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开展幼儿园园本教研,是促使先进的理论尽快转化为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所采用的”理论,以实现先进的教育理念向教学行为的转化。园本教研作为一种以幼儿园为研究基地,以一线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为研究对象的教研活动,是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最有效与最可行的方式。现阶段乡镇幼儿园存在一个共性问题:如何开展幼儿园园本教研,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在幼儿园教科研活动中,对促进本园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 园本;教研;实施;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8-00-01
一、园本教研制度的涵义及实施理念
以园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是以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作为研究主体,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努力把幼儿园建立成为学习型组织。“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依靠教师”,“幼儿园是教研基地,活动室是教研室,教师是研究员”。
二、当前园本教研的主要弊端
(一)园本教研目的“功利化”。园本教研是研究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但很多教研活动的组织并非出于解决问题的目的,把园本教学研究作为打造品牌、提高档次、竞争生源、树立幼儿园形象的一条谋略。这样的园本教学研究必然陷入“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误区,对提高教学质量没有任何现实意义。
(二)制度不健全,缺乏规范。调研发现,我区多数幼儿园园本教研制度可以说是一片空白。虽然在幼儿园建立之后有一些关于教研制度的文字说明,但并没有真正落实,只是一些表面摆设。制度是应付上级检查而设立,对教研活动正常有效开展发挥不了作用;且教研制度单一,如教师教科研工作常规、教科研奖励、新教师培养、年级组长竞聘、骨干教师培养、教师外出学习等等都没有相应的细化制度。这样的教研制度对幼儿园教研活动发挥不了保障作用。
(三)研究成果不能在实践中落实。园本教研的主要特点是研究解决教师自己的问题,但在实践中却发现,教研活动的结果只是引导教师转变了观念,却没有将转变后的新观念落实到教育实践中,或者是已经通过教研活动解决的问题却经常在工作中再现,所以,园长们都在思考怎样将教育观念落实到教育行为,教师们都清楚怎么做,就是做不好,究其原因主要是幼儿园,没有关注到园本教研成果的管理和使用,这是当前被多数幼儿园忽略的问题。
三、探索园本教研的新形式
“园本教研”为教师角色的转变构筑了一个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平台,在开展园本教研的过程中,幼儿园不仅应注重对教师的全面引导,更要注重教师自我发展和专业成长的引领。通过调查、了解教研活动形式、内容的不同需求,关注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困难,积极发挥园本教研的引领、交流、学习作用,倾听教师的心声,收集教师的困惑,努力顺应各个层面的教师需求,拓宽教研活动类型,力求体现教学的真实性、研究的朴实性、以园为本的扎实性。
(一)争取行政支持,制度上保障
园长本人重视教研活动、注重教师培养,真正花心思和精力去做这块工作的,幼儿园的整体水平和教师的专业发展肯定是大有成效的,因为园长的充分重视能带动教研活动正常有效开展。笔者曾在杭州几家幼儿园实习时发现,凡是比较有教学实力的、教科研水平突出的幼儿园,园长普遍重视园本教研工作。园长重视教科研工作,带头走在前列,给老师一种榜样作用,能充分调动老师们的积极性。行政的重视,资金、人力、物力都会有保障,教研活动开展就会水到渠成。本园园长业务精通,对幼儿园教科研很重视。在园长带领下,教师们的教研氛围很浓厚,积极性也很高,教科研活动逐步步入正轨。当然,教研制度制定合理是保障教研活动有效开展的手段,制度才是约束教师惰性滋生的有效手段。为此,本园制定了《教师教科研工作常规》、《教科研奖励条例》、《年段组长聘任制度》、《教研组长例会制度》、《教师外出学习制度》、《骨干教师培养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使园本教研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从政策上、资金上、时间上为园本教研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以园为本的教育科研体系
1、幼儿园要有计划地开展经常性的丰富多彩的教学研究活动,及时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通过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2、要充分发挥教研组和备课组的作用;3、大力加强课堂教学的研究,千方百计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4、要组织教师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和教改实施,把现代教育理念、现代教育技术同幼儿园的教育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5、要建立教学成果和教研成果的奖励机制,激励教师不断地创造新的教学和教研业绩;6、要重视总结、宣传和推广本园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研成果,从制度上保障“园本教研”常研常新。
(三)研以致用见成效
园本教研决不是走过场,一定要有实用价值,应及时将研究的成果转化为促进幼儿园保教质量提高的“第一生产力”。从幼儿园教育质量的现状可以看出,很多幼儿园的教研活动还没能有效解决教育实践问题,一些幼儿园的教研活动虽然现时解决了问题,但过后问题又重新出现。而通过对一些优质幼儿园的调查分析发现,他们不仅都能很好地开展以园为本的教研活动,而且都能将园本教研的结果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
例如,每年新生入园,幼儿会出现“分离焦虑”等一系列问题,而此时教师和家长在沟通方面容易出现问题,有的家长在网上发布了大量对幼儿园不利的帖子,对幼儿园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经过调研,教师们分析了幼儿入园时出现分离焦虑症状的原因,为让新生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让家长放心地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围绕“教师如何缓解幼儿的入园焦虑”这一问题展开研讨。教师们以“击鼓传球”的方式回答了以下问题,比如,什么是分离焦虑症?幼儿产生分离焦虑症的原因是什么?家長出现分离焦虑症会有哪些行为表现?缓解分离焦虑症状的策略有哪些?教师在给出上述问题的答案的同时还例举了相应的案例予以说明。此外,教师们还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如在实际工作中缓解幼儿分离焦虑的具体做法,与新生家长进行沟通的技巧,开学初给新生家长的建议等。在教研活动结束后,教师们要设计详细的接待新生入园的方案,给出缓解幼儿分离焦虑的具体办法,并运用到实践当中。
总之,本园的教研活动还只是刚刚起步,教师的专业素养还只是“走在园本教研”的路上,现有的一些成果也只是初具雏形,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也有诸多困惑。比如,教师们重实践、轻反思的现象比较严重;教师们教研的意识还是比较薄弱、反思能力不强;教师间合意识不强、团队精神不能较好体现等等。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还是需要我们在管理、教师实践过程中积累并逐步改革。
参考文献:
[1]申继亮,张彩云.教师反思性对话的实践模式.教师教育研究院,2012(4).
[2]杜静,教育会诊.一种高效的园本培训模式.学前教育研究,2011(7-8).
【关键词】 园本;教研;实施;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8-00-01
一、园本教研制度的涵义及实施理念
以园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是以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作为研究主体,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努力把幼儿园建立成为学习型组织。“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依靠教师”,“幼儿园是教研基地,活动室是教研室,教师是研究员”。
二、当前园本教研的主要弊端
(一)园本教研目的“功利化”。园本教研是研究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但很多教研活动的组织并非出于解决问题的目的,把园本教学研究作为打造品牌、提高档次、竞争生源、树立幼儿园形象的一条谋略。这样的园本教学研究必然陷入“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误区,对提高教学质量没有任何现实意义。
(二)制度不健全,缺乏规范。调研发现,我区多数幼儿园园本教研制度可以说是一片空白。虽然在幼儿园建立之后有一些关于教研制度的文字说明,但并没有真正落实,只是一些表面摆设。制度是应付上级检查而设立,对教研活动正常有效开展发挥不了作用;且教研制度单一,如教师教科研工作常规、教科研奖励、新教师培养、年级组长竞聘、骨干教师培养、教师外出学习等等都没有相应的细化制度。这样的教研制度对幼儿园教研活动发挥不了保障作用。
(三)研究成果不能在实践中落实。园本教研的主要特点是研究解决教师自己的问题,但在实践中却发现,教研活动的结果只是引导教师转变了观念,却没有将转变后的新观念落实到教育实践中,或者是已经通过教研活动解决的问题却经常在工作中再现,所以,园长们都在思考怎样将教育观念落实到教育行为,教师们都清楚怎么做,就是做不好,究其原因主要是幼儿园,没有关注到园本教研成果的管理和使用,这是当前被多数幼儿园忽略的问题。
三、探索园本教研的新形式
“园本教研”为教师角色的转变构筑了一个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平台,在开展园本教研的过程中,幼儿园不仅应注重对教师的全面引导,更要注重教师自我发展和专业成长的引领。通过调查、了解教研活动形式、内容的不同需求,关注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困难,积极发挥园本教研的引领、交流、学习作用,倾听教师的心声,收集教师的困惑,努力顺应各个层面的教师需求,拓宽教研活动类型,力求体现教学的真实性、研究的朴实性、以园为本的扎实性。
(一)争取行政支持,制度上保障
园长本人重视教研活动、注重教师培养,真正花心思和精力去做这块工作的,幼儿园的整体水平和教师的专业发展肯定是大有成效的,因为园长的充分重视能带动教研活动正常有效开展。笔者曾在杭州几家幼儿园实习时发现,凡是比较有教学实力的、教科研水平突出的幼儿园,园长普遍重视园本教研工作。园长重视教科研工作,带头走在前列,给老师一种榜样作用,能充分调动老师们的积极性。行政的重视,资金、人力、物力都会有保障,教研活动开展就会水到渠成。本园园长业务精通,对幼儿园教科研很重视。在园长带领下,教师们的教研氛围很浓厚,积极性也很高,教科研活动逐步步入正轨。当然,教研制度制定合理是保障教研活动有效开展的手段,制度才是约束教师惰性滋生的有效手段。为此,本园制定了《教师教科研工作常规》、《教科研奖励条例》、《年段组长聘任制度》、《教研组长例会制度》、《教师外出学习制度》、《骨干教师培养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使园本教研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从政策上、资金上、时间上为园本教研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以园为本的教育科研体系
1、幼儿园要有计划地开展经常性的丰富多彩的教学研究活动,及时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通过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2、要充分发挥教研组和备课组的作用;3、大力加强课堂教学的研究,千方百计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4、要组织教师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和教改实施,把现代教育理念、现代教育技术同幼儿园的教育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5、要建立教学成果和教研成果的奖励机制,激励教师不断地创造新的教学和教研业绩;6、要重视总结、宣传和推广本园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研成果,从制度上保障“园本教研”常研常新。
(三)研以致用见成效
园本教研决不是走过场,一定要有实用价值,应及时将研究的成果转化为促进幼儿园保教质量提高的“第一生产力”。从幼儿园教育质量的现状可以看出,很多幼儿园的教研活动还没能有效解决教育实践问题,一些幼儿园的教研活动虽然现时解决了问题,但过后问题又重新出现。而通过对一些优质幼儿园的调查分析发现,他们不仅都能很好地开展以园为本的教研活动,而且都能将园本教研的结果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
例如,每年新生入园,幼儿会出现“分离焦虑”等一系列问题,而此时教师和家长在沟通方面容易出现问题,有的家长在网上发布了大量对幼儿园不利的帖子,对幼儿园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经过调研,教师们分析了幼儿入园时出现分离焦虑症状的原因,为让新生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让家长放心地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围绕“教师如何缓解幼儿的入园焦虑”这一问题展开研讨。教师们以“击鼓传球”的方式回答了以下问题,比如,什么是分离焦虑症?幼儿产生分离焦虑症的原因是什么?家長出现分离焦虑症会有哪些行为表现?缓解分离焦虑症状的策略有哪些?教师在给出上述问题的答案的同时还例举了相应的案例予以说明。此外,教师们还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如在实际工作中缓解幼儿分离焦虑的具体做法,与新生家长进行沟通的技巧,开学初给新生家长的建议等。在教研活动结束后,教师们要设计详细的接待新生入园的方案,给出缓解幼儿分离焦虑的具体办法,并运用到实践当中。
总之,本园的教研活动还只是刚刚起步,教师的专业素养还只是“走在园本教研”的路上,现有的一些成果也只是初具雏形,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也有诸多困惑。比如,教师们重实践、轻反思的现象比较严重;教师们教研的意识还是比较薄弱、反思能力不强;教师间合意识不强、团队精神不能较好体现等等。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还是需要我们在管理、教师实践过程中积累并逐步改革。
参考文献:
[1]申继亮,张彩云.教师反思性对话的实践模式.教师教育研究院,2012(4).
[2]杜静,教育会诊.一种高效的园本培训模式.学前教育研究,201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