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云山与印度国际大学中国学院及中印学会——兼对若干史实的考证

来源 :船山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lgfdjligjregjmre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谭云山是现代著名学者,为了中印文化的交流,他在中国发起创建中国中印学会,又与泰戈尔一道创建了印度国际大学中国学院,并以此为平台,在印度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传播中国佛教文化以反哺印度,为促进中印睦邻友好关系几乎奉献了毕生的精力,被誉为“现代玄奘”.但是由于多种原因,现存文献中对谭云山一些事迹记载不详,甚至完全阙如,导致研究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根据新发现的文献资料,中印学会创建动议的提出者应是清末报人后潜心研究佛学的安徽怀宁人何雯.泰戈尔也“本有斯意”,而后与泰戈尔结识的谭云山则为具体落实者.关于中国中印学会的成立时间,经过考证,应是1933年而非1935年.谭云山为主要创建人的印度国际大学中国学院和中印学会为中国文化在印度的传播,增进中印两国的了解和友谊作出了积极贡献.
其他文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提出的论断.该论断是根据国内外形势做出的新判断.近年来,我国的发展受到一些西方老牌强国的全方位打压,在文化、经济、军事、政治等方面受到威胁和挑衅.其中,我国民主方式是某些国家挑衅的主要方面.新时代需要加强基层群众自治,依据国情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方式.
期刊
明清之际儒者王夫之对天主教的评论,虽然比较少,但值得重视.《船山全书》中存有王夫之对天主教的评价,他与天主教的接触也值得考察.王夫之对天主教的理解,虽没有现代人理解得深入和准确,但他仍然敏锐地意识到了儒家文明与天主教的根本差别,并就此展开辨析.在明清之际,儒学的一个发展方向是加强经典中“天”“帝”的人格化解释,以会通或应对天主教.但王夫之却进一步发展理学,基于理学的立场,来应对天主教义的挑战.由此,他以“理一分殊”来解读张载的《乾称篇》,熔程朱张载为一炉,对于儒家的宗教向度和伦理特色,都有深刻的揭示.
船山借训释《孟子》发挥其“主横渠、兼朱子、反陆王”的思想.在船山诠释视域中,“性”“情”“才”是不同的概念,“情”的概念并非朱子所理解的仅为情感之展现;船山为避免陷溺情证性善之理论困难,强调情虽有负面意义,然亦有正面功效.船山严格划分性体与才之不同,指出人之才虽会因质不同而有所分别,然不影响人道德实践成圣之可能,强调了儒家义理中下学上达之可能.
王船山认为,从解经角度来看,《春秋》每个义例皆有限度,用定例概之会导致混乱,以变例去修订同样会遭际困难.君子之是非判断与流俗之异不在是非大端,而在其权衡精审.定例把圣人精意敉平为例法或教条而失去教化旨归.学者不当执着于以“常例”或“变例”来把握事件与伦常,而当投入个体事件中去体察伦常之精微,获得把握事物整全性之能力.从创制角度来看,经典必须善恶并显而察变,对经典的习读,是对复杂历史事件中正义应当如何实践的分寸感的寻觅.解经之道既不执于常例,又达乎“万世之论”的回答不是知识与方法论,而是工夫论.学者察于古今
互联网+时代房企营销发展困境rn一是线上线下信息不对等,网络营销流于形式.rn一方面,部分房地产企业舍本逐末,大肆利用热点进行炒作,夸大宣传,发布不实信息,利用网络水军虚造影响力,难以真正达成最终交易,或产品售出后产生纠纷,伤害企业品牌形象,损害消费者权益.同时,网民在网上了解到的房产信息通常较为简单,在网络上留下的个人信息也相对简单,往往仅有姓名等基本个人资料,少有明确的购买需求、生活习惯等数据.因此消费者和销售者双方都很难获取明确准确的信息,难以达成高度契合的关系,更无法实现交易.
期刊
董仲舒的性三品说,是在对孟子性善说的批评中创建起来的,但这种批评存在诸多对孟子的误读.首先,孟子的人性论是统一的、普遍的一元论,董仲舒则是取中民之性为性,以部分人之性释读孟子的全体人之性,这是有意的误读.其次,孟子言性是德性论的思路,董仲舒则折回到自然主义的气性论,因此,以气性论解德性论,必将扦格不通.同时,孟子因为视性善为一体,故善是性之善,是内在的、先天的善性,董仲舒将善理解为后天的、经验的王道教化之善,以“未善”解孟子的“本善”,是一种认知性误读.最后,孟子创立的道德内在性、自主性原则,被董仲舒以王
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满意度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该文以上海市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例,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满意度受课程建设、师资力量、实践平台等的影响.因此,要提高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满意度,需要进一步提升创新创业课程质量、加强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建设、优化实践平台,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和能力.
“无己”是庄子的理想人格.整部《庄子》同时包含“无己”“有已”,玄同物我与“存己”“分”,理想与现实等看似矛盾的问题,容易带来理解障碍,造成理解偏差,但正是这些关键词构成了“无已”说的内涵和表达体系.在内涵上,“无已”是对“我”的强烈表达,它包含“无”与“己”两方面,是通过摒弃是非、荣辱、生死、有用、主动作为等,达到“存己”的目的 和适意的境界.在表达上,包含理想与现实两个层面:通过拥有神力的“至人”树立至高人格理想;通过许由等现世之人,展现“无己”在人间的魅力和实践途径.王国维的“无我之境”说与“无己”
《房地产收购勾地理论与实践》,了解一下!(1期)rn本刊很少推荐实务指导为主的书,但本书入选,原因在于其内容丰富,涵盖了收购、勾地、测算、交易架构、合同、汇报等一线投资人员日常工作的各个方面,实用性强,所有内容都来源于作者从业十年来的工作总结,语言深入浅出,不做作、不艰涩,把深刻的从业难题与行业知识通过作者的理解和工作体会,给人以启发.
期刊
“内七篇”是《庄子》的精华,最能代表《庄子》的文学成就、思想高度和精神范式,然而这一观点并非一开始就有的.“内七篇”的经典建构,是在魏晋时期《庄子》经典化的基础上,对《庄子》进一步的总结与凝练.唐代以前,“内七篇”并未受到特别重视.宋明以降,学者逐渐认识到“内七篇”的思想价值与文学魅力,而“内七篇”也逐渐奠定了其在《庄子》中的核心地位.元明以来“内七篇”选本的大量出现,更进一步强化了其经典价值.明清以来,学界从思想、文学、美学、辨伪等多方面对其展开研究,进一步巩固了“内七篇”的经典地位.同时,以内篇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