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茫茫雪域之巅,王小川只是千千万万个高原军人中的一员,就像喀拉喀什河里的一块青玉,不经千百次挤压和日夜冲刷,就不可能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一口四川腔,一脸高原红,这个南方人看上去与雪域高原那么不搭调。可在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雪域高原上,刚过完18岁生日的王小川对“苦”的理解是那那样的老道:“苦”是当代年轻人精神生活中最缺的钙质,是用金钱买不来的人生财富。
八笔写出一个“苦”字,可真要嚼出其中的滋味,在山上要脱三层皮
和第一次上山的新战士一样,今年刚从国防科技大学毕业的大学生排长胡浩对雪域高原的认识,只停留在班长的讲述和自己的想象上,到工兵团报到后听到大部分官兵在山上执行国防工程施工任务,他对高原充满更多的期待和好奇。
9月3日,在山下集训了两个月的胡浩一大早就忙着准备背囊。10点钟,他和今年一起毕业的20多名排长坐在汽车的大厢里向山上进发。
雪山、戈壁、胡杨、红柳,汽车翻过高原的第一座达坂,胡浩兴奋地对汽车连班长王科说:“这儿真美。”年年上山的王科说:“这些风景不算啥,施工点才是人间天堂,不但天蓝得清亮,云自得透明,空气也纯得冰爽。”
然而,随着海拔的升高和山路的颠簸,坐在大厢里的胡浩开始晕车。等第二天下午来到施工点,他已吐得脸色发白、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刚跳下车,就感到头疼眩晕、胸闷气短、浑身乏力。胡浩哪里知道,每一名初上高原的官兵,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这只是高原对胡浩上的第一课。
在二营跟班作业的副政委王建文告诉记者,施工头两年,官兵没有房子住,没有干净水喝,只能住帐篷、喝河水,晚上零下十几度的气温滴水成冰。团里就在每个帐篷里升火炉子,开着氧气罐,要求战士一天到晚穿着“四皮”上工,晚上睡觉也不脱帽子。施工期间,明明是万里无云的大晴天,突然就是狂风大作,吹得沙砾满天飞。晚上下雪是经常的事,有几次把帐篷压倒了,战士就躺在雪地里咬牙坚持到天亮。
“高原不同情弱者,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度过生存关,然后才是高标准地完成上级交给的国防工程施工任务。”对雪域高原有着深刻认识和丰富经验的南疆军区副参谋长李松杉告诉记者:“八笔写出一个‘苦’字,可真要嚼出其中的滋味,在山上要脱三层皮;等你真的适应了,才能称得上是一名真正的高原军人。”
“苦”有好多种,在工兵的字典里,苦是伤病,苦是付出,苦是牺牲,苦是比钢铁还硬的斗志
工兵团的官兵说,自然环境恶劣只是“苦”的一方面,要高质量完成国防工程施工任务,这点“苦”只是冰山一角。
的确,与边防巡逻不同,他们所从事的都是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伤病缠身不说,危及生命的塌方随时都会发生。
2007年的一天,二营挖掘机操作手张伟正在作业点清理渣土。突然。刚刚被覆的施工地发生二次塌方,上万方的土石把作业点堵得严严实实。黑暗中,张伟被土石方掀翻在钢构架的下面,腰被砸伤,腿上划破了一道3厘米长的血口子。5个小时后,当战友们把他从土堆里扒出来时,张伟抱着连长嚎啕大哭。
下午,处理完伤口的张伟又和战友们一起上了工地。他对连长说:“多一个人多一份力,我没问题。”
与张伟相比,六连代理排长韩世祥在山上一干也是7年。作为一名风钻手,他的技术全连最好,上工最多。在和记者交谈时,他每说两句话就干咳一下。
韩世祥告诉记者,工程掘进是施工最关键最艰苦的工作。打炮眼时,手举30多公斤重的风钻,不到3分钟手臂就酸软无力,他就换个姿势用肩扛、用胸贴、用头顶,一个炮眼打下来,手上、头上全磨出血泡。特别是打水钻时,飞扬的岩石粉尘和冰冷的水不停地从钻眼里喷出,打在脸上跟针扎一样,泥浆顺着脖子和袖管一直灌到脚底。
10月14日上午,记者在一个施工点采访时,正赶上官兵进行出渣作业。灰暗的灯光下,只见官兵戴着用水打湿的口罩紧张地清理、装车,每个人的身上沾满厚厚的粉尘。一个工序下来,走出施工地的战士,只有两只大眼睛露在外面,吐出的痰全是黑色的。
下午,二营对一个作业面进行临时被覆,记者戴上安全帽一起进了施工地。此时,在狭窄的作业区,8名战士正在安装钢模台车。一不小心,三四十斤重的模板就会把手挤破。模板铺好后,一名班长带两名战士拖着一台50公斤重的振动锤爬上钢模台车,记者踩着梯子爬上4米高的拱顶一看,钢模台车与岩顶之间距离非常狭小,最窄处只有40厘米,凸起的岩石和裸露的钢筋犬牙交错,稍不注意就会碰破头、扎伤眼睛。
指导施工的团长黄明付告诉记者:“根据工程施工要求,混凝土浇铸必须一次性完成,有时一千就是两三天,吃饭休息全在上面,不少战士的肩肘和膝盖磨出了鲜血,皮肤被水泥灼伤溃烂。但为了工程质量,没有一人叫苦叫累。”
晚上20点,太阳的余晖映红了雪山。战士们有15分钟的时间吃饭,吃过饭后,他们还要挑灯夜战。
“吃苦”就是“吃补”,人生中有这杯“苦”酒垫底,遇到再难走的路也能迈开大步
有一种植物,生存环境越恶劣,它的生命越顽强,即使脚下是干裂的盐碱地,它的枝丫里也会开出黄色的小花,这种植物就是雪山红柳。
和高原上无处不在的红柳相比,工兵团官兵不怕吃苦、敢于吃苦、在吃苦中成长的故事给人很多启迪。
陈文璐是2007年从国防科技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本打算在基层干一番事业。没想到上山后第一年,他就向团里打了转业报告,理由是山上太苦太累太寂寞,身体和精神上都吃不消。
转业报告没批后,第二年,陈文璐极不情愿地上了山。这天上午,从工地回到帐篷后,陈文璐感到头发晕、眼发胀,简单吃了一碗面条就躺下睡觉了。半夜,陈文璐开始发高烧,连里立即组织几个班长往团部送。这是在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上,昏昏沉沉中,陈文璐被几名班长轮换着背了2公里。当天晚上,团里用救护车把陈文璐送到三十里营房医疗站。
一周后,团里安排病愈出院的陈文璐下山休养。没想到陈文璐坚持要求留下来和战友们一起战斗。他对指导员说:“以前是我太自私,心里只有自己。这件事后,我知道自己离一名军人的标准还很远。”
从那以后,陈文璐像是换个人,打风钻第一个上,搞被覆最后一个下。在他的带领下,这一年,他们排负责的工程不但提前完工,还被评为优质工程。今年初,陈文璐被破格提拔为七连连长。谈到自己的成长进步,陈文璐说:“这是组织对我的信任,是昆仑山给了我成长的力量。”
在工兵团,“90后”战士达四分之一,虽然他们在山上的经历算不上丰富,但对艰苦的理解都有自己独到的见地。
让我们看看他们是如何在山上接受“锻炼”的——
田璐冰,去年年底从青海省海北市入伍的城镇兵。1991年出生的他当兵前连一桶矿泉水都没搬过。今年3月初团里进行上山前的例行体检,身体素质较弱的他被确定后留。
“都是一起入伍的新战士,凭啥我就不能上山。”指导员知道,这是“90后”身上的特质:不服输、敢挑战,还有几分虚荣。
“上山可以,吃不了苦可不准哭鼻子。”上山一周后,田璐冰所在班被分配到施工地负责水泥搬运和搅拌。第一天,刚从车上搬了3袋水泥,田璐冰就累得直不起腰来。可想到上山时指导员说过的话,他把淌到眼圈边的眼泪硬憋了回去。
不用谈心,不用教育,不用进行心理疏导。懂事的田璐冰看见身边的战友整天一身汗一身泥地拼命干,打算放弃的他学会了咬牙坚持。最累的一次,他一上午从车上抱下了200袋水泥,右手的食指和中指累得打不了弯。
当记者问及在山上这7个月的感受,田璐冰一脸自信:“恶劣的环境和艰苦的工作让我学会了坚持,学会了团结,学会了宽容。”
一口四川腔,一脸高原红,这个南方人看上去与雪域高原那么不搭调。可在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雪域高原上,刚过完18岁生日的王小川对“苦”的理解是那那样的老道:“苦”是当代年轻人精神生活中最缺的钙质,是用金钱买不来的人生财富。
八笔写出一个“苦”字,可真要嚼出其中的滋味,在山上要脱三层皮
和第一次上山的新战士一样,今年刚从国防科技大学毕业的大学生排长胡浩对雪域高原的认识,只停留在班长的讲述和自己的想象上,到工兵团报到后听到大部分官兵在山上执行国防工程施工任务,他对高原充满更多的期待和好奇。
9月3日,在山下集训了两个月的胡浩一大早就忙着准备背囊。10点钟,他和今年一起毕业的20多名排长坐在汽车的大厢里向山上进发。
雪山、戈壁、胡杨、红柳,汽车翻过高原的第一座达坂,胡浩兴奋地对汽车连班长王科说:“这儿真美。”年年上山的王科说:“这些风景不算啥,施工点才是人间天堂,不但天蓝得清亮,云自得透明,空气也纯得冰爽。”
然而,随着海拔的升高和山路的颠簸,坐在大厢里的胡浩开始晕车。等第二天下午来到施工点,他已吐得脸色发白、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刚跳下车,就感到头疼眩晕、胸闷气短、浑身乏力。胡浩哪里知道,每一名初上高原的官兵,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这只是高原对胡浩上的第一课。
在二营跟班作业的副政委王建文告诉记者,施工头两年,官兵没有房子住,没有干净水喝,只能住帐篷、喝河水,晚上零下十几度的气温滴水成冰。团里就在每个帐篷里升火炉子,开着氧气罐,要求战士一天到晚穿着“四皮”上工,晚上睡觉也不脱帽子。施工期间,明明是万里无云的大晴天,突然就是狂风大作,吹得沙砾满天飞。晚上下雪是经常的事,有几次把帐篷压倒了,战士就躺在雪地里咬牙坚持到天亮。
“高原不同情弱者,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度过生存关,然后才是高标准地完成上级交给的国防工程施工任务。”对雪域高原有着深刻认识和丰富经验的南疆军区副参谋长李松杉告诉记者:“八笔写出一个‘苦’字,可真要嚼出其中的滋味,在山上要脱三层皮;等你真的适应了,才能称得上是一名真正的高原军人。”
“苦”有好多种,在工兵的字典里,苦是伤病,苦是付出,苦是牺牲,苦是比钢铁还硬的斗志
工兵团的官兵说,自然环境恶劣只是“苦”的一方面,要高质量完成国防工程施工任务,这点“苦”只是冰山一角。
的确,与边防巡逻不同,他们所从事的都是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伤病缠身不说,危及生命的塌方随时都会发生。
2007年的一天,二营挖掘机操作手张伟正在作业点清理渣土。突然。刚刚被覆的施工地发生二次塌方,上万方的土石把作业点堵得严严实实。黑暗中,张伟被土石方掀翻在钢构架的下面,腰被砸伤,腿上划破了一道3厘米长的血口子。5个小时后,当战友们把他从土堆里扒出来时,张伟抱着连长嚎啕大哭。
下午,处理完伤口的张伟又和战友们一起上了工地。他对连长说:“多一个人多一份力,我没问题。”
与张伟相比,六连代理排长韩世祥在山上一干也是7年。作为一名风钻手,他的技术全连最好,上工最多。在和记者交谈时,他每说两句话就干咳一下。
韩世祥告诉记者,工程掘进是施工最关键最艰苦的工作。打炮眼时,手举30多公斤重的风钻,不到3分钟手臂就酸软无力,他就换个姿势用肩扛、用胸贴、用头顶,一个炮眼打下来,手上、头上全磨出血泡。特别是打水钻时,飞扬的岩石粉尘和冰冷的水不停地从钻眼里喷出,打在脸上跟针扎一样,泥浆顺着脖子和袖管一直灌到脚底。
10月14日上午,记者在一个施工点采访时,正赶上官兵进行出渣作业。灰暗的灯光下,只见官兵戴着用水打湿的口罩紧张地清理、装车,每个人的身上沾满厚厚的粉尘。一个工序下来,走出施工地的战士,只有两只大眼睛露在外面,吐出的痰全是黑色的。
下午,二营对一个作业面进行临时被覆,记者戴上安全帽一起进了施工地。此时,在狭窄的作业区,8名战士正在安装钢模台车。一不小心,三四十斤重的模板就会把手挤破。模板铺好后,一名班长带两名战士拖着一台50公斤重的振动锤爬上钢模台车,记者踩着梯子爬上4米高的拱顶一看,钢模台车与岩顶之间距离非常狭小,最窄处只有40厘米,凸起的岩石和裸露的钢筋犬牙交错,稍不注意就会碰破头、扎伤眼睛。
指导施工的团长黄明付告诉记者:“根据工程施工要求,混凝土浇铸必须一次性完成,有时一千就是两三天,吃饭休息全在上面,不少战士的肩肘和膝盖磨出了鲜血,皮肤被水泥灼伤溃烂。但为了工程质量,没有一人叫苦叫累。”
晚上20点,太阳的余晖映红了雪山。战士们有15分钟的时间吃饭,吃过饭后,他们还要挑灯夜战。
“吃苦”就是“吃补”,人生中有这杯“苦”酒垫底,遇到再难走的路也能迈开大步
有一种植物,生存环境越恶劣,它的生命越顽强,即使脚下是干裂的盐碱地,它的枝丫里也会开出黄色的小花,这种植物就是雪山红柳。
和高原上无处不在的红柳相比,工兵团官兵不怕吃苦、敢于吃苦、在吃苦中成长的故事给人很多启迪。
陈文璐是2007年从国防科技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本打算在基层干一番事业。没想到上山后第一年,他就向团里打了转业报告,理由是山上太苦太累太寂寞,身体和精神上都吃不消。
转业报告没批后,第二年,陈文璐极不情愿地上了山。这天上午,从工地回到帐篷后,陈文璐感到头发晕、眼发胀,简单吃了一碗面条就躺下睡觉了。半夜,陈文璐开始发高烧,连里立即组织几个班长往团部送。这是在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上,昏昏沉沉中,陈文璐被几名班长轮换着背了2公里。当天晚上,团里用救护车把陈文璐送到三十里营房医疗站。
一周后,团里安排病愈出院的陈文璐下山休养。没想到陈文璐坚持要求留下来和战友们一起战斗。他对指导员说:“以前是我太自私,心里只有自己。这件事后,我知道自己离一名军人的标准还很远。”
从那以后,陈文璐像是换个人,打风钻第一个上,搞被覆最后一个下。在他的带领下,这一年,他们排负责的工程不但提前完工,还被评为优质工程。今年初,陈文璐被破格提拔为七连连长。谈到自己的成长进步,陈文璐说:“这是组织对我的信任,是昆仑山给了我成长的力量。”
在工兵团,“90后”战士达四分之一,虽然他们在山上的经历算不上丰富,但对艰苦的理解都有自己独到的见地。
让我们看看他们是如何在山上接受“锻炼”的——
田璐冰,去年年底从青海省海北市入伍的城镇兵。1991年出生的他当兵前连一桶矿泉水都没搬过。今年3月初团里进行上山前的例行体检,身体素质较弱的他被确定后留。
“都是一起入伍的新战士,凭啥我就不能上山。”指导员知道,这是“90后”身上的特质:不服输、敢挑战,还有几分虚荣。
“上山可以,吃不了苦可不准哭鼻子。”上山一周后,田璐冰所在班被分配到施工地负责水泥搬运和搅拌。第一天,刚从车上搬了3袋水泥,田璐冰就累得直不起腰来。可想到上山时指导员说过的话,他把淌到眼圈边的眼泪硬憋了回去。
不用谈心,不用教育,不用进行心理疏导。懂事的田璐冰看见身边的战友整天一身汗一身泥地拼命干,打算放弃的他学会了咬牙坚持。最累的一次,他一上午从车上抱下了200袋水泥,右手的食指和中指累得打不了弯。
当记者问及在山上这7个月的感受,田璐冰一脸自信:“恶劣的环境和艰苦的工作让我学会了坚持,学会了团结,学会了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