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yxz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品德教材中设计了许多“传统美德”主题的相关教学内容,笔者在执教和听课中发现,一些教师在此类题材的教学中常常存在不少的问题。如有的说教味浓,学生感到枯燥无味,结果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有的内容陈旧,脱离学生的生活,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不够;有的虚情假意,教师自己游离在课堂之外,实效性不强。经过思考和实践,且行且思,笔者初步摸索出以下提高“传统美德”主题教学实效性的基本策略。
  一、教学目标有的放矢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目前的品德教材涉及到的诚实守信、尊老爱幼、热爱劳动、勤俭节约、团结友爱、孝敬父母、宽容礼让等都是关涉传统美德的相关内容。对小学生而言,这些道理比较抽象,如果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制定适宜的教学目标,教学就很难取得实际的成效。因此,要让学生理解、认同并践行这些抽象的道德要求,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情况,找到学生在学习和践行这些美德时遇到的困难,以此细化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做到有的放矢。
  一些教师在设计这类题材的课程时,容易走入两大误区:其一,缺乏问题意识,围绕美德本身来展开教学,泛泛而谈,针对性不强;其二,有问题意识,但是没有解决学生的问题,而是代以教师的主观意志或者教材中预设的学生问题。
  如某教师这样执教《诚实是金》(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一课:开头用故事导入主题——诚实是金,然后重点学习《许衡不吃无主之梨》的故事,阐释诚实的含义,最后用一些判断题强化诚实的重要性。这节课虽然重点解决学生对“诚实”观念的认识问题,但是学生认知问题的解决也不能就概念论概念,而需紧密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突出问题。因此,这节课上,尽管教师用心良苦找了很多材料,可是收效甚微。而且,最后一个环节展示的判断题,如“几个伙伴踢球,把邻居家的玻璃打破了,大家一哄而散”,是教师预设的问题,而不是学生实际遇到的问题。如果教师能了解学生在生活中不诚实的现象,如:没完成作业撒谎;上课偷偷玩手机;背着父母偷玩游戏等。课堂上先抛出其中典型的问题,与学生真诚对话,了解他们不诚实背后的原因。也许有的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习惯性行为的问题所在,而有的仅出于贪玩,有的却是另有隐情。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有针对性地引导,重点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对于特殊的情况,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这样,诚实不再是一个抽象的道德要求,而是学生日常行为的隐形指挥棒,规范着他们的一言一行。
  传统美德的内容比较枯燥,一些教师为了使课堂出彩,从课堂形式入手,费尽心思设计出精彩纷呈的课堂活动。虽然在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很高,但是热闹过后,留给学生的却很少。这与课程教学的目标定位有关。而教师与其多在课堂形式上下功夫,不如多去了解学生,找到教学的关键点,明确教学目标要求,才能切实提高教学实效。
  二、教学资源贴近学生
  有关传统美德的教学资源很多,但是教师在选择资源的时候,需要注意两点:其一,所选的材料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体现时代性。一些学生熟知的经典案例或故事,最好少用或不用,以免引发学生反感。如在执教《谁是最值得尊敬的人》(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时,笔者摒弃了教材中的案例——《淘粪工人时传祥》,而选择了贴近学生生活、展现新时代风貌的普通建筑工人。对学生来说,掏粪工已离他们很远,建筑工人却跟他们息息相关,生活中随处可见。特别是班里有不少外来民工子弟,他们的亲人或许就是从事这样的工作,选用这一材料学生能够深有感触,有话可说。
  其二,所选的材料要与学生的思维水平相一致。如某教师在上《退一步海阔天空》(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一课时,选了一篇哲理散文,还引用了一些类似“比陆地更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则是人的心灵”的哲理性文句,伴着舒缓的音乐,营造出和谐宁静的氛围。但对于以形象思维水平为主的学生而言,这类抽象、空洞的语言难以引发共鸣。
  当然,故事作为传统美德主题教学最常用的教学资源,品德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搜集。或从学生身边、班主任、科任教师那里搜集素材;或从语文教材、学生课外阅读书籍中寻找精彩的案例、故事;或对传统美德资源进行更新、创造,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更好地体现时代的要求。这些材料待分类整理后,既可以作为课堂直接使用的案例,也可作为与学生分享、讨论的话题资源,还可以拓展一些课堂活动。
  三、教学方式情理交融
  情感的激发是品德课堂追求的目标之一,可很多教师在追求中往往缺失了对学生理性思考的培养。在传统美德题材的课堂中,情理交融从而提升道德认识对于师生而言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教师应该成为一个推波助澜的高手,在学生的情感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找到切入点适时“介入”乘胜追击、推波逐浪。这种介入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资料补充、事件分析、经验分享等。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现象看本质,学会把事物联系起来,触类旁通,从而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案例:《当冲突发生后》(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片段
  师:(播放《小欣和小琪的故事》片段)小欣回到家里,大哭了一场,但仍然非常难过。听听她是怎么说的。(播放录音旁白:我好心好意地去安慰小琪,可是她不但不领情,还冲我发脾气,我很难过。)谁能劝劝小欣?(师扮演小欣,与学生展开对话。)
  生:你要体谅她的心情,等她心情平静下来之后再去劝劝她。
  师:我好心去安慰她,反而被她一把推开,我难过极了,你让我怎么去体谅她啊?
  生:小欣,假如你是小琪,看到妈妈和爸爸离婚了,你会怎么样?小琪是冲动了点,但你应该原谅他。
  师:哦,那倒是,如果我是小琪肯定也会很难过的!
  生:小欣,我觉得小琪一定是误会你了,以为你是在看她笑话。
  ……
  师:你们说的很对,我要是小琪,当时可能也会这样做。我现在能理解她当时的做法了!
  由于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居多,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很难能设身处地考虑别人的感受,因此容易与同学发生摩擦,与父母之间产生误会。为了引导学生学会化解冲突的方法,笔者选取《小欣和小琪的故事》的片段,设计了师生扮演角色的活动,创造了逆向思维对话的情景。通过一步步反问,学生换位思考,内心的情感体验被唤醒,进而冷静地反思故事中主人公的不当情绪,真正认识到相互理解的重要性。
  “传统美德”教育就像是一段旅行,终点的美好和沿途的艰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笔者在“采菊”的同时隐隐约约看到了美丽的“南山”风景,明白了教育之旅需要有意识的“停顿”,放慢脚步,回头去咀嚼、消化每一次的成功和失败,让教学更有实效。
  (宁波市鄞州区首南第一小学
  浙江宁波 315194)
  责任编辑 王清平
其他文献
一、案例介绍  晓蓉,女,初三学生。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很少顾及家里,且与晓蓉母亲发生过多次口舌矛盾。晓蓉母亲身体不好,在家休养。母亲对女儿管教很严,时不时会对女儿发脾气。长期以来,晓蓉性格忧郁敏感、少言寡语,很少和别人交流。有时会为一些小事而与人闹矛盾,没有固定的好朋友,对学习缺少兴趣。到了初三,眼看成绩一步步下滑,越来越跟不上其他同学的步伐。她的母亲很着急。  其实,晓蓉是一个聪明的女孩,初二时
摘 要 赋予学校建筑和教育空间以文化熏染与教育理解,是现代学校建筑的基本特征之一。以教育元素构建校园建筑文化,具有教育意蕴的学校建筑与教育空间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学校建筑体现学校教育理念,空间范畴中彰显文化魅力、内涵与育人价值;二是指学校建筑与教育空间面向学生,即以儿童视角打造学校,尊重儿童的发展天性,契合不同年龄特点。以常州市教科院附属小学的建设为例,探讨学校校园建筑整体设计与空间细节打造,从建
摘 要 在道德与法治新教材逐步进入小学德育课堂的大背景下,如何有效使用教材成为德育教师面临的新问题。从学生的成长出发,读懂教材,避免拔高要求;恰当设计,避免看图说话;恰当拓展,避免放飞过度,能让新的德育教材更好地服务学生的成长。  关 键 词 道德与法治;教材;小学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8)06-00-02  随着德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国家对基
摘 要:日本有关残障者的教学弱化其与普通人的差异,以“我们生活在一个共同体中”为教学视角,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都有无法做到的事情,我们与残障者生活在共同的世界。因此,要学会善待他人,尝试解决困难,尽力关注彼此,在交往体验中增进理解。而品德与社会课有关残障者的教学多局限于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因此,应寻求共鸣与共同需要。  关 键 词:品德与社会课程;残障者;日本生活科  中图分类号:G41
摘要:重庆市巴蜀小学校以发展儿童的核心素养为课程目标,将“有爱心、负责任、讲文明、守规则”确定为品德学科的核心素养。以“守规则”为重点,研制核心素养图谱,研究相应的课堂教学范式和律动课堂评价量规,并通过典型课例研究落实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品德课堂;规则教育  “核心素养”这一概念舶来于西方,英文词是“Key competencies”,“核心素养”也即“关键素养”。褚宏启教授认为:核心
在中国,农村几乎可以与“落后”划上等号。  从媒体中常见的“扶贫攻坚”“城镇化”“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字语中,便可见一斑。  所以农村人最大的梦想,就是跳出“农门”,进入城市。  于是,我们的教育,便努力地帮助农村孩子实现这一梦想——“农村学校在价值体系、培养目的、办学模式等方面都完成了城市化的进程,表现为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追求完全相同的教育目标,即知识、升学和离农”(薛晓阳)。  想法似乎很好——
章振乐,浙江富阳市富春第七小学校长。浙江省德育专家委员会理事,浙江省陶行知研究会会员,浙江省东吴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环境教育》杂志专家委员会专家等。曾被评为全国环境教育示范学校突出贡献人物,浙江省第二十届“春蚕奖”获得者。在《人民教育》《上海教育科研》等刊发表论文多篇。  浙江富阳,美丽的富春江畔,有一所风格独特的学校——富春第七小学。 说她独特,是因为她不光教学,还劳动。在素质教育风行的今天,
主题班队课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近年来,学校在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重点课题《基于小学生道德难题的养正教育研究》的引领下,对主题班队课进行了创新,改变以往传统的说教形式,以真实的道德难题思辨为主要形式,德育内容贴近生活实际,参与形式丰富多彩,通过各种形式的讨论,提高学生道德思维水平,提升学生道德行为。  主题班队课“我该不该出去玩?”,围绕学生“
摘 要调研发现,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全面使用以来,教师们对课程的理解和教学实践存在诸多顾虑和困惑。了解法治教育的“渐进性”“传承性”两大课程特征,有助于教师消除“怕学生学得太难”“怕老师教得不适应”的顾虑。把握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法治教育的“目标制定”“内容处理”“方法选择”,能帮助教师解决“为什么教”“用什么教”“怎么教”的困惑,提高教学实效。  道德与法治;法治教育;课程特征  G41  A  209
摘 要  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活动设计强调生活逻辑与知识逻辑的统一,以学生个体经验为底色,具有特定的功能和思想性。整合这些活动设计开展课前调查,据此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师生在课堂上分享彼此的生命体验与感悟,提升对生命的理解与感悟;并通过课后实践拓展,引领学生珍爱生命,关怀他人,自觉走上道德生活,为未来美好生活打好生命底色。  关 键 词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活动设计;生命教育  中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