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效的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大多数学生都有思考和表现自己的机会,从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本文从善待意外,促使动态生成更加精彩;等一等,让学生在理解与尊重中积极思考;赏识激励,教师采用艺术化语言评价学生三方面入手,探讨了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2-0057-01
1.善待意外,促使动态生成更加精彩
当前,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向深入,数学课堂的面貌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教学过程成了师生平等相处、真诚交往、共同探究、获取知识的過程。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的思维不断得到涌现,正是在这种师生、生生之间的互相碰撞中,随时会发生一些教师事先没有预料到的事情,打乱教师的教学思路。那么,我们教师应该如何去面对这些教学中意外呢?有的教师担心出现这样的小插曲,生怕自己处理不好,下不了台,也担心它会使整个教学流程失去应有的严谨和流畅。于是,就对学生的“意外”,轻则视而不见,不予理睬,重则冷嘲热讽、批评指责。这是违背新课程理念的不明智的做法。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之间相互沟通,共同合作学习的过程。我们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意识,善待课堂教学中的意外,耐心等待仔细倾听学生的每一次思维颤动,也许,它会让动态生成更加精彩。
例如,在教学《时分秒的认识》一课后,出现了这么一道题,爸爸上午8时上班,下午5时下班,请问:爸爸一天工作几个小时?面对这道题,我让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再进行汇报。出现了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学生用扳手指的方法数出来的。二是学生把爸爸上班的时间以12时为界线,分成了上午和下午,上午有4小时,下午有5 小时,一共有9个小时。三是学生把下午5时转化为24时计时法的17时,再用17-8=9(小时)。然后,我组织全班同学讨论,三种方法哪一种你认为最容易接受。经过大家的讨论,大多数同学都比较认同于方法三。这时,有一个平时不大爱发言的学生站起来说:“8-5=3”。这时,教室里一片哗然,“怎么可以用 8减5呢”,同学们的讨论声一下子把教室淹没了。这时,我示意大家安静,并鼓励这位学生慢慢地把话说完。这位学生接下去说:“上午8时到下午8时经过12 小时,下午8时和下午5时相差3小时,再用12-3=9(小时)”。这时全班同学纷纷认同了这种做法。原来让人感到“头疼”的意外,在老师和同学的耐心倾听和真诚等待中,竟然带来了“意外的惊喜”。因此,在数学课堂上,我们广大教师要善待这些“意外”,用敏锐的眼光去捕捉学生学习过程的“意外”,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和表达的机会。要知道,源自学生的精彩才是真正的精彩。
2.等一等,让学生在理解与尊重中积极思考
教师都希望学生能积极思考,参与到问题探究过程中来,这就要求我们开放教学的时空,尊重每一个学生,倡导“思维无禁区”,而不是轻易否定学生的回 答,不要去压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更不能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断鼓励学生从多个方向去思考问题,不断鼓励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蹲下来看学生的世界,理解学生的想法和做法,鼓励、帮助学生充分说明自己的想法,让学生真正体会老师对他的尊重,对他的信任,感受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
例如,在《年月日》教学中,计算2007年全年天数时,新课程标准要求解题多样化,基本方法学生已经掌握,我引导学生再观察表格中每月的天数,你能有新的发现吗?果然有学生说,每个月份都是接近30天,一石击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又一次活跃起来,不一会,有同学发现了新的方法:
11×30+7+28=365(天)
我对学生的发现做了充分的肯定后,再一次质疑:还有其它的方法吗?
又有学生蠢蠢欲动了,学生又有了新的方法:
12×30+7-2=365(天)……
上述练习中,我让学生不断经历思考、体验、探究过程,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思维训练的场所,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赏识激励,教师采用艺术化语言评价学生
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就要用一种欣赏的眼光来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尽量用科学、规范、赏识、激励性的语言做出评价,而少用或慎用批评、责备性的语言。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巧妙地利用评价语言艺术的话,就能够唤醒学生的参与热情,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因此我们教师的评价语言要做到“准确得体、亲切自然、生动丰富、启迪激励”。
例如,当学生解应用题有多种解法时,说:“你的解法老师很好奇,能不能说说你的解题思路”;当学生把举起的手又放下,举棋不定时微笑地对他说:“老师相信你能行的”。在课堂中还可以经常用体态语言,包括表情、手势、眼神等。有时老师的一个微笑,一个浅浅的微笑就可以温暖学生一节课,乃至一段时间内对一门功课学习的热情。有的学生由于胆子比较小或情绪激动,当我们叫他回答时会把要说的话给忘了,这时,我们可以微笑着对他说:想好了再说,好吗?相信你一定能行。如果一直在课堂上灵活利用艺术化的评价语言和丰富得体的体态语言,能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特别是中等生和学困生他们对数学是越学越有信心。
总之,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将更多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保证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数学学习成为一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张韶洋.新课程标准下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12(20)
[2]杨富民.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探讨[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1(Z1)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2-0057-01
1.善待意外,促使动态生成更加精彩
当前,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向深入,数学课堂的面貌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教学过程成了师生平等相处、真诚交往、共同探究、获取知识的過程。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的思维不断得到涌现,正是在这种师生、生生之间的互相碰撞中,随时会发生一些教师事先没有预料到的事情,打乱教师的教学思路。那么,我们教师应该如何去面对这些教学中意外呢?有的教师担心出现这样的小插曲,生怕自己处理不好,下不了台,也担心它会使整个教学流程失去应有的严谨和流畅。于是,就对学生的“意外”,轻则视而不见,不予理睬,重则冷嘲热讽、批评指责。这是违背新课程理念的不明智的做法。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之间相互沟通,共同合作学习的过程。我们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意识,善待课堂教学中的意外,耐心等待仔细倾听学生的每一次思维颤动,也许,它会让动态生成更加精彩。
例如,在教学《时分秒的认识》一课后,出现了这么一道题,爸爸上午8时上班,下午5时下班,请问:爸爸一天工作几个小时?面对这道题,我让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再进行汇报。出现了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学生用扳手指的方法数出来的。二是学生把爸爸上班的时间以12时为界线,分成了上午和下午,上午有4小时,下午有5 小时,一共有9个小时。三是学生把下午5时转化为24时计时法的17时,再用17-8=9(小时)。然后,我组织全班同学讨论,三种方法哪一种你认为最容易接受。经过大家的讨论,大多数同学都比较认同于方法三。这时,有一个平时不大爱发言的学生站起来说:“8-5=3”。这时,教室里一片哗然,“怎么可以用 8减5呢”,同学们的讨论声一下子把教室淹没了。这时,我示意大家安静,并鼓励这位学生慢慢地把话说完。这位学生接下去说:“上午8时到下午8时经过12 小时,下午8时和下午5时相差3小时,再用12-3=9(小时)”。这时全班同学纷纷认同了这种做法。原来让人感到“头疼”的意外,在老师和同学的耐心倾听和真诚等待中,竟然带来了“意外的惊喜”。因此,在数学课堂上,我们广大教师要善待这些“意外”,用敏锐的眼光去捕捉学生学习过程的“意外”,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和表达的机会。要知道,源自学生的精彩才是真正的精彩。
2.等一等,让学生在理解与尊重中积极思考
教师都希望学生能积极思考,参与到问题探究过程中来,这就要求我们开放教学的时空,尊重每一个学生,倡导“思维无禁区”,而不是轻易否定学生的回 答,不要去压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更不能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断鼓励学生从多个方向去思考问题,不断鼓励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蹲下来看学生的世界,理解学生的想法和做法,鼓励、帮助学生充分说明自己的想法,让学生真正体会老师对他的尊重,对他的信任,感受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
例如,在《年月日》教学中,计算2007年全年天数时,新课程标准要求解题多样化,基本方法学生已经掌握,我引导学生再观察表格中每月的天数,你能有新的发现吗?果然有学生说,每个月份都是接近30天,一石击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又一次活跃起来,不一会,有同学发现了新的方法:
11×30+7+28=365(天)
我对学生的发现做了充分的肯定后,再一次质疑:还有其它的方法吗?
又有学生蠢蠢欲动了,学生又有了新的方法:
12×30+7-2=365(天)……
上述练习中,我让学生不断经历思考、体验、探究过程,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思维训练的场所,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赏识激励,教师采用艺术化语言评价学生
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就要用一种欣赏的眼光来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尽量用科学、规范、赏识、激励性的语言做出评价,而少用或慎用批评、责备性的语言。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巧妙地利用评价语言艺术的话,就能够唤醒学生的参与热情,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因此我们教师的评价语言要做到“准确得体、亲切自然、生动丰富、启迪激励”。
例如,当学生解应用题有多种解法时,说:“你的解法老师很好奇,能不能说说你的解题思路”;当学生把举起的手又放下,举棋不定时微笑地对他说:“老师相信你能行的”。在课堂中还可以经常用体态语言,包括表情、手势、眼神等。有时老师的一个微笑,一个浅浅的微笑就可以温暖学生一节课,乃至一段时间内对一门功课学习的热情。有的学生由于胆子比较小或情绪激动,当我们叫他回答时会把要说的话给忘了,这时,我们可以微笑着对他说:想好了再说,好吗?相信你一定能行。如果一直在课堂上灵活利用艺术化的评价语言和丰富得体的体态语言,能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特别是中等生和学困生他们对数学是越学越有信心。
总之,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将更多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保证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数学学习成为一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张韶洋.新课程标准下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12(20)
[2]杨富民.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探讨[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1(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