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留守儿童营造一方晴空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bydd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重要课题。由于存在学习差、性格缺陷、心理障碍等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为义务教育的一大难点。本文对留守儿童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积极建议。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心理问题 解决措施
  
  一、留守儿童健康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在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
  亲情关系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和关怀,往往感到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长期与父母分离,他们的性格往往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造成他们学习成绩、品德发展不尽如人意。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总体差于非留守儿童,而“双差生”绝大部分产生在留守儿童中,是学校和教师的一块心病。由于没有父母的细心监护,而班主任又不可能面面俱到,相当一部分留守生学习缺乏自觉性,交友没有选择,喜欢成群结伙,打架斗殴,花钱大手打脚,不懂勤俭节约;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常和品行欠佳的社会青年混在一起,参与偷盗,迷恋上网,有的甚至早恋等。
  二、留守儿童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
  (一)性格柔弱内向。
  留守儿童在年龄较小时就离开父母,致使亲情关爱严重缺失,尽管有些是爷爷、奶奶或亲朋监管,但毕竟与父母不同。当遇到一些麻烦时他们就会感觉柔弱无助,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再加上性格内向,总把事憋在心里。长期下去,这种自卑封闭,极易导致孩子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二)自卑心理障碍。
  儿童大都具有攀比心理,具有强烈的自豪感,而父母不在身边就好像失去了坚定的依靠和保护,因此和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上不求上进。
  (三)寂寞无聊心理。
  父母的外出使孩子产生一种被抛弃感,空落、寂寞、孤单,时时困扰着他们幼小的心灵。时间一长会使他们的心理骚动、抑郁,进而导致精神上的空虚,甚至行为上的出格。
  (四)盲目反抗和逆反心理。
  留守儿童因为缺乏保护而总觉得别人会欺负他,一点小事就会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是敌意,而对老师、临时监护人的管教,有更强的逆反心理。
  (五)产生怨恨父母的心理。
  少数孩子在年幼时,父母就离开外出打工,他们不理解父母,认为家里穷,父母没有能耐,才外出打工,由此产生怨恨情绪。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疏远父母,和父母产生情感隔膜,甚至怨恨父母无情。
  三、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家庭和学校教育存在“误区”。
  父母由于长期在外,无法照顾孩子而产生负疚感,于是大多采取“物质(金钱) 放任”的方式来补偿,偶尔打电话联系也只问孩子的学习情况,而对于子女的伦理道德、法制教育关注较少,致使子女好逸恶劳,奢侈浪费,摆阔气,产生“拜金主义”等思想。又由于监护人的特殊性,只要孩子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其行为一般不过问,因而缺失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在学校道德品行较差,不遵守规章制度,迟到、旷课、逃学、迷恋网吧等,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人混在一起,而学校在监管上却无能为力。同时,由于多数农村学校受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并没有认真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长此以往,我们不能不为他们的将来担心。
  (二)社会环境存在“雷区”。
  对于环境适应能力较差、自制力较弱的孩子来说,加强安全防护工作至关重要。由于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教育衔接上的“真空”,学校不可能事无巨细,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防护的意识和能力,以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的事件时有发生。在全国各地,留守儿童溺水、触电、打斗等意外伤亡事件屡见不鲜,甚至被拐卖,被侵犯的恶性案件也常常见诸报端。
  四、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要有足够的耐心,要注重引导,要给予他们集体的温暖,尤其应该重视对这些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一)尽量改善学生的寄居环境。
  1.帮助代理监护人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
  (1)要关爱孩子,但不要溺爱。代理监护人不能因为孩子小,父母又不在身边,就对他们加倍的溺爱,而应该在孩子最需要的时候给予更多的关爱,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的所想、所需,多跟他们交流、沟通,但要避免过分唠叨。
  (2)要尊重孩子的选择,留给他们一定的空间。代理监护人要正确引导孩子,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而不能简单地加以限制、否定。不能满足孩子的应加以解释,做通孩子的思想,消除误会,防止产生代沟。
  (3)遇到困难,及时帮助解决。代理监护人应替孩子想办法,出主意,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如果学习上无法指导孩子,可以通过电话请教教师或别人。总之,在孩子眼里,要做一个合格的、负责任的“家长”,只有这样,孩子才不会因此心烦,更不会有孤立无援的感觉。
  2.加强学校联系。
  (1)通过家访,加强与代理监护人联系。寄居家庭更需要教师上门家访,帮助代理监护人分析留守学生的特点和存在问题,想办法寻找解决问题的措施。在平时,学校还可建立家校联系卡制度,让教师向学生公布电话号码,当学生求助而代理监护人又无法提供帮助时,可以通过联系卡或电话取得联系。
  (2)教师时时与学生父母保持联系。教师是代理监护人,是学生和学生父母之间的桥梁,当寄居生活已经严重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时,教师应该及时联系孩子的父母,根据孩子的特点,重新选择寄居家庭,尽一切可能减少寄居学生的心理障碍,以避免出现更大的损失。父母应该是最了解孩子的,应多与他们沟通,常进行耐心的询问、了解,帮助孩子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鼓励孩子的每一点进步。
  (二)学校主动出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1.学校应建立留守儿童的专项档案,指定由班主任负责管理。档案要详细记载这些孩子的思想、品行、学习和生活情况,以及他们父母的通讯地址,联系电话等,以便跟踪教育。
  2.给予集体的温暖。孩子远离父母,时常会有孤独感,会有莫名其妙的烦恼,会有伤心时的热泪,因此我们要创设一个比较宽松和谐的班集体,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功能。如各班可建立留守儿童的生日档案,在学生生日当天送去一张生日卡片,以示祝贺;当学生取得成绩之后,班主任向学生父母和代理监护人送去一封报喜信……虽然这些永远无法代替父母的爱,但至少可以使学生的不安、烦恼、孤独、离群等感情体验得到淡化或抑制。
  3.开展心理辅导。学校教导处可定期召开留守儿童会议,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寄居生活,静下心来,克服困难,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变被动为主动。同时,学校还要建立心理咨询室,由心理辅导老师负责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心理等问题,使学生的心理障碍能够得到及时疏通引导。
  4.丰富课余生活。学校可利用假日举办文艺演出或开展以培养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为内容的兴趣活动,如小制作、参观、实验活动等。
  5.突出学习上的帮助。由于寄居家庭的特殊情况,学生更需要学习上的帮助。因此,除老师热心辅导外,班级也应组建合作学习小组,采用“兵教兵”策略,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学习上的困难。
  (三)关注后进留守儿童的教育。
  在留守儿童这一群体中,不少学生存在着心理方面的问题,尤其学校中的一些“双差生”,更需要我们特殊的关爱。各负责老师应深入后进留守儿童家庭进行家访,开展定期谈话,跟问题学生交朋友等,密切配合班主任做好后进留守儿童的转化工作。
  除了家庭关怀的不足,学校教育的不重视和方法不恰当,社会环境的影响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只有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密切配合和联系,形成一个有效的教育“大网络”,共同努力,才能为“留守儿童”营造一方晴空。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针对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问题,着重从“活”、“实”、“美”三个方面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有效教学 “活、实、美”    新课程改革的实行,促进了小语课堂教学方式的变化,注重教学的有效性逐渐成为当前语文课堂的突出要求。要想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从教学的各个方面兼顾学生的学情和教学实际,讲究教学的“活、实、美”。  一、求活  课堂教学讲究“大体则有,定体则无,
摘 要: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成为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成为适应课程改革需要的一大批教师成长和发展的中介和条件。本文作者就新课程下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课程资源 开发 专业成长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并提出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由此可见
“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这一教育名言告诉我们,爱是教育的生命,是教育的催化剂、润滑剂和粘合剂。素质教育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必须全面地爱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这要求每一位教师胸怀一颗爱心,用心灵耕耘心灵,让每一位孩子都得到应有的爱。只有用心来爱学生,才能及时体会到他们的烦恼与痛苦,才能及
一、教学实录  师:首先请大家细读课文,将自己读懂的内容设计成问题。  师:今天,我想把提问的权利交给大家,谁愿意当老师,用你设计的问题考考大家。  生1:我想问,为什么说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师:就这一自然段,谁还想发问?  生2:谁能告诉我,“摇篮”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一生回答。)  生3:为什么说维也纳国家大剧院是“世界歌剧中心”?  两生分别作答。  生:课文第五自然段可以回答这
学生升入八年级后大多就踏上了青春之旅,步入了人生中一个重要的成长阶段——青春期。他们像初升的太阳,朝气蓬勃,满怀理想和抱负,信心十足,豪情万丈……人们把这一时期的学生称为花季少年。怎样让花儿盛开不败,永远灿烂呢?这是德育工作者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因此,青春期学生的德育工作尤其重要。如何做好青春期学生的德育工作呢?我根据多年的工作实际总结如下。    一、要做好青春期学生的德育工作,教师必须了解青春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新的教学理念正在影响和改变着广大教师的教学方式,他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着新的教学策略,使原来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充满生机和活力。可是,现实中仍有一些教师对课改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存在着某些形式主义的现象,忽视了数学教学的本质,留给我们许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一、关于情境创设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把需要学习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有意识地巧妙地富于各种生动
摘 要: 翻译能力是外语学习者语言能力的终极体现,但翻译教学却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合理利用英语电影开展翻译教学,对改革现有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材料、弥补专业师资不足、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大有裨益。  关键词: 英语原版电影 大学英语 翻译教学    教学理念的发展和教学设施的改善为英语原版电影进入大学英语课堂辅助教学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客观条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英语电影,有利于改善学
语文和音乐有着不解之缘,优美的语言本身就具有音乐美,好的文章亦有音乐般的韵律美和旋律美,生动的课堂具有音乐般的节奏美和结构美。无疑,将音乐引入语文课堂,无论是激发学生兴趣还是启发学生心智,无论是煽动学生情感体验还是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设置情境,营造气氛    运用音乐导入新课,可以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兴趣。每首歌都有一个过门、前奏,其作用就是为整首歌奠定一个情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里的“愤”、“悱”和“不以三隅反”的情况,正是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教师如果不注意正确地观察学生是否处于“愤”、“悱”的状态,那么就不可能恰到好处地去启发;如果教师“举一隅”而没能觉察到学生是否能够“以三隅反”,又如何确定是继续讲下去还是应该变化角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教师的“一隅”?  物理教学过程是教师向学生输出信息,学生对所接受的信息通过思维作
学习外语跟学习母语在形式上、效率上和效果上都有着巨大区别。母语从听说开始,基本上是不知不觉地“自然”学会,语言认知和教学理论还使用了一个专门的术语来指称这种获得言语能力的过程:“习得”。  外语“学习”不享有母语“习得”的环境和条件,往往只能借助书本,机械地——也就是违反自然规律地——把语言的书面符号硬背下来。母语习得犹如在水里面出生、在水里面学游泳,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外语学习就像在没有水的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