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言意之辨”中的语言观

来源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inh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魏晋"言意之辨"中,荀粲、荀俣及王弼的立场均属于"言不尽意"派;欧阳建虽将其观点概括为"言尽意",但该观点却未能在逻辑上构成对"言不尽意"论的否定.荀粲"言不尽意"的命题透显出语言无用论的倾向;荀俣和王弼的观点则属于工具论的语言观,他们继承了中国语言观的主流传统;欧阳建"言尽意"的命题蕴含着另一种非主流的工具论语言观,此种语言工具论与荀俣和王弼所代表的语言观有着本质的不同.
其他文献
据《国际在线》消息,英国教育大臣高夫6月10号宣布修改英国教学大纲,计划将包括汉语在内的数门外语列为英国小学生的必修课。据英国媒体报道,英国教育部拟在小学开设外语必修课
据中新社消息,5月29日,中国教育部发布了《2011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卡扎菲、限购、校车、房产税、辛亥革命、欧债危机、瘦肉精、京沪高铁、塑化剂、乔布斯成为使用频
网络环境下生物学合作学习作为新的学习方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同时合作学习中出现的一些现象让人深思.本文通过对网络环境下生物学合作学习中出现的现象从教师层
朗读是学习英语的有效方法,本文针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轻视朗读的现状,论述了朗读教学在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各项技能,以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记忆效果等方面的积
该研究旨在遵从认识论的规律,改变现行的专业理论教学以课堂灌输为主的传统模式,把课堂尽早"搬进"医院,让学生在进行专业理论课学习的同时,早进入临床、早接触影像实践,让学
大学英语教学包括对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在国内现行的条件下,以阅读为主的大学英语教学是大学外语教学的切入点,符合本身的特点也符合客观的要求,但
本文列举了由于汉语的影响致使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常出现的错误,并分析了由于汉语的影响而使学生不能正确表达语义的原因,并针对这些错误,提出了避免错误的对策,以便提高学生的
按照教育部高教司规定,2006年6月大学英语四级开始采用新题型。其中的阅读理解部分新增快速阅读和选词填空两个新题型。本文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大纲着手,具体分析新题型中的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一个学生所掌握的词汇量的多少和正确,运用词汇的熟练程度,是衡量其语言水平的尺度之一。农村学校由于条件的限制,英语词汇教学方法单一,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