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赵佶,即宋徽宗,不仅是一代帝王,也是宋代美术史上一位具有重大影响的画家,《瑞鹤图》是其“御笔画”的代表作之一。本文通过对《瑞鹤图》的画面构成、绘画语言、思想意境等方面的研究,分析赵佶花鸟画的绘画构成及绘画语言特征。《瑞鹤图》在画法上承袭了“黄家”体系,综合了界画、墨骨等画法,又代表了“宣和体”的主要特征,这些画法的综合使用不仅是赵佶花鸟画的风格特点,也是宋院体画的一个重要特征,并影响了后世绘画的发展。
【关键词】赵佶;瑞鹤图;宋代;花鸟画;绘画构成;语言特征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宋代是绘画尤其是花鸟画的一个高度繁荣的时期,《宣和画谱》中记载,能见于著录的6396幅宋宫廷藏画中花鸟画占了一半以上,花鸟画在宋朝的盛况可见一斑。宋初期,五代“旨趣浓艳”的传统富贵风格依然是主要面貌,到北宋中期,崔白、赵昌等人突破了“黄家富贵”的主领局面,为宫廷花鸟画带来了新的生机。到北宋后期,徽宗于崇宁三年设立画学,于是画家达到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至高地位,北宋画院得以大力发展,宫廷花鸟画至此发展到鼎盛,开创了一代绘画盛世。赵佶(1082—1135年),即宋徽宗,他对两宋花鸟画的贡献可谓功不可没。赵佶虽为帝王却一生衷情绘画,尤善花鸟画,名作甚多,他自幼就喜与各挚友、名家交往,互相切磋画艺,加之皇宫中的典册名迹不计其数,如此得天独厚的艺术环境更使他以百倍的激情和兴趣投身于绘画。本文尝试对宋徽宗赵佶的《瑞鹤图》进行分析,以个案研究为着眼点,了解赵佶花鸟画的绘画构成和绘画语言特征,从他的作品中寻觅当代花鸟画可以传承的精华。《瑞鹤图》为绢本设色,横138.2厘米,纵51厘米,是赵佶存世绝少的“御笔画”。
一、《瑞鹤图》的構成
此图下方画的是汴梁宣德门,端正置于画面下方,庄严耸立且均衡对称。留出三分之二的天空,使画面显得正大高远。萦绕的彩祥云打破了檐脊的水平沿线,使画面气韵流转。18只神采奕奕的仙鹤在宣德门上空回旋飞舞,还有两只在殿脊的鸱吻上端相互遥望。仙鹤自古以来都是吉祥鸿运的象征,这18只仙鹤呈内弧状盘旋飞翔,停留于屋顶的两只仙鹤与群鹤相呼应,赋予了画面鲜活的故事情节,使整个画面生气盎然。画面整体用石青色做底平涂渲染,令玉宇澄清,映衬出了仙鹤唯妙的体态和动飞的态势。
二、《瑞鹤图》的语言分析
赵佶独具匠心利用仙鹤颈部和头部的不同扭转态势使它们身姿迥异,这也是仙鹤动态造型非常重要的关键点。虽然因为尺幅大小的限制,不能对仙鹤羽毛更细致地刻画,只能更加偏重整体的造型,但赵佶依然能表现出片羽之间的区别和融和,仙鹤的腿、脚部分、尾部的黑羽部分以及仙鹤的颈部用没骨渲染的方式来描绘,仙鹤的喙和眼睛以漆烟勾线再染色的方法来表现,如此就完全不失对仙鹤的细致刻画。十八只飞动的仙鹤翅膀和身体基本呈现的都是正面,头部以正侧面为主,如此就能将仙鹤的整体美感最大程度地表现出来,这种选择表现事物的角度和对对象的取舍,时至今日都还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参考价值。
“中国建筑之外轮廓予人以优美之印象,且富于吸引力,……依梁架层叠及‘举折’之法,……转角各种曲线,柔和壮丽,为中国建筑物之冠冕……”②界画在宋代极受推崇至发展到鼎盛,界画也因其准确性、标准性和规范化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这幅《瑞鹤图》中的宣德门屋顶就用了界画画法,这种方式是宋代绘画追求理性、严谨的体现。
三、赵佶花鸟画语言的审美特征
说到赵佶绘画的思想及意趣就不得不提宣和体,“宣和体……在造型上要求严谨准确,在色彩上追求富丽鲜艳。还重视刻画对象的‘神似’,强调作品意境丰富和气韵生动……重视‘法度’……”③“宣和体”在此图中的体现,代表了赵佶花鸟画语言审美的主要特征,“格物穷理”“以诗入画”,它更加突出地表现了其绘画方面所遵循的严谨性、真实性和诗意性。
章法上,赵佶在这幅《瑞鹤图》上显得与众不同,有自己独到的的审美追求,仙鹤作为表达的主题全部集中布局在画面上半部分,北宋着重全景式构图,能突出宏伟的庙堂感,而南宋花鸟多边角构图,这幅《瑞鹤图》与两种都不同,章法上巧妙大胆,通过别出新裁的构图提升绘画境界,成为作者表达情感、彰显个性的一部分。
“原夫图箓之见,乃昊天休命,事以瑞圣,义非配经。”⑤先贤认为河图、洛书的出现是上天美好的旨意,而作为一代帝王的赵佶,看到群鹤舞于宫殿上空这一奇观,便认定这是上天赐予的祥瑞,是“顺天应人”的气象。古人以鹤来比喻有高尚品德的贤能之上,徽宗想以这幅《瑞鹤图》来隐喻期望国家繁荣昌盛。画中祥云缭绕,也表现了赵佶向往神仙境界。历来关于祥云的刻画在花鸟画中少见,赵佶以祥云将仙鹤宫殿相连,“道深微妙,与神合一”⑥,宣和体多比赋之意,“神”美也是宣和体重要的一个特征。
“傍及万品,动植皆文: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⑦这些没有意识的东西,都具有浓郁的文采,透过这些微妙的道理我们知道绘画也使事物增添光华和祥瑞。设色上,《瑞鹤图》浓丽又不失典雅,大面积石青色的天空,以黄敷色的祥云使画面光华灿烂,鲜明的石青色映衬了素色的仙鹤,如此色彩不仅表达融合了赵佶自身情感,更使画面具有生动的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黄色代表尊贵和希望,蓝色代表博大、、神秘和理智,灿烂之极,而后归于平淡,亦是宋代美学所推重的风格,也是赵佶文人气质和审美追求的体现,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和生活的美好愿望。从这幅《瑞鹤图》可看出赵佶绘画设色富丽明朗,与原景物相比更胜一筹,不仅符合皇家的奢华气质,更使画面光华万丈、充满祥瑞。
另一方面,赵佶用瘦金体于图后题诗,集诗词、书画、绘画、印章四种艺术形式于一体被成为诗书画印一体,虽然这种审美样式直到元代以后才完全形成,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从宋代的赵佶开始,我们已经看到了画上题诗、画与书法相得益彰的审美样式,这无疑也为后世的诗书画印一体的审美和品评开了先河。赵佶对此书法与绘画的推崇,无疑是宋代文风鼎盛风潮中一个重要的推手。赵佶不仅以“瘦金体”留名于书法史,更有着较高的文学造诣,在人才辈出的宋代词人中也有着十分耀眼的地位。而中国绘画史后来把绘画品格的评判与人格修养综合在一起进行分析,诗书画印的品评作为“文心”修养的标准,不管是以院体为标准的工笔画还是文人所强调的写意精神,这种讲究品格的文化高度无疑在赵佶身上就找到了他们的发端。
注释:
①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②令狐彪.院体画和宣和体[J]. 朵云,1982(11):54-59.
③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④《宋徽宗御解道德经》,《道藏》,第11册“洞神部.玉决类”,第494页。
⑤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参考文献:
[1]李永强.赵佶的花鸟画艺术[J].中华书画家,2014.
[2]吕佳静.以《瑞鹤图》为例探究“宣和体”画风[D].华东师范大学,2014.
[3]李争.从《瑞鹤图》看宋徽宗绘画的形式感[J].大众文艺,2016.
[4]张岳.赵佶《瑞鹤图》与边景昭《竹鹤图》的对比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4.
[5]龚欣欣,赵佶绘画的美学特征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5.
【关键词】赵佶;瑞鹤图;宋代;花鸟画;绘画构成;语言特征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宋代是绘画尤其是花鸟画的一个高度繁荣的时期,《宣和画谱》中记载,能见于著录的6396幅宋宫廷藏画中花鸟画占了一半以上,花鸟画在宋朝的盛况可见一斑。宋初期,五代“旨趣浓艳”的传统富贵风格依然是主要面貌,到北宋中期,崔白、赵昌等人突破了“黄家富贵”的主领局面,为宫廷花鸟画带来了新的生机。到北宋后期,徽宗于崇宁三年设立画学,于是画家达到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至高地位,北宋画院得以大力发展,宫廷花鸟画至此发展到鼎盛,开创了一代绘画盛世。赵佶(1082—1135年),即宋徽宗,他对两宋花鸟画的贡献可谓功不可没。赵佶虽为帝王却一生衷情绘画,尤善花鸟画,名作甚多,他自幼就喜与各挚友、名家交往,互相切磋画艺,加之皇宫中的典册名迹不计其数,如此得天独厚的艺术环境更使他以百倍的激情和兴趣投身于绘画。本文尝试对宋徽宗赵佶的《瑞鹤图》进行分析,以个案研究为着眼点,了解赵佶花鸟画的绘画构成和绘画语言特征,从他的作品中寻觅当代花鸟画可以传承的精华。《瑞鹤图》为绢本设色,横138.2厘米,纵51厘米,是赵佶存世绝少的“御笔画”。
一、《瑞鹤图》的構成
此图下方画的是汴梁宣德门,端正置于画面下方,庄严耸立且均衡对称。留出三分之二的天空,使画面显得正大高远。萦绕的彩祥云打破了檐脊的水平沿线,使画面气韵流转。18只神采奕奕的仙鹤在宣德门上空回旋飞舞,还有两只在殿脊的鸱吻上端相互遥望。仙鹤自古以来都是吉祥鸿运的象征,这18只仙鹤呈内弧状盘旋飞翔,停留于屋顶的两只仙鹤与群鹤相呼应,赋予了画面鲜活的故事情节,使整个画面生气盎然。画面整体用石青色做底平涂渲染,令玉宇澄清,映衬出了仙鹤唯妙的体态和动飞的态势。
二、《瑞鹤图》的语言分析
赵佶独具匠心利用仙鹤颈部和头部的不同扭转态势使它们身姿迥异,这也是仙鹤动态造型非常重要的关键点。虽然因为尺幅大小的限制,不能对仙鹤羽毛更细致地刻画,只能更加偏重整体的造型,但赵佶依然能表现出片羽之间的区别和融和,仙鹤的腿、脚部分、尾部的黑羽部分以及仙鹤的颈部用没骨渲染的方式来描绘,仙鹤的喙和眼睛以漆烟勾线再染色的方法来表现,如此就完全不失对仙鹤的细致刻画。十八只飞动的仙鹤翅膀和身体基本呈现的都是正面,头部以正侧面为主,如此就能将仙鹤的整体美感最大程度地表现出来,这种选择表现事物的角度和对对象的取舍,时至今日都还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参考价值。
“中国建筑之外轮廓予人以优美之印象,且富于吸引力,……依梁架层叠及‘举折’之法,……转角各种曲线,柔和壮丽,为中国建筑物之冠冕……”②界画在宋代极受推崇至发展到鼎盛,界画也因其准确性、标准性和规范化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这幅《瑞鹤图》中的宣德门屋顶就用了界画画法,这种方式是宋代绘画追求理性、严谨的体现。
三、赵佶花鸟画语言的审美特征
说到赵佶绘画的思想及意趣就不得不提宣和体,“宣和体……在造型上要求严谨准确,在色彩上追求富丽鲜艳。还重视刻画对象的‘神似’,强调作品意境丰富和气韵生动……重视‘法度’……”③“宣和体”在此图中的体现,代表了赵佶花鸟画语言审美的主要特征,“格物穷理”“以诗入画”,它更加突出地表现了其绘画方面所遵循的严谨性、真实性和诗意性。
章法上,赵佶在这幅《瑞鹤图》上显得与众不同,有自己独到的的审美追求,仙鹤作为表达的主题全部集中布局在画面上半部分,北宋着重全景式构图,能突出宏伟的庙堂感,而南宋花鸟多边角构图,这幅《瑞鹤图》与两种都不同,章法上巧妙大胆,通过别出新裁的构图提升绘画境界,成为作者表达情感、彰显个性的一部分。
“原夫图箓之见,乃昊天休命,事以瑞圣,义非配经。”⑤先贤认为河图、洛书的出现是上天美好的旨意,而作为一代帝王的赵佶,看到群鹤舞于宫殿上空这一奇观,便认定这是上天赐予的祥瑞,是“顺天应人”的气象。古人以鹤来比喻有高尚品德的贤能之上,徽宗想以这幅《瑞鹤图》来隐喻期望国家繁荣昌盛。画中祥云缭绕,也表现了赵佶向往神仙境界。历来关于祥云的刻画在花鸟画中少见,赵佶以祥云将仙鹤宫殿相连,“道深微妙,与神合一”⑥,宣和体多比赋之意,“神”美也是宣和体重要的一个特征。
“傍及万品,动植皆文: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⑦这些没有意识的东西,都具有浓郁的文采,透过这些微妙的道理我们知道绘画也使事物增添光华和祥瑞。设色上,《瑞鹤图》浓丽又不失典雅,大面积石青色的天空,以黄敷色的祥云使画面光华灿烂,鲜明的石青色映衬了素色的仙鹤,如此色彩不仅表达融合了赵佶自身情感,更使画面具有生动的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黄色代表尊贵和希望,蓝色代表博大、、神秘和理智,灿烂之极,而后归于平淡,亦是宋代美学所推重的风格,也是赵佶文人气质和审美追求的体现,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和生活的美好愿望。从这幅《瑞鹤图》可看出赵佶绘画设色富丽明朗,与原景物相比更胜一筹,不仅符合皇家的奢华气质,更使画面光华万丈、充满祥瑞。
另一方面,赵佶用瘦金体于图后题诗,集诗词、书画、绘画、印章四种艺术形式于一体被成为诗书画印一体,虽然这种审美样式直到元代以后才完全形成,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从宋代的赵佶开始,我们已经看到了画上题诗、画与书法相得益彰的审美样式,这无疑也为后世的诗书画印一体的审美和品评开了先河。赵佶对此书法与绘画的推崇,无疑是宋代文风鼎盛风潮中一个重要的推手。赵佶不仅以“瘦金体”留名于书法史,更有着较高的文学造诣,在人才辈出的宋代词人中也有着十分耀眼的地位。而中国绘画史后来把绘画品格的评判与人格修养综合在一起进行分析,诗书画印的品评作为“文心”修养的标准,不管是以院体为标准的工笔画还是文人所强调的写意精神,这种讲究品格的文化高度无疑在赵佶身上就找到了他们的发端。
注释:
①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②令狐彪.院体画和宣和体[J]. 朵云,1982(11):54-59.
③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④《宋徽宗御解道德经》,《道藏》,第11册“洞神部.玉决类”,第494页。
⑤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参考文献:
[1]李永强.赵佶的花鸟画艺术[J].中华书画家,2014.
[2]吕佳静.以《瑞鹤图》为例探究“宣和体”画风[D].华东师范大学,2014.
[3]李争.从《瑞鹤图》看宋徽宗绘画的形式感[J].大众文艺,2016.
[4]张岳.赵佶《瑞鹤图》与边景昭《竹鹤图》的对比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4.
[5]龚欣欣,赵佶绘画的美学特征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