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悠悠禅意浓

来源 :江苏陶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l2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宜兴紫砂始于北宋。成熟于明清时期。鼎盛于当代,集造型、诗词、书法、金石等诸多艺术于一身,经历代艺人的辛勤耕耘而日益精进,承载着古老文明与现代荣耀。紫砂融入文人的生活。世代相传、薪火相继,逐渐形成了壶艺、诗词、书法与篆刻相兼于一体的紫砂壶具。成为茶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如今,宜兴紫砂壶精湛的工艺和唯美的造型让世界为之侧目,成为中国传统艺术的后起之秀。同时,紫砂壶又以造型的千姿百态、制作工艺的娴熟精湛,融实用和工艺于一体,享誉中外,成为收藏家喜欢的艺术珍品。
  禅是大智慧,让人从中体会直觉的神奇与灵感的美妙,感受禅意便是播撒智慧的种子。从历史发展演变来看,紫砂壶艺的风格具有较为明显的时代特征:明代淳朴、古雅、简洁之美。清代华丽、妍媚、工巧之美,近代简练、大方、古典之美,现代技艺综合创新之美。数百年来,紫砂艺人们以紫砂材质优良的可塑性及其烧成后特殊的肌理、色彩,创造了大量的紫砂壶、雕塑、印鉴等艺术品,展现了紫砂陶的无穷魅力。尤其是紫砂壶的创造中,以佛教文化元素的多种主题,彰显了紫砂文化与禅意内涵的交融,受到了人们的喜爱,紫砂“云水禅心壶”(见图1)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作品之一。
  “云水禅心壶”整器端庄稳重、比例协调、结构严谨、泥色紫润,注重细节的处理、技艺手法的表现,突破了紫砂传统基础技艺,充分融入了东方女性的柔美。壶型大气,上小下大,壶身手感极佳、触摸舒服,造型简洁质朴,虽然略高。但不影响敦厚之感。却一洗传统装饰繁缛习气。壶底平均分成六份。似裙锯飞扬,又似莲花盛开,那是“心似莲花开”的禅意,给壶多了点灵动。六等分之间。以竖直的线条加以点缀,令人想起拉萨大昭寺周围的八廓街头高高耸立挂满经旗的旗杆,象征着吉祥如意;壶把方中带圆,像是佛陀的耳朵,越是把玩就越有味道;壶嘴棱角分明,又在嘴尖处收了锋芒。代表做人的平和、谦逊;壶肩上过渡平滑,可见光泽,寓意恩泽与布施的光芒;壶盖、壶钮和谐自然、对立统一。壶钮的设计更阐明壶意,仿若佛顶的造型,也是如云水一样的禅心。柔软而丰沛,那份冥思的神态呼之欲出:“佛前焚炷香,化作莲芬芳”,焚一炷或三炷线香足矣。在分别象征戒、定、慧的三炷清香中跪于佛前、沉思默想。放下成见和烦恼,感受片刻的安宁,心中暗然浮动——这就是焚香中的禅意。一壶在手,细细品味。让人心静更心悟。若想悟心、悟壶,可以在茶坊的一隅为芸芸众生守候一盏世味熬煮的清茶,在“云水禅心壶”里沉醉。
  “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味。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紫砂壶是文化元素的载体,佛教文化题材运用之广泛,使人们在品茶之时,不仅能观壶怡情,还能在壶中启迪禅思妙悟。紫砂壶因茶而生,茶在壶中能真实地展示最美的一面。以茶修行、品茶读壶,禅元素内涵的壶式及其铭文贯穿茶事活动的整个过程,饮罢茶汤。视线停留在壶上,那些禅语寓意令人顿悟。清茶与砂壶乃清净人心、归于素朴平常的良药。这也是这把“云水禅心壶”所要表达的思想。
  当今社会给紫砂艺术的健康发展撑起了一片广阔的天空,在人们的生活之余,喜欢品茶和收藏紫砂壶的人越来愈多,紫砂壶艺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我们都为紫砂壶艺的繁荣感到由衷的欣慰。雅集、叙情、明志,百余年来,茶艺的气韵格调在满足文人墨客品茗雅趣之余,又将当代紫砂创作推至文化。一把紫砂壶可以讲述一段中国的故事,是中华民族以和为贵、包容并蓄精神内涵的生动体现。所以。更应该把握当下紫砂大发展的时期,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紫砂作品,更好地传承悠久的紫砂技艺和陶瓷文化,推动宜兴紫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是当代紫砂艺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其他文献
紫砂壶艺得到了众多人的喜爱,除了紫砂壶造型的原因外,还跟其绝佳的宜茶特性有关,更重要的是其与多种元素相融合的文化内涵密不可分。当中华大地上的人们开始喝茶以后,茶文化就免不了开始融合其它文化,而在古代人匮乏的精神生活中,宗教文化无疑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禅宗是佛教流入我国后本土化的一支。其教义较为温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对中华文明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而紫砂壶恰恰因为茶禅一味而融入了禅文化。古
期刊
摘 要 壶艺设计犹如排兵布阵,需通过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掌握,出奇招、运奇谋,方能出奇制胜。道以器生,器以载道,“孙子兵法系列茶具”以兵之道寓于壶之道,将外观设计为竹简造型,结合文房四宝、戈戟虎符诸多元素,以壶艺的形式对《孙子兵法》的用兵之道和唯物辩证的哲理思想进行了新的诠释,又运用“形神兼备”的美学理念进行了艺术处理,使作品在形态上不失新颖的同时,又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及神韵。  关键词 孙子兵法系
期刊
摘要 紫砂壶的制作就工艺而言,“思于实、作于细”是制作过程的显著特征。本文抛开技术必要性的前提,以“民间话语”系列作品为例,阐述了紫砂壶文化内涵表达方式,同时从探究文化内涵的角度为紫砂壶的创作开辟了新的道路。  关键词 生活;文化;特性;体验;价值  紫砂壶是一种无形情绪的产物,一种文化默契的定型。“民间话语”系列作品外形朴素,但内涵饱满。作为一种表达形式,这些作品在最初强调的是生活,一个明显的特
期刊
编者按:2014年4月26~27日,全国古陶瓷研讨会在宜兴召开。与会期间,代表们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宜兴市均陶研究所,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均陶研究所所长方卫明盛情地接待了他们。热情洋溢地向古陶专家们介绍了古、今宜兴均陶的历史和历代的“宜均”陈列品,引起了100多位专家极大的赞赏。事后。中国古陶瓷协会会长王莉英研究员十分谦逊地向方大
期刊
正值紫砂壶艺泰斗顾景舟先生诞辰100周年,政府及相关部门、紫砂界、文艺界等社会各界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社会化自媒体等方式缅怀顾老遗风,追慕大师风范。无论是影视作品电影《顾景舟》,还是文学著作《布衣壶宗·顾景舟传》;无论是“顾景舟艺术馆”开馆。还是各地举办紫砂展览活动;无论是“景舟传人”通过壶艺传承,还是紫砂界艺术家们锐意创作。都是在围绕手工技艺传承、文化艺术传播、人文精神传递主题思路,将属于
期刊
紫砂陶刻装饰,俗称“刻字”。是紫砂作品装饰手法之一。最早的紫砂陶刻装饰是以竹片为刀进行题款,作为一种记号存在;后来通过特制的陶刻刻刀在紫砂生坯上进行书法、绘画、印章等方式的创作,逐渐形成了具有文人气息的创作手法,并成为紫砂文化艺术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紫砂陶刻的题材与内容异彩纷呈。图腾符号、山水云天、菜蔬瓜果、花鸟鱼虫、诗词名句等以紫砂为载体,既要切壶、切题、切意,又要遵循传统书法、绘画技法并结合
期刊
摘要 紫砂壶艺术作品占据着中华艺术的重要地位,也成为了中华陶瓷艺术的瑰宝。紫砂壶独有的自然美感、精湛的工艺以及浓厚的文化底蕴。愈来愈为大众所接受。  关键词 紫砂高山流水壶;艺术文化;自然美  纵观宜兴紫砂壶艺术文化数百年的发展史,历代壶艺前辈们潜心艺术追求、耕耘积累,加之文人墨客参与其中,摸索出了一整套的手工制作技艺,利用独一无二的紫砂泥料,以自然界为客观对象,巧妙构思,进而制作成紫砂壶艺作品。
期刊
宜兴紫砂壶集实用性、艺术性、收藏性等于一身,凭借其独特的质地、别致的造型、素雅的装饰、丰富的内涵、高雅的意境享誉海内外。它巧妙地将绘画、书法、金石等多种艺术方式通过紫砂壶这个载体来得以呈现。更将玉文化、茶文化和禅文化等不同传统文化与紫砂文化更好地融合到一起,使其更绽异彩。  紫砂壶虽造型各类,但万变不离其宗,可分为三大经典器型:光器、花器与筋纹器。方器是光器中独特的造型结构之一。古拙稳重、棱角藏锋
期刊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曾说:“没有生命。便没有艺术。艺术,就是所谓静观、默察;是深入自然,渗透自然,与之同化的心灵的愉快。”几百年来的紫砂艺术,无论是优雅的线条、端庄的造型还是精巧的技艺,勾勒的回转间无处不将自然气息凝聚于紫砂艺术里。紫砂艺人是发现自然、取材于自然的一把好手,即使是光影下的紫砂泥,在他指尖的旋转下依旧能嗅到自然的芬芳。艺术源于自然,生机勃勃的自然界对紫砂壶的历史发展、轨迹演变、造型变化
期刊
紫砂陶艺是我国优秀的民间手工艺,其制作技艺已被纳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是先人留下的宝贵物质和精神财富,而难能可贵的是紫砂陶艺时至今日依旧活跃在艺术舞台。长盛不衰。说起紫砂陶。不得不提紫砂壶这一优秀的艺术载体。在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紫砂壶艺不断传承创新,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姿态。延续着不朽的艺术生命力。  由于全手工创作原因,每一把紫砂壶都是独一无二的,然而它们又或多或少地延续着传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