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小学尤其是低年级的音乐课,是以音乐表现和音乐创造为舞台,以“情”和“境”交融为手段,让学生置身于音乐情境中。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引导学生体验和表现音乐的美,从而达到让学生在美的情境中学习、在情境中升华的目的。
以《大鹿》这一教案为例,我设置了以下形式的教学流程:设置情境—感受情境—表现情境—拓展情境。
一、设置情境,引导情感投入
1.音乐教室的情境创设
小学生好奇、好动,注意力不能持续较长的时间,所以,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就要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如,在教学《大鹿》一课时,根据内容,我是这样设计和安排的:课前在黑板上画出一幅大森林图案的背景,然后准备一些生动的图片,如,大鹿、小白兔、大灰狼、小鸟、房子、猎人等,把它们贴在以森林为背景的画面上,再把音乐教室的纵列座位摆成“U”形,这样,学生一走进教室,没有了那种课堂的约束感,仿佛置身轻松、有趣、美丽的大自然之中。
2.组织教学的情境创设
组织教学主要包括安定学生情绪、让学生听着音乐旋律进教室、感受音乐氛围和师生问好几个基本步骤。在教学《大鹿》的课前三分钟,我让学生听他们非常感兴趣的《龟兔赛跑》歌曲,他们听着、唱着“乌龟加油!兔子加油!”,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角色,主动参与到森林的系列活动中。
3.導入课题的情境创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大鹿》这课,我是通过组织教学设置的情境深入的:小兔在和乌龟的比赛中输了,心里很难受,回家的路上一边走一边想:我怎么会输给乌龟大哥呢?忽然从远处传来了几声枪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引起学生的好奇,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感受情境,引发情感共鸣
这一环节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热身”,通过与教学内容配套的发声练习以及其他一些基本训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有针对性地初步解决一些歌曲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为歌曲教学设下铺垫。如,在教学《大鹿》时,我在学生熟悉歌曲故事后问:“同学们最喜欢故事中的哪个角色?为什么?大鹿危急的时候说了哪句话?你们能模仿大鹿的语气、节奏说给我听听吗?”通过模仿歌曲中大鹿说的话,既解决了该课的难点,又感受到森林里紧张的气氛,引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促使他们以一种愉悦的情绪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三、表现情境,提高审美情趣
1.在情境中熟悉歌曲旋律
在一种特定的情境中,连续不断地让学生聆听歌曲旋律,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音乐、熟悉旋律。在教学《大鹿》时,我分别选择了大鹿、小兔的代表音乐,边弹琴边讲述、演唱,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生不知不觉地熟悉了歌曲的旋律。
2.在情境中学唱歌曲
如,学生基本学会唱《大鹿》后,我问:“大鹿开始站在房子里的神情是怎样的?小兔往大鹿家跑的动作、表情是怎样的?大鹿听了小兔的话后有什么反应?我们该用怎样的速度和力度来表现?”通过小组讨论、试唱、比较,他们不仅选择了适合歌曲情境发展的速度和力度,从中也知道了同一首歌曲采用不同的速度和力度来演唱的感情色彩也不同。
3.表现歌曲的情境
这一内容是这一环节的最终目的。在学生对歌曲充分掌握的基础上,让他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地运用自己所学的各种知识和技能来表现歌曲的情境。如,《大鹿》一课的教学中所需角色有:大鹿、小兔、猎人、大鹿的家、森林里的花草树木等,还有歌曲伴唱、用打击乐伴奏等,因此,在这一环节中关键是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并能够出色地完成自己所承担的角色。具体的做法是: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演唱,以更形象逼真地表现歌曲情境。另可选三组学生用打击乐设计“大森林的早晨”“猎人的追击”“结尾”等,再按课本上的剧情进程加入打击乐的演奏,将《大鹿》这首歌改编成一幕丰富的音乐剧,使学生在情境中感到愉快,在愉快中得到升华。
四、拓展情境,引发情感升华
这个环节是整个教学模式的核心和课堂教学的高潮。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智慧在于教师保护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经常激发他们体验学习快乐的愿望。”在情感投入之后,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艺术创新,引起感情的升华。如,在教学《大鹿》时,我设置了一个发散性的问题,让学生根据这个问题来拓展歌曲情境:假如小兔今天不是向大鹿求救,而是向别的动物求救,那情形该是怎样的呢?有的说小兔沿河边跑向大象求救,有的说小兔朝山野里跑向山羊求救……我接着问:“现在这首歌名该叫什么?怎样歌唱?”一首首全新改编的《大鹿》《山羊》《大象》……纷纷推出,学生戴上各种小动物的头饰,在情境中尽情地表现,在表现中不断升华。
由此可见,创设教学情境对优化审美教育起着重要的铺垫、烘托和促进作用。学生在情境中聆听优美的音乐、看着栩栩如生的画面、表演着精彩的故事,他们完全沉浸在美的情境之中,达到了以情动人、以美育人的极佳审美境地,内心情感也得到升华。
参考文献:
祝辉.情境教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
以《大鹿》这一教案为例,我设置了以下形式的教学流程:设置情境—感受情境—表现情境—拓展情境。
一、设置情境,引导情感投入
1.音乐教室的情境创设
小学生好奇、好动,注意力不能持续较长的时间,所以,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就要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如,在教学《大鹿》一课时,根据内容,我是这样设计和安排的:课前在黑板上画出一幅大森林图案的背景,然后准备一些生动的图片,如,大鹿、小白兔、大灰狼、小鸟、房子、猎人等,把它们贴在以森林为背景的画面上,再把音乐教室的纵列座位摆成“U”形,这样,学生一走进教室,没有了那种课堂的约束感,仿佛置身轻松、有趣、美丽的大自然之中。
2.组织教学的情境创设
组织教学主要包括安定学生情绪、让学生听着音乐旋律进教室、感受音乐氛围和师生问好几个基本步骤。在教学《大鹿》的课前三分钟,我让学生听他们非常感兴趣的《龟兔赛跑》歌曲,他们听着、唱着“乌龟加油!兔子加油!”,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角色,主动参与到森林的系列活动中。
3.導入课题的情境创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大鹿》这课,我是通过组织教学设置的情境深入的:小兔在和乌龟的比赛中输了,心里很难受,回家的路上一边走一边想:我怎么会输给乌龟大哥呢?忽然从远处传来了几声枪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引起学生的好奇,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感受情境,引发情感共鸣
这一环节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热身”,通过与教学内容配套的发声练习以及其他一些基本训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有针对性地初步解决一些歌曲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为歌曲教学设下铺垫。如,在教学《大鹿》时,我在学生熟悉歌曲故事后问:“同学们最喜欢故事中的哪个角色?为什么?大鹿危急的时候说了哪句话?你们能模仿大鹿的语气、节奏说给我听听吗?”通过模仿歌曲中大鹿说的话,既解决了该课的难点,又感受到森林里紧张的气氛,引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促使他们以一种愉悦的情绪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三、表现情境,提高审美情趣
1.在情境中熟悉歌曲旋律
在一种特定的情境中,连续不断地让学生聆听歌曲旋律,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音乐、熟悉旋律。在教学《大鹿》时,我分别选择了大鹿、小兔的代表音乐,边弹琴边讲述、演唱,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生不知不觉地熟悉了歌曲的旋律。
2.在情境中学唱歌曲
如,学生基本学会唱《大鹿》后,我问:“大鹿开始站在房子里的神情是怎样的?小兔往大鹿家跑的动作、表情是怎样的?大鹿听了小兔的话后有什么反应?我们该用怎样的速度和力度来表现?”通过小组讨论、试唱、比较,他们不仅选择了适合歌曲情境发展的速度和力度,从中也知道了同一首歌曲采用不同的速度和力度来演唱的感情色彩也不同。
3.表现歌曲的情境
这一内容是这一环节的最终目的。在学生对歌曲充分掌握的基础上,让他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地运用自己所学的各种知识和技能来表现歌曲的情境。如,《大鹿》一课的教学中所需角色有:大鹿、小兔、猎人、大鹿的家、森林里的花草树木等,还有歌曲伴唱、用打击乐伴奏等,因此,在这一环节中关键是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并能够出色地完成自己所承担的角色。具体的做法是: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演唱,以更形象逼真地表现歌曲情境。另可选三组学生用打击乐设计“大森林的早晨”“猎人的追击”“结尾”等,再按课本上的剧情进程加入打击乐的演奏,将《大鹿》这首歌改编成一幕丰富的音乐剧,使学生在情境中感到愉快,在愉快中得到升华。
四、拓展情境,引发情感升华
这个环节是整个教学模式的核心和课堂教学的高潮。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智慧在于教师保护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经常激发他们体验学习快乐的愿望。”在情感投入之后,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艺术创新,引起感情的升华。如,在教学《大鹿》时,我设置了一个发散性的问题,让学生根据这个问题来拓展歌曲情境:假如小兔今天不是向大鹿求救,而是向别的动物求救,那情形该是怎样的呢?有的说小兔沿河边跑向大象求救,有的说小兔朝山野里跑向山羊求救……我接着问:“现在这首歌名该叫什么?怎样歌唱?”一首首全新改编的《大鹿》《山羊》《大象》……纷纷推出,学生戴上各种小动物的头饰,在情境中尽情地表现,在表现中不断升华。
由此可见,创设教学情境对优化审美教育起着重要的铺垫、烘托和促进作用。学生在情境中聆听优美的音乐、看着栩栩如生的画面、表演着精彩的故事,他们完全沉浸在美的情境之中,达到了以情动人、以美育人的极佳审美境地,内心情感也得到升华。
参考文献:
祝辉.情境教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