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而新教材是新课程改革实施中的重要媒体,作为中学化学教师如何认识新教材、使用新教材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笔者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发挥教材中“章图”、“插图”的作用
新教材的亮点之一就是每章有代表该单元主要内容的“章图”,还有穿插在教材中的若干幅“插图”。这些图中,有微观粒子运动的宏观比喻、有现代高科技产品或技术的展示、有实物及科学家的照片,特别是有些实验插配了实验操作图,并用箭头指示了实验流程,这对学生尽快熟悉实验用品和试剂,了解实验过程,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很有帮助。这样设置使教材内容在表达形式上图文并茂,新颖活泼。
这些图片是教材中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发挥这些资源的作用呢?
笔者在每章起始教学中,让学生认真观察“章图”,引发学生质疑,并互相交流。然后利用图中内容,使学生体验“处处有化学”的真情实感,学生一开始就产生了想参与,想探究的欲望。同时,使学生将直观的图形与化学知识紧密结合起来,明确学习目标。在必修1“化学反应与能量”教学中,笔者将“水能、化学能变化对比示意图”的“插图”用多媒体制作成动态的画面,组织学生分析看到的现象,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积极主动、兴趣盎然,无形中营造了一个活泼热烈、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氛围,这样的动态图片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增加了可接受性、直观性和启发性,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二、发挥教材中“科学探究”、“实践活动”的作用
“科学探究”、“实践活动”是配合课堂教学而编写的,具有可操作性、趣味性和社会性,需要学生自己在课堂或课外操作,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在必修2科学探究: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装置设计中,课前笔者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内容,学生认真分析反应原理,积极查找资料,课堂中让小组代表阐述自己的设计方案,大家一起分析方案中的优缺点,使学生在讨论分析中优化装置。在此活动中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学会了沟通合作、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同时,对有创意的装置在班里推广,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充分发挥新教材的资源优势,让教材改革能切实地发挥带动教育改革的作用。
三、发挥教材中“思考与交流”、“学与问”的作用
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推进教学方式的转变,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化学新教材中设置“思考与交流”,“学与问”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逐步转变学习方式,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模式,对教材中的每个“思考与交流”,“学与问”的问题都应进一步研究和深化,并在课堂上认真组织讨论。如必修1思考与交流:“用什么试剂除去粗盐中氯化钙、氯化镁及硫酸盐?”笔者引导学生通过资料卡片提供的物质溶解性规律,获取除去硫酸盐、氯化镁、氯化钙所需的试剂。再让学生思考:“能否改变教材中的试剂顺序?”学生积极讨论,并设计了许多方案,这时再引导学生对每一方案逐一分析、讨论,最后得出了完整的结论。这样一来,学生对除去粗盐中的硫酸盐、氯化镁、氯化钙印象深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所以,教师在备课中认真研究,充分准备,精心组织学生讨论,才能达到新课程计划的目的,才能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创新性。
四、发挥教材中“实验”内容的作用
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发挥着独特的、无可替代的功能,尤其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面具有特效。如何使实验功能充分发挥,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笔者认为,课堂上有些演示实验可以放手让学生操作,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实验现象的变化,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参与意识。学生实验也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做、步调一致、结果单一的模式。实验课上,允许甚至鼓励学生做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自主性实验”。学生具备了自主参与意识,创造性思维才有生长的土壤。同时,化学实验中应增加探索实验的比重,使学生在探索的情境中体验从事科学研究的愉悦感。在积极、自觉的思维活动中,激发创新思维意识,发展创造能力。如必修1中关于制备氢氧化亚铁的实验,生成的白色氢氧化亚铁很快变色,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让氢氧化亚铁较长时间保存?学生根据变质原因设计了很多方案,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走进实验室,让学生验证自己的设计方案是否可行。通过这样的活动,激发了学生创新欲望和自主探索的精神,为今后的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化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方法。在充分利用新教材资源、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技术的前提下,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能力。
(责任编辑 黄春香)
一、发挥教材中“章图”、“插图”的作用
新教材的亮点之一就是每章有代表该单元主要内容的“章图”,还有穿插在教材中的若干幅“插图”。这些图中,有微观粒子运动的宏观比喻、有现代高科技产品或技术的展示、有实物及科学家的照片,特别是有些实验插配了实验操作图,并用箭头指示了实验流程,这对学生尽快熟悉实验用品和试剂,了解实验过程,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很有帮助。这样设置使教材内容在表达形式上图文并茂,新颖活泼。
这些图片是教材中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发挥这些资源的作用呢?
笔者在每章起始教学中,让学生认真观察“章图”,引发学生质疑,并互相交流。然后利用图中内容,使学生体验“处处有化学”的真情实感,学生一开始就产生了想参与,想探究的欲望。同时,使学生将直观的图形与化学知识紧密结合起来,明确学习目标。在必修1“化学反应与能量”教学中,笔者将“水能、化学能变化对比示意图”的“插图”用多媒体制作成动态的画面,组织学生分析看到的现象,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积极主动、兴趣盎然,无形中营造了一个活泼热烈、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氛围,这样的动态图片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增加了可接受性、直观性和启发性,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二、发挥教材中“科学探究”、“实践活动”的作用
“科学探究”、“实践活动”是配合课堂教学而编写的,具有可操作性、趣味性和社会性,需要学生自己在课堂或课外操作,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在必修2科学探究: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装置设计中,课前笔者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内容,学生认真分析反应原理,积极查找资料,课堂中让小组代表阐述自己的设计方案,大家一起分析方案中的优缺点,使学生在讨论分析中优化装置。在此活动中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学会了沟通合作、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同时,对有创意的装置在班里推广,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充分发挥新教材的资源优势,让教材改革能切实地发挥带动教育改革的作用。
三、发挥教材中“思考与交流”、“学与问”的作用
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推进教学方式的转变,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化学新教材中设置“思考与交流”,“学与问”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逐步转变学习方式,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模式,对教材中的每个“思考与交流”,“学与问”的问题都应进一步研究和深化,并在课堂上认真组织讨论。如必修1思考与交流:“用什么试剂除去粗盐中氯化钙、氯化镁及硫酸盐?”笔者引导学生通过资料卡片提供的物质溶解性规律,获取除去硫酸盐、氯化镁、氯化钙所需的试剂。再让学生思考:“能否改变教材中的试剂顺序?”学生积极讨论,并设计了许多方案,这时再引导学生对每一方案逐一分析、讨论,最后得出了完整的结论。这样一来,学生对除去粗盐中的硫酸盐、氯化镁、氯化钙印象深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所以,教师在备课中认真研究,充分准备,精心组织学生讨论,才能达到新课程计划的目的,才能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创新性。
四、发挥教材中“实验”内容的作用
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发挥着独特的、无可替代的功能,尤其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面具有特效。如何使实验功能充分发挥,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笔者认为,课堂上有些演示实验可以放手让学生操作,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实验现象的变化,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参与意识。学生实验也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做、步调一致、结果单一的模式。实验课上,允许甚至鼓励学生做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自主性实验”。学生具备了自主参与意识,创造性思维才有生长的土壤。同时,化学实验中应增加探索实验的比重,使学生在探索的情境中体验从事科学研究的愉悦感。在积极、自觉的思维活动中,激发创新思维意识,发展创造能力。如必修1中关于制备氢氧化亚铁的实验,生成的白色氢氧化亚铁很快变色,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让氢氧化亚铁较长时间保存?学生根据变质原因设计了很多方案,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走进实验室,让学生验证自己的设计方案是否可行。通过这样的活动,激发了学生创新欲望和自主探索的精神,为今后的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化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方法。在充分利用新教材资源、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技术的前提下,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能力。
(责任编辑 黄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