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新的要求是让每位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而对于每个学校来说,和谐发展的关键是如何促进学困生的发展。正确对待学困生、转化学困生,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思想品德 学困生 情感教育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努力使少年体验到美的激励和对美的赞赏,生活向我们证明:如果一个儿童对充满了为人们创造出美这一崇高思想的劳动不理解,那么他的内心就不能用细腻、体贴和容易感受的态度去对付那种细致而又“温柔的”教育方法,他变得迟钝。只能领悟原始的“教育方式”:大声呵叱、强制、惩罚。由此而形成了少年们的粗鲁无礼和无意识的破坏性倾向。正因为如此,我要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努力使我的未来少年们,在少年期就能体验到美的激励和对美的赞赏,使他们的个人劳动成为产生这种感情的源泉。
学生成为“学困生”的原因很多,但绝大多数学困生是由于环境及非智力因素造成的。他们大多数并不是在接受知识时智力上的障碍,而是学习动机不够明确、态度不够端正、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意志力薄弱。再加上有些教师对他们漠不关心,甚至有歧视、挖苦、体罚等使他们更加失去信心、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以致学习越来越困难,有的干脆就放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的情感投入就相当重要。笔者结合自己十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思想品德课中是如何利用情感对学困生进行教育的。
1、分析“学困”症结,制定转化措施
思品学困生一般是一些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畏困难、意志薄弱,造成学习困难、成绩差的学生。一般来说,七年级上学期,学生刚进入初中,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都很高,但是到了七年级下学期,有些学生的学习成绩逐渐下降,学习兴趣也逐渐消失,产生畏惧心理,甚至厌学,逐渐轮为学困生,严重影响了整体成绩提高。
然而,他们当中不泛有高智商的学生。要转化他们,教师首要任务是分析他们“学困”的症结,找出个中主要原因。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的效果除了涉及学习者的学习环境,自身天赋,教师水平等客观因素外,还涉及学习者本身的情感因素。因此,我们在分析学困生的客观因素同时,更应该注重分析影响学困生学习的情感因素。只有抓住学困生的情感因素这一结症,制定相应的转化措施,才能对学困生进行有效的转化。
2、 给学困生更多的关爱
著名特级教师丁有宽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对学困生的高度热爱,其他就无法谈起”。 “爱”是教育中重要的因素,她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热情,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前提,也是教师的一种教学艺术和能力。关爱学生,把爱洒向每个学生的心田,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教师爱的温暖,它需要真正落实到教师的言行中,体现在师生之间的交往中。这种爱的前提是首先要理解、信任与尊重学生。一个教师只有理解、信任并尊重自己的学生,才会被学生尊重、信任与爱戴。他们才能从心底喜欢自己的老师,才能对学习产生积极的兴趣。尤其是学困生,本来他们就缺乏自尊心、自信心、意志薄弱、自制力差。我们更不能面对犯了错误的学生不冷静、冲动。粗暴地批评学生,表面上可能解决问题,但实际上却留下更大的隐患,一些学生甚至会“破罐子破摔”,从此走下坡路。因此我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对学困生更加关注,让他们获得温暖。比如:我今年带的初一(4)有位叫付国的同学,他人是比较聪明,但学习就是没信心,各门学科成绩多很差,上课根本不听,教师看到他很烦认为无药可救。而我则从另一个角度去看他,上课很关心他总是提问他,没有笔就送给他,作业没完成也很有耐心对他教育,课后找他谈谈心,一起散散步。把爱洒向他的心里,用真诚与理解去温暖他,争取做他所信赖的知心朋友。几个月下来这位同学很配合思想品德课,考试也认真对待。第一次月考得了60分。
3、充分挖掘学困生的闪光点
学习困难学生的产生是学生个体在社会和个性化过程中发展不和谐的反映。班集体中存在“学困生”是客观现象,教师要对“学困生”有正确的认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一个“学困生”都有值得肯定的一面,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特长,以此为教育转化的突破口;因此我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对任何事都一分为二。学困生也一样,虽有这样的缺点、毛病,但切忌一棍子打死人。因他们也具有优点,只是学困生的优点没有优秀生那么引人注目。因此,我在课堂中善于挖掘后进生的“闪光点”,利用学困生的长处,弥补他们的短处。我通过多注意、多观察、多了解、认真分析学生差异和个性特征,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促使具有各种爱好和特长的学生施展自己的才华,让学困生也能得到激励,促进他们奋发向上。
4、 利用榜样力量,让学困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德高为范,博学为师”。古人云“以身立教,其身亡而其教存”,反之“其身虽存则其教已废”。为师者应该热爱、关心、善待每一个孩子,以平等的尊重和真诚的爱心去打开每一个孩子的心门,不能让任何一个孩子成为遗憾。教师必须具备美好的师德师风,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良好的形象做好学生的表率,在潜移默化中用自己的榜样力量对学生进行教育,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道德品质的提高。平时,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本人也应该做到,要充分展现教师在各个方面的素质,用实际行动从情感上取得学生的认可,让学生心服口服。不仅要有爱的情感,爱的行动,还要有爱的能力和爱的艺术,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课堂实践中去,用教师特有的语言和行动去唤起学生的热情,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热情。师爱是师德的灵魂。除了教师本身的榜样力量,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学生了解及周边的事例来激励学生。如:2008年5月12日大地震发生后,思想品德课中,我就列举了一些学困生在这次地震中为了救班里同学冲在前面,有的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用这种榜样力量对学困生进行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总之, 在思想品德课中利用情感投入对学困生进行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重新找回自信、找到开启心灵的钥匙,从而把身边的一些学困生带上更高的山峰,取得更好的成绩。
关键词:思想品德 学困生 情感教育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努力使少年体验到美的激励和对美的赞赏,生活向我们证明:如果一个儿童对充满了为人们创造出美这一崇高思想的劳动不理解,那么他的内心就不能用细腻、体贴和容易感受的态度去对付那种细致而又“温柔的”教育方法,他变得迟钝。只能领悟原始的“教育方式”:大声呵叱、强制、惩罚。由此而形成了少年们的粗鲁无礼和无意识的破坏性倾向。正因为如此,我要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努力使我的未来少年们,在少年期就能体验到美的激励和对美的赞赏,使他们的个人劳动成为产生这种感情的源泉。
学生成为“学困生”的原因很多,但绝大多数学困生是由于环境及非智力因素造成的。他们大多数并不是在接受知识时智力上的障碍,而是学习动机不够明确、态度不够端正、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意志力薄弱。再加上有些教师对他们漠不关心,甚至有歧视、挖苦、体罚等使他们更加失去信心、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以致学习越来越困难,有的干脆就放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的情感投入就相当重要。笔者结合自己十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思想品德课中是如何利用情感对学困生进行教育的。
1、分析“学困”症结,制定转化措施
思品学困生一般是一些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畏困难、意志薄弱,造成学习困难、成绩差的学生。一般来说,七年级上学期,学生刚进入初中,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都很高,但是到了七年级下学期,有些学生的学习成绩逐渐下降,学习兴趣也逐渐消失,产生畏惧心理,甚至厌学,逐渐轮为学困生,严重影响了整体成绩提高。
然而,他们当中不泛有高智商的学生。要转化他们,教师首要任务是分析他们“学困”的症结,找出个中主要原因。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的效果除了涉及学习者的学习环境,自身天赋,教师水平等客观因素外,还涉及学习者本身的情感因素。因此,我们在分析学困生的客观因素同时,更应该注重分析影响学困生学习的情感因素。只有抓住学困生的情感因素这一结症,制定相应的转化措施,才能对学困生进行有效的转化。
2、 给学困生更多的关爱
著名特级教师丁有宽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对学困生的高度热爱,其他就无法谈起”。 “爱”是教育中重要的因素,她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热情,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前提,也是教师的一种教学艺术和能力。关爱学生,把爱洒向每个学生的心田,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教师爱的温暖,它需要真正落实到教师的言行中,体现在师生之间的交往中。这种爱的前提是首先要理解、信任与尊重学生。一个教师只有理解、信任并尊重自己的学生,才会被学生尊重、信任与爱戴。他们才能从心底喜欢自己的老师,才能对学习产生积极的兴趣。尤其是学困生,本来他们就缺乏自尊心、自信心、意志薄弱、自制力差。我们更不能面对犯了错误的学生不冷静、冲动。粗暴地批评学生,表面上可能解决问题,但实际上却留下更大的隐患,一些学生甚至会“破罐子破摔”,从此走下坡路。因此我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对学困生更加关注,让他们获得温暖。比如:我今年带的初一(4)有位叫付国的同学,他人是比较聪明,但学习就是没信心,各门学科成绩多很差,上课根本不听,教师看到他很烦认为无药可救。而我则从另一个角度去看他,上课很关心他总是提问他,没有笔就送给他,作业没完成也很有耐心对他教育,课后找他谈谈心,一起散散步。把爱洒向他的心里,用真诚与理解去温暖他,争取做他所信赖的知心朋友。几个月下来这位同学很配合思想品德课,考试也认真对待。第一次月考得了60分。
3、充分挖掘学困生的闪光点
学习困难学生的产生是学生个体在社会和个性化过程中发展不和谐的反映。班集体中存在“学困生”是客观现象,教师要对“学困生”有正确的认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一个“学困生”都有值得肯定的一面,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特长,以此为教育转化的突破口;因此我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对任何事都一分为二。学困生也一样,虽有这样的缺点、毛病,但切忌一棍子打死人。因他们也具有优点,只是学困生的优点没有优秀生那么引人注目。因此,我在课堂中善于挖掘后进生的“闪光点”,利用学困生的长处,弥补他们的短处。我通过多注意、多观察、多了解、认真分析学生差异和个性特征,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促使具有各种爱好和特长的学生施展自己的才华,让学困生也能得到激励,促进他们奋发向上。
4、 利用榜样力量,让学困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德高为范,博学为师”。古人云“以身立教,其身亡而其教存”,反之“其身虽存则其教已废”。为师者应该热爱、关心、善待每一个孩子,以平等的尊重和真诚的爱心去打开每一个孩子的心门,不能让任何一个孩子成为遗憾。教师必须具备美好的师德师风,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良好的形象做好学生的表率,在潜移默化中用自己的榜样力量对学生进行教育,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道德品质的提高。平时,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本人也应该做到,要充分展现教师在各个方面的素质,用实际行动从情感上取得学生的认可,让学生心服口服。不仅要有爱的情感,爱的行动,还要有爱的能力和爱的艺术,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课堂实践中去,用教师特有的语言和行动去唤起学生的热情,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热情。师爱是师德的灵魂。除了教师本身的榜样力量,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学生了解及周边的事例来激励学生。如:2008年5月12日大地震发生后,思想品德课中,我就列举了一些学困生在这次地震中为了救班里同学冲在前面,有的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用这种榜样力量对学困生进行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总之, 在思想品德课中利用情感投入对学困生进行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重新找回自信、找到开启心灵的钥匙,从而把身边的一些学困生带上更高的山峰,取得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