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山水画中的自然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ba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中国古代山水史上很多具有隐逸思想的画家作出了巨大贡献,钟情于隐逸生活的文人都是崇尚道家思想的,他们的审美意趣也是倾向清淡朴素和自然的。他们居住山林之中,心灵与山水相通,潜心研究山水画创作与理论,取得了巨大成就。
  关键词:儒道 自然 中国古代山水画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
  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庄子·逍遥游》)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雍也》)
  在儒道两家的理论中随处可见关于“自然”的经典论述,可知两家对自然的崇尚。自然有两种含义:“一种是自自然然,即不事人为造作;另一种即是自然环境、山水花鸟。这两种含义也可以统一在一起……”…中国古代绘画史也正是由于一些热爱自然的画家才有了如此辉煌的历史。唐代的王维,五代的荆浩、关仝,宋代的范宽等都是钟情于隐逸生活的文人,都是崇尚道家思想的,他们的审美意趣也是倾向清淡朴素和自然的。他们居住山林之中,眼中心中净是自然,心灵与山水相通;他们生活闲适,得以潜心研究山水画创作与理论。
  自然在山水画中的体现可以从唐代王维说起,唐以前的山水为青绿山水,而唐时王维开创了水墨山水。山水画的这一变革的思想源泉就是对自然的无限向往。
  王维多才多艺,在艺术上有很深修养,是典型的“隐于朝”的隐士,其隐逸思想为世人所推崇。他提出“夫画道之中,水墨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在他看来,水调的墨是最能体现自然本色的,他以水调出浓淡不同的墨色代替了前人的颜色的渲染,“水墨画”成了王维画的特色。王维一生富贵但仕途的不顺也让他历尽艰难,他的心态从青年时的积极进取转变成了暮年时的消极隐退,这时他与佛教越走越近,成为禅宗的信徒。禅宗虽说是佛学,其实是“释迦其表,老庄(主要是庄周的思想)其实”。王维的审美趣味转向自然、朴素、不适雕琢的老庄审美。王维的水墨画风影响了其后中国古代山水画的主流——文人画。文人画在北宋开始蓬勃发展,王维在中国古代画史上的地位也随之越发重要和崇高。
  在宋时文人画兴起,大多文人都参禅论道,以禅论画,注重对自身情感兴致的表达,反对院体的工整、拘泥于形的表现的风格,喜好淡雅、简约。“平淡”就成为当时社会的普遍的审美理想。平淡是士人的审美情趣,是对高雅的韵味的追求,在绘画上表现为远逸脱俗的气质。--
  北宋初期的山水画大家范宽是一位“进止疏野”“落魄不拘世故”的隐士画家。范宽技法上受荆浩、李成影响,后来主要师法自然。范宽的坚实浑厚的风格是典型的五代北方画派,其在北宋的影响超过了以董源巨然为代表的南方画派。范宽曾经隐居终南山、太华山,整日于山中凝思体悟,观察自然。他认为只有到真山真水中才能体会到山水的神韵,才能使自己的心灵与山水的景色融为一体。现存的范宽的作品有《溪山行旅图》《雪山萧寺图》等,多是描绘崇山峻岭、雪山寒林的自然景观,都是全景式的大幅山水作品,这符合他的疏野豁达的性格。《溪山行旅图》是范宽著名的作品,整个作品给人雄浑苍茫的感觉,章法结构大胆,以+山头作为画面的主体,笔势强劲,深刻表现了山石坚硬的质感。董其昌称《溪》为“宋画第一”。郭熙、董源等都在自己的理论著作中将范宽奉为一代宗师。范宽的影响最大的时间开始于北宋末年,南宋山水画大家李唐就是师法范宽,而南宋的山水画画风都是出于李唐。
  元代时,蒙古人人主中原。汉族士人在蒙古人的统治下遭到排挤,精神痛苦压抑,多厌恶世俗,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元文人画具有高逸、孤傲的特点,同时注重主观意趣,精于笔墨。元代文人发扬了宋代平淡的风格。更多地彰显了一种特有的隐逸情绪。“自四大家出,逸格始完全成熟,而一归与高逸清逸一路……”到了元四家时,可以说元代绘画发展到一个辉煌的阶段。元四家的山水作品共同的特点就是“淡”。这个“淡”并不仅仅是画面水墨层次上的,而更是画家内在心灵的淡泊。
  元四家中黄公望年龄最长,曾做官,但被诬陷入狱,出狱后信了全真教,隐居于南山宵箕泉,五十岁左右才开始专心于山水画的创作。他也学过荆关等的北方画派的画法,但是他的突出成就体现在他对于南方画派技法的学习和创新上。他在继承董巨的笔墨技法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即在水墨勾勒皴染之后,敷以淡彩,创造了“浅绛山水”的画法,使得画面呈现出温和、松散的气息。他的创作都是来自于他对自然的亲身感受,将淡泊的情感寓于作品中。他描绘的景色多是云雾缭绕的江南真实景观。充满恬淡、自然之气。黄公望最著名的作品当属《富春山居图》。画作笔墨简远、清逸、沉着,多用干笔皴绘,意境宁静脱俗。明清山水画家大都临习过黄公望的作品,画风都是黄公望一派的。
  元四家中的倪瓒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高士”,他把山水画中的“高逸”推上了顶峰。倪瓒出身显赫世家,受过良好的教育,一生从未做官,性格清高,厌恶世俗。元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战争连年,倪瓒受到了道、佛思想的影响,期望超脱俗事,以求精神上的自由解放,于是他散尽家财,携家眷隐遁太湖。倪瓒自题《六君子图》中“大痴老师见之必大笑也”,这说明他也吸取了同时代画家黄公望的笔法。倪瓒的山水画是相当有特色的。他的代表性作品多是构图简洁,多取平远之境,以寂寞宁静的寒林为主,近处为平坡,远处为坡岸,中间则一般为一潭静水,“晚年的水墨山水多作萧疏平远之景,不设色,也不画人物”,寂寥、空旷,显出简淡之气。在倪瓒看来,他所追求的“逸气”不单单是艺术风格上的“逸气”,而是画家心中的“逸气”。所画之物要能体现出作者的超脱的精神世界。倪瓒之后学习他的人非常多,但是真正学得好的却很少,主要的原因就是倪瓒如此超脱、孤单、悲凉的心境是难以达到的,所以其追随者也大多只能做到构图上的相似,而不能得到他的精髓。
  明代早期院体画和浙派占据主流,中期以后由“吴门画派”取而代之。“吴门”画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多是擅长诗书画的文人名士,他们亲身体验了仕途的险恶,而淡于仕途。云游四方。以诗书画自娱。苏州是一个富庶而又有文人气的地方。这也成为文人画发展的一个客观条件。明代文人画沿袭了元人的重意趣、重士气的传统,故而他们的山水花鸟画多表现出宁静典雅和自娱的精神境界。
  沈周是“吴派”的创始人,性格非常豁达宽厚,“他继承了儒家孝悌和温良恭俭让的一面,而去除了积极人世的一面;他具有道家知足常乐、不谴是非的一面,而去除了过分清高嫉俗如恶的一面”。沈周的祖父、父辈都是精于书画的文人,受家族影响,沈周在书画上有很深的造诣。他的主要的成就在山水画上,董源、巨然、黄公望、王蒙都是他倾慕研习的对象。沈周著名的《庐山高图》布局、笔法上都近似于王蒙,危峰耸立,树木郁郁葱葱,气势宏伟壮丽,笔墨浑厚,自题日:“……西来天堑濯其足,云霞日月吞吐其胸……”说明作者的胸中气概与这瑰丽的自然景色融为一体。沈周性格宽厚、仁慈,所以声誉很高,“吴派”的影响也随之扩大。
  从这些具有代表性的画家身上我们可以见到崇尚自然的思想从绘画题材和绘画技法上深深影响了中国古代山水画。从题材上看,各式各样的自然山水都被画家悉心描绘出来,如范宽笔下的崇山峻岭,倪瓒画中的寒林平坡,黄公望眼中的秀丽山水。从绘画技法上看,王维开创了水墨技法,黄公望开创了浅绛设色的技法,这些绘画上的进步与发展都出于画家对自然恬淡、优雅的那份喜爱。
  参考文献:
  [1]李泽厚.华夏美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115.
  [2]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43.
  [3]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95.
  [4]王伯敏,王心琪,俞守仁.132名中国画画家[C].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84.202.
  [5]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345.
其他文献
摘要:弘扬戏曲这一民族艺术瑰宝,是中小学音乐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作者在课堂欣赏的基础上.开设了选修课《戏曲入门》,组织了戏曲学习兴趣小组.努力加强民族戏曲教学的实践性,使学生从被动地欣赏转入积极地表演。实践证明,中学生是能够喜欢上民族戏曲的,在中学开展民族戏曲教学是可行的。  关键词:中学音乐课民族戏曲教学教学实践    一、民族艺术瑰宝不能丢:在中学开展民族戏曲教学的意义    戏曲是中华民
期刊
摘要:20世纪的新音乐作品突破了人们以往的经验,具有新颖、独特的外貌,但它们依然是音乐.依然是听觉的艺术和时间的艺术。我们不应该用异样的眼光去看待新音乐。应该采用一种平等、平静的态度去对待它。20世纪表现出了对传统音乐艺术的突破,主要表现在为音乐审美观念的突破;音乐结构与音乐思维的突破:音响素材的突破;“世界音乐”概念的确立。  关键词:20世纪新音乐多元    20世纪是一个迅猛发展的年代,具
期刊
摘要:和谐社会中的家庭建设,要重视以人为本的现代家庭伦理。本文从以人为本的夫妻伦理建设、以人为本的亲子伦理建设和以人为本的家庭伦理教育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对现代家庭伦理建设的思考,希望能够为和谐社会中的家庭问题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现代家庭伦理建设以人为本和谐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细胞健康,社会才能健康,所以家庭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过去,为了使家庭、邻里和睦,我们曾
期刊
摘要:本文以2007年10月5日播出的《鲁豫有约之炊事班的故事》为例,运用Sacks等提出的话轮转换理论,试图归纳出电视访谈节目的会话结构特点。  关键词:话轮转换电视访谈节目 《鲁豫有约之炊事班的故事》    1 引言    会话是话语的一种基本形式,是一种对话性质的话语,所以会话分析是话语分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在实际语言运用中具有一定交际目的的口头和书面言语交际单位的结构特点。Fa
期刊
摘要:民生新闻目前正活跃在全国各地荧屏上。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南京电视台的《直播南京》等成为地方电视媒体纷纷效仿和学习的对象。本文通过具体的民生新闻报道个案阐释受众与媒介目前彼此之间存在着“利用互动”关系,并且结合实际进行现实根源的剖析,提出需要探讨的问题。呼吁理论界深入研究,使该种关系良性发展。  关键词:民生新闻利用互动关系媒介原因    一、民生新闻的兴起    2002年以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西南交通大学的实际,分析多校区办学格局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对多校区办学格局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浅析。  关键词:多校区办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 多校区办学模式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目前西南交通大学的办学模式是:一校两地三校区。也就是统一归属于西南交通大学管理,在成都设立主要进行研究生培养的九里校区和主要进行重点本科生培养的犀浦校区。在
期刊
摘要:德育,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规格与质量,关系到教育的根本与社会的发展.由于近世以来学科的分设与社会变革的影响.人们趋于急功近利。加上“分数论”的推波助澜,使德育工作“高而无位,贵而无民”,成为困扰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症结所在。本文从对德育的历史考察与现实现照入手。由对有关德育工作的诸方面的论证阐述德育的真正内涵与教育的根本要旨,以发挥德育的作用。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德育教育理论教育宗旨 
期刊
摘要:本文以浙江师范大学校“夕阳红”艺术团为例,讨论了高校离退休教工音乐活动组织和开展的功能与意义,并通过对该艺术团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的介绍分析,探讨了其在教育、娱乐、自律自强等方面的功能.以及对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浙江师范大学“夕阳红”艺术团 高校离退休教工音乐活动和谐校园    高校离退休教工是个独特的群体,他们知识丰富.经验积累深厚,处于社会同类群体的高端。离退休老同志
期刊
摘要:目前,高职生的媒介素养存在缺失。本文分析了高职生媒介素养缺失的主要表现,并提出了提高高职生媒介素养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高职生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    最近,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了《青少年网络伤害问题研究》报告。报告显示,我国近半数青少年接触过黄色网站.青少年上网时长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3倍。近七成青少年靠网络“减压”或“发泄
期刊
摘要:中职学生普遍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积极性不够高,大多数不受家长和老师欣赏。虽然他们普遍没有骄人的学习成绩可以赢得赞誉,但他们在以自己的行为表示自己的存在。唤起社会的关注。总体来看,他们的价值观处在一种模糊、矛盾、摇摆、茫然的不稳定阶段,主观意识中充满了思想斗争。中职学生的特点决定了中职班主任工作的任务和方法。本文对中职班主任工作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职生班主任工作方法    中职学生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