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开展德育的主要渠道,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要想更好地发挥其德育作用,必须做到思想重视,目标明确;了解学生实际;重视课程之间的紧密配合;重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关键词:德育;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对中学生开展德育的主要渠道,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只有从各个学校实际出发,深入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思想重视,目标明确
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学生思想觉悟,转变学生思想,应该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这种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深刻认识和认知剖析学生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认识到当前开展德育的紧迫性和教师的强烈责任感。明确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
二、了解学生的实际
了解学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前提和基础。首先要了解学生对本学科知识掌握得怎么样,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思想中存在哪类问题,讲课时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其次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有利于教师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语言。最后还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教师准确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情况,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注重情感、思维、知识传授、能力训练和心理辅导等方法,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三、重视课程间的紧密配合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基地,学校的各项工作包括各科教学,必须始终注意对学生进行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教学中应保持智力发展和道德发展的统一。”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德育寓于各学科教学之中,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如:语文、历史、地理等课堂,要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的优势,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可以通过中国和世界科技发展与发展的典型事例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科学精神、科学发展、科学态度教育。通过体育,可以增强学生性格、意志、抗挫折能力的培养;音乐、美术等学科也要结合学科特点、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心理素质、学会体验美的情怀和创造美的能力。总之一句话,要让德育教育占领课堂教学的主阵地。
四、注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教学内容要联系实际、联系学生
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教学内容融入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使教学过程具有丰富性和生活性,教师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这些问题开展课堂教学,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比如有人戏称网络一半是“天使”,一半是“恶魔”,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开展关于“网络上的交往——我们应该如何面对网络给我们带来的利弊”等问题的讨论。通过讨论、辩论、交流等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交流、讨论的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全面地、辩证地观察和分析问题,提高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与判断能力,从而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教师要根据时代发展、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丰富德育内涵,尽量压缩那些超越学生思想接受能力的德育内容,使德育内容进一步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思想实际。
(二)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便利,把一些与实践联系密切的现实问题,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给同学,从而增强同学们对现实问题的感知力度。如在讲授《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有关内容时,可采取图片、实物、录音和录像等教学手段,大力宏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之情。把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先进事迹,如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郑州98岁“医生奶奶”胡佩兰,2012“感动中原”年度人物——中国第一位飞上太空的女航天员刘洋的感人事迹通过影像的方式展示给同学们。通过这种融听、说、看一体的现代教学手段使同学们深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困难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三)搞好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的结合,拓宽德育空间与途径
把课堂教学与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尽可能使德育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学生。让学生在动态中接受教育,这样就能更好地发挥德育的主渠道作用。
我们根据青少年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积极组织开展一些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寓德育教育于活动之中。如: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开展春游、登山、文艺演出、智力竞赛、口头作文、演讲比赛、辩论会、报告会、诗歌朗诵会、“模拟法庭”、“小记者”。还可以根据思想政治课内容组织学生到社会上去调查、参观、访问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和锻炼,现实道德品质的提高与升华。
(四)学校德育与传统德育资源、现代德育资源整合
学校在德育工作中“要积极开发优秀民族道德教育资源,利用各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历史和革命传统教育”,通过各种途径,整合校内广播、黑板报、橱窗等德育宣传阵地,进行形式多样的传统教育活动。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学校可以开设心理咨询室,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积极运用新闻媒体和现代信息网络,建立好学校的德育网站。将传统美德故事、本地的传统文化特色、名人志士事迹、人生修养、等内容输入校园网络,增强德育的及时性、实效性。调动一切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积极因素,为学生的品德教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教师只要遵循学生的发展成长规律,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发展需球,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就一定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生动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德育;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对中学生开展德育的主要渠道,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只有从各个学校实际出发,深入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思想重视,目标明确
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学生思想觉悟,转变学生思想,应该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这种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深刻认识和认知剖析学生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认识到当前开展德育的紧迫性和教师的强烈责任感。明确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
二、了解学生的实际
了解学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前提和基础。首先要了解学生对本学科知识掌握得怎么样,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思想中存在哪类问题,讲课时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其次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有利于教师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语言。最后还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教师准确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情况,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注重情感、思维、知识传授、能力训练和心理辅导等方法,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三、重视课程间的紧密配合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基地,学校的各项工作包括各科教学,必须始终注意对学生进行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教学中应保持智力发展和道德发展的统一。”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德育寓于各学科教学之中,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如:语文、历史、地理等课堂,要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的优势,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可以通过中国和世界科技发展与发展的典型事例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科学精神、科学发展、科学态度教育。通过体育,可以增强学生性格、意志、抗挫折能力的培养;音乐、美术等学科也要结合学科特点、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心理素质、学会体验美的情怀和创造美的能力。总之一句话,要让德育教育占领课堂教学的主阵地。
四、注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教学内容要联系实际、联系学生
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教学内容融入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使教学过程具有丰富性和生活性,教师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这些问题开展课堂教学,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比如有人戏称网络一半是“天使”,一半是“恶魔”,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开展关于“网络上的交往——我们应该如何面对网络给我们带来的利弊”等问题的讨论。通过讨论、辩论、交流等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交流、讨论的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全面地、辩证地观察和分析问题,提高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与判断能力,从而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教师要根据时代发展、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丰富德育内涵,尽量压缩那些超越学生思想接受能力的德育内容,使德育内容进一步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思想实际。
(二)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便利,把一些与实践联系密切的现实问题,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给同学,从而增强同学们对现实问题的感知力度。如在讲授《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有关内容时,可采取图片、实物、录音和录像等教学手段,大力宏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之情。把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先进事迹,如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郑州98岁“医生奶奶”胡佩兰,2012“感动中原”年度人物——中国第一位飞上太空的女航天员刘洋的感人事迹通过影像的方式展示给同学们。通过这种融听、说、看一体的现代教学手段使同学们深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困难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三)搞好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的结合,拓宽德育空间与途径
把课堂教学与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尽可能使德育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学生。让学生在动态中接受教育,这样就能更好地发挥德育的主渠道作用。
我们根据青少年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积极组织开展一些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寓德育教育于活动之中。如: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开展春游、登山、文艺演出、智力竞赛、口头作文、演讲比赛、辩论会、报告会、诗歌朗诵会、“模拟法庭”、“小记者”。还可以根据思想政治课内容组织学生到社会上去调查、参观、访问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和锻炼,现实道德品质的提高与升华。
(四)学校德育与传统德育资源、现代德育资源整合
学校在德育工作中“要积极开发优秀民族道德教育资源,利用各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历史和革命传统教育”,通过各种途径,整合校内广播、黑板报、橱窗等德育宣传阵地,进行形式多样的传统教育活动。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学校可以开设心理咨询室,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积极运用新闻媒体和现代信息网络,建立好学校的德育网站。将传统美德故事、本地的传统文化特色、名人志士事迹、人生修养、等内容输入校园网络,增强德育的及时性、实效性。调动一切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积极因素,为学生的品德教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教师只要遵循学生的发展成长规律,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发展需球,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就一定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生动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