结合自己的特长和家乡的产业特点。
Q:大学生在家乡创业,会得到很多帮助吗?
A:我觉得不一定所有产业。因为青稞加工是发展当地青稞特色产业的一部分,我创业得到了日喀则市和县政府很大的帮助,比如提供启动资金、贷款,提供去大企业学习技术的机会,把我评为致富带头人等等。
Q:如果不是西藏人,到西藏去发展,你觉得空间怎样?
A:不是西藏人的话,首先要克服高海拔和昼夜温差大等自然条件的挑战,接受民族和文化上的一些差异。西藏地区相对还是欠发达,最近两年也有很多来投资或来做企业的,机遇是挺多的。如果创业,最好多了解当地情况,这样会比较顺利一些。
Q:南京农业大学在食品加工和作物种植方面应该有很丰富的资源,你有没有跟母校建立一些合作,把学校的这些资源利用起来?
A:现在还没有利用起来,但刚才跟食品学院专门做产业对接的老师也聊了很久,请教了很多东西,他常去西藏,对西藏很了解。南农研究生毕业的一个学长现在在自治区农科院,也有很多资源可以利用。
比如我也尝试给农民成熟高产的种植技术,也符合政府讲的提质增效。但西藏那边有特殊的情况,因为家家户户都有牛,前两年引进的那些品种,麦穗特别大、籽粒特别多,为了抗倒伏,麦秆是很低矮的。虽然高产但是老百姓不干,他们喜欢麦穗长得高一点,因为要喂牛。
所以我觉得这个事我就站在中间,各方都要考虑到。但我的优势是身处家乡,最了解实际情况,所以再磨合对接也有优势。
Q:被评为“全国十佳农民”你有何想法?
A:这个称号是催促我继续努力的动力,同时也是一个压力。压力最终还是换作动力,更多的是一种责任。我得更加自律,更有信誉,更有责任心地做好一个新农民,无愧这个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