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中职电子专业学生职业能力
智能化生产系统将对技术技能人才工作模式产生工作过程去分工化、人才结构去分层化、技能操作高端化、工作方式研究化及服务与生产一体化等五个根本性影响,而这必将带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变革。“工业 4.0”和“中国制造 2025”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笔者认为培养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其毕业后即成为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是中职学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培养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需要提高中职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交际沟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中职学校应对教育教学存在的实际问题,如师资队伍建设、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构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实用科学考评体系构建等方面进行改革,使中职学生成为懂技术、会管理、社会所需求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
中等职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社会性工程,需要学校、学生、社会的共同努力,通力协作才能实现。因此,要从学校、学生和社会这三个层面去分析中等职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技能型人才
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具有明确的行业指向性,应用性非常强。这就要求加强实践知识。针对这一特点,在课程实施之初,本着了解的原则,在介绍理论知识的同时,要尽可能通过图片、多媒体、实物、实验、微课、信息化教学等各种形式让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融会贯通到实际生活之中,加深学生对该课程的直观了解,尽量做到内容浅、涉及面广,使学生能够了解原理、掌握现象,做到可以对事物进行初步分析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物联网的崛起给电子专业的学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把教材上的基础知识掌握好,还要有熟练的实操功底,另外还要对专业领域的前沿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单纯注重理论或者注重技能都是不对的。运用一体化教学,可以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很好地结合起来。一体化教学需要教学设备的支持和专业的教师。
二、加强学生实踐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中等职业电子专业学生要想获得更新更有用的知识,要想使自己的职业能力更适应社会的需要,只依靠教师的指导和课堂的教授是不够的,还必须学会自我学习和自我实践。中职学生的自我学习不能盲目地进行,最主要的还是要多学习与自己的专业有关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在学习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时候,要参考职业标准中对自己以后从事的职业的基本要求和工作要求,根据这些要求去拓展和更新自己的知识,这样学生就可以有效利用当前的时间为今后的工作需要储备能力。
通过对七届我校电子类专业学生的就业跟踪调查,学生的专业知识在工作过程中很重要,学生对于知识升华的能力也很重要。
三、贯彻校企合作,加强实践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
要培养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离不开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其中校企合作是培养中职学生职业能力最主要的途径。现代学徒制的提出让校企合作更有理论依据。
中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要适应市场的需求,就要与企业进行深层次的产学合作,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赢和互动。中等职业人才的培养方案需要企业一线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帮助,要依靠他们来参与人才培养目标确定,联合进行课程开发、制定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等以适应市场的需要。企业的一线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在参与确定培养方案的时候不能完全只关注当前企业和市场的需要,要全面的考虑每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在笔者跟踪调查我校电子专业毕业生中,很多学生从事的职业不限于专业领域,比如,有些学生做的工作是技术维修和支持,但同时也兼顾销售,跟客户维护好关系等等。
通过校企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场所,安排学生的生产劳动,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在实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还可以提高沟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开拓创新能力,使中职学生成为懂技术、会管理、社会所需求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
责任编辑朱守锂
智能化生产系统将对技术技能人才工作模式产生工作过程去分工化、人才结构去分层化、技能操作高端化、工作方式研究化及服务与生产一体化等五个根本性影响,而这必将带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变革。“工业 4.0”和“中国制造 2025”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笔者认为培养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其毕业后即成为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是中职学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培养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需要提高中职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交际沟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中职学校应对教育教学存在的实际问题,如师资队伍建设、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构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实用科学考评体系构建等方面进行改革,使中职学生成为懂技术、会管理、社会所需求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
中等职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社会性工程,需要学校、学生、社会的共同努力,通力协作才能实现。因此,要从学校、学生和社会这三个层面去分析中等职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技能型人才
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具有明确的行业指向性,应用性非常强。这就要求加强实践知识。针对这一特点,在课程实施之初,本着了解的原则,在介绍理论知识的同时,要尽可能通过图片、多媒体、实物、实验、微课、信息化教学等各种形式让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融会贯通到实际生活之中,加深学生对该课程的直观了解,尽量做到内容浅、涉及面广,使学生能够了解原理、掌握现象,做到可以对事物进行初步分析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物联网的崛起给电子专业的学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把教材上的基础知识掌握好,还要有熟练的实操功底,另外还要对专业领域的前沿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单纯注重理论或者注重技能都是不对的。运用一体化教学,可以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很好地结合起来。一体化教学需要教学设备的支持和专业的教师。
二、加强学生实踐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中等职业电子专业学生要想获得更新更有用的知识,要想使自己的职业能力更适应社会的需要,只依靠教师的指导和课堂的教授是不够的,还必须学会自我学习和自我实践。中职学生的自我学习不能盲目地进行,最主要的还是要多学习与自己的专业有关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在学习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时候,要参考职业标准中对自己以后从事的职业的基本要求和工作要求,根据这些要求去拓展和更新自己的知识,这样学生就可以有效利用当前的时间为今后的工作需要储备能力。
通过对七届我校电子类专业学生的就业跟踪调查,学生的专业知识在工作过程中很重要,学生对于知识升华的能力也很重要。
三、贯彻校企合作,加强实践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
要培养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离不开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其中校企合作是培养中职学生职业能力最主要的途径。现代学徒制的提出让校企合作更有理论依据。
中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要适应市场的需求,就要与企业进行深层次的产学合作,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赢和互动。中等职业人才的培养方案需要企业一线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帮助,要依靠他们来参与人才培养目标确定,联合进行课程开发、制定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等以适应市场的需要。企业的一线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在参与确定培养方案的时候不能完全只关注当前企业和市场的需要,要全面的考虑每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在笔者跟踪调查我校电子专业毕业生中,很多学生从事的职业不限于专业领域,比如,有些学生做的工作是技术维修和支持,但同时也兼顾销售,跟客户维护好关系等等。
通过校企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场所,安排学生的生产劳动,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在实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还可以提高沟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开拓创新能力,使中职学生成为懂技术、会管理、社会所需求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
责任编辑朱守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