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情感教育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能够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情感教育是最为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最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的一种重要途径。
关键词:高中;美术;情感教学
在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情感教育有着很关键的作用,可以说没有情感就没有艺术创造。在教学中情感教育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能够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本文就情感教育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运用进行探究,希望情感教育模式能够使得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美术作品中蕴蓄了丰厚的情感因素,美术课程不仅可以进行美育,而且可以进行情感教育。美术课程中的情感教育,可以从培养学生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入手。
一、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围绕着教学材料进行认知加工和交流的同时,也伴随着情感体验和传递。事实上,教学是一个知情交融的过程,随着人们对情感这一复杂心理现象认识的不断深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美术教学来促成学生的情感教育,通过情感教育来优化美术教学,这是现代教学思想的重要体现。
美育的一个主要的标志就是使人在一种宽松愉悦的环境中得到熏陶和享受,从美丽的事物中找到美,就是美的主要教育任务。而美术这门课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也应该是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接受美学的感化。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美术作品本身就具有轻松的美感,这种愉悦的感觉主要是通过学生的感觉器官进行感知的。比如说让学生来欣赏某些大师的美术作品的时候,学生从感觉器官上就能感知出作品所流露出的美感,在整个的教学过程当中,学生体验着美,心情是愉悦的,自然而然,教学效果就会非常好。
二、情感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情感就没有艺术。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反应方式。表现为:或高兴、欢乐,或忧愁、悲伤,或赞叹、喜爱,或惊恐、厌恶。高中生由于有了一定的知识能力,对事物的好奇心较强,乐于接受教师的富于情趣的教学方式。因此,在美术的教学中,教师要倾注情感的感化、熏陶,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
在美术课程中,要有效地进行情感教育,提高教学质量,落实美育工作,就必须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否则这种情感教育就无从谈起。美术课程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呢?教师要充分发挥美术课程特有的魅力,以活泼多样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只有在强烈的兴趣的推动下,学生才能体验到作品的情感,进而培养美术情趣。
美术来源于生活。生活不仅是艺术的源泉,还是情感的源泉。美术教师应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和方法,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观察,到生活中体验,与复杂的社会现实生活相接触,把艺术与自然社会联系起来,这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兴趣,也是情感教育培养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2.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美术教学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是进行情感教育重要的一环。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对线条、色彩构成的视觉与造型艺术视而不见的学生,谈何情感体验,更不用说情感教育了。
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首先要注重提高学生发现美的能力。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掘每件作品独特的最突出、最本质、最感人的美点,并能对其作深刻分析,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剖析中发挥创造和想象,逐渐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创造性审美能力。学生只有被作品打动,才能对其产生深刻的印象,与之产生情感互动,达到情感教育的效果。
3.在推敲中,欣赏美术作品的美
在美术课中,在用画的方面往往追求“精练、传神”的特点,而画面的美感,如何才能体现出作品的优美。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怎样去推敲、欣赏美术作品中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绘画功底,加强了学生美的熏陶感染。通过推敲画面而理解美,对于画家,往往很关注用画的意境美,因为它有精妙的点,即其形象而丰富。通过琢磨具有个性化的画面风格而体会美。对于刻画出的人物形态,体会出人物性格、特点、思想、品质等美感。
三、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交流,培养感情
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不只局限于课堂教学上,日常生活中教师的言行也能在学生中产生很大影响。例如:课间学生见到老师会腼腆的说“老师好”。这时老师不能只是点个头或应一声,最好是热情到冲他们笑一笑,并也送上自己的问候“你好”。这样以来,学生的心里也暖暖的,会对老师更加尊重,上课时会更好的配合老师,我自己做学生时就深有感触。在平时的业余训练中,我们教师和学生一起画画时,心里不要只想着画出好的作品让学生佩服,而学生只是望画兴叹,在纸上乱涂;最好是手把手的让学生掌握绘画的技巧,特别是对一些专业不好的同学,别打击,多鼓励他们,善于发现他们绘画中的优点,这样学生对老师的感激远比佩服来得有价值。因此,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和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在不断的更新知识、掌握先进的美术理论和运用技法的同时,还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在教学和生活中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身体力行,使自己的言行举止都成为学生的榜样和表率。课余时间尽可能多和学生交流、谈心,和学生交朋友,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消除一些心里障碍,使他们身心都能得到健康发展。教师应该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取得同学们的信任,来激发学生上美术课的积极性。此外,教师在传授美术技法知识的同时,还应注意观察学生的情绪、语言、动作等,抓住时机,在不同情况下,恰到好处到进行情感投入,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情,形成积极的情感,保证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总之,在美术教学中,情感的产生是教师对工作、对学生的自然感情体现,因此作为美术教师首先应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确立终身为教育事业献身的人生观,由此才能产生工作的动力和情感,才能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产生真诚的爱护和关心。
参考文献:
[1]吴效锋.新课程怎样教——教学艺术与实践[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3.
关键词:高中;美术;情感教学
在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情感教育有着很关键的作用,可以说没有情感就没有艺术创造。在教学中情感教育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能够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本文就情感教育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运用进行探究,希望情感教育模式能够使得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美术作品中蕴蓄了丰厚的情感因素,美术课程不仅可以进行美育,而且可以进行情感教育。美术课程中的情感教育,可以从培养学生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入手。
一、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围绕着教学材料进行认知加工和交流的同时,也伴随着情感体验和传递。事实上,教学是一个知情交融的过程,随着人们对情感这一复杂心理现象认识的不断深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美术教学来促成学生的情感教育,通过情感教育来优化美术教学,这是现代教学思想的重要体现。
美育的一个主要的标志就是使人在一种宽松愉悦的环境中得到熏陶和享受,从美丽的事物中找到美,就是美的主要教育任务。而美术这门课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也应该是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接受美学的感化。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美术作品本身就具有轻松的美感,这种愉悦的感觉主要是通过学生的感觉器官进行感知的。比如说让学生来欣赏某些大师的美术作品的时候,学生从感觉器官上就能感知出作品所流露出的美感,在整个的教学过程当中,学生体验着美,心情是愉悦的,自然而然,教学效果就会非常好。
二、情感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情感就没有艺术。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反应方式。表现为:或高兴、欢乐,或忧愁、悲伤,或赞叹、喜爱,或惊恐、厌恶。高中生由于有了一定的知识能力,对事物的好奇心较强,乐于接受教师的富于情趣的教学方式。因此,在美术的教学中,教师要倾注情感的感化、熏陶,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
在美术课程中,要有效地进行情感教育,提高教学质量,落实美育工作,就必须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否则这种情感教育就无从谈起。美术课程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呢?教师要充分发挥美术课程特有的魅力,以活泼多样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只有在强烈的兴趣的推动下,学生才能体验到作品的情感,进而培养美术情趣。
美术来源于生活。生活不仅是艺术的源泉,还是情感的源泉。美术教师应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和方法,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观察,到生活中体验,与复杂的社会现实生活相接触,把艺术与自然社会联系起来,这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兴趣,也是情感教育培养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2.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美术教学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是进行情感教育重要的一环。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对线条、色彩构成的视觉与造型艺术视而不见的学生,谈何情感体验,更不用说情感教育了。
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首先要注重提高学生发现美的能力。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掘每件作品独特的最突出、最本质、最感人的美点,并能对其作深刻分析,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剖析中发挥创造和想象,逐渐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创造性审美能力。学生只有被作品打动,才能对其产生深刻的印象,与之产生情感互动,达到情感教育的效果。
3.在推敲中,欣赏美术作品的美
在美术课中,在用画的方面往往追求“精练、传神”的特点,而画面的美感,如何才能体现出作品的优美。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怎样去推敲、欣赏美术作品中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绘画功底,加强了学生美的熏陶感染。通过推敲画面而理解美,对于画家,往往很关注用画的意境美,因为它有精妙的点,即其形象而丰富。通过琢磨具有个性化的画面风格而体会美。对于刻画出的人物形态,体会出人物性格、特点、思想、品质等美感。
三、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交流,培养感情
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不只局限于课堂教学上,日常生活中教师的言行也能在学生中产生很大影响。例如:课间学生见到老师会腼腆的说“老师好”。这时老师不能只是点个头或应一声,最好是热情到冲他们笑一笑,并也送上自己的问候“你好”。这样以来,学生的心里也暖暖的,会对老师更加尊重,上课时会更好的配合老师,我自己做学生时就深有感触。在平时的业余训练中,我们教师和学生一起画画时,心里不要只想着画出好的作品让学生佩服,而学生只是望画兴叹,在纸上乱涂;最好是手把手的让学生掌握绘画的技巧,特别是对一些专业不好的同学,别打击,多鼓励他们,善于发现他们绘画中的优点,这样学生对老师的感激远比佩服来得有价值。因此,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和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在不断的更新知识、掌握先进的美术理论和运用技法的同时,还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在教学和生活中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身体力行,使自己的言行举止都成为学生的榜样和表率。课余时间尽可能多和学生交流、谈心,和学生交朋友,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消除一些心里障碍,使他们身心都能得到健康发展。教师应该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取得同学们的信任,来激发学生上美术课的积极性。此外,教师在传授美术技法知识的同时,还应注意观察学生的情绪、语言、动作等,抓住时机,在不同情况下,恰到好处到进行情感投入,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情,形成积极的情感,保证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总之,在美术教学中,情感的产生是教师对工作、对学生的自然感情体现,因此作为美术教师首先应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确立终身为教育事业献身的人生观,由此才能产生工作的动力和情感,才能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产生真诚的爱护和关心。
参考文献:
[1]吴效锋.新课程怎样教——教学艺术与实践[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