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有效利用好主题图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4122022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过程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整体观念,从教材的整体入手通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弄清每部分教材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用联系、发展的观点,分析处理教材。
  [关键词]主题图 数学插图 图片教学 小学数学
  
  当前的小学数学教材,书中色彩斑斓的插图往往很吸引学生。这些主题图画面生动精美,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为我们创设情境提供了生动有趣的素材。从那时起,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利用好这些主题图,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主动探究的欲望,让孩子们喜欢教科书,喜欢学习数学。一年舂夏秋冬的孜孜以求,365个日日夜夜的不懈跋涉,使我深刻地认识到要合理有效的用好主题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抓住学生的特点,创造性的使用主题图
   
  近10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告诉我:在课堂上如果激发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调动不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教师无论有多大的能力和多高深的学问,最终的教学效果还是失败的。爱因斯坦曾经把兴趣比喻成最好的教师。教学实践充分表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有效地构建愉悦的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深深地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诱导学生把学习新知的压力变为探求新知的动力,学生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才会有积极的探索,敏锐的观察,牢固的记忆,丰富的想象,以及创造性的运用,从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教师对新授内容的巧妙导入,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自主性,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而教材的主题图就是我们的出发点,那么如何使静态教材动态化、趣味化,我觉得方法有以下几点:1、用活动挂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适时适当地把教材中的主题图处理加工成可操作的活动挂图,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教学“比多少,认识多些、少些”时,就可以把图中的小兔、小猪、木头、方砖、胡萝卜、苹果、小鱼等做成可随意摘取的,喜欢什么就比什么,想比谁就比谁,这正符合儿童心理,既增强学生的参与欲望,又提高学习的积极性。2、赋予画面以故事情节,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例如:在学习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时,我把主题图母鸡生蛋改为小故事“农场中的争吵”“听!他们在争吵什么:‘我生的蛋多。’另一只母鸡说,‘我生的蛋才多呢’。小朋友们快帮帮他们。”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出两个数28和26,并把比较的方法——呈现出来。此时他们的情感也在不知不觉中投入到对帮母鸡比较谁生的蛋多这件事中。3、利用多媒体,让静止的画面动起来。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把静、动、画结合起来,通过生动有趣的画面,使静止的知识动态化,直观生动的对学生的认识具有催化的作用,有效的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
  
  二、找出教材的不足,灵活的使用主题图
  
  教材虽然是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课程标准、遵循学习规律由专家开发、编写而成的,但新教材受编写时间短的限制和地区差别,有些做法未曾在实践中检验,难免会产生各种操作问题。如一年级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材的编排设计是这样的:出示主题图,先出现两群羊,每群10只,使学生看出有20只羊,继而又来了8群羊,请学生估计有多少只羊。这部分内容的编写意图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感知100有多少,体会它比以前学过的20大得多,了解生活中常常需要估数,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老师们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教材。老师们认为开始的主题图,如果10只一群、10只一群地出示,虽然有利于学生估数,但这样学生能很陕地十只、十只地数出羊群的只数是100,学生在后面数100个物体的个数时,就可能会受其影响十个、十个地数。而这样的数法,要比一个—个地数要高—个层次,因为数数的单位由“一”一下子变成了“十”。那么,怎样更有利于让学生把100以内的数逐个数出来,让学生体会数是数出来的昵?为此,为此,我在教学中对这一部分内容进行了调整、补充。(老师在课前和学生的交流中了解到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口头数到一百多,当然,这个数数只是唱数,要让学生准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却有困难,学生对100以内的数的数感的层次还比较低。)我是这样处理的:先请学生数出10个物品,感知10个物品是多大一堆,再数出20个物品,让学生感知20个物品是多大一堆,然后以10个一椎,20个一堆为参照物,估计自己那一袋物品大约是多少。
  通过让学生实际数一数,看谁估数和数数的结果比较接近,向学生渗透估计的方法及策略,使学生的数感得到发展。然后在此基础上,课件出示修改后的主题图:100只走来走去的羊,先让学生估计一下有多少只?然后让学生通过数验证估计的准确性,同学们很快发现一个一个数不行,因为羊总是走来走去,于是又想出了把羊赶进羊圈的方法进行数数,呈现了各种各样的数数方法,这样一来,既建立起百以内数的概念,培养了数感,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
  所以,对于这样的教材,教师绝不能照搬照套,不要被它所提供的学习材料所束缚,而应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内容,遵循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主动驾驭教材,合理调整教材,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加工。在使用教材时,我们既要尊重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这就要求我们清楚的认识到教材虽然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但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教学的可用之“材”,除“教材”之外,其实还有周围的环境资源以及学生自身的课程资源。我觉得可以结合两者来增删、组合、包装“教材”,使教材更有情趣化、生活化。
  总之,要合理有效的用好主题图,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同时教师就必须反复研究教材,大胆改革教材中的不合理因素,适当增补调整教学内容,使学生知识与能力结构更趋合理,使之切合学生的实际,适应教学的需要。
其他文献
【摘要】作为提高未来社会成员基本技术素养的初中农业技术教育是一种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思维发展的教育,是一种人人都必须接受经历的教育。积极开发和有效利用课程资源,直接关系到农业技术课程的有效实施和农村初中教育任务的完成和培养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转变观念;学科渗透;生活实践    新课改实施以来,劳动技术教育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领域,在实施过程中必须转变过去传统的观念。“学会劳动”是素质
摘要:教师是专业技术人员,数学教师必须精通自己所教的学科,它是一个数学教师的必要条件,它有利于教师自信的形成,有利于课堂教学注意的分配,有利于教师课堂教学的监控,有利于教师创设教学情景,进而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数学教师 专业素质 知识素质 能力素质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是当前的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职业教育正在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学科本位向职业能力本位转
马克思曾说过:“只有完善的集体,才能造就完善的个人”。现代管理理论认为,只有实行全员管理,整体的力量才能得到发挥,个性、积极性和素质才能得到提高。在学校班级管理中,学生是班集体的基本组成单元,是班集体充满活力的细胞,是教育工作的主体。从学校管理和教育的角度来说,班集体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老师进行教育工作的依靠力量和组织保证。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形成一个良
[摘 要]创造宽松、和谐、充满激情的课堂气氛是获得最佳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教师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灵活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活跃起来使学生牢牢掌握基础知识。教师只有客观、公正评价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最终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和谐气氛 科学方法 满意效果    英语课堂教学是一种多层次、多功能、综合运用人体各种感官的活动,
[摘 要]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永恒的主题,本文分析了中职学生会计电算化能力培养现状,然后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建设等方面,探讨了提升中职学生会计电算化能力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中职教育 能力 教学内容    一、引言    深化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永恒的主题。以应用能力和基本
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教学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人为本的教学目的观    新课标突出“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成为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具有终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力量源泉。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重点是发展学生的
数学教学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包括数学观念、数学意识、数学思维、数学能力及基本的数学逻辑。而素质教育的核心也就在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何把数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注重学生应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每一位数学教师必须思考的课题。创新能力在数学教学中主要表现对已解决问题寻求新的解法。“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探索知识的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和创新。教学
【摘要】本文根据《初中英语教学大纲》提出听的技能目标,论述日常课堂教学中如何针对教材和学生的实际设计听力训练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关键词】听力教学策略 听力训练手段 学生心理因素    听力无论对掌握语言,还是对激发学习动机和调动情感都非常重要。《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听力技能和教学母的是培养听的策略,培养语感,特别强调陪养在听的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一、活动目标:    1、德育目标:教育幼儿同伴之间要友好相处、团结友爱。  2、知识目标:  (1)培养幼儿看、听、说故事的兴趣。  (2)理解故事内容,学会复述故事。  (3)教幼儿学习故事中优美的词汇:亮堂堂、一闪一闪。发准墙、窗、房、堂等的字音。  3、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看图说话的能力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简单地复述故事。  难点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引入多媒体辅助教学,对课堂效率的提高无疑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促进交流,发展能力。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  [关键词]提高 营造 激发 合作 交流    语文教育要以学生为本,着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置疑、调查、探究,在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