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以德育人

来源 :中学生导报·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xh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给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教师如何更好顺应时代发展新要求,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结合我从教二十多年来的体会,我的感受是不忘教书育人的初心,坚持以德育人的承诺。
  一、甘于奉献
  学校是育人的摇篮,教师的职业就是守护和培育“雏鹰”健康成长的“守巢人”。培养人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急功近利。教师的工作总是授课、评改、辅导等周而复始,总是那样的平凡,然而这些事情却连着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更连着国家的未来。每当一批又一批孩子完成小学学业,健康、快乐地走出校门,步入中学,我就像看到自己精心守护培育的“雏鹰”开始展翅飞翔,感到我的工作并不平凡,它是一个塑造学生心灵的崇高而美丽的职业,它是塑造人类灵魂的美丽工程!社会發展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有新要求,我们该怎样不忘“教书育人”的初心,牢记以德育人的承诺呢?我很想与大家分享点滴体会。
  (一)提高师德修养
  “学高人之师,德高人之范”,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对教师崇高职业的形象描述。教师的职业是平凡的,淡泊名利,坚守职业良心,才能在平凡中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在教师岗位上,只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爱岗敬业才能取得最大的成功和快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优越,家长对教育质量的高要求也是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总是希望老师对其子女给予更多的关注、关心、关爱,也有出于对教师的尊重感谢等,借以物质上的表达方式。教师要坚守以德育人的承诺。在工作中要让家长放心,老师在教育教学中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尽心尽力地教育、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
  (二)坚定“一切为了孩子”的思想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千万个家庭的希望,不管他来自何方,来自贫富的家庭,也不管他们个性不同,都应该得到尊重、关心与爱护,用爱心开启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健康、阳光的成长。有些学生,因为各种原因,心理健康需要教师的帮助矫正。这是教师教育工作的一项十分主要的任务。曾经有一位学生性格孤僻,家长担心孩子是不是患自闭症,向我表达了焦虑,并希望寻求解决方案。我向家长表示,要有信心,相信我们能够帮助这个孩子回归正常的成长道路上来。我通过观察了解这个学生的情况,与家长商量制定了帮教方案,利用班集体了力量,帮助他走出困境,开启性格走向阳光、开朗、自信的通道。做到“三个多”:多表扬增强其自信心;多谈心锻炼沟通能力;多让他参与集体活动帮助其练就开朗活泼的性格。另一方面,号召全班同学都来做他的朋友,挑选几个热心的学生组成帮扶小组,主动找他玩。经过一段时间的帮助,这位孩子性格开朗起来了,还主动与人沟通感情,家长看到孩子性格的变化,非常开心。
  (三)加强团队协作的精神
  教师的工作是一个团队性要求很高的工作。学校是育人的地方,教师的一言一行既是教师修养的体现,更是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与同事相处时应该多些理解,要宽容友善,团结协作,互相帮助,展现教师职业的团队风采。做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是一个细活。每次接到一个新的班级,先对学生的思想、学习等基本情况进行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制定出班级管理的措施,征求相关科任老师的意见,也征求学生的意见,集思广益,经过修改后实施。这样的方案和措施集中的大家的思想智慧,可行性强,效果好。对学生的辅导也是一样,需要团队力量。记得有位学生,思想比较活跃,性格比较骄躁,老师把他请到办公室耐心开导,帮助他进步。但他个性很强,对老师的教育没能理解和领悟,甚至摆出一脸不屑,无所谓的样子。这时,在场的老师们都一起来开导这位学生,从不同角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他终于领悟了道理,留下了悔恨的泪花,保证改正错误,积极上进。这就是团结协作的力量啊!
  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教师要重视与家长的沟通。家长的合作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与家长沟通时尊重是基础,教师的职责是与家长协商如何更好的教育好学生,而不是命令家长怎么做,更不能把责任推卸给家长。
  二、与时俱进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一位合格的人民教师必须努力学习,与时俱进,锐意进取,不断提高知识能力,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社会要求。信息时代,学生接受的教育影响是多方面的,学生的思想认识能力也是不断提升,他们渴求新知识,提升新思想的愿望给教师能力提出新的要求。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新时代的要求,教师“一桶水”是不够用的,要努力学习,努力进取,要让自己拥有取之不尽的泉水,让涓涓细滋润繁花绿叶。从教以来,我每学期都努力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充实自己。常常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教育好自己的学生,让其成为具有时代进步精神的人才。记得我在教学《葡萄叶的梦》这篇课文时,有位学生说:“葡萄叶用整个夏天,不辞辛苦,坚持不懈地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也要像它一样,努力学习知识,不忘初心!”我问她是怎样知道“不忘初心”的,她告诉我是看书看到的。她的话启发了我,是呀,时代在进步,教师应紧跟时代步伐,努力学习,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崇高的事业,需要我们坚守以德育人的初心不改;教育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不断探索规律,团结合作,凝聚共识和力量。以上我的粗浅拙见,冀同行指点指教。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工作的不断推进,国家教育部对于初中语文的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古诗词教学是整个初中语文中的重中之重,教师应该注重学生这方面的教学。除此之外,新课改要求学生的素质要得到全面发展,而情境教学作为新兴起的教学方式,教师应该对其加以运用。  关键词:情境教学;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应用分析  所谓的情境教学,实际上就是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针对学习的内容适当的引入相关情境,使得学
期刊
摘 要:足球作为一项重要的体育运动项目,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体现出一位学生的身体素质。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足球水平在逐渐下滑。为了帮助学生锻炼身体,小学阶段应开展相关的体育运动项目,而足球恰恰是一项锻炼身体的体育运用。要想有一个足球的高效课堂,首先就应该培养学生对踢足球的兴趣,加大对足球运动开展的投入力度,从而帮助学生产生对足球这项运动的学习欲望。基于此,本文从小学阶段足球课程高效开展的相关策
期刊
摘 要:《方山子传》中,陈季常先后经历了侠客、儒士、隐者三种身份的变化。深思陈季常这三种外在身份,我们可以找到其中一致的本质性精神内核:追求高洁品行。这种追求高洁品行的精神内质,促成了陈季常两次的表层“身份转变”,但“身份”的表面变化,并没有改变陈季常从始至终保持统一的深层“精神认同”。基于此,《方山子》也就达成了作者苏轼“传人见己”的曲笔写作目的。  关键词:身份转变;精神认同;传人见己  《方
期刊
摘 要:开展德育教育,促使学生形成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一直都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点内容。为遵循新课改中明确提出的素质教育理念,各学科教师更应该将德育作为重点教学任务来完成,通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可有效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因此,教师应注重转变自身教学理念,将德育教育内容与语文知识进行融合,对教学手段进行改革与创新,可以确保将德育教育工作落到实处,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培养小
期刊
摘 要:民族职业教育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存在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关系。乡村振兴战略是践行中国特色乡村发展道路的重要举措,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乡村振兴助力民族职业教育扩大规模,提升教育质量,创新教育模式。民族职业教育助推乡村振兴主要体现为精准扶贫、民族地区乡村新经济形态发展、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本文以笔者作为广东教育援疆第一批职业高中援疆教师在新疆疏附县职业高中助
期刊
摘 要:在一个班级当中,班主任是必不可少的,而班主任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在高中学习阶段,高中班主任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要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能够拥有良好的道德水平,拥有良好的品质,使其在学习压力大时能够拥有较强的心理素质,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使其未来在生活与工作当中都能够变得更加的愉悦和轻松。而本文将分析高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然后从三个方面分析提高高中班主任工
期刊
摘 要:新时期的初中班主任面临着更高要求,开展班级管理工作过程中,不仅要做好教学管理,同时也要融入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学习成绩和德育水平的共同提升。因此需要改变传统理念和方式,将德育教育充分落实到班级管理工作当中。以此为出发点,本文简要阐述了初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实施策略  初中生正处在心理、个性、价值观等形成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必须为其打好德育基础,这样对其未来
期刊
摘 要:高中物理不仅理论性极强,其实验内容也很多,老师除了要重视高中生理论知识灌输外,还要提升其科学探究能力。因此,本文就阐述了高中物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意义,并提出几点培养措施,既而帮助高中生逐渐形成科学精神和态度。  关键词:教学水平;问题情境;情感价值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物理老师不能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是应当引导高中生去理解物理的本质,清楚科学探究的程序,在教学中贯彻以生
期刊
陶行知先生一生以“爱满天下”、“千教万教教人求真”的崇高信念和高尚品德从事着平凡而神圣的教育事业,被誉为人民教师的“万世师表”。陶先生始终认为“在教师的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他对教师的思想品德和业务能力的素质要求,以及培养老师的途径和方法,有着系统而精辟的论述。因此学校积极借鉴陶行知教育思想,实践“要有好的学校,先要有好的教师”的理念,加强守纪、敬业、善爱的师德师风建设,
期刊
偶然在网上浏览时看到这么一篇文章《做一名快乐的班主任》,对每天的痛苦和烦恼忽略不计,从工作和生活中寻找快乐。这句话说着容易,可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每天面对六十多个学生,努力的、听话的、淘气的、顽皮的,应有尽有;学习、生活、身体、品德表现,样样都要管;在学校的每一分钟要管,上学放学路上要管,在家表现还要管,即使是双休日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只怕出点什么意外;很少会遇到值得我们"拍手,跺脚"的快乐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