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年级开展班级读书会的有效策略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cingbu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把阅读放到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位置,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班级读书会活动。丰富多彩的班级读书会活动能丰富学生的思想,让学生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能帮助学生结交好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增长学生见识,提升境界;能激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学习做人处事之道;能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感悟能力。而要真正达到这些目的,需要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班级读书会;教学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中“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要求,把阅读放到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位置,其中小学中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怎样落实阅读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班级读书会活动。笔者认为开展班级读书会有以下几点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氛围也有传递信息的能力,而且常常具有良好的效果。根据小学中年级学生的特点,教师可以在黑板报、教室墙壁,张贴一些读书名言,如: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等名人名言。还可以在黑板报、学习园地推荐一些好书,如:《窗边的小豆豆》内容简介,《笑猫日记》内容简介,《三毛流浪记》内容简介……在教室的一角摆放一个小书架,放着各种课外书,营造浓厚的书香气息,并在与学生交流中鼓励其多阅读课外书,积极参与,慢慢形成班级读书会的良好氛围。
  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当今社会,阅读已经成为一个人终身学习的需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阅读的动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養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比摘录几个好词好句、仿写一段话更重要。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社会生活经验和学校生活体验,他们开始对事物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自己的想法,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和学生可以采取丰富的、自己喜欢的方式,如朗读、讲故事、手抄报、读书笔记、书中人物知多少等来推荐自己喜欢的一本书,达到吸引其他同学的目的。同时,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尽量减少繁琐的分析,让学生回归阅读的本质。对于没有养成阅读习惯的学生,教师要选择生动有趣的故事、童话等,提供给他们阅读,让生动的故事情节吸引他们,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班级读书会上的阅读是一种宽松的、自由的阅读,班级读书会成为学生张扬个性、驰骋想象、释放心灵的舞台。
  三、精选阅读书目。让学生学会读整本书
  班级读书会一般要经历“选书一读书一讨论”的过程,选书是开展班级读书的前提。9-10岁是学生自主阅读日渐深入的阶段,学生对文学性的描述开始感兴趣,在阅读的同时开始渐渐有自主思考的能力。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阅读意向挑选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目。如《鼹鼠的月亮河》《木偶奇遇记》《窗边的小豆豆》《长袜子皮皮》《帅狗杜明尼克》《笑猫日记》等一系列学生感兴趣的读物。教师还可以从教材的拓展推荐学生阅读一些内容丰富、含义深刻的书目。如教授《狐假虎威》就引导学生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伊索寓言》;教授《牛郎织女》,可以推荐学生阅读《中国神话传说》等神话故事;教授课文《猴王出世》,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西游记》等经典名著,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为了让学生看更多的好书,还可以在教室张贴《茂名市直属小学课外阅读推荐书目》,满足学生看更多书的需求。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打造书香班级
  (一)自由交流
  阅读本身就是一种交流,它首先是读者与作者通过文字和图画进行的交流。而在班级读书会中提供学生之间的自由交流,在互动中增加学生对书籍的兴趣,加深和拓宽对书本的理解是这种延伸的良好效果。如学生在阅读《笑猫日记》这本书后,教师在班级读书会上让学生进行自由交流,让学生一起看书、聊书,在互动中,学生对书中的人物了解更多了。很多学生都喜欢主人公马小跳,于是互相交流、讨论发生在马小跳身上的趣事,说的人井井有条地把故事讲出来,听的人听得津津有昧,不时发出笑声。在读书会交流后,学生阅读兴趣更加浓了,原来不怎么爱看书的学生也经常手捧着书看。课间课后,学生三五成群地围在一起看书,有说、有笑、有讨论、有争辩。这样的自由交流既增强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可谓一举多得。
  (二)展示交流
  这是通过张贴、展览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读书交流,学生阅读一本书后都有自己的阅读感受,要求学生将自己写的读后感张贴出来,与同学交流。可以制作佳句佳词卡进行交流,可以自画故事插图交流,自编读书手抄报展览等,这样的交流形式能直观而形象地展示阅读成果,生动有趣,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讲故事、演课本剧
  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读书活动,都有自己喜欢的故事。比如学生在读完《木偶奇遇记》后,都喜欢这个调皮而善良,不爱学习,遭受了种种磨难最后终于变成真正学生的匹诺曹。这时教师可在班上开展讲故事和演课本剧的比赛活动,学生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在赛前做了充分的排练。活动课上,比赛场面精彩不断,上台讲故事的学生把故事讲得具体、生动,语言流畅,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表演故事的学生把人物演得惟妙惟肖,好像书中的匹诺曹来到学生的面前,获得学生雷鸣般的掌声。这些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学生享受到了读书的快乐,从而生发出更强烈的读书热情。
  (四)亲子共读
  在班级读书会中,学生读书的时间不仅在课内,更多的时间是在课外;交流的对象不仅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也在学生与家长之间。如组织《长袜子皮皮》班级读书会前,教师动员学生与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读这本书,共同交流对长袜子皮皮这个人物的评价、看法等话题,让家长更多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亲子共读沟通了家长与孩子的情感,带动了家庭阅读,有利于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班级读书会的有效策略,让学生和书交上了朋友,享受到读书的快乐,阅读能力有所提高。但有效的阅读方法灵活多样,广大语文教师还应深入探讨如何推进班级读书会的有效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而奠基。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器乐进课堂的音乐教学模式愈发凸显其重要性,而竖笛也成为许多新兴音乐课堂的首选乐器。竖笛教学不论是对学生的发展还是对课堂和谐氛围的营造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文章结合具体的竖笛教学实践,从多方面分析竖笛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提出竖笛教学对于增强学生学习歌曲的自信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音乐课堂的气氛、提高学生对于歌曲音准的把握、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有着积
摘 要:课堂提问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是教与学相互沟通的一座桥梁,大量存在于每天的教学中,可以说是贯穿了整个课堂。因此,掌握课堂提问技巧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文章以一年级语文课文为例,分析了基于统编版教材的课堂提问技巧:课堂提问立足于知识切入点及其重难点、学生最近发展区、把握提问时机、课堂提问清晰准确、循序渐进、及时评价反馈及建立立体多维的提问形态等。  关键词:统编版教材
摘要: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新的网络课程实施要创新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由此,钉钉直播教学模式出现在教育领域,并在教育领域中充分发挥作用。在钉钉直播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数学课堂教学,形成多样化的新型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让网络直播教学走向成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钉钉直播课堂是笔者现阶段所采用的教学模式,通过网络直播的模式实施教学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钉钉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
摘要:思维型阅读教学是教师在语文课堂中有计划、有系统地指导学生思考的阅读教学,能有效解决学校语文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主、忽视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难题。在农村小学中年级阅读课堂教学中,构建思维型阅读教学,重视教师在思维发展型教学策略的引导作用,通过创设问题探究、借助思维导图、借助情景渲染、堂上练习、注重思维延伸等教学策略,最终实现高效思维的系统化。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新课标指出
摘 要:《四边形的认识》一课属于空间与图形中的图形认识与论证领域,在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知识结构体系,在“结构化”教学中需要进一步思考需要筛选或吸纳的内容,在教学的延展中让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得以建构。  关键词: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延展;四边形的认识  《四边形的认识》是“图形与几何”领域中一个极其经典的教学内容,如此定位,与它自身在整个小学阶段的“形概念”教学中特有的地位分不开。首先,它
摘 要:运算能力是小学数学的十个核心素养之一。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培养运算能力应该从低年级抓起。笔者通过一节计算教学的课堂实录,对教学各环节进行评析,并在各环节中体现如何提高数学的核心素养,从而阐明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算理和算法  运算能力能帮助小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数学的相关技能和基础知识。在实际教学
摘要:小学阶段整本书教学关注学生六种阅读能力的培养,通过不同年级、不同梯度的训练,提升学生的思维发展和阅读素养的综合能力。文章论述小学高年段整本书阅读的作用,提出整本书阅读的六步法:第一步:自主约定;第二步:经典语句;第三步:提炼语句;第四步:感悟重组;第五步:凝练体会;第六步:评价推介。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阅读方法;阅读策略  陈先云老师在2018年广州举行的“广东省三科统编教材培训小学语文
摘 要: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大的比重,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不可缺少的内容,也在语文教育实践当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搭建“三位一体”课外阅读模式与学生的阅读规律和学习特点相符,能够保障阅读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将精读、略读和组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这几个方面整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让小学生从一个新的角度来阅读、思考、想象、演绎,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征,从而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浙江省义乌市艺术学校,义乌322000)  【摘 要】传统作文评价历经近百年,而无大改观,弊端日显。学生写作文只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这一方面造成学生畸形的作文观,写作只投教师所好;另一方面,学生的大量优秀作文无人欣赏,造成学生写作成就感低,动力不足。要改变这些弊端,把学生的作文展示出来,网络可派上大用场。近来,电脑越来越普及,校校通、班班通、多媒体网络教室的逐步建成,为作文评价的现代化提供
【摘 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将单向传授改为双边多向交流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热情。组建合作小组是双向多边交流的形式。通过合理组建小组培养合作意识,通过设计合作内容强化合作理念。并通过学习过程中的倾听、协调、尊重行为,求同存异,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习惯。这种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在英语教学中起到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合作共学;倾听;协调;尊重  在未来,人才必须是乐观的开朗的专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