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i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社会需要,推动社会进步的各类人才,是教育应该承担的责任。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
  教育评价往往侧重量化,成绩量化,品德量化,日常行为表现量化。在各种表格数据面前,教师往往侧重知识的准确性,教学成绩提高的幅度大和速度快,尤其在高考的压力下,课堂似乎成了应付高考试卷的演练场,只有高的分数才能证明教师的工作业绩,只有高的分数才是学生努力学习的终极目标。衡量教学成果好坏的标准,要多元评价,解除教师身上的层层压力,转变教学观念。教师要树立“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意识,要敢想敢做,要有能为人先的胆识和勇气,能发现并发展自己的创造能力,敢于标新立异,随机应变地进行创造性教学,对约定俗成的教学方式怀有强烈的思维批判性,这是时代更是素质教育赋予语文教师的重任。学生只有在教师强烈的创新意识的鼓励下,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释放创新激情,发挥创造性思维。要让学生通过高中三年的学习,不只是掌握了许多知识,学会做题,解决试卷中的问题,更应该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探索未知领域的好奇心和超常的想象力,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的发散思维。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自觉地融入到学生中间,与学生和睦相处,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博爱、宽容、友善的心态对待每个学生,理解、关心、鼓励学生,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身心得到自由地体现和舒展,从而促使学生语文学习潜能和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这种师生关系,大大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促成了和谐融洽的教学效应。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做到态度亲切,学生往往把教师的亲切当作一种奖赏和鼓励,从中感到温暖和甜蜜,这就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学生在认知满足的同时获得情感的满足。要做到师生平等,充分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创造的才能。教师就是一名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并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三、创设最佳的学习情境
  教材精选了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文学作品,让学生通过对作品的解读,了解作品涉及的历史、政治、人伦、道德,汲取文学营养的同时涵养人文素养,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语文教学中,教师能够创设情境把学生引入到人为创设的情境中来,动之以情,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讲《李凭箜篌引》这首描写音乐的诗歌时,为了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神奇效果,我让班级会弹古筝的女同学,穿着白色的裙子,端坐在教室前。当上课铃响之后,一曲悠扬的高山流水回荡在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学生静静地听着,感受着韵律的优美,由此导入诗歌讲解。学生对音乐化腐朽为神奇的魅力就不再停留在一个抽象的词语上。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纷纷说出诗句的妙处及充分调动想象力,用语言将抽象的东西描摹得可触可感。
  四、鼓励学生的质疑精神
  古人云:“学贵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对信息自主地加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要敢于标新立异,在质疑研讨中碰撞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阅读教学以读为本,阅读一篇课文,不能拘泥于教参所给的唯一的答案,多思考多琢磨,经常从多角度质疑,能使学生的思维严密、全面、灵活。语文教学正是要引导学生多思多问,创造性思维才能够真正地被锻炼出来,在怀疑发现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重视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全过程的培养,在质疑中探索。“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阅读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见疑求异,要敢疑课本之说,疑权威之言,在见疑中探幽索微,寻求真理。用新的眼光,新的观念来审视一切,对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和见解进行反思,在质疑中创造。具体而言,既要发散,多角度寻找答案,又能够集中。质疑可以把学生的“心理触角”引向未知的世界,疑又是发明创造的钥匙。
  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养成创新思维习惯和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前演讲,让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布置学生对社会上、生活中现实的人或即时的事进行调查、访问,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获取第一手资料,然后进行评判,这样就能引导学生关注时事,留心身边的人和事。每周海报,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和认识生活,分析问题的能力。“峥嵘岁月”纪念册,从高一入学开始,记录同学们生活的点滴,有学生优秀的作文,有学生优秀日志,有散文,有小说,有生活随想,每一个学生都要有自己的文字选入册子里,在高三毕业时,装订成册,每人一册,记录学生成长过程,激发学生创作欲望。读书读报、心得交流、学法交流等,这种类型的活动主要让学生在富有趣味性的活动中增长知识,提高语文综合能力,这种类型的活动主要是引导学生把从语文课堂中学到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灵活运用于课外实践活动之中,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充实了学生的头脑、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活动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作者单位:吉林通榆县一中。
其他文献
哲学即使是时代的精神精华,它也必定是时代的产物,在其现实性上,哲学是具体时代文化生态中的一种文化样式。通过呈现德国古典哲学辩证法特殊的文化生态,我们看到,以波墨为象征的德
本文运用调查问卷法、资料法,访谈法对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项班各班学生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分析,了解我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运动损伤的现状,为我院开展体育教学与训练提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生活质量就有着更高的标准。园林绿化、城市美化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这就对园林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介绍了园林建设施
近几年来,国家对事业单位的重视程度是极高的,尤其是在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管方面,有关部门一直高度重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时代的不断进步,在实际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
新材料作文因不便于猜题押题又独具读写结合特色而备受推崇,近年来,已成为高考作文最主要的形式之一。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这种形式的作文考试仍将保持一定的稳定性。然而,不少考生在该类作文的写作中常常陷入这样那样的误区。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以下几种常见的失误。  一、机械引材,呆板重复  精彩的文章开头能一下子打动读者的心,而简洁则是议论文开好头的保证。高考一篇作文字数多限在800字左右,如果机械
语感是语言操作者对语言材料的感悟能力。语感好的人往往表现出一种迅捷、敏锐的感知,不假思索,直接领悟;而语感差的人却有两种表现,要不反应非常慢,无从下手,要不也非常快地作出反应,但结果却是错误的。语感的好与坏虽然都有快速反应的特征,但实质是不同的。多年的语文教学,让我认识到现在高中生的语感能力非常薄弱。一个小的知识点,哪怕学习过多遍,在一定问题中出现时,他们仍然很茫然。那么究竟怎么培养高中生的语感能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美育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越来越重要。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其对教材的深入阅读,品评鉴赏,拓展审美,让美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在教学时,要注重学生对教材的品味分析,从表达、形象、主题以及情境等方面入手,触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其审美能力,收获美感体验。  一、品读文字,走进自然,领略语言美  语文教材中的语言都很优美,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尤其是对自然的描绘,更是神来
一双如痴缠恋人般的琴,一对珠联璧合的人,良琴配良工,本是天造地设、精彩绝伦的事,但终难成调,琴一毁一废,而人一死一疯,这是《双琴祭》的悲剧,更是人心作祟的悲剧。  一、悲剧的根源——世人古怪心理  悲剧发生之前,由欣赏赞美到嫉妒恨。似乎世间所有的完美都集结于两个人和两把琴,人,英雄出少年,琴技高超,声名鹊起;琴,取材于最优秀的一段树质,受到老制琴师的静心呵护与栽培,琴的前身就是彼此欣赏的树,琴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