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教寓言故事让学生言意兼得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ccc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蜗牛的奖杯》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的一篇由寓言诗改写的童话味很浓的寓言故事。课文讲的是善飞的蜗牛获得飞行比赛的冠军奖杯后,自我陶醉、不思进取,结果翅膀退化,只能在地上爬行的故事。文章浅显易懂,可分为三部分:一、二自然段写从前的蜗牛飞行本领高超,获得了冠军奖杯。第三自然段写蜗牛获得奖杯后得意扬扬,不思进取。第四自然段写蜗牛因自满,翅膀退化,再也不能飞上天了。
  课文以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的形式出现,通过蜗牛“在天空自由地飞翔”和“在比赛中遥遥领先”的情景,和得奖后“趴在地上慢慢爬行”的样子作对比描写,前后变化给学生以丰富的想象空间,有利于引发学生对寓意的感悟。由此明白“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散落在各个段落之中,并没有明确固定的教学内容序列。《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阅读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收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努力从文中发现并提炼出适宜的、精准的、有价值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有所得,成了本课教学的终极目标。特从以下三个教学内容板块来进行:词串的重组、内容的概括、寓意的表述。这三个板块力求清晰地呈现文本的思想内容(意)和语言形式(言)之间的内在关联,从而使得教学目标更为集中、内容更明确、重点更突出、方法更多样,最终达成更显著的效果——学生既得言又得意。
  课堂激发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还是情。不过,学生积极的情感活动并不是可以自发而深刻地进行的,必须得以有效强化才能充分开启。因此,在本课教学中,从故事本身的趣味性出发,旨在让学生在趣中质疑、趣中学文、趣中明理。
  一、重组词串质疑问难激发学文之趣
  教学伊始,便出示以前和现在蜗牛的插图,接着选取文本中具有典型语言特色的词串、短语并出示:
  第一组:以前有力的翅膀自由地飞翔
  第二组:现在坚硬的外壳慢慢地爬行
  让学生读后用自己的话分别描述以前和现在蜗牛的样子,接着引出原文中两句相关的句子。这样把文中关键短语重新组建,就是把课文中意义相关的短语巧妙地组合成串。首先,学生在横着读两组词的时候,回顾了文中同一只蜗牛在不同时候的样子,既练习了说话,又把自己的语言和课文的语言对照起来。其次,鼓励学生再竖着比较读,引导学生边读边找规律,有什么发现。学生读着读着,对文本的质疑被触发,心中的疑团便显现,引发了学生对故事经过有了迫切了解的兴趣:“蜗牛为什么会有这么大改变呢?”“它退化的原因是什么?”如此对比朗读,生动而富有情趣,符合低年级小学生好新奇、好变化的认知心理,学生学文的兴趣也就愈发浓厚了。再者,低年级的学生在竖着读比较的过程中,还能比较好地从多个维度理解“退化”这一词的意思:有力的翅膀变成坚硬的外壳,翅膀这一器官变小甚至消失了叫退化;原来能自由飞翔,现在只能慢慢爬行,高强的本领变弱甚至不复存在亦是退化。最后,更有意义的是两组词串一比较,形成了有意义、有中心的语群和段落,学生由词到句,清晰地把握了故事的开始和结尾,这样的词串组建,也就为课文的把握提供了“提要式的准阅读”。
  二、概括经过讲述故事感受语言之趣
  有了兴趣后,便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文本二、三自然段,默读思考,了解蜗牛退化的经过和退化的关键原因,旨在让学生学习整体把握文本。其实学生找蜗牛退化原因的过程也是理解文中“遥遥领先”“唯恐”“生怕”等难词的过程。
  突破该环节难点时,我借助多媒体创设如下情境:“事情啊要从这一次盛大的飞行比赛说起,读读这段话,看看都有谁来参加?”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蜻蜓、蜜蜂、蝴蝶……鼓励学生找找这组生字的规律,学生小组讨论探究后发现,它们都是昆虫,都能飞,都有虫字旁,从而自然而然总结出这是一次昆虫界的飞行比赛,为下文的学习打好了强而有力的基础。此时,教师顺势利导,除了蜻蜓、蜜蜂、蝴蝶,还有谁来参加呢?让学生自由大胆地猜想,但又要依据自己之前的总结发现,有的学生说天牛、蚊子、苍蝇,也有学生说燕子,这时候,无须老师点拨,其他学生就能自行发现其中的问题来帮助伙伴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纠正了,此时,学生才真正是课堂的主角。最后,再猜一猜还会有谁来参加,理解省略号代表的含义,让学生给文本空白处来补白。当学生的猜想成为了课文的一部分时,就是对学生最大化的鼓励,兴趣也更为浓厚了,课堂气氛活跃而又灵动。
  学到此时,老师话锋一转又可以引导学生回到故事经过的理解上,可以说:“这么多的昆虫来比赛,可他们一个都不是蜗牛的对手,从哪里看出?”学生自然关注到本段关键词“遥遥领先”。为了力求多个维度帮助学生理解该词,第一,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上来利用电子白板媒体的拖拽功能,演示自己对该词的理解并说一说理由。第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第一学段的学生)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课前可布置学生查字法查找“遥”的意思,然后来交流,目的在鼓励学生主动识字解词;第三,鼓励学生联系上下文,通过该段落中的“甩下”“所有”来理解。这样,学生对一个词的理解有三种不同的手段,词语的意思更加丰盈,学生的解读也更为深刻了。
  学文到此,顺势引出全文的关键语段,也是蜗牛退化的关键所在。老师可以这样说:从此,蜗牛的生活就变得不一样了,它每天都干什么呢?学生自读后发现蜗牛每天就干两件事:白天只背着奖杯到处炫耀,晚上就睡在奖杯里。原因是他害怕,白天怕别人不知它是冠军;晚上怕奖杯被偷。两件事学生一读便明白“唯恐”“生怕”都是怕;而后再引导比较,通过比较,知道蜗牛白天唯一担心的事情就是别人不知道它是飞行冠军,但晚上特别害怕的是奖杯被人偷走了。两件事更怕哪件发生?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判断,蜗牛更怕奖杯被偷,因为没了奖杯就无法炫耀,从而明白“生怕”是很怕的意思,至此,两个词的相同和不同便呼之欲出了,无需老师费力地讲解。
  以上理解字词亦是理解故事经过的过程。在理清故事经过的基础上再活用“填空式语段”:
  从此,蜗牛得意扬扬。
  第一天,它成天……唯恐……到了晚上,蜗牛就……生怕……
  第二天,它成天……唯恐……到了晚上,蜗牛就……生怕……
  第三天,它成天……到了晚上,蜗牛就……
  第四天,它成天……到了晚上,蜗牛就……
  第五天,……
  让学生先回顾课文,再模仿概述故事经过,最后是创造性地加入自己的体悟。学生经历学习、学会、创造的渐进式讲述故事经过的过程。这里的“填空式语段”就如同一个模具一般,模具有微妙的变化,学生讲述的内容也会有创造性地加入。这一步步的引导,指向的是学生言语能力的提升。
  三、别样表述揭示寓意体验运用之趣
  在学生已经充分了解故事的基础上旧事重提,再问学生们:现在你知道蜗牛退化的关键原因是什么吗?就真可谓水到渠成了,根据学生回答并板书“得意扬扬”。接着结合前面第一板块的词串让学生来试着讲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然后,由文及己,让学生说一说,蜗牛得意扬扬它退化了,那我们小朋友得意扬扬会怎样呢?学生发现我们人骄傲、得意会“退步”、会“落后”。最后情境体验:看到再也没有翅膀的蜗牛你想对它说些什么?看到再也不能飞上天的蜗牛你想对它说些什么?看到只有坚硬外壳的蜗牛你想对它说些什么?看到只能慢慢爬行的蜗牛,你想对它说些什么?果然,学生所说的语句,或惋惜、或同情、或痛恨、或斥责、或鼓励……说得合情合理,不仅仅是对寓意的体悟,更是语言的积累,言语能力的提升。
  教学只有激起学生的学习情趣,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可以看到的是,如果没有这样的一个个板块的精心设计、重组,没有这一个个饶有趣味的句式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不会有如此大的提升,对文章寓意的领悟也不会如此刻骨铭心。
其他文献
储冬生 江苏省特级教师,全国优课评比一等奖获得者,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南通市“226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南通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南通市名师培养对象,海安县十大杰出青年,海安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现主持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本原性问题驱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先后在《人民教育》《江苏教育》等报刊上发表文章100多篇,曾7
苏教版第十二册《真情的回报》一课讲述了作者九岁时,因父亲生病住院,他毅然承担起家庭重担,在邻居的帮助下找到一份送报工作。开始他用一辆自行车推着送报,后来无力偿还父亲的医药费,只好卖掉自行车,每天他扛着沉甸甸的报袋挨家挨户送。因为作者诚实的劳动感动了邻居们,邻居们不但为他介绍新的客户,给他小费,还在圣诞节那天集体资助送给作者一辆崭新的自行车。  两年前第一次执教时,我以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应该轻而易举
现代教学观认为,课堂教学是一种复杂的开放系统,教学过程就其本质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的认知过程和发展过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决定了他们在课堂教学中要主动地、探索性地学习。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帮助者,决定了他们是学生学习的朋友和伙伴。教师和学生都是教育活动系统意义上的活动主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要相互作用,和谐统一。  针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笔者尝试构建互动
策划人语:  听课评课是教师日常教研活动中一项重要的工作。为了促进教学发展,提高教学效果,本刊围绕听课评课这一主题向大家推荐一组论文,就如何听课评课及分类评课等方面从不同侧面展示其研究成果,希望对广大教师有所帮助。  (策划人:黄远群 林 丰)
2011版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随着课标对语文课程性质的再次厘清,小语界掀起了一股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热潮。但矫枉过正,部分语文课堂又陷入了“为言而言”的泥沼,或偏执一端,囿于语言谈语言;或画地为牢,否定语言的本体地位,以冰冷的技术分析代替了生动的言语实践活动。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在找寻语言精神家园的旅途中,我们不能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了当初为
当今教育改革中,反思性教学和反思型教师已经成为国际教师教改中的一个重要方向。我国新课标也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现在许多学校都实行了集体备课制,教学反思不仅有利于教师的个人成长,也为教师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交流体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为教师整体素质的快速提高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下面我以自己的一堂公开课为例,说明反思的重要性。  我所选择的课例是科普版英语三年级下册第8课,按照以往上课的经验,我把L
序曲:一个特别的男孩  《触摸春天》一文是人教版语文第八册“热爱生命”主题单元的第一篇文章,课文描写了一个名叫安静的盲女孩,用她神奇的灵性拢住了一只春天里的蝴蝶。课文语言生动,情感细腻,意境隽美,是一曲触动心灵的生命赞歌。  在我们班,也有一个右眼失明的男孩。  他三岁时,一只淘气的小鸟啄坏了他的眼睛。上学后,同学总是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他。他特别害怕别人留意他的眼睛,一直游离在集体的边缘。  “班上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语文教学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实际运用。个人认为,语言文字运用应主要指口头语言表达和书面语言表达,即学生表达能力的高低是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体现。那么,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和作文教学就该是我们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而反观我们的教学,现状却不尽如人意。  一、语文表达教
合作学习是世界性课题,也是本次国家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而小组合作学习是小学课堂常用的一种形式。然而教师们从热衷“合作”,到害怕“合作”,到现在的“合作”冷思考,其变化过程让人深思。  许多老师都认为小组合作学习的理念是好的,但是难以操作,而且收效不大。如:有的老师认为小组合作是优等生表演,其他学生当观众,没有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还有的老师则认为学生不会合作,往往在老师交代任务后,课堂或死气沉沉或
叶 柱 中学高级教师,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教学研究室小学数学教研员,全国人教版课改实验优秀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浙江省教育学会小学数学分会学术委员,浙江省中小学教材学科审查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绍兴市名师培养工程导师,绍兴市学科带头人,绍兴市十佳青年教师标兵,绍兴市教科研先进个人。  自1994年参加工作以来,潜心课堂,钟情教研。曾获“浙江省第十届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华东六省一市第十届小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