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不同民族风格对话的音乐盛宴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okofd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6月14日晚,“边陲风情”——中国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新作品音乐会在北京音乐厅成功上演。本场音乐会由指挥家叶聪先生携手中央民族乐团倾情奉献。六部风格迥异的民族管弦乐新作品为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六位青年作曲教师所作。“此次新作品音乐会得到大家一致的赞誉和肯定,反响热烈,被认为是近年来所呈现出的艺术水平很高的民族管弦乐新作品音乐会。”
  一、精彩纷呈的音乐会
  上、下半场乐曲之间的风格、体裁,包括乐曲结束的形式、强弱等都是经过了一系列整体的精心安排才使音乐会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随着指挥家叶聪的上台,台下顿时掌声如雷,情绪热烈。灯光转暗,指挥家执棒瞬间,场内安静下来,观众屏息以待。音乐会的第一个作品是温展力的《在遇见和忘记的山谷中》,该作品以藏族音乐为素材进行创作,四个乐章不间断演奏。每个乐章似乎都是从不同层面、角度来展现作曲家眼中的西藏。第一乐章的主题旋律一开始由富于特色的中音唢呐缓缓独奏而出,短倚音与旋律骨干音以同音重复的方式,通过长短气息的组合,奏出了悠远、神圣的音调。随着音乐逐步地推进,在弹拨、弓弦和打击乐器组的烘托下,该乐章的高潮部分迎来了由高、中、低唢呐八度齐奏的主题,气势恢宏的现场效果如同在礼赞那些一步一叩首,一路朝拜的朝圣者们,表达出作曲家内心对西藏宗教文化的浓烈情怀。第二乐章变为欢快的小快板,主题旋律灵动、活泼,配器布局轻巧,精致,将观众带入到西藏拉萨真切的日常生活中去。紧接的第三乐章,音乐风格突变,悠远、舒缓的主题旋律由高音笙转接二胡自由地娓娓道来,柔美曼妙的旋律令人如痴如醉。之后,作曲家在拉弦乐器组中采用“微复调”技法对主题进行发展,让台下观众原本获得平静的内心在那一刻也无法得以安宁。第四乐章为激烈的快板,弓弦乐器组在快速的节奏中不断叠加乐器声部,推动音乐向前发展,直到唢呐气势激昂地奏出第一乐章的旋律主题,音乐在乐队全奏中神圣庄重地将作品推向尾声。整首乐曲的结尾别具一格,作曲家匠心独运地选择以高音唢呐独奏的华彩段形式,在独奏演员的炫技高潮中结束全曲。
  紧接着是谢文辉的《拥有翅膀的她》,该曲描绘了一幅中国云南哈尼族的孩子们在田野里耕作、嬉戏的温馨画面,是一部为儿童创作的民族管弦乐作品。自然、纯真、梦幻般的音响与前者声势浩大的曲风大相径庭。乐曲的第一部分,音乐欢快而活泼,加之富于变化的节拍(6/8与3/4拍之间的变换)更是增添了几分童趣。此曲的配器手法也十分考究,作曲家根据不同乐器组的特点将主题旋律安排在不同的乐器组中穿梭游走,音色上的自由变化使得整个部分在音色配置上呈现出五彩斑斓的效果,令台下观众的心情随着轻巧灵动的主题旋律而变得愉悦起来。音乐发展到乐曲的中部变为极富歌唱性的慢板。其间作曲家更是别出新裁地增加了一小片段孩子们的谣唱录音作为作品的一个独立声部在乐团演奏的过程中播放。在最后的再现部分中,乐队与孩子们的谣唱录音交相呼应,一问一答,仿佛是在进行有趣的对话,使再现部分增添了不少新意。直至最后的结尾,孩子们的欢歌笑语与乐队的陪衬呼应“渐行渐远”,给观众留下—份无尽的遐想,一份真挚的期待。
  音乐会的上半场以刘青的《琴弦上的叶尔羌》华丽结束。此曲是一首新疆维吾尔族风格的作品,其最大的特点是采用帕萨卡利亚的写法贯穿全曲的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帕萨卡利亚主题先由独奏大阮奏出,神秘而苍凉的旋律伴随着打击乐敲击出带有浓烈西域风格的节奏,仿佛将我们带入了神秘国度,正倾听着一位耄耋老者在萧瑟的黄沙中,讲述着那段悠远,梦幻的故事……伴随着弹拨与吹管乐器组八度卡农的模仿,音乐迎来了第一次小高潮。发展到第二部分,五拍子快速的律动配以舞蹈性极强的主题旋律在高音唢呐中欢快地奏出,与第一部分苍凉、神秘的音调相比,音乐性格在此发生了大逆转。此处节奏、节拍复杂,乐器之间衔接紧密,这对乐团的演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第三部分中,作曲家在打击乐器与箜篌,高音唢呐之间进行了一段有趣的“对话”,如同在叙述故事的脉络,为最后的精彩结局做铺垫。紧接乐曲的第四部分,作曲家将舞蹈性的主题旋律进行了四次陈述,节拍、节奏又发生变化,热情奔放的旋律使得整个音乐厅都随之欢庆,最后,乐队以声势浩大的齐奏结束全曲,全场一片欢呼,震撼无比。
  随着打击乐器与琵琶绞弦的一声突强,朱琳的《田园之歌》开始了音乐会的下半场。在琵琶模拟知了声音的背景映衬下,第一声鸟鸣主题在梆笛声部响起,作曲家将观众带入神秘而幽秘的黔东南少数民族地区,侗族的四个不同场景逐次呈现出来。第一部分:夏日晌午的鸟歌,作曲家出色的配器技术在此部分显露得淋漓尽致,她用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把鸟歌、虫鸣以及知了的哼唱化作音乐主题,并将其进行逻辑化组织,将我们带入灵动的天籁场景之中,使台下听众获得一种全新的音乐感受。第二部分:深秋雨后的树歌,呈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空旷典雅的音乐美感,特别是两次神秘的、具有仪式感的“树歌”,使观众仿佛置身于幽深而神圣的境地。最后,音乐在弹拨和打击乐器所营造的多层次的撞击回响中渐渐消失。突然,话锋一转,音乐戏剧性地将观众的思绪由天际拽入更接地气的第三部分:春季清晨的农忙,音乐节奏机械而富有动感。把侗寨村民田野耕作那繁忙、热闹的场面立体地呈现出来。音乐采用无穷动的手法,无缝对接,直接进入第四部分:节日芦笙舞,该段以大二度旋律为主要主题,由笙和弓弦乐器演奏,音乐粗犷而豪放,陈述性结构脉络清晰,经过层层铺垫,音乐被推向高潮,隐含在前四个部分的大歌素材在此处得以完整呈现,这也是此曲对于侗族大歌素材运用独特之处。最后,伴随着芦笙舞的旋律逐渐消逝于远方,犹如作曲家告别侗寨的欢腾场面。渐行渐远,内心夹杂着无比的不舍与欣喜。
  之后是王珏那飒爽英姿,纵横驰骋的《马头琴协奏曲》。此曲由蒙古族马头琴演奏家巴·那日苏担任独奏,以凸显蒙古族的草原文化为主线。随着指挥家铿锵地一挥,马头琴随即一声嘶鸣,那股先声夺人的气势令人为之一震。紧跟着乐队全奏出一段疾速而激烈的引子,使心潮澎湃的台下观众仿佛置身于万马奔腾的大草原中。然而,未等听众从万马嘶鸣的氛围中回过神来,音乐已随着指挥家轻柔的手势迈入静谧的画卷中。此外,作曲家在作品中着重突显了马头琴传统的演奏风格和技法,把具有创新的音响运用在乐队中,比如:用各种乐器模拟大草原疾驰的风声、水声以及呼麦之声。中间经过一段马头琴与新笛的“对话”后,拉弦乐器组采用急促的节奏音型不断重复,并且逐步叠加乐器声部,与马头琴独奏交相呼应,音乐情绪不断高涨,仿佛一匹矫健的骏马带领着马群自由奔腾于辽阔的草原。一段激昂的音响过后,在大阮与中阮和弦分解式的音型陪衬下,马头琴奏出了沧桑悠扬的蒙古悲歌。乐曲结束也意境悠远:在一片祥和的风声中,马头琴演奏着凄美的旋律,直至最后马头琴演奏家以低沉的呼麦与二胡奏出的消失在远处的嘶鸣声相呼应,结束了全曲。   整场音乐会以罗麦朔的彝族风情曲《夜·律》压轴。作曲家采取类似普罗科菲耶夫《彼得与狼》叙述故事的手法,在乐曲的总谱上通过标注文字来描述故事情节。随着远处传来云锣微弱、悠扬的旋律,开始了第一部分“夜”的诠释。在那欢快、愉悦的舞蹈性旋律出现后,二胡深情款款地奏出了一直贯穿全曲的优美舒缓的主题旋律。如此曼妙的音乐,恰如其分地描绘出了彝家小伙在夜晚十分来到姑娘屋檐下弹奏乐器传情的画面。等到云锣再次奏响熟悉的主题音调后,故事已发展到两个小伙都看上了同一个姑娘。此时舞蹈性的主题旋律不断发展,音乐情绪也逐渐高涨,将两人明献殷勤、暗中斗智到各不让步,互相争执的戏剧性画面刻画得惟妙惟肖。一番激烈的“争夺战”后,吹管乐器组,弹拨乐器组和拉弦乐器组同时强有力地奏出了低沉,肃穆的音调,载歌载舞的喧闹场面戛然而止,似乎是在讲述彝族长者和众人都前来劝阻两位争执不休的年轻小伙的场景。当二胡再次委婉、深情地独奏出优美主题旋律时,音乐已经发展到了乐曲的第二部分“律”。此时的柔美音调犹如是在告诉我们,美丽的彝家少女选择了其中的一位青年。随后,从远处又传来了新的舞蹈性主题旋律,节日氛围也越发浓烈,仿佛描绘了一个盛大的舞会场面,热烈的节日氛围在此部分达到高潮。乐曲的最后,作曲家以乐队大齐奏的形式,将气势恢宏的舞蹈性盛大场面推向巅峰,整个音乐厅一片沸腾。终于,在音乐达到一个“至高点”后,霎那间,音乐厅万籁俱寂,仿佛时间突然凝固,全场观众屏住呼吸直至整个乐队亢奋地以全体跺脚的形式演奏完最后的两拍才得以“重获新生”。随即,音乐厅掌声如雷,喝彩叫好声不断。
  二、特立独行的音乐会
  “边陲风情”——中国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新作品音乐会最终得以成功演出,其原因有以下几点:其一,中国音乐学院专业方向建设项目的极大支持。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高佳佳教授本着提高青年教师团队的专业水平,为中国民族管弦队创作出优秀作品而积累创作经验,带动学术研究的宗旨而申报了“民族管弦乐作品创作与研究——不同民族风格的对话”项目,项目申报目标和宗旨得到学术委员会一致的赞誉和肯定,并全票通过。可以说,学院为培养青年教师,为他们在国内最高级别的殿堂搭建起学习和实践平台。
  其二,指挥家叶聪先生亲情加盟。作为团队的艺术指导,叶聪指挥对每一部作品的艺术性与技术性进行了把关,并把自己多年的乐队实践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带领六位青年作曲教师细致的排练与总结,使每位青年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都得到了很大的进步。
  其三,作曲系青年教师团队模式的实力创作。叶聪指挥曾谈到:“……我们着意打破通常‘个体户’式的创作模式,借用俄罗斯‘强力集团’互动的方式,刻意营造出一个导向性的集体互动型创作模式来。”六位作曲家来自中国不同的地域,最后的学历来自国内外不同的学府,拥有不同的创作风格,他们选择了六个绚丽多彩,截然不同的边陲少数民族题材进行创作,在作品中处处可见其鲜明的个性品质。用高佳佳教授的话说:“中国哲学认为‘和而不同’方能‘化生万物’”“项目组的六位教师是作曲系的青年才俊,可谓‘强力六人团’。”这种以团队的模式,汇聚八方的力量所呈现出来的形式非常值得推广。
  其四,中央民族乐团激情澎湃地精彩演奏。在整场音乐会中,倾心投入的演奏家们展示了他们无比精湛的演奏技术和令人钦佩的敬业精神,超水平的发挥,使每一部作品得以完美地呈现,彰显出国家级乐团的实力和艺术水准。
  除此之外,“边陲风情”音乐会更是实现了“民族管弦乐作品创作与研究”项目组始终倡导的“人民性”的指导思想、多元化和高品质的创作理念。
  三、“十年磨一剑”的音乐会
  中国音乐学院党委书记闫拓时、党委副书记吴武、樊祖荫教授、赵塔里木教授、高为杰教授,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郭文景教授、副主任秦文琛教授,音乐学研究所所长贾国平教授,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刘锡津,指挥家洪侠等音乐界专家,领导及同行出席了当晚音乐会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肯定。
  毋庸置疑,“边陲风情”民族管弦乐新作品音乐会取得成功是由项目组全体成员三年的心血和汗水换来的。一部优秀的民族管弦乐作品必须体现出民族管弦乐的“神韵”,若是“照猫画虎”似的一味采用西洋管弦乐手法进行创作,必然出现“四不像”的局面。项目负责人高佳佳教授曾坦露:“为了追求完美的艺术表现,他(叶聪)从每个作品的题材、体裁的确定,到作品整体结构和局部结构的设计、以及乐器使用、和声音响,速度标记,合理记谱等等,事无巨细,进行了全方位把关。”倘若没有作曲家们三年来各自数次奔赴于少数民族地区,风雨无阻地进行搜集创作素材,学习民族音调所做的田野工作,当晚就不可能呈现出如此打动人心,韵味十足的民族管弦乐;倘若没有“强力六人团”的团队意识,作曲家们都采取一种“单打独斗”“闭门造车”的“个体户”模式,当晚就不可能出现气势恢宏、盛况空前的音乐会场面。正是因为三年间指挥家,项目负责人、作曲家三方的数次交流、讨论,乐团排练后的再次修改,才能在14日晚上的音乐会中真正实现了“不同民族风格的对话”。
  从当晚音乐会热烈的反响来看,此次项目所采用的方式和方法以及最终效果是成功的,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也是值得的。尽管音乐会取得了成功,但六部民族管弦乐作品仍旧在不断地修改和打磨。此外,今年九月份叶聪教授还来到中国音乐学院继续和六位青年作曲家(项目创作团队)进行总结和修改此次音乐会的作品。最后,祝愿这个团队能够沿着这条道路扎扎实实地走下去,在各种考验中坚守艺术理想,努力创作出高品质、多元化、能为更多人喜爱和接受的优秀作品。
  (责任编辑 张萌)
其他文献
17年12月,安禄兴教授著述的三项重要学术成果《中国戏曲音乐本体论研究》《戏曲音乐四大经典创新技法》《中国戏曲音乐学构想》,结集收录在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名家讲戏曲》(安禄兴等著单行本)之中。   安禄兴(1941—)作为传统音乐教育家、戏曲音乐理论家,任教于山东艺术学院,迄今55年,桃李满园。他一直潜心学术,将毕生的精力全部奉献给传统音乐教育和研究事业,在传统音乐尤其是戏曲音乐理论研究领域所
2012年6月13日,“全国首届音乐(分析)理论大师讲习班”在上海音乐学院隆重开幕。大师班由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主任、中国音协音乐分析学学会常务副会长贾达群教授主持,上海音乐学院院长许舒亚教授,上海音乐学院常务副院长、上海音乐学院当代音乐创作研究中心主任徐孟东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欢迎辞。中国音协音乐分析学学会顾问、中国音乐学院高为杰教授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并对本次大师班的举办做了充分的肯定与极高
18年5月,由中国音乐学院权吉浩教授创作的民族室内乐《西域梦》在第六届“刘天华奖”中国民乐室内乐作品征集中脱颖而出,斩获第二名。作曲家以“梦”之名,用独具魅力的少数民族原生音乐素材,通过现代技法的创造与打磨,展现出一幅生动真切的西域画卷。作品中能听到婉转缠绵的装饰性旋律,热切奔放的木卡姆节奏风格,以及多调性思维下静谧空灵的“喃喃呓语”。这样一部严谨而不晦涩、清晰而不单调的民族室内乐作品,表现出作曲
一  蝶恋花——花与蝶的缠绵悱恻,静动呼应,托物咏情,深切地勾勒了男性对女性独特、高贵的人性品质的赏识和赞美。作曲家陈其钢以“蝶恋花”的音乐意象为女性代言,寓情于乐。本就难以揭开的女性面纱,又与无法言传的纯意向性音乐艺术际遇,这何尝不是一种咏情的再深化和表达的再升华呢?女人,妙不可言!而言语的尽头便又是音乐的开始。于是二者达至的扑朔迷离和难以捉摸,在陈其钢的《蝶恋花》中获得了最为真诚的映衬和诠释。
摘要:班主任工作,一份简单而平凡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有可歌可泣的场面,也没有激动人心的时刻,但它却有一种发自生命之处的清香之气。  关键词:简单 平凡 责任心    班主任工作,一份简单而平凡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有可歌可泣的场面,也没有激动人心的时刻,但它却有一种发自生命之处的清香之气。  之所以说它平凡,是因为它汇聚了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你的喜怒哀乐,你的一举一动,都离不开你
时隔二十载,茅原先生在近作中,对于当年那场被窒息了的争鸣明确写道:“争论的焦点就在于:王宁一认为音乐的内容和形式——事实上不曾分离过,也不可能分离。”我和费邓洪则认为音乐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事实上可分离,黑格尔的原意也就是既可分,又不可分。否认事实上的可分性就不是前进了,而是后退了。  这真好。论题集中,旗帜鲜明,单刀直入,直指要害,强似去读那种答非所问,文不对题,东拉西扯,不知所云的文章。对于争鸣人
蒙古艺术学院2018年4月28日召开了以“全球视野下草原音乐的传承创新与交流传播学术研讨会”为题的学术会议。可以肯定的是,此次会议所探讨的传统音乐在当今社会中怎样更好地进行传承与传播方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将多年行走于德都蒙古地区和其他地区田野工作的所见所闻和一直萦绕脑海的问题,进行梳理并以“现代文化交流中同族群传统音乐文化传承趋同化现象——基于田野的思考”  一文做了会议发言。  全文内容包
为“2018年度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艺术创作项目”,上海音乐学院大型原创音乐剧《爱·文姬》于2018年12 月21日,在江西抚州汤显祖大剧院完成第21场演出。该剧以“爱”为主题,以流传千年的“文姬归汉”的故事作线索,从女性视角出发,描写了蔡文姬——一位身处东汉末年动荡战乱中的弱女子,在遭遇国破家亡被奴役后,化解苦难,关爱弱势群体,在民族融合中传承汉家文化,在丝绸之路上播撒和平种子,在家国之爱中进行
09年5月,中国巴松界前所未有的盛会——北京国际巴松艺术节在中央音乐学院隆重召开,来自国内外巴松界的专家、学者、师生欢聚一堂,聆听了高水平的外国专家课,欣赏了精彩的音乐会。但此次收获最大的是,我有幸拜读了由香港东方出版社出版的我国著名管乐学者陈建华教授最新力作《巴松艺术》——这是我国巴松研究的开山之作,实堪可贺!  在这本十六开、三百五十页的专著里,你能深切地感受到作者勤奋进取的治学作风,严谨博学
2021年7月13-18日,由国家大剧院复排的民族歌剧《党的女儿》①(以下简称《党》)在北京上演(笔者观17日场)。《党》剧由同名电影改编而成,讲述的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江西苏区杜鹃坡,共产党员田玉梅不畏艰难、多次深入虎穴,掩护游击队转移,最终以生命换取革命胜利的悲壮故事。该剧以“情”为主线贯穿始终,通过田玉梅、马家辉、桂英及七叔公等人物关系之间的矛盾转化,揭示了在世事险恶、时局多难的特殊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