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sty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授每一学科,学科名词概念的教授是基础,是学生需要掌握该科目知识基础中的基础。同样,化学概念是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学习化学基础理论,理解化学基本原理,掌握化学规律,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前提;同时也是促进学生提高解题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先决条件。所以,如何利用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清晰、准确的化学概念,是每一个化学教师必须认真探讨的课题。笔者于教学实践中有几点心得:
  一、创设概念情境,营造概念氛围
  中学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时期,但思维特点仍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在思考问题时,还需要感性材料的支持,且感性材料越丰富,就越容易理解、接受所学的新知识。因此,在引入概念时,尽可能根据学生身边的化学,及化学实验,实物、模型,学生熟知的生活经验或学生已有的知识等创设概念情景,启发学生思考,自然地引入概念。例如“元素”的引入:我们在电视节目中看到这样的广告“葡萄糖酸锌钙,补锌、补钙长得快”,这里的“锌”“鈣”指的就是元素,像这样的元素你还知道哪些?缺少该元素对人体有哪些影响?请分组讨论。在学生热烈的讨论中导入“元素”概念的教学。又如:“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通过补充“纸张的撕碎”和“纸张的燃烧”两个简单实验导入:取两个250毫升烧杯,取一张纸对折撕开,再取其中一半撕碎放在一个烧杯中,另一半用火柴点燃放入另一个烧杯中,请学生思考这两个实验现象有什么本质区别。随后,教师引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教学。再如,通过复习化学方程式:
  Zn+H2SO4=ZnSO4+H2↑
  Fe+H2SO4=FeSO4+H2↑
  Mg+2HCl=MgCl2+H2↑
  引导学生分析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特点,引入“置换反应”的概念。这样,可以使陌生的化学概念与学生熟悉的内容或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二、鼓励学生尝试定义概念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所获得的知识,掌握更牢固、更持久。当学生对所学的概念具有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后,教师鼓励学生对已有的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尝试给有关的概念下一个恰当的定义。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化学素质,掌握学习化学的方法。实践证明,只要引导得当,很多概念的定义,学生基本能归纳准确。如“化合反应”有的学生定义为:“由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有的学生将“氧化物”定义为:“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等。
  三、讨论交流,正确规范概念
  由于学生所具有的化学知识不足和思维的局限性,所下的定义不一定完整,甚至下出错误的定义。这时,教师不必急于纠正,而是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中使学生相互启发,不断纠正错误,直至得出完整、准确的定义。同时,教师适当点拨,使学生抓住概念中的关键字、词、句,更准确地理解概念。如“氧化物”,有的学生定义为“含氧元素的物质”。教师顺势引导学生讨论“含氧元素的物质”是否都是氧化物。通过讨论,学生懂得“O2、KClO3、CO2和CO的混合物”都是含有氧元素,但不是氧化物。从而抓住概念中“①两种元素组成;②一种是氧元素;③化合物”的关键词,归纳出准确的定义。
  四、多种方法科学记忆概念
  心理学研究表明: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可以使同一内容在大脑皮层建立多通道联系,从而提高记忆效果。当学生理解概念后,用多种科学的方法记忆概念也是很重要的一环。
  (1)朗读记忆法。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将概念朗读1~2遍。这样,既可强化记忆,又能活跃课堂气氛,并能保持学生的注意,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特征记忆法。如“化合反应”可总结其特征是“多变一”;“分解反应”可总结其特征为“一变多”;“催化剂”的要点是“反应前后速率改变,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可概括其特征为“一变二不变”。
  (3)比较记忆法。如“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可从字面上的“合”与“分”对比;也可举出实例比较。“化合物”与“氧化物”除可举例比较外,还可用图示法比较它们的从属关系:
  五、巧设问题,提高应用概念
  学习概念的目的在于应用。所以,在此环节,教师要从多角度提供概念的变式,让学生判断,或创设问题情境,设计阶梯式问题,让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由浅入深,逐步理解,深化提高,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后,设计下列问题让学生思考:
  1.将10g水加热后变成10g水蒸气,这一变化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12g碳与32g氧气恰好完全燃烧,生成_____g二氧化碳。
  3.6g碳在32g氧气中燃烧,能生成38g二氧化碳吗,为什么?
  4.蜡烛燃烧,质量不断减少,这是否违反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
  5.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说明蜡烛一定含什么元素,可能含什么元素?
  实际教学中,因概念类型不同,教法亦有所不同。如“催化剂”“质量守恒定律”等难度较大的概念,在实验引导后,教师要诱导学生去分析、总结,并组织学生阅读课本获得概念,并通过阅读让学生找出概念中的关键词。必要时也可以借助多媒体的演示来强化对概念的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可补充“高锰酸钾溶解于硝酸钾饱和溶液”的实验,使学生获得准确概念。
  总之,化学概念的教学,并非简单地将概念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形成概念、掌握概念和活用概念。
其他文献
摘 要:感受与鉴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有必要在新《音乐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借鉴过去欣赏教学的经验,发展出针对新课程标准关于感受与鉴赏教学内容的有效教学模式,改变多年以来形成的音乐欣赏教学弱于音乐表现教学的现实状况,提高感受与鉴赏教学的质量,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人文修养。  关键词:音乐;鉴赏;教学
摘 要:高中物理是一门相对而言比较独立的学科,对高中教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中诸多的影响因素,严重制约课堂教学的质量。本文主要介绍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从教学理念出发,提出教学有效措施,推动教学活动的长效发展。  关键词:高中物理;存在问题;对策  高中物理课堂要构建“生本”的理念,要全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全面培養学生对物理知识点的理解、实验的动手能力。开展创新的
摘 要:案例教学法自创立以来得到广泛传播,也被业界认可为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本文主要从案例教学法的起源、定义及特点和实施步骤入手,对案例教学法进行初步的探究。  关键词:案例教学;起源;特点;实施  一、起源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十九世纪的美国哈佛法学院,一般我们认为是由当时的哈佛法学院院长兰德尔创立的,他编写了世界上第一本案例教学法的教材,后来由哈佛商学院推广并逐渐被大众接受,成为了当时最主要的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工作发展步入快节奏时期,导致部分家长根本没有多少时间投入到孩子成长和教育中,但家长又迫切希望参与到孩子成长教育中,希望与教师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家园沟通提供了平台,利用网络技术方便、快捷、不受时间限制等特点,教师能及时的向家长反馈幼儿具体情况,方便家园沟通。网络平台的运用适应了当前社会发展,促进了家園沟通,使家长与教师能够保持平等
摘 要:新课程的实施离不开课程资源的强大支持,课程改革为教师实施其进程提供了创造的空间,这需要大量课程资源进行有机填补。立足课本教材挖掘课程资源,立足生活创建课程资源,整合诸学科、地域资源等都是开发、利用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路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新课程的实施离不开课程资源的强大支持,课程改革为教师实施其进程提供了创造的空间,这需要大量课程资源进行有机填补。缺乏课程资源,
摘 要:小学语文蕴含丰富的情感,激情是语文的魅力所在,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缺少激情,就好像无水之源,课堂会是死气沉沉的,学生缺乏兴趣,老师讲课他们听不进去,记不到心里,课堂教学没有实效性。要想构建语文高效课堂,必须要注入情感,充满激情,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学生的激情需要老师来点燃和激发。  关键词:小学语文;激情教学;教学氛围;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课堂如何充满激情,赋予生命力,绽放五彩斑斓的
1 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突出问题  在当下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环境中,传统的大学英語教学失去了原有的优势和地位。为了适应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国家对于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为了更多地体现多元化和个性化教育的特点,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在不断地调整着自己的目标和要求。2007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最终制定了一个较以前刚性极强的教学要求而言有相当弹性的英语能力等级量化表。但是真正落实到全国的高校中时,其效果
摘 要:错误是一种具有特殊教育意义的材料。只要你把握好它,找到错误的根源,你的教学真正做到化腐朽为神奇了。教师对待学生的错误要转变观念、巧思妙用,让学生发现“错误”“错误”也就不再出现。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错误  出现错误是所有人在学习过程中的常常遇到的事情,错误和正确只有一步之遥,跨越错误就是正确。只有经历无数次的错误和失败,才会最终走向正确和成功。因此错误是一种具有特殊教育意义的材料。只
谈到对保险的看法,天津的周先生深有感触。他经常听到周围的亲戚朋友说,保险是骗人的东西,投保的时候说得天花乱坠,一到理赔时,保险公司总是推三阻四,能拖就拖。类似的话听多
北京大学中文系和苏州大学中文系联合举办了“中国文学史百年研究(1904-2004)国际研讨会”。这次大会具有独特的特点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并就一些核心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