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我们应探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其思维能力,提高课堂质量。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在轻松愉快中既学到知识又学会怎样做人。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关键词:兴趣;学习;主动;质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教育教学千古不变的真理,也是教师要长期坚持的最好教学方式,要提高质量就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年来的教学也使我明确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实绩和教好学生的关键,下面就如何激发兴趣,提高政治课教学质量探讨一下。
长期以来,现行的中学政治课教学仍然处在以升学为目的的僵化教学轨道上。上课教师讲空道理,交待知识要点,复习时学生背要点,考试时力争一字不差地答要点。学生通过政治课学习得到的只是一些教条,不知道它们在现实中有什么用,如何用,甚至觉得他们和现实是相矛盾的,是无用的东西,从而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怪有许多思想政治课教师喊出了“政治课没法上了”的哀叹。那么,如何上好思想政治课呢?我看,除了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提高自身的教学艺术外,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有获取知识的要求和能力。《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生能力的培养,如果没有兴趣和主动性,如何培养能力呢?看来,学习兴趣的培养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乐”就是愿意学,就是喜欢学,可见,培养兴趣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培养浓厚的兴趣可以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学习、求知,这样学生们收效大。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兴趣是求知的前提,是学习的巨大源动力,在政治课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生对政治学习产生兴趣,那么他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反之,则启而不发,学而不进,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激发兴趣,对提高政治课教学质量尤其重要。
那么,怎样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呢?
一、搞好课前预习,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可见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与课前预习是紧密相联的,而学生课前预习的效果怎样与教师的严格要求、具体指导分不开。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指导学生,在学生作课前准备时可以提供必要的预习提纲,学生则通过预习、并查找与本课相关联的内容,对教材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能找出本课的重点、难点、疑点。这样学习目的明确了,兴趣也随之产生,学习的热情也高涨了。
二、巧设导语,引发学生兴趣,这是激起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的源泉
万事起头难,课堂教学提倡上好第一节课,讲好第一句话,这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头是让课堂活跃起来的前奏,它影响着一堂课的成败,教师应注重新课导言的艺术性和科学性,要针对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善于利用情景教学法,创设各种教学情景,渲染气氛,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引发学生兴趣,激发求知欲,使学生想听下去,急于听下去,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进入最佳亢奋状态。
三、巧妙设疑,培养思维,激发兴趣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思维以疑问为起点,有疑问才有思维,经过思维才能解疑,有所进取。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需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释疑、解惑,可极大地引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当他们苦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教师给予解惑,他们就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设疑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了设疑,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联系生活,设置一些精巧别致的小问题,做到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引导学生讨论,在讨论中教师除了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及思想得到升华和发展外,师生间可以互相诘难答题、互相启发补充,形成师生间双向的智慧交流,迸发出创造的火花,从而形成教学相长的氛围。比如,我在讲“维护社会管理秩序”时,根据我校的具体位置,提出了以下现象,让学生们分成小组讨论:我校外面的电话亭不时有小孩乱报警,让公安机关出动警车;路灯有时被打烂;路边的花园经常被践踏,这些现象给我们的生活及社会管理带来什么影响,这些行为属于什么行为,该怎么处罚,依据是什么。同学们在讨论中表现得非常活跃,甚至还向老师提出了许多新问题,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最后,通过这些发生在身边的事例让学生明白了,社会管理秩序,需要法律来维护,法律规范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行为,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一定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情节严重的依《刑法》处罚,情节轻微的尚未触犯刑律的,依《治安管理处罚法》来处罚或不作处罚。通过师生的共同学习,教师和学生都增强了法律意识,从而规范了自己的行为,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自觉守法,起到了良好的实际效果。
四、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平时我们教师在一起闲谈时都会发出感叹“××学生我一见到他就想作呕了”“真想狠狠地骂他一顿”等,甚至有那种烂泥扶不上墙的想法,试问这样怎能教好自己的学生,又怎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呢?相反只能导致学生讨厌你与你作对,学生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的,也有自己的喜好,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情感投资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中要做到以情教学,以情晓理,特别是对待差生更要雪中送炭,而不是落井下石。学生对老师的喜好直接影响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应该体现出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与积极性的高低,常依赖于对教师的情感。由此可见,高尚纯洁的爱则是师生心灵的通道,是启发学生心扉的钥匙,是引导学生前进的路标。教师除了要有人格魅力外,在教学中,要以一颗火热的心爱护学生,真诚地对待学生。对学生要一视同仁,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在学习上帮助他们,在课堂上注重多表扬、少批评,经常走到他们中间,找他们谈心,参加他们的活动,为他们服务,这样才能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尤其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更应多给他们关爱,多找出其闪光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只有这样,建立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知,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
五、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培养学习兴趣
学生的认识能力是否会有长足的进步,常常取决于我们能否提供一个良好的外界条件。在过去教学中,多数是“照本宣科”“填鸭式”教学,教师只是讲讲、写写,学生只是听听、记记,对知识的理解、认识的提高,很多都是抽象的、模糊的,很难真正搞清楚,而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媒介也逐渐走入课堂,广泛用于教学中。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诸如电影,电视,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代替了过去把黑板、粉笔作为教具的教学模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把动画、图像、立体声融合起来,真正做到“图文并茂”,把学生带入一种心旷神怡的境界,有身临其境之感,觉得生动有趣,这样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我在讲“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这一章节时,播放电视VCD让学生欣赏一幅生动画面、聆听歌曲《春天的故事》,然后再结合歌词内容,充满激情地向学生讲述深圳空前的改革举措,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感性上体会到党的英明和对外开放政策的伟大。再比如,讲“八荣八耻”问题时通过播放“丛飞的感人事迹”视频,让学生感受人情的冷暖,培养自己的爱心,真正能起到感化教育的实效,学生既学到知识又提高了修养。这样轻松自然地把理论转化为认知,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境界,从而提高了课堂质量。
六、巧设课堂结尾,激起学生兴趣
所谓小结就是对一堂课所讲的知识的总结概括,如何进行总结是一堂课的关键。古人在谈到行文时说:“起句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如撞钟,清音有余。”可见,小结的语言要巧妙,要有激情,师生之间应产生共鸣。小结语言精练能使学生容易掌握重点,抓住中心,可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小结要带有悬念,让学生乐于去探索、探究,起到耐人寻味,课断而思不断,言虽尽而意无穷的作用,为下一节课作好铺垫,进一步激发其学习的兴趣。比如,复习“一国两制”内容,到结尾时让学生们跟着音乐节奏合唱《爱我中华》歌曲,激发同学的爱国热情,让个别学生表态自己如何报效祖国,最后全体起立,齐声朗诵标语“坚决维护祖国统一”等,使整节课能在雄壮的气氛下结束。既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弥补了政治课结尾抽象、枯燥、平淡的不足,又寓教于乐。
当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正如恩格斯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它永远胜过责任感,只要我们努力地去探索,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积极参与,课堂质量就会提高。这也适应当前我国素质教育要求,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以更高的质量培养品学兼优的人才。
(东莞市虎门第五中学)
关键词:兴趣;学习;主动;质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教育教学千古不变的真理,也是教师要长期坚持的最好教学方式,要提高质量就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年来的教学也使我明确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实绩和教好学生的关键,下面就如何激发兴趣,提高政治课教学质量探讨一下。
长期以来,现行的中学政治课教学仍然处在以升学为目的的僵化教学轨道上。上课教师讲空道理,交待知识要点,复习时学生背要点,考试时力争一字不差地答要点。学生通过政治课学习得到的只是一些教条,不知道它们在现实中有什么用,如何用,甚至觉得他们和现实是相矛盾的,是无用的东西,从而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怪有许多思想政治课教师喊出了“政治课没法上了”的哀叹。那么,如何上好思想政治课呢?我看,除了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提高自身的教学艺术外,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有获取知识的要求和能力。《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生能力的培养,如果没有兴趣和主动性,如何培养能力呢?看来,学习兴趣的培养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乐”就是愿意学,就是喜欢学,可见,培养兴趣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培养浓厚的兴趣可以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学习、求知,这样学生们收效大。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兴趣是求知的前提,是学习的巨大源动力,在政治课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生对政治学习产生兴趣,那么他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反之,则启而不发,学而不进,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激发兴趣,对提高政治课教学质量尤其重要。
那么,怎样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呢?
一、搞好课前预习,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可见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与课前预习是紧密相联的,而学生课前预习的效果怎样与教师的严格要求、具体指导分不开。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指导学生,在学生作课前准备时可以提供必要的预习提纲,学生则通过预习、并查找与本课相关联的内容,对教材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能找出本课的重点、难点、疑点。这样学习目的明确了,兴趣也随之产生,学习的热情也高涨了。
二、巧设导语,引发学生兴趣,这是激起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的源泉
万事起头难,课堂教学提倡上好第一节课,讲好第一句话,这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头是让课堂活跃起来的前奏,它影响着一堂课的成败,教师应注重新课导言的艺术性和科学性,要针对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善于利用情景教学法,创设各种教学情景,渲染气氛,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引发学生兴趣,激发求知欲,使学生想听下去,急于听下去,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进入最佳亢奋状态。
三、巧妙设疑,培养思维,激发兴趣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思维以疑问为起点,有疑问才有思维,经过思维才能解疑,有所进取。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需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释疑、解惑,可极大地引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当他们苦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教师给予解惑,他们就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设疑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了设疑,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联系生活,设置一些精巧别致的小问题,做到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引导学生讨论,在讨论中教师除了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及思想得到升华和发展外,师生间可以互相诘难答题、互相启发补充,形成师生间双向的智慧交流,迸发出创造的火花,从而形成教学相长的氛围。比如,我在讲“维护社会管理秩序”时,根据我校的具体位置,提出了以下现象,让学生们分成小组讨论:我校外面的电话亭不时有小孩乱报警,让公安机关出动警车;路灯有时被打烂;路边的花园经常被践踏,这些现象给我们的生活及社会管理带来什么影响,这些行为属于什么行为,该怎么处罚,依据是什么。同学们在讨论中表现得非常活跃,甚至还向老师提出了许多新问题,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最后,通过这些发生在身边的事例让学生明白了,社会管理秩序,需要法律来维护,法律规范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行为,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一定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情节严重的依《刑法》处罚,情节轻微的尚未触犯刑律的,依《治安管理处罚法》来处罚或不作处罚。通过师生的共同学习,教师和学生都增强了法律意识,从而规范了自己的行为,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自觉守法,起到了良好的实际效果。
四、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平时我们教师在一起闲谈时都会发出感叹“××学生我一见到他就想作呕了”“真想狠狠地骂他一顿”等,甚至有那种烂泥扶不上墙的想法,试问这样怎能教好自己的学生,又怎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呢?相反只能导致学生讨厌你与你作对,学生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的,也有自己的喜好,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情感投资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中要做到以情教学,以情晓理,特别是对待差生更要雪中送炭,而不是落井下石。学生对老师的喜好直接影响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应该体现出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与积极性的高低,常依赖于对教师的情感。由此可见,高尚纯洁的爱则是师生心灵的通道,是启发学生心扉的钥匙,是引导学生前进的路标。教师除了要有人格魅力外,在教学中,要以一颗火热的心爱护学生,真诚地对待学生。对学生要一视同仁,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在学习上帮助他们,在课堂上注重多表扬、少批评,经常走到他们中间,找他们谈心,参加他们的活动,为他们服务,这样才能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尤其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更应多给他们关爱,多找出其闪光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只有这样,建立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知,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
五、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培养学习兴趣
学生的认识能力是否会有长足的进步,常常取决于我们能否提供一个良好的外界条件。在过去教学中,多数是“照本宣科”“填鸭式”教学,教师只是讲讲、写写,学生只是听听、记记,对知识的理解、认识的提高,很多都是抽象的、模糊的,很难真正搞清楚,而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媒介也逐渐走入课堂,广泛用于教学中。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诸如电影,电视,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代替了过去把黑板、粉笔作为教具的教学模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把动画、图像、立体声融合起来,真正做到“图文并茂”,把学生带入一种心旷神怡的境界,有身临其境之感,觉得生动有趣,这样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我在讲“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这一章节时,播放电视VCD让学生欣赏一幅生动画面、聆听歌曲《春天的故事》,然后再结合歌词内容,充满激情地向学生讲述深圳空前的改革举措,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感性上体会到党的英明和对外开放政策的伟大。再比如,讲“八荣八耻”问题时通过播放“丛飞的感人事迹”视频,让学生感受人情的冷暖,培养自己的爱心,真正能起到感化教育的实效,学生既学到知识又提高了修养。这样轻松自然地把理论转化为认知,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境界,从而提高了课堂质量。
六、巧设课堂结尾,激起学生兴趣
所谓小结就是对一堂课所讲的知识的总结概括,如何进行总结是一堂课的关键。古人在谈到行文时说:“起句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如撞钟,清音有余。”可见,小结的语言要巧妙,要有激情,师生之间应产生共鸣。小结语言精练能使学生容易掌握重点,抓住中心,可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小结要带有悬念,让学生乐于去探索、探究,起到耐人寻味,课断而思不断,言虽尽而意无穷的作用,为下一节课作好铺垫,进一步激发其学习的兴趣。比如,复习“一国两制”内容,到结尾时让学生们跟着音乐节奏合唱《爱我中华》歌曲,激发同学的爱国热情,让个别学生表态自己如何报效祖国,最后全体起立,齐声朗诵标语“坚决维护祖国统一”等,使整节课能在雄壮的气氛下结束。既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弥补了政治课结尾抽象、枯燥、平淡的不足,又寓教于乐。
当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正如恩格斯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它永远胜过责任感,只要我们努力地去探索,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积极参与,课堂质量就会提高。这也适应当前我国素质教育要求,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以更高的质量培养品学兼优的人才。
(东莞市虎门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