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二战”期间,第三帝国渐成欧洲大陆一个庞大帝国,占领波兰、法国等许多国家,也把德国电影工业扩张到被占领国家。纳粹是如何具体运作的呢?怎么让外国制片厂为他们生产政治宣传片呢?
西:这要看具体哪个地区了。在德占国家里,如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本来已有巴兰多夫制片厂(Barrandov Studios),德国人只是接手生产设备,安排自己的管理人员。他们让技术人员全部留下,甚至将其中一些人转移到柏林的乌法制片厂,也有到维也纳去的(也是帝国的一部分)。所以技术层面上,包括电影科技和技术人员,连带没有逃亡的影星或导演,都被征用为德国服务。但波兰的情况有所不同。首先,波兰电影工业不发达。再者,德国人视波兰人为低级人种,根本不愿与其合作。但德国与法国的合作最饶有兴味。
第三帝国之前,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有声电影刚刚出现,德、法两国影业便合作密切起来。合拍了不少多语种电影,一部柏林制作的电影可能由法国影星饰演,然后将影片翻译成法文或英文版,这种合作一直持续到第三帝国的兴起。从一九三三至一九三七年,甚至到一九三九年,有些著名法国导演索性赴德接受培训,在那里拍片。如果你读到某著名法国导演或摄影师的回忆录,会发现这一特殊时期里,法国影人从德国学到很多先进技术,那时德国影业要比法国先进得多。加之,第三帝国投入电影的资金也远比法国高,导演因此有机会拍大制作影片。其后果是,本来占领法国之前,就有德国制作的法语片返销法国,那么德占领后,纳粹顺势全面接手法国电影工业。战前曾与德国合作过的老朋友们,现在给德国人拍起片来更驾轻就熟。法国电影史一直对这段历史闪烁其词,虽然很容易找到史料,但法国人讳莫如深,想必不觉得怎么光彩吧。
王:希特勒上台后,很多优秀的犹太裔德国导演被迫逃亡,德国已经没有他们的生存空间。大多数人去了美国,在好莱坞找到一份工作,比如弗里茨·朗(Fritz Lang)、比利·怀尔德(Billy Wilder)、弗雷德·金尼曼(Fred Zimmerman)、玛琳·黛德丽(Marlene Dietrich)等。除此之外还能列举出许多。最近纽约市举办了一个展映活动,主题就是逃亡的犹太裔德国导演,如何改变了四五十年代好莱坞电影的生态。对此您有何评价?
西:其实,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电影就冲破国界,成为国际化的艺术。恩斯特·刘别谦(Ernst Lubitsch)是最好的例子。他于一九二一年加入联艺电影公司(United Artist),一跃成为二三十年代好莱坞最有成就的喜剧导演。演员如埃米尔·詹宁斯(Emil Jannings),几乎出演了二十年代所有好莱坞名作,在一九二八年获首届奥斯卡最佳男演员奖。但有声电影一出现,他只好退出影坛,因为浓重的德国口音,让他在早期美国有声片中找不到任何角色饰演。
还有,美国导演埃里克·冯·施特罗海姆(Erich von Stroheim),出生在奥地利,美国长大。后来回德国拍片,在德、美两国间来往穿梭,这才是有声电影出现之前的特点:电影制作、发行、上映完全跨越国境,默片的特点就是国际化。但一九三三年之后发生了很大变化,有声片这时如日中天,语言障碍让德国影人再也不情愿去美国发展了,而德国的政治风云变幻,却又逼着他们逃亡美国或英国。当然,英国影业远不如美国强盛,但也有德国人能在英国找到空间发展。如早期表现主义影片《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The Cabinet of Dr. Caligari,1920)中扮演过卡里加里博士的演员康拉德·韦特(Conrad Veidt)。他被迫移民英国,才得继续电影事业。
更多的人去了好莱坞,那里有世界最强大的电影工业。事先站稳脚跟的德国人为后来者铺平道路,好莱坞原有大电影公司为德国裔拥有,比如环球电影公司的老板就是德国犹太人卡尔·拉姆勒(Carl Laemmle)。这些德裔美国人觉得有义务帮助刚来的德国艺术家,大家还以为希特勒两年后会完蛋的,一切安排都是临时的,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德国演员的生活越来越艰难。德国口音让他们处境尴尬,好莱坞有声电影能分给他们什么角色呢?按理说,应该在欧洲题材的影片中安排角色,结果德国犹太演员大多扮演纳粹或党卫军。他们操着德国式英语装扮纳粹军官,恰恰构成对德国人的戏仿。这真是欧洲历史的莫大讽刺。对于导演来说,我不太肯定你指的是哪些人,因为导演的类型不同。
王:我说的主要是德国表现主义对美国“黑色电影”(Film Noir)产生影响的一派,比如弗里茨·朗等,那些善拍警匪、犯罪类型片的德裔导演。
西:戈培尔曾极力挽留弗里茨·朗。戈培尔是个实用主义者,而不拘泥于意识形态教条。他信仰国家社会主义,但如果宣传需要,他也会毫不犹豫地变通一下。戈培尔之所以那么想留住弗里茨·朗,是因为朗能拍出精湛的犯罪影片。戈培尔很喜欢他的电影《M就是凶手》(M,一九三一),希望他为纳粹再拍出如此高水平的片子,但遭拒绝。朗的妻子特娅·冯·哈堡在第三帝国时代加入纳粹党,为帝国创作出很多重要的剧本。夫妻终于分手,特娅·冯·哈堡留在德国,被纳粹视为重要的电影艺术家。而朗去了好莱坞,继续拍摄他那炉火纯青的社会犯罪影片,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好莱坞的电影美学。
还有个类似的例子,德国导演德特勒夫·西尔克(Detlef Sierck),在一九四零年去了好莱坞,改名叫道格拉斯·塞克(Douglas Sirk)。他善拍情景剧,特别是女性钟爱的催泪肥皂剧。战前从一九三六到一九三九年,他在德国拍了四五部同类型影片,瞄准女性观众。情节无非是女人间婆婆妈妈的琐事,什么遇人不淑、闺中幽怨之类。现在有好多学者在研究他纳粹时期的德国作品,与好莱坞时代有何异同。
王:像《你逃我也逃》(To Be or Not to Be)这样的好莱坞电影,是美国参战前拍摄的吧?还有卓别林的《大独裁者》等,好莱坞在美国尚保持中立之时,就已开始批判纳粹独裁统治了。
西:这要看具体哪个地区了。在德占国家里,如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本来已有巴兰多夫制片厂(Barrandov Studios),德国人只是接手生产设备,安排自己的管理人员。他们让技术人员全部留下,甚至将其中一些人转移到柏林的乌法制片厂,也有到维也纳去的(也是帝国的一部分)。所以技术层面上,包括电影科技和技术人员,连带没有逃亡的影星或导演,都被征用为德国服务。但波兰的情况有所不同。首先,波兰电影工业不发达。再者,德国人视波兰人为低级人种,根本不愿与其合作。但德国与法国的合作最饶有兴味。
第三帝国之前,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有声电影刚刚出现,德、法两国影业便合作密切起来。合拍了不少多语种电影,一部柏林制作的电影可能由法国影星饰演,然后将影片翻译成法文或英文版,这种合作一直持续到第三帝国的兴起。从一九三三至一九三七年,甚至到一九三九年,有些著名法国导演索性赴德接受培训,在那里拍片。如果你读到某著名法国导演或摄影师的回忆录,会发现这一特殊时期里,法国影人从德国学到很多先进技术,那时德国影业要比法国先进得多。加之,第三帝国投入电影的资金也远比法国高,导演因此有机会拍大制作影片。其后果是,本来占领法国之前,就有德国制作的法语片返销法国,那么德占领后,纳粹顺势全面接手法国电影工业。战前曾与德国合作过的老朋友们,现在给德国人拍起片来更驾轻就熟。法国电影史一直对这段历史闪烁其词,虽然很容易找到史料,但法国人讳莫如深,想必不觉得怎么光彩吧。
王:希特勒上台后,很多优秀的犹太裔德国导演被迫逃亡,德国已经没有他们的生存空间。大多数人去了美国,在好莱坞找到一份工作,比如弗里茨·朗(Fritz Lang)、比利·怀尔德(Billy Wilder)、弗雷德·金尼曼(Fred Zimmerman)、玛琳·黛德丽(Marlene Dietrich)等。除此之外还能列举出许多。最近纽约市举办了一个展映活动,主题就是逃亡的犹太裔德国导演,如何改变了四五十年代好莱坞电影的生态。对此您有何评价?
西:其实,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电影就冲破国界,成为国际化的艺术。恩斯特·刘别谦(Ernst Lubitsch)是最好的例子。他于一九二一年加入联艺电影公司(United Artist),一跃成为二三十年代好莱坞最有成就的喜剧导演。演员如埃米尔·詹宁斯(Emil Jannings),几乎出演了二十年代所有好莱坞名作,在一九二八年获首届奥斯卡最佳男演员奖。但有声电影一出现,他只好退出影坛,因为浓重的德国口音,让他在早期美国有声片中找不到任何角色饰演。
还有,美国导演埃里克·冯·施特罗海姆(Erich von Stroheim),出生在奥地利,美国长大。后来回德国拍片,在德、美两国间来往穿梭,这才是有声电影出现之前的特点:电影制作、发行、上映完全跨越国境,默片的特点就是国际化。但一九三三年之后发生了很大变化,有声片这时如日中天,语言障碍让德国影人再也不情愿去美国发展了,而德国的政治风云变幻,却又逼着他们逃亡美国或英国。当然,英国影业远不如美国强盛,但也有德国人能在英国找到空间发展。如早期表现主义影片《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The Cabinet of Dr. Caligari,1920)中扮演过卡里加里博士的演员康拉德·韦特(Conrad Veidt)。他被迫移民英国,才得继续电影事业。
更多的人去了好莱坞,那里有世界最强大的电影工业。事先站稳脚跟的德国人为后来者铺平道路,好莱坞原有大电影公司为德国裔拥有,比如环球电影公司的老板就是德国犹太人卡尔·拉姆勒(Carl Laemmle)。这些德裔美国人觉得有义务帮助刚来的德国艺术家,大家还以为希特勒两年后会完蛋的,一切安排都是临时的,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德国演员的生活越来越艰难。德国口音让他们处境尴尬,好莱坞有声电影能分给他们什么角色呢?按理说,应该在欧洲题材的影片中安排角色,结果德国犹太演员大多扮演纳粹或党卫军。他们操着德国式英语装扮纳粹军官,恰恰构成对德国人的戏仿。这真是欧洲历史的莫大讽刺。对于导演来说,我不太肯定你指的是哪些人,因为导演的类型不同。
王:我说的主要是德国表现主义对美国“黑色电影”(Film Noir)产生影响的一派,比如弗里茨·朗等,那些善拍警匪、犯罪类型片的德裔导演。
西:戈培尔曾极力挽留弗里茨·朗。戈培尔是个实用主义者,而不拘泥于意识形态教条。他信仰国家社会主义,但如果宣传需要,他也会毫不犹豫地变通一下。戈培尔之所以那么想留住弗里茨·朗,是因为朗能拍出精湛的犯罪影片。戈培尔很喜欢他的电影《M就是凶手》(M,一九三一),希望他为纳粹再拍出如此高水平的片子,但遭拒绝。朗的妻子特娅·冯·哈堡在第三帝国时代加入纳粹党,为帝国创作出很多重要的剧本。夫妻终于分手,特娅·冯·哈堡留在德国,被纳粹视为重要的电影艺术家。而朗去了好莱坞,继续拍摄他那炉火纯青的社会犯罪影片,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好莱坞的电影美学。
还有个类似的例子,德国导演德特勒夫·西尔克(Detlef Sierck),在一九四零年去了好莱坞,改名叫道格拉斯·塞克(Douglas Sirk)。他善拍情景剧,特别是女性钟爱的催泪肥皂剧。战前从一九三六到一九三九年,他在德国拍了四五部同类型影片,瞄准女性观众。情节无非是女人间婆婆妈妈的琐事,什么遇人不淑、闺中幽怨之类。现在有好多学者在研究他纳粹时期的德国作品,与好莱坞时代有何异同。
王:像《你逃我也逃》(To Be or Not to Be)这样的好莱坞电影,是美国参战前拍摄的吧?还有卓别林的《大独裁者》等,好莱坞在美国尚保持中立之时,就已开始批判纳粹独裁统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