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制度的改进,尊重学生的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已经成为教育的主要目的。但是学困生却越来越多,不是因为学生的智力下降,而是老师和学生之间没有达到一个教与学的平衡,老师没有找对正确的教育方法,学生没有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学困生给自己本身、家长和学校都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所以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成为了当务之急。
一、学困生及其成因
学困生,顾名思义就是学习困难的学生。通常指的是智力正常,但是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等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甚至难以完成学业的学生。现在很多学生厌学、学习方法不正确、学习跟不上,逐渐变成了学困生,学校和家长都很烦恼,那么到底形成“学困生”的原因是什么呢?根据调查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1)学生对老师有偏见。通过调查发现,多数学生是因为不喜欢某个老师,所以喜欢跟老师对着干,他的课主动放弃不听,作业也不独立完成,完全摆出一副放弃这门课的架势,把对老师的偏见带入到课程的学习中,导致厌学心理越来越严重,无法重新接受这门课,变成了“学困生”。
(2)课上没抓住,课后不及时补。老师上课一般都是顾及大部分同学的反应,大部分同学理解了,老师就接着讲课,但是有部分学生某个地方没理解,又没有提问,就一直被问题困扰着,接下来更深入的学习会产生更多的问题。如果这些疑问在下课的时候请教老师或者其他同学可能就可以解决了,可是有些学生怕难为情、不好意思,有些学生不自信,怕被别人看不起,所以这些疑问就会日积月累,最后觉得这门课程好难,学不了,也变成了“学困生”。
(3)学生觉得这门课没用,不想浪费时间学。有些学生很有自己的想法,已经给自己定下了将来的事业目标,如果现在学习的课程跟将来的事业没有关联,他们就选择不学,宁愿上课发呆或者做其他事情,觉得学这些以后用不到的知识是浪费时间和精力。这样的学生一开始就有了一个错误的观念,基础不可能打好,而老师又会一再逼他们学习,反而让他们产生厌恶反感,更加不可能學好这门课程,也就变成了“学困生”。
二、化学学科怎样针对学困生开展教学
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对化学没有兴趣,也就是说存在很多化学学困生,因为化学既需要思考动脑筋,又需要大量的记忆,学起来比较困难。那么针对化学学困生,化学学科该怎样开展教学呢?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教师这个角色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越来越重要,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喜欢某个老师,则该老师所教课程成绩突出,学生若不喜欢某位老师,则该老师所教课程成绩很差,这种现象已经极其普遍。所以要教好学生,教师首先要学会与学生相处,得到学生的认可。现在的学生多数喜欢老师风趣幽默、通情达理,和他们有同样的兴趣爱好和课后话题,而不是整天严肃古板,相互的交流也只局限于教学知识上,这样的老师学生一般不喜欢亲近。有些老师喜欢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严,在某些事情上过于严格,会与学生造成冲突,学生一旦记恨,就很难对该老师及该课程产生兴趣,甚至会背道而驰,变相反抗。学生也不喜欢会出言侮辱学生的老师,学困生一般都是学习成绩较差、反应较慢、自卑心较严重,但是教师千万不要讽刺挖苦他们,不要表现出一副不耐烦的样子,这样会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更加惧怕学习。教师应该启发诱导,通过语言语气的改变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耐心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要能够在学习中化被动为主动,化消极为积极,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果。老师要能够主动去了解学生,想方设法融入学生的生活,寻找他们的兴趣,甚至培养相同兴趣,课后与学生相互讨论,谈天论地,互吐心声,与学生成为朋友。当一个老师的生活和学生的生活全部联系在一起,老师的情感和爱与孩子的情感产生共鸣,这样的老师才是优秀的。
化学有别于其他理科科目的最大特点是记忆量大,主要在于公式和规律,很多学生特别是学困生都抱怨记不住,其实记忆上不仅仅只靠学生自己,老师也能起到巨大作用。很多学生上课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现象,这时候老师讲的知识点不能被吸收,所以抓住学生注意力很重要。可以用的方法,有“突然提高声调法”“活跃课堂气氛法”“插入相关故事法”“提出问题争论法”“增加演示实验法”,课堂上适当地运用这些方法就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记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而对于一些复杂的、范围广的知识点,确实不容易记住。这个时候老师应该传授一些经验所得的记忆技巧和记忆口诀了,或者将知识点深入详解,直达本质,直到学生理解,不要给学生浅尝辄止的感觉。比如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不要让学生死记硬背,只要学生掌握了物质的性质,在理解分子式和配平的基础上,要写什么样的化学反应方程式都不存在问题。每当讲到相似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采用归纳对比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忆,并通过适当练习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加强对知识点的记忆。老师还应该积极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能把枯燥的知识表现得活灵活现,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化学还有一个特点是实验多,这是化学的一个优势。初中和高中的学生,他们活泼好动,动手能力强,容易受新事物吸引,但是他们不喜欢沉闷的课堂气氛,对理论性太强的知识不感兴趣,所以实验就是一个很吸引学生的教学方式。但是不是所有的实验都能起到吸引注意力的作用,如果一个实验只是单纯由老师来演示,并且畏畏缩缩,表现得惧怕的样子,或者就做了个简单的实验,然后讲了一大推理论而没有实验理论相结合的话,学生也会失去兴趣,反而更加觉得枯燥乏味。演示实验前,最好先提出几个疑问,让学生在实验中寻找答案,这起到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作用。实验时,可以运用几句风趣幽默的语言来调动课堂气氛,有利于抓住学生注意力。而且,教师在实验中的一举一动都很重要,是以后学生独立操作的依据和榜样,对学生的实验技能有着示范的作用。但是,不能把所有的实验都变成演示实验,而应该把更多的实验留给学生自己操作。做实验是一个不知道结果的探究的过程,刚好符合学生较强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主动地发现比被动地吸收效果要好得多。学生通过亲自实验,能够更加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技巧,而后巩固验证,可以加深和扩大他们所学的理论知识。如果学校条件允许,老师还可以每周布置一个课外小实验,让学生周末取材,每周规定个时间专门让学生做实验,老师不指导,就让学生自己通过讨论、研究、探索完成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去发现大自然现象以及社会环境现状。这样,可以防止有些学生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完成实验,也让学生在讨论和探究中发现化学的乐趣。
当然,端正学生的思想也很重要,对于一些学生挑课偏科的现象,老师应该引起重视。有些学生认为自己以后的事业跟化学没有联系,现在学了反而浪费时间和精力,就主动放弃化学。行为是跟着思想走的,如果这样的思想根深蒂固,就很难调动起学习化学的兴趣。所以,老师在平时上课的时候不能只传授化学知识,还要时不时地告诉学生化学的重要性,多联系生活联系社会,让学生意识到当今的社会生活中,化学有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学好化学是一个重要任务,让学生在潜意识里就主动地学习化学。
三、总结
学困生是由于学习方法不正确、不自信、不适应老师的教学方式等外因导致的,而不是学生自身的智商问题。老师应该明白学困生和智障的区别,不能歧视、冷淡、疏远或放弃,反而应该更加理解、尊重、信任、支持、表扬、鼓励,给予温暖和体贴,让他们在老师真诚的体贴和关怀下体验到自身的价值,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动力。每门课程都会存在学困生,老师应该挖掘原因、自我检讨,想办法去转化。化学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都有一定的困难,但却也是最容易学的。化学属于理科,又偏向文科,但是它不像数学物理那样需要深奥的逻辑思维能力,也不像语文历史那样要求大量的背诵记忆,只要有兴趣,只要找对学习方法,化学的任何问题都能迎刃而解,所以帮助学生树立兴趣很重要。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主动发展。教师是每个孩子一生中除了父母以外影响最大的人,很多时候只要教师多付出点时间和精力在学生身上,就可以改变一个学生一生的命运。教师被比喻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是要坐实这个名称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需要每个教师的努力,努力地将每一个学困生成功地转化为优等生。
参考文献:
[1]韩淑惠.化学教学与素质教育[N].甘肃日报,2009-5-20.
[2]吴英红.化学教学中的情感投入[N].河南日报,2001-9-8
(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一、学困生及其成因
学困生,顾名思义就是学习困难的学生。通常指的是智力正常,但是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等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甚至难以完成学业的学生。现在很多学生厌学、学习方法不正确、学习跟不上,逐渐变成了学困生,学校和家长都很烦恼,那么到底形成“学困生”的原因是什么呢?根据调查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1)学生对老师有偏见。通过调查发现,多数学生是因为不喜欢某个老师,所以喜欢跟老师对着干,他的课主动放弃不听,作业也不独立完成,完全摆出一副放弃这门课的架势,把对老师的偏见带入到课程的学习中,导致厌学心理越来越严重,无法重新接受这门课,变成了“学困生”。
(2)课上没抓住,课后不及时补。老师上课一般都是顾及大部分同学的反应,大部分同学理解了,老师就接着讲课,但是有部分学生某个地方没理解,又没有提问,就一直被问题困扰着,接下来更深入的学习会产生更多的问题。如果这些疑问在下课的时候请教老师或者其他同学可能就可以解决了,可是有些学生怕难为情、不好意思,有些学生不自信,怕被别人看不起,所以这些疑问就会日积月累,最后觉得这门课程好难,学不了,也变成了“学困生”。
(3)学生觉得这门课没用,不想浪费时间学。有些学生很有自己的想法,已经给自己定下了将来的事业目标,如果现在学习的课程跟将来的事业没有关联,他们就选择不学,宁愿上课发呆或者做其他事情,觉得学这些以后用不到的知识是浪费时间和精力。这样的学生一开始就有了一个错误的观念,基础不可能打好,而老师又会一再逼他们学习,反而让他们产生厌恶反感,更加不可能學好这门课程,也就变成了“学困生”。
二、化学学科怎样针对学困生开展教学
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对化学没有兴趣,也就是说存在很多化学学困生,因为化学既需要思考动脑筋,又需要大量的记忆,学起来比较困难。那么针对化学学困生,化学学科该怎样开展教学呢?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教师这个角色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越来越重要,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喜欢某个老师,则该老师所教课程成绩突出,学生若不喜欢某位老师,则该老师所教课程成绩很差,这种现象已经极其普遍。所以要教好学生,教师首先要学会与学生相处,得到学生的认可。现在的学生多数喜欢老师风趣幽默、通情达理,和他们有同样的兴趣爱好和课后话题,而不是整天严肃古板,相互的交流也只局限于教学知识上,这样的老师学生一般不喜欢亲近。有些老师喜欢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严,在某些事情上过于严格,会与学生造成冲突,学生一旦记恨,就很难对该老师及该课程产生兴趣,甚至会背道而驰,变相反抗。学生也不喜欢会出言侮辱学生的老师,学困生一般都是学习成绩较差、反应较慢、自卑心较严重,但是教师千万不要讽刺挖苦他们,不要表现出一副不耐烦的样子,这样会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更加惧怕学习。教师应该启发诱导,通过语言语气的改变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耐心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要能够在学习中化被动为主动,化消极为积极,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果。老师要能够主动去了解学生,想方设法融入学生的生活,寻找他们的兴趣,甚至培养相同兴趣,课后与学生相互讨论,谈天论地,互吐心声,与学生成为朋友。当一个老师的生活和学生的生活全部联系在一起,老师的情感和爱与孩子的情感产生共鸣,这样的老师才是优秀的。
化学有别于其他理科科目的最大特点是记忆量大,主要在于公式和规律,很多学生特别是学困生都抱怨记不住,其实记忆上不仅仅只靠学生自己,老师也能起到巨大作用。很多学生上课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现象,这时候老师讲的知识点不能被吸收,所以抓住学生注意力很重要。可以用的方法,有“突然提高声调法”“活跃课堂气氛法”“插入相关故事法”“提出问题争论法”“增加演示实验法”,课堂上适当地运用这些方法就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记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而对于一些复杂的、范围广的知识点,确实不容易记住。这个时候老师应该传授一些经验所得的记忆技巧和记忆口诀了,或者将知识点深入详解,直达本质,直到学生理解,不要给学生浅尝辄止的感觉。比如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不要让学生死记硬背,只要学生掌握了物质的性质,在理解分子式和配平的基础上,要写什么样的化学反应方程式都不存在问题。每当讲到相似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采用归纳对比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忆,并通过适当练习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加强对知识点的记忆。老师还应该积极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能把枯燥的知识表现得活灵活现,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化学还有一个特点是实验多,这是化学的一个优势。初中和高中的学生,他们活泼好动,动手能力强,容易受新事物吸引,但是他们不喜欢沉闷的课堂气氛,对理论性太强的知识不感兴趣,所以实验就是一个很吸引学生的教学方式。但是不是所有的实验都能起到吸引注意力的作用,如果一个实验只是单纯由老师来演示,并且畏畏缩缩,表现得惧怕的样子,或者就做了个简单的实验,然后讲了一大推理论而没有实验理论相结合的话,学生也会失去兴趣,反而更加觉得枯燥乏味。演示实验前,最好先提出几个疑问,让学生在实验中寻找答案,这起到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作用。实验时,可以运用几句风趣幽默的语言来调动课堂气氛,有利于抓住学生注意力。而且,教师在实验中的一举一动都很重要,是以后学生独立操作的依据和榜样,对学生的实验技能有着示范的作用。但是,不能把所有的实验都变成演示实验,而应该把更多的实验留给学生自己操作。做实验是一个不知道结果的探究的过程,刚好符合学生较强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主动地发现比被动地吸收效果要好得多。学生通过亲自实验,能够更加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技巧,而后巩固验证,可以加深和扩大他们所学的理论知识。如果学校条件允许,老师还可以每周布置一个课外小实验,让学生周末取材,每周规定个时间专门让学生做实验,老师不指导,就让学生自己通过讨论、研究、探索完成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去发现大自然现象以及社会环境现状。这样,可以防止有些学生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完成实验,也让学生在讨论和探究中发现化学的乐趣。
当然,端正学生的思想也很重要,对于一些学生挑课偏科的现象,老师应该引起重视。有些学生认为自己以后的事业跟化学没有联系,现在学了反而浪费时间和精力,就主动放弃化学。行为是跟着思想走的,如果这样的思想根深蒂固,就很难调动起学习化学的兴趣。所以,老师在平时上课的时候不能只传授化学知识,还要时不时地告诉学生化学的重要性,多联系生活联系社会,让学生意识到当今的社会生活中,化学有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学好化学是一个重要任务,让学生在潜意识里就主动地学习化学。
三、总结
学困生是由于学习方法不正确、不自信、不适应老师的教学方式等外因导致的,而不是学生自身的智商问题。老师应该明白学困生和智障的区别,不能歧视、冷淡、疏远或放弃,反而应该更加理解、尊重、信任、支持、表扬、鼓励,给予温暖和体贴,让他们在老师真诚的体贴和关怀下体验到自身的价值,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动力。每门课程都会存在学困生,老师应该挖掘原因、自我检讨,想办法去转化。化学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都有一定的困难,但却也是最容易学的。化学属于理科,又偏向文科,但是它不像数学物理那样需要深奥的逻辑思维能力,也不像语文历史那样要求大量的背诵记忆,只要有兴趣,只要找对学习方法,化学的任何问题都能迎刃而解,所以帮助学生树立兴趣很重要。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主动发展。教师是每个孩子一生中除了父母以外影响最大的人,很多时候只要教师多付出点时间和精力在学生身上,就可以改变一个学生一生的命运。教师被比喻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是要坐实这个名称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需要每个教师的努力,努力地将每一个学困生成功地转化为优等生。
参考文献:
[1]韩淑惠.化学教学与素质教育[N].甘肃日报,2009-5-20.
[2]吴英红.化学教学中的情感投入[N].河南日报,2001-9-8
(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