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在不断进步,教育也在不断发展,在如今的教学中,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不再将全部心思放在优等生的身上,更加注重对学生统筹兼顾。由此,教师在教学中已经逐步实施分层异步教学,以便更好地达到统筹兼顾学生共同发展的教学目标,进而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一、分层目标,关注全体学生学习
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是教育教学中的普遍现象。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理解程度是不同的,而且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每个学生的知识经验也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对学生实行“一刀切”政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情,实施分层目标教学,关注全体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真正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让优等生和后进生都有所收获,都有所进步。
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时,教师顺应新课标理念,关注全体学生。在数学教学中,为学生设置了不同的目标,让全体学生达到知识层面的满足,进而达到精神上的满足。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材内容,为不同的学生设计了不同的学习目标。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辨出什么是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多边形图形。目标2:进一步培养学生分类思想,积累学习平面图形的经验,体会不同图形边数的特点,进而激活自己更大的思维发展空间。目标3: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培养其独立思维与注重交流的习惯。
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设置了三种不同的目标,其中目标1是对一些后进生设置的,要求他们掌握基础内容即可,同时不会对他们造成过度的学习压力。而目标2和目标3的创设,主要是针对于一些学习、吸收能力较强的优等生,让他们不至于有“吃不饱”的感觉,不至于感到整个课堂无所事事。教师通过设置分层目标,体现了关注全体学生共同发展的教学理念,成功地做到了统筹兼顾,推进了后进生的发展,满足了优等生的知识需求,实现了高效数学课堂。
二、分层练习,促进学生共同发展
练习是教师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步骤之一,也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的有效手段。在教学中每个学生的知识接收能力是不同的,如果教师对学生“划一”练习,那就会对一些学生造成很大的压力,或者会使一些学生感到太简单,而没有练习的价值。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设计分层练习,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够得到不同的发展,进而促进学生共同发展。
例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教师为了学生都有所发展,既不打击一些学生的数学学习信心,又能够调动一些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课堂中,教师为学生设计了两个难易程度不同的练习题,要求学生第一道必须做出来,第二道题可以选择性做一下。如利用手中的工具,测量出课本的长、宽,并求出它的面积。现在将长方形的长增加2厘米,宽增加4厘米,增加完之后,发现变成了一个正方形,而且整体的面积扩大了64平方厘米。请问原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教师设计的第一道练习题,大部分学生根据所学的长方形面积公式:长×宽,都能够得出最后的结果。而这些内容主要就是为一些后进生设计的,主要就是让大部分学生重新巩固一下课堂中所学的面积公式,让一些后进生对一些基础知识有一个很好的掌握。而第二道题是一道能力提高题,主要目的就是让一些优等生能够有一些突破,让学生能够有自己的一个突破,让学生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三、区别评价,增强学生学习自信
评价在教学中至关重要,它是对学生在情感上的一种激励,能够从学生内心深处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而学生与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的,教师要正视这些差异,对学生评价时,要从这些差异点出发,对学生进行恰当的评价。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制定不同的评价方式,充分实现评价的价值,对学生起到真正的激励、矫正作用。
例如:在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深化记忆,为学生设计了一些练习题。
■+ ■×■=, ■÷ 3-■=
学生在练习的时候,教师开始进行适当的巡视。这时,一位学习水平不太高的学生让老师检查自己做的结果。对于第一道练习题,这位学生的结果是■,这与真正的结果有很大出入。但教师对其予以足够的耐心,给学生施以解释思路的机会。
对于分数的加法、乘法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并且,通过解题步骤,可以看出掌握得不错了。但是学生现在所欠缺的就是把握细节,应该再多关注一些细节部分,就像这道题,有加法有乘法,在做的时候需要怎样呢?教师的鼓舞使得学生信心倍增,对学习数学充满了兴趣;使学生不再恐惧、逃避数学,对学习数学充满了激情。教师在教学中,对于后进生要多一些肯定和鼓励,努力寻找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进而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而对于一些优等生,教师引导他们互相评比,着重评价他们的学习质量和结果,让学生感受到真挚的情感,但要避免过度赞美,以免让其有自满之情。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分层异步教学,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制定和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计划,以真正实现统筹兼顾,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发展、进步,实现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潘中原
一、分层目标,关注全体学生学习
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是教育教学中的普遍现象。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理解程度是不同的,而且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每个学生的知识经验也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对学生实行“一刀切”政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情,实施分层目标教学,关注全体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真正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让优等生和后进生都有所收获,都有所进步。
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时,教师顺应新课标理念,关注全体学生。在数学教学中,为学生设置了不同的目标,让全体学生达到知识层面的满足,进而达到精神上的满足。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材内容,为不同的学生设计了不同的学习目标。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辨出什么是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多边形图形。目标2:进一步培养学生分类思想,积累学习平面图形的经验,体会不同图形边数的特点,进而激活自己更大的思维发展空间。目标3: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培养其独立思维与注重交流的习惯。
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设置了三种不同的目标,其中目标1是对一些后进生设置的,要求他们掌握基础内容即可,同时不会对他们造成过度的学习压力。而目标2和目标3的创设,主要是针对于一些学习、吸收能力较强的优等生,让他们不至于有“吃不饱”的感觉,不至于感到整个课堂无所事事。教师通过设置分层目标,体现了关注全体学生共同发展的教学理念,成功地做到了统筹兼顾,推进了后进生的发展,满足了优等生的知识需求,实现了高效数学课堂。
二、分层练习,促进学生共同发展
练习是教师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步骤之一,也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的有效手段。在教学中每个学生的知识接收能力是不同的,如果教师对学生“划一”练习,那就会对一些学生造成很大的压力,或者会使一些学生感到太简单,而没有练习的价值。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设计分层练习,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够得到不同的发展,进而促进学生共同发展。
例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教师为了学生都有所发展,既不打击一些学生的数学学习信心,又能够调动一些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课堂中,教师为学生设计了两个难易程度不同的练习题,要求学生第一道必须做出来,第二道题可以选择性做一下。如利用手中的工具,测量出课本的长、宽,并求出它的面积。现在将长方形的长增加2厘米,宽增加4厘米,增加完之后,发现变成了一个正方形,而且整体的面积扩大了64平方厘米。请问原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教师设计的第一道练习题,大部分学生根据所学的长方形面积公式:长×宽,都能够得出最后的结果。而这些内容主要就是为一些后进生设计的,主要就是让大部分学生重新巩固一下课堂中所学的面积公式,让一些后进生对一些基础知识有一个很好的掌握。而第二道题是一道能力提高题,主要目的就是让一些优等生能够有一些突破,让学生能够有自己的一个突破,让学生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三、区别评价,增强学生学习自信
评价在教学中至关重要,它是对学生在情感上的一种激励,能够从学生内心深处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而学生与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的,教师要正视这些差异,对学生评价时,要从这些差异点出发,对学生进行恰当的评价。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制定不同的评价方式,充分实现评价的价值,对学生起到真正的激励、矫正作用。
例如:在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深化记忆,为学生设计了一些练习题。
■+ ■×■=, ■÷ 3-■=
学生在练习的时候,教师开始进行适当的巡视。这时,一位学习水平不太高的学生让老师检查自己做的结果。对于第一道练习题,这位学生的结果是■,这与真正的结果有很大出入。但教师对其予以足够的耐心,给学生施以解释思路的机会。
对于分数的加法、乘法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并且,通过解题步骤,可以看出掌握得不错了。但是学生现在所欠缺的就是把握细节,应该再多关注一些细节部分,就像这道题,有加法有乘法,在做的时候需要怎样呢?教师的鼓舞使得学生信心倍增,对学习数学充满了兴趣;使学生不再恐惧、逃避数学,对学习数学充满了激情。教师在教学中,对于后进生要多一些肯定和鼓励,努力寻找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进而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而对于一些优等生,教师引导他们互相评比,着重评价他们的学习质量和结果,让学生感受到真挚的情感,但要避免过度赞美,以免让其有自满之情。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分层异步教学,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制定和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计划,以真正实现统筹兼顾,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发展、进步,实现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潘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